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很多人只知道漢字的各種字體,比如:顏體、柳體、趙體...卻不知道漢字的演變過程。

仔細研究,漢字的演化過程很有意思,看下面:

甲骨文(商)→ 金文(周)→ 小篆(秦)→ 隸書、草書(漢)→ 楷書、行書(魏晉)

說起來也簡單,漢字有6000年曆史,7個字便可概括其演變過程:甲金篆隸草楷行。稱為“漢字七體”。

漢字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字體,基本都是由繁到簡,從實用的角度,逐漸演變。下面來捋一捋漢字演變的脈絡。


1、甲骨文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甲骨文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甲骨文(十二生肖)

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多數是商代出土的。甲骨文其實就是一種象形字,筆畫簡單,而且寫法不固定,筆道、方向和偏旁的位置靈活多變,沒有統一的字形。


2

、金文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金文

金文其實就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很多人將甲骨文和金文混淆,金文出現的年代是商代早期到先秦,大約有1200多年。金文和甲骨文的區別是:金文字形和大小相對一致,線條粗圓,排列也比較整齊,看上去比甲骨文厚重,但也是象形字。


3、小篆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由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演變而來,是秦代和西漢前期通用的文字。與甲骨文和金文相比,小篆有了明顯的改進:首先是降低了象形的程度,更加規整;其次是對有些字進行了簡化。使字體排列更加整齊,線條勻稱,看上去比較莊重。



4、隸書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隸書

隸書的起源比較搞笑,是小篆的潦草寫法演變來的。今天看來,這還算潦草?其實,主要是小篆的彎曲轉圈比較多,寫起來麻煩,所以,只要不是公文,私下裡,直接拉直來寫。別小看這一變化,隸書在秦代早期出現,到漢代就普及了。隸書大大提高了文字的書寫效率,方便鐫刻,對漢字的規範和定型起了重大作用。



5、草書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章草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今草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狂草

草書形成於漢代,比楷書還要早,在隸書基礎上演變而來。草書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書寫快,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是隸書快速書寫的字體,字字獨立,不連寫;今草是楷書快速書寫的字體,筆畫連綿、流暢;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無章可循,欣賞價值大於實用價值。



6、楷書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楷書

楷書的“楷”,是“楷模”的意思,“楷書”就是可以當做模範的字,可以作為標準來普及。楷書在結構上與隸書區別不大,去掉了隸書的起伏,筆畫更平直規整,書寫起來更方便。楷書在漢魏時期形成,到南北朝後,取代隸書,成為官方採用的正式字體。書法史上最大的流派也是楷書。



7、行書

漢字真是這麼演變過來的?又學了一招!

行書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接近楷書的叫“行楷”,接近草書的叫“行草”。


漢字的演變過程雖說也算常識,但能清清楚楚說出來的沒幾個人。今天突發奇想,給小夥伴們普及一下,溫故才能知新,有沒有漲姿勢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