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简介:武汉,自古又称江城,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民国时期汉口高度繁荣, 是清末洋务运动重镇、辛亥革命首义之城。


封面简介:武汉,自古又称江城,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民国时期汉口高度繁荣, 是清末洋务运动重镇、辛亥革命首义之城。

1.汉口码头。武汉汉口为国内主要的物资集散城市,有九省通衢的称号,全国各地的物产,都集中于汉口进行分配。内进外出,通达四海。

2.图为汉口俯瞰。图中可见传统深宅大院,民居排列整齐,袅袅炊烟,生活气息浓郁。

3.图为汉口大街。可见街中有岗亭执勤,沿街店铺有“庆和布店”“义利各种公债股票”等各种百货店铺,商业气息浓厚。

4.汉口中央车站。车站为欧式建筑风格,当时的汉口成为通商口岸后,外国人纷至沓来,所建房屋为各国不同的建筑风格。

5.图为武汉中山公园。1910年始建时为私人园林,名为西园,1927年被国民政府收归国有,1928年扩建为中山公园。图中可见游人与船只穿梭往来。

6.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在武汉成立的湖北工业学堂。工业学堂是洋务的产物,是中国职业教育和实业教育的肇始。

7.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 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

8.图为武汉跑马场。也叫赛马场,规模宏大,设施齐备,供当时租界的外国人和达官贵人使用。

9.汉口法国租界。自签订天津条约后,首先是英国人开建租界,俄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比利时随后而来,这些租界见证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武汉的经贸往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