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山西晋城比洛阳历史长远?

天道TD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首先,守仁君自报家门,是晋城市阳城县人。这个问题让我感到很奇怪,让我们晋城人民安安稳稳地在世外桃源生活不好吗?非得和人家比来比去,非得把晋城推到风口浪尖?


晋城历史悠久不假,但是拼历史底蕴还是没法和洛阳比的。

守仁君认为,比一个地区的历史,不应该看哪个地区的历史更长,而是要看这个地区的历史价值。

晋城和洛阳的历史价值相比,差距实在太大。

女娲补天遗址在晋城,那是神话好不好。舜耕于历山,禹在石门治水。每一个中国人都相信那是真的,但是第一我们需要证据,第二这个实际上反应的是远古部落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洛阳就不用说了,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朝的都城。而且即便不是首都,那也有着陪都的地位,其历史地位不可估量。

晋城古称获泽,泽州。历来是兵家重地,而且晋城自古便冶炼之都,战国时期韩国便是依靠晋城的精良兵器称雄于战国。

此后,晋城一直是各个朝代的重要州郡,是河东地的南大门,长期以来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晋城和洛阳同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但是和洛阳比起来,就小巫见大巫了


守仁看剧

晋城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

晋城市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遗址、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高僧慧远、名将陈龟、名医王叔和、天文学家刘羲叟、李俊民、郝经、荆浩、贾鲁、陈卜、孔三传、张慎言、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故里。

全市现有文物总量676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6处。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崇寿寺、玉皇庙、阳阿古城、海会寺、开化寺、程颢书院、崇安寺、炎帝陵、柳氏民居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群、羊头山石窟、中华名山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


洛阳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截至2015年,洛阳拥有四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存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西周成周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六大都城遗址。[7-9] 有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6家。
2016年1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该《规划》将洛阳定位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自贸区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
2017年,洛阳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两座城市各有千秋,都是历史古都,如果非要比较。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当然说自己的家乡咯!


大同那点儿事

查了半天资料,总算搞清楚一些真相,先不打嘴炮,咱们来看看各自的政府部门对各自城市的简介。

先说说晋城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太焦、候月铁路纵贯本境,晋焦高速、长晋高速、晋阳高速、207国道、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总耕地面积为283.38万亩,人均耕地1.42亩,总人口为232.08万人。

  晋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传说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遗址和栖息地——蜗皇窟,也在泽州县水东乡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农播种(中华第一大帝神农氏采五谷尝百草的羊头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内)、禹凿石门(阳城县境内有石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历史传说都有实地可指。古书《墨子》中曾有“舜耕于历山”(今沁水县境内有历山舜王坪),“渔于获泽”(今阳城县城东有获泽河)的记载。还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泽州高都、沁水八里坪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

公元前260年,历史上著名的 “长平之战”就发生在高平一带。

再看看洛阳

洛阳是一座底蕴深厚、名重古今的历史文化圣城。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沿洛河一字排开的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举世罕见。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武圣关羽陵寝关林,武则天坐朝听政、朝拜礼佛的明堂、天堂,以及定鼎门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等数十家博物馆,无不彰显着洛阳厚重的文化底蕴。洛阳是儒学的奠基地、道学的产生地、佛学的首传地、玄学的形成地、理学的渊源地,各类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洛阳还是全球华人的文化之根、祖脉所系,全球1亿客家人祖籍于此,中国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此。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先后有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

大家自己判断吧


田间的记录簿

理论上说,原始人是由山地丛林逐步向平原地区迁徙的,从两座城市的自我介绍看,也不矛盾,一个是侧重远古传说(也不一定不可信),一个是文明出现后的辉煌,结合两者的地理位置,个人认为从历史(含传说中的)长短来看,晋城可能长一些,但从进入文明社会之后,那晋城和洛阳的差劲距就不是一点半点了。不过近年来洛阳的发展确实不快,要加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