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被曹操殺後,方天畫戟為何“神祕消失”?曹操把它給了誰?

leslie_cheung

應該是扔了,因為這東西除了呂布沒人能使得了。就這麼簡單。😏

首先必須隆重介紹一下這個大殺器——方天畫戟。聽過三國演義評書的朋友都熟悉,每次呂布出場上陣的時候,都要描述一下他的行頭裝扮。說完穿的戴的,肯定要說胯下千里追風赤兔馬,掌中畫杆描金戟,就是這個方天畫戟了。

為什麼要叫畫杆描金戟呢?就是因為他漂亮,戟杆上加描金彩繪裝飾。而且一般槍頭上還掛著絲絛花穗,裝飾特別複雜。所以呂布轅門射戟,射的就是方天畫戟上面的絨絛吊穗。現代人,特別是在動畫裡面,會把戟杆的這一頭再加一把刀,這個恐怕有點畫蛇添足了。按說打仗殺人的兵器,不應該裝飾的這麼花哨。沒錯,歷史上很少有武將使用方天畫戟。實際上,方天畫戟是一種儀式陳設之物,較少用於實戰。換句話說,就是擺那裡看的。

不過,方天畫戟並非不能用於實戰,對使用者的要求極高。方天畫戟屬於重兵器,使用複雜,功能多,需要極大的力量和技巧,集輕兵器和重兵器功能於一身。一般使用方天畫戟者必須力大,戟法精湛。否則不只是舞不起來,還很有可能傷到自己。在熟練使用方天畫戟以後,既可以和重兵器對抗,如錘、鏜、棒、槊、大刀、大斧、骨朵等比拼力氣,也可以和輕兵器的矛、槍、劍、鉤、鉞、短刀比拼招式技巧。

歷史上真正能用方天畫戟,並且用得很好的名家,應當只有呂布和薛仁貴兩個人。而這兩個人都是冠絕當時的頭一號猛將。而大家熟悉的梁山好漢小溫侯呂方和賽仁貴郭盛,兩人純粹是不入流的山寨貨。二人出場的時候一個披紅一個掛綠,極盡排場鋪張就要決鬥。可是正打著打著,兩人戟上的絨絛卻纏在一起了。幸好花榮一箭就將他們的纏結給射斷了,要不然的話,這小溫侯和賽仁貴接下來就不好看了。

另外,大家需要區分方天畫戟和三尖兩刃刀——又叫二郎刀。二郎刀這種兵器是比較常見的,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二郎神慣使的兵器。有一句歇後語叫“二郎神的兵器,兩面三刀”,說得就是這個。有人誤以為方天畫戟也是兩面三刀,那就大錯特錯了。方天畫戟至少有五個“尖”,而且戟法遠比二郎刀的刀法複雜。一般的下等武將就可以用二郎刀,重量不會很重,無非就是在長柄朴刀頭上加兩個尖尖,擴大殺傷範圍。而二郎神這種上仙,使什麼兵器已經不重要了,厲害的是法術和後臺。

還有就是,好幾個三國演義電視劇版本里面,呂布使的都是單刃戟,根本就不是方天畫戟。其實單刃戟是比較普通的兵器,不光武將常用,連一些士兵也會使用,以取代早先的戈。我想劇組之所以偷工減料,用單刃戟代替方天畫戟,一方面是以為單刃戟比較容易製作,各式各樣的應有盡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方便演員使用,避免因無法駕馭方天畫戟而發生演出事故。

回到題目,呂布被困下邳,侯成偷走了赤兔馬,魏續宋憲趁呂布打盹兒的時候把他綁了,將方天畫戟扔到城下,獻城投降曹操。後來赤兔馬被曹操送給了關羽,而方天畫戟不知去向。曹營中並沒有使方天畫戟的大將,或者說能耍起來這麼重的

大戟並且耍得好的,應該沒有。典韋使用的雙鐵戟,就是單刃戟。他應當可以使方天畫戟,但是當時典韋已經死了。即使典韋還在,他也不會扔了六十多斤的雙鐵戟去撿呂布的方天畫戟。因為個人的拿手兵刃都是有絕活的,很少有大將換不同兵器。況且典韋還有飛手戟的絕活,也是三國獨一份的!所以,呂布的方天畫戟可能就擺在白門樓上做展品了,或者送給呂布的粉絲收藏了,或者直接就扔了。

書說簡短,休要饒舌。歡迎批評指正。


社會主義小書童

如果百曉生要排一部古代武將的兵器譜的話,第一位無疑非方天畫戟莫屬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戟這類武器成了一流武將的標配。在中國演義小說中,判斷一個武將的戰力只須三方面,一用的什麼武器,用戟、槊、矛的一般是高手,用刀、錘、斧的就小兵居多了。第二,看武器的名字,名字越霸氣,就越厲害,即使是刀斧這類一旦有霸氣名字,也是高手。第三就是總量了,反正誰用的武器重,誰就是高手。

而呂布的方天畫戟,無疑滿足了上面的三點要素(長一丈二,重量書中沒記載,但《蕩寇志》說是40斤,但宋斤比漢斤重)。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也因此成為三國第一武將,沒有任何人能戰勝同時擁有方天畫戟和赤兔馬的呂布。

