楼观台,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是著名的圣迹游览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楼观台,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是著名的圣迹游览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楼观台创始于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对皇室信道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鼎盛于隋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

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晋惠帝曾广植林木,并迁民三百余户来此守护。

唐朝臻盛,武德七年,唐太祖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大加营造,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宋朝以后屡次重修。

清末时,宗圣宫已废毁,唯说经台保存完整,系明、清、近代所建,占地9000多平方米。

楼观台名胜风景规划区323平万公里,有楼观景区、金牛坪景区、木子坪景区和就峪景区。楼观为核心景区,主体景观说经台,传说老子在此讲授过道德五千言。有宫观30余座,其中中国书法名碑1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古树7种20余株,翠竹环拥,林木葱郁。

1978年以来,楼观台开展旅游事务接待,年均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次,共接待外国游客2万人次。成为西安的旅游热点之一。

楼观台有关于道教的历代碑碣和雕铸器,有唐、宋、元、明、清名人题诗词100余首,有世代传唱的道教音乐道情。

碑碣和雕铸器,楼观台现存古碑碣78通。珍贵的有唐欧阳询书《大唐宗圣观记》;戴饭隶书《灵应颂》,苏灵芝行书《老君显见碑》,负半千隶书《大唐尹尊师碑》,宋苏轼游楼观题字石刻,薜绍彭楷书诗词,吴琚行书《天下第一福地》。元赵孟頫书《上善池》,清李熙筠楷书《洞天福地》。

道长,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11人: 武道人——李元亭——李元甫——尹志修——雷明物——曾永寿——庞法山——侯崇祥——杨嗣真——于园明——任法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