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决g4莫里斯的三分居然吹进攻犯规,你怎么看?

举报太监人人有责

刚刚结束的东决第4场比赛,最终凭借詹姆斯44分的出色表现,骑士在主场以111:102战胜凯尔特人,从而将大比分追至2:2,两队在都在各自的主场赢下了关键的胜利。

比赛已经结束了,但是话题却争议不断,本场比赛裁判的哨子可以说是非常紧的,双方的犯规次数都非常多。最具争议的就是第三节莫里斯投篮打成3+1,但是裁判却吹了莫里斯犯规,这个吹罚让凯尔特人完全懵逼了。因为我们从比赛本身看上去,莫里斯当时正处于空位投篮的时候,乐福在扑的一瞬间,导致莫里斯失去平衡,从而有点伸腿的嫌疑。




笔者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查阅了部分资料,想了很久也没有发现这个为什么是进攻犯规,最后唯一找到了一点解释,那就是莫里斯这次投篮触犯了“米勒法则”。

什么是米勒法则,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雷吉米勒法则是NBA联盟针对进攻方投篮时“故意伸腿制造犯规”现象而制定的规则。由于NBA球星雷吉·米勒非常擅长故意伸腿制造犯规,因此被命名为:雷吉米勒法则。

所以通过法则我们可以看到裁判在莫里斯投篮的时候认定莫里斯伸腿这个动作是主观意识操作的,也就是说唯有这一点才能解释莫里斯吹进攻犯规算是合理。但是实际上这种吹罚也是极度缺乏依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继续看米勒发则的判罚标准:

“米勒踢”在射手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性的动作,联盟想要去真正辨别犯规尺度则是一个难题,如果判罚不当,很可能会引发新的不良反应,正如假摔一样,已经在联盟中盛行了若干年,想要突然制止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球员在一瞬间发生身体接触时,很难去进行界定,而当裁判以主观意识开始评判时,那么哨声往往会把比赛吹的支离破碎,

所以吹这种犯规其实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争议。因为你的依据判断就是球员是否故意为之,现在球迷们看了比赛,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你会发现莫里斯在投篮上升的空间的时候,他的抬腿动作应该是没有故意之嫌的,很简单我们做做一个基本的假设,假如当时乐福没有及时补防,那么莫里斯的空位出手就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进球,也就是说莫里斯处于绝对空位的情况是不可能做出那个伸腿的动作的。



说白了莫里斯这种投篮其实不像米勒当时那样,米勒在90年代打比赛的时候,往往受到很大的防守,所以他在投篮的时候,起跳的瞬间有点故意起脚的动作,后来裁判认为是故意为了制造空间而伸腿,当时米勒因为这个原因还被吹了进攻犯规。反过来莫里斯这个动作其实更倾向于被侵犯圆柱体而失去自己的平衡,也就是说莫里斯更大可能是被动触发的动作,所以这种判罚吹进攻犯规当然是会引起巨大争议的。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这是一次极具伤害的吹罚。特别是当时如果莫里斯这个球成功打进3+1,那么双方的分差只有6分,这对于追分心切的绿军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情绪调动,有可能改变比赛的走势。另外莫里斯的犯规次数也不太可能到了5次,反过来乐福可能第四节那次犯规就是第6次,从而被罚下去。所以无论怎么看,莫里斯提前5次犯规导致后面面对詹姆斯的突破的时候,明显变得犹豫不敢上身体了。


实际上米勒法则有时候也会对进攻方相当不利,假设球员有这个习惯性抬腿的动作,那你怎么判罚呢?所以怎么吹才好,其实是需要裁判好好想清楚的,所以米勒法则的确立其实是并不能保障球员真的公平性。因为你无法确定到底真的是故意还是被动的造成所谓的伸腿,裁判的判罚就能引起很大的不满,其中2006年韦德在总决赛当中无止境的被罚球(韦德突破就有点故意抬脚),让诺维斯基的总冠军梦直到2011年才实现。但是同样的诺维斯基那种金鸡独立的投篮有时候也会被判定进攻犯规,所以这种习惯性动作是否一定适合“米勒法则”,谁知道呢?只能按裁判自己的角度去判罚了。

不过对于本场比赛的判罚,笔者觉得裁判有点紧,而且有部分哨子你人家都开始推反击了,你再补吹,这又是干嘛呢?后面为了追求平衡裁判开始找骑士这边的哨子,比如科沃尔造的布朗进攻犯规反而吹了防守犯规。总的来说主场优势确实很明显,但是骑士今天赢还是他们打的更好,不过下半场我们看到了凯尔特人那种顽强,确实让球迷们异常感动,他们不放弃的精神恰好告诉骑士,比赛远没有结束,布朗最后的一记爆扣似乎在向骑士宣战:

走着瞧,回到主场,我们会打下来的……


洛杉矶科比布莱恩特

好多骑士球迷在给大家科普米勒法则,笑死我了,真的,解释为什么这球是进攻犯规。我只想说你可拉倒吧,这球进攻犯规那么以后还是别投三分了,投三分也别伸腿,夹着裤裆投篮吧!真是篮球界的耻辱,明目张胆的偏袒,球迷还洗白,真的太恶心了!