但是下邳一戰,先侯成盜赤兔馬,後宋憲又盜方天畫戟,再與魏續捆綁睡夢中的呂布,與城一起獻給曹操。

在呂布被殺後,赤兔馬最後被送於關羽,在關羽死後也絕食而死,唯獨這方天畫戟不知所蹤。可能是歸了盜戟的宋憲,但是後來宋憲被關羽在土城三合斬殺,也沒有絲毫提及方天畫戟。

我估計,在三國演義中方天畫戟和赤兔馬已經成為了呂布的象徵,在呂布死後,無疑最能替代呂布地位的就是關羽了,但是關羽已經有青龍偃月刀,不可能換成戟,唯有缺少一匹好馬,就把赤兔給了關羽,也方便展開後面過斬顏良豬文丑、五關斬六將的劇情。

而作為呂布形象的方天畫戟就不好再給別人了,於是乾脆就讓這個符號和呂布一起消失,所以三國之後的劇情中就再也沒有出現手拿方天畫戟的武將了。

直到後世,方天畫戟成為了每個時代最頂級武將的標配,如唐代薛仁貴、郭子儀用的都是方天畫戟。這裡《水滸傳》中呂方和郭盛兩個cosplay愛好者除外。

當然,最關鍵的是,上面的一切一切都是演義小說,作者愛怎麼寫就怎麼寫。歷史上呂布也從來不是用方天畫戟的,這種武器從出現就是作為儀仗的一種存在,並不適合戰場,和武力無關。

就在現實裡和拿動漫裡面誇張的武器去戰鬥一樣,武器越怪死的越快。不光呂布,歷史上也沒有其他人會用方天畫戟,唯有《新唐書》中記載薛仁貴的武器是戟,和方天畫戟沾點邊,但也僅此而已。


Rick潘維鏞

呂布的確在營門射過戟,射的是不是“方天畫戟”不好說,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呂布平時使用的兵器不是戟,更不是“方天畫戟”

呂布曾在營門射過戟

建安元年(196年),袁術派紀靈帶領步騎共3萬多人馬征討駐紮在小沛的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援,呂布手下多數人認為不能理,因為劉備始終是個隱患,關羽、張飛和趙雲都是一流猛將,現在名為朋友,日後定是對手,不如借袁術之手將其除掉。

呂布不同意這種看法,因為劉備是他派去小沛的,劉備現在有難他還得管,如果劉備被袁術消滅,今後有誰還來投靠?

於是呂布“嚴步兵千、騎二百,馳往赴備”,由於所帶人馬比紀靈少得多,所以不能來硬的,呂布於是“屯沛城外,遣人招備,並請靈等與共饗飲”。

在這次宴會,呂布“令軍候植戟於營門”,之的向大家宣佈:“諸君觀布謝戟小支,中者當各解兵,不中可留決鬥。”結果呂布一發“正中戟支”,紀靈等皆驚,說“將軍天威也”,於是罷兵。

“方天畫戟”不是實用兵器

有人據此認為,呂布此次所射的就是“方天畫戟”,並認為這是呂布平時使用的兵器,但這是不對的。

戟是一種長杆兵器,頭部有月牙型彎刀,可刺可砍,兩邊有月牙刀的叫方天戟,只有一邊的叫青龍戟。

從槓桿原理上說,戟的重量在頭部,是一種費力槓桿,只有力氣大的人才使得動,因為這個原因,戟慢慢變成了一種儀仗用兵器,有時在戟杆上還裝飾上各種花紋,稱畫戟。

所謂“方天畫戟”,就是戟杆有裝飾花紋、前部左右都有月牙型彎刀的武器,但這種武器並不實用,平時只是營中用來作擺設的。

呂布平時常用的兵器是矛

比“方天畫戟”更實用的兵器是矛,這才是呂布常用的兵器,《後漢書》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卓將至,馬驚不行,怪懼欲還。呂布勸令進,遂入門。肅以戟刺之,卓裹甲不入,傷臂墮車,顧大呼曰:“呂布何在?”布曰:“有詔討賊臣。”卓大罵曰:“庸狗敢如是邪!”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

李肅先以戟刺董卓,為什麼用的是戟呢?因為戟不是實戰兵器,多用作依仗、擺設,董卓的衛隊裡平時就有戟,李肅屬於“就地取材”。

李肅沒有殺死董卓,呂布用矛將董卓刺死,呂布的矛是他平時用的兵器,作為董卓的“衛隊長”,呂布平時應該拿著的他最趁手的兵器,這樣才符合情理。


南門太守

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都難以找到方天畫戟的下落的記載。

赤兔馬,紫金冠,方天畫戟,這些都是呂布的象徵,呂布死後,赤兔馬被曹操贈予關羽,其餘呂布遺物就在再無記錄,包括其愛人貂蟬也不知所蹤。

據記載,呂布的方天畫戟長約一丈二,摺合成現在的長度大約3米左右,這個長度比較得到認可。關於方天畫戟的重量則就眾說紛紜了,可以肯定的是,此種類型的武器兼顧劈砍,點刺,回勾等方式,並不會太重。

在歷史上方天畫戟多用於儀仗,實戰中使用此兵器的除了呂布還有唐朝名將薛仁貴等。

那麼呂布死後,他的兵器到底去哪兒了呢?

我們只能推測

首先,這種武器使用人數本就不多,而能將其作為主戰兵器的使用的武將則更少。

其次,大將一般都有自己固定順手的武器,而無名小卒則配不上呂布的兵器,所以曹操即使想賞,也無人可賞。

最後,方天畫戟作為呂布的象徵,很可能作為戰利品被曹操收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