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聽懂,考試不會?5步提問法助孩子學習效率飆升

洋蔥數學,育兒路上好幫手

上課都聽得懂,一到考試就不會

這是家長普遍反映的孩子學習問題,每次問孩子今天上課老師講的聽懂了嗎?都說聽懂了,可一到考試就又忘了,只能考個及格。到底有沒有一種快速、通用的方法來判斷孩子是否真的懂了呢?

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姆曾提出5個提問法來判斷孩子是否真的理解知識,這個方法至今仍在全世界採用。

在教育學界,我們比較普遍地使用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來判斷學生對一個知識點的精通程度。教育目標可以分為六個層面,記住(remember),理解(understand),應用(apply),分析(analyze),評價(evaluate)和創造(create)。

上課聽懂,考試不會?5步提問法助孩子學習效率飆升

不過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學習的兩種方式。

什麼是記憶性學習?

記憶性學習,就是老師說的是什麼,書本上寫的什麼,孩子經過大腦處理完說出來還是一模一樣。它就像複印機在處理文件一樣,上面是什麼樣,下面出來一模一樣。輸入和輸出的內容是完全一致。

在孩子的學習中,背誦古詩文、背誦數字的定義、定理等等都屬於記憶性的學習。

記憶性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全是或者大部分都是記憶性學習,時間長了就會發現大腦的內存不夠,記不住,而學習的內容卻越來越多。如果用理解性學習,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

什麼是理解性學習?

理解性學習是指不管是老師講的,還是課本上學的。到你的大腦以後,進入大腦進行處理。以相同的意思,以另外一種方式輸出。

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

理解性學習——輸入和輸出意思一樣,表達語言不一樣。

記憶性學習——輸入和輸出一模一樣。

理解性學習更能讓孩子記得牢固,考試的成績自然更好。那麼如何才能快速判斷孩子用的是哪種學習方式呢?

神奇的布魯姆提問法

布魯姆提問法一共有5個步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解釋

意思不同,用不同的話把老師講的、書上的話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就是解釋。比如:老師說的話,變成自己的話;文字的話變成圖形的話;文字的話變成符文的話等。

通常可以問孩子這兩個問題:

1、你可不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解釋今天所學的內容?

2、你可不可以畫一張簡單的圖來解釋今天所學的內容?

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就可以問:

你可不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解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

如果孩子按書中的課本背下來,這隻能說明他記住了,不能代表他理解。他必須把它轉化成他自己的話才表示他理解。

2、舉例

問:你可不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今天所學的概念?

一定要讓孩子列舉老師課上沒有講過的,課本中也沒有的例子來證明他對概念的瞭解。因為如果課本上有,並不代表他理解了,他可能只是記住了例子。

無論什麼問題,都可以這樣問。

3、總結

總結對一長串的東西的要點進行提煉,會總結的人學習通常都會比較好。因為他能化複雜為簡單,能把大段的東西以要點的方式歸納起來,他就不需要大量的記憶。

你可以通過兩個問題循序漸進地引導。

問:你知道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嗎?

孩子可能會直接背書中的定義來回答。

這時你可以再問:

問:你能不能總結一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第一點是什麼,第二點是什麼,第三點是什麼。並以關鍵詞的形式呈現出來?

這時孩子就會陷入思考,把概念在大腦中整理一遍,再講出來,這就說明他理解了。

4、比較

把過去學的東西和現在學的東西進行對比,找出他的相同部分是什麼,不同的部分是什麼。從你的理解角度上,你只要理解了他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是什麼,你對東西的理解就非常容易。你就能把之前學的知識把現在的知識建立緊密的聯繫。比如:

問:你能不能比較一下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它們的相同點是什麼,不同點是什麼?

孩子能夠說出來,就代表他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

5、問為什麼

不斷地問為什麼。為什麼一元一次方程是這樣?

掌握這樣的方法,你就能避免經常在對話中問孩子你懂了嗎,孩子說懂了懂了。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懂沒懂,考試的週期又很長,等到考試時可能早忘了。

而通過這種方法就可以快速檢測孩子是否懂,從而把問題在平時就可以抓住、消滅、搞懂。

孩子也可以用的方法

布魯姆提問法,不僅適用於老師、家長向孩子提問,也適用於孩子向老師提問。

試想一個孩子課後來問你,“老師,今天你講的內容我沒有聽懂。”想讓你再跟他讓一遍。當你再像上課時那樣給他講一遍,他可能還是聽不懂。再多講幾篇,你放慢語速給孩子解釋,他卻還是聽不懂,真是讓人崩潰。

如果用上布魯姆提問法,你可以:

  • 畫個簡圖給孩子再講一遍相同的問題

  • 舉個例子講給孩子聽

  • 總結出幾個要點

這將會大大增加教學的效率。

當然,最好是把這個方法告訴孩子,讓孩子用這種方法來向你提問。你也能清楚地知道你用哪種方法講,孩子更容易理解。

並且孩子用起來還有另外兩個好處。

1、用這種方法自問自答,檢驗是否理解所學內容。

“我能不能總結一下今天所學的一元一次方程?”

如果孩子在學習中建立起長期的這種習慣,他就會在學習中不斷地以這種問問題的方式來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這樣可以把書從厚學到薄。把需要學的大量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理解沉澱在腦中。

2、同學之間相互學習效率提高。

如果一名不懂的孩子問另一名聽懂的同學:一元一次方程我沒有聽懂,你能不能舉個老師沒有講的例子給我講一下?

那麼這名聽懂的同學也會在這個問題上再想一遍,“我用舉一個什麼樣的例子跟他怎麼解釋”。這會大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假如這名不懂的孩子直接問“我不會”,很可能另一名孩子還是會照著書本中的一樣講一遍,效果就差很多。

布魯姆提問法可以說是受用終身,無論跟老師、家長、孩子交流,這個方法都可以遷移到所有學科。

如果覺得不錯,你可以從今天開始就用起來,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

洋蔥數學陪你一起,在家庭教育的路上砥礪前行,成為新時代最受孩子喜愛的酷爸酷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