米勒法则最关键的是故意伸长腿造犯规,我看到的是莫里斯投篮出手后,腿才伸出了那么一点点,你说这要是故意造犯规那我没话说,你和一个装聋作哑的人辩解些什么呢?莫里斯只能表示对不起,我的错,夹着裤裆投篮我不会,回去练练,别轮我了!

这球很明显就是一个防守犯规,乐福已经反应慢了,所以整个人扑了上来。当时球都已经出手了,怎么可能是一个故意造犯规?我只见过抡臂大回环造犯规,这样的还是头一次见,而且还是在一个不以三分见长的内线球员身上。承认裁判是一个误判很难,还是说害怕其他球迷拿着这个犯规不放?

很简单,对于这样的事情骑士球迷也是司空见惯,而且屡试不爽。为什么这么说,心虚啊!这两年的总决赛,啧啧啧,多么明目张胆啊,全世界都知道联盟为了什么,我现在是发现了,落后的骑士不可怕,可怕的是零比二落后的骑士,自带被动技能,第三场第四场回到主场必然洪福齐天,有贵人相助!


最后我还是劝各位,有错就认,别在那里扯一些有的没的,一粉顶十黑,你就算喷,那么也只是防民之口,只会引起更多的反感。我尊敬詹姆斯,但是联盟的一些做法真的让人很无语,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


我的体育你来说

个人认为,其实这个球确实是一个进攻犯规。

首先是莫里斯在三分线外接到传球,准备空位出手,勒夫见状马上飞身扑过来盖帽,勒夫虽然收了一下身体,但是莫里斯也没有躲,最终勒夫的脚是勾到了莫里斯的脚,从而把莫里斯给带到了。

当裁判哨响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3+1的表现,但是裁判却给了凯尔特人的进攻犯规,这对凯尔特人来讲是在太伤了!

从回放的慢动作来看,这个球是勒夫主动上前碰到了莫里斯的腿,而不是莫里斯的多余动作造成的勒夫的摔倒。可能裁判就是认为莫里斯的踢腿动作让勒夫摔倒在地。

但是投篮有一个很小的额踢腿动作就是为了能够很好地发力和保持在空中的身体平衡而已,这是绝大多数运动员的投篮习惯,从回放看得出来,莫里斯这个球不是故意要踢腿的。

而就算莫里斯哟轻微的踢腿,也是在正常范围内的踢腿,或者说是裁判的观看角度和镜头角度不一样,所以才给了他的进攻犯规。不过说真的,勒夫这腿一勾,很容易给莫里斯造成受伤的风险。

不过后来裁判给凯尔特人找回了一个三分球的犯规,也算是换给了凯尔特人一个公道了。裁判也有失误的时候,就不要再抱怨他们了,他们跟随球员全场奔跑,也不容易。


紫醉金迷

这是整个晚上裁判“神级操作”之一,三个像是喝了假酒的裁判,在这个夜晚给双方球员吹了一场“醉哨”,到头来两边球员都被吹的云里雾里。

东部决赛骑士对阵凯尔特人G4的比赛中,凭借勒布朗詹姆斯的高效发挥,个人狂砍44分带领球队以111-102战胜凯尔特人,把大比分扳成1-1平。


在比赛的第三节凯尔特人起势的时候,乐福在扑防莫里斯的过程中,乐福的身体和莫里斯投篮后向外伸的脚撞在一起,三分球中,裁判哨响,莫里斯进攻犯规。

拆解来看,乐福没有犯规,而莫里斯有犯规嫌疑,TNT的马克杰克逊说吹进攻犯规没毛病。但毫无疑问,这个判罚伤害了凯尔特人。实际上,根据“米勒法则”,像莫里斯被吹进攻犯规这个事上有过很多先例:库里,林书豪,哈登,米尔斯都因为投篮伸腿而被吹罚进攻犯规。



反过头来,jr史密斯防守罗齐尔,罗齐尔三分出手,jr史密斯从一旁飞过来,连罗齐尔的汗毛都没有碰到,jr三分犯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