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怎么制作,和宜兴紫砂壶有什么区别?

花溆x

建水紫陶的工艺流程大致有十五个步骤:泥料的制备——揉泥——拉坯——晾坯——修坯——装饰——阴刻——填泥——摊泥—— 压泥——削刮——精修坯——晾干——烧窑——打磨。

跟着示范图一起看看吧。

一、泥料的制备

做陶首先必须要有原料,紫陶陶泥的制备工序十分复杂:分为取料、醒料、选料、配料、碎料、淘洗滤浆、滤泥和醒泥,其中又细分为很多道工序。

取料:去泥料产地挖采优质的土料,即为生料。

醒料:刚刚挖掘出来的“生料”含有一定水分,需要晾干至手捻为粉末方可使用。

选料:捡净生料中的“砂砾”杂质。

配料:由经验丰富的匠人根据成品需要的烧制要求,将五种色土按比例配成“陶泥”。

碎料:将配置好的“陶泥”捣成均匀“碎料”,碎料最大不能超过蚕豆大小。

淘洗滤浆:将碎料倒入大缸中用水充分浸泡,每隔五-六小时要全面搅拌一次。反复此过程数次,直到泥料充分稀释融合后,用200-300目纱网过滤4-5次后倒入干净容器内沉淀。

滤泥:第一步,将淘洗后的泥浆倒入干净容器内加盖静置,任其自然析出水分。第二步:倒去容器中的多余水分,将剩下的泥糊倒入石膏容器内吸除剩余水分。(石膏有吸水作用噢)

△静置在石膏容器中的泥料

醒泥:刚制备好的泥料泥性较暴,当地人将其称之为生泥。因为生泥中的水份和固体颗粒的分布仍然不均匀,比较活跃的颗粒元素变化会产生细微的结构变化,会降低泥料成型时的可塑性。并在后期导致泥坯干裂、分层、变形等多种问题。因此在最后一步,我们要把小泥巴放在一边醒着,让它自己充分发生变化和反应,醒的时间则是越长越好。

△只有细腻如膏脂的陶泥,最终才能炼烧出温润如玉的陶品

二、揉泥

陶泥制备好,就可以开始拉坯啦,拉坯之前,先要好好地揉一下泥巴。一来,可以使泥团中的水分更加均匀,二来,可以排除泥团中的空气。

△小气泡永远都是小泥巴的死对头。

三、拉坯

到了这一步,就要正式上盘拉坯拉。现代拉坯,一般都会使用电动陶车。

在这一步中,如果工匠师傅的手用力不匀,陶坯的厚薄就会不均匀。即使成型,在后期窑烧过程中也会裂开、炸碎,功亏一篑。

拉坯是一门艺术,陶品后期的成型是否匀称美观,全靠匠人自身的经验和审美来掌控。

即便手工拉坯尺寸难以完全一致,也要边做边量,把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快乐拉坯的匠人。

四、晾坯

初具雏形的湿陶坯因为含水量大,因此要视季节和天气情况在庇荫处阴干一至两天才能进入下一步的修坯环节。

五、修坯

修坯是拉坯的延续,在湿陶坯晾干至一定硬度时,就可以修坯了。修坯是对泥坯进一步修整和造型,以便下一步的装饰环节能够在光滑成型的陶坯上顺利进行。

待修至理想造型和厚度时,即可用抿片磨光器体表面。一是便于下一步用笔在陶坯上装饰,二是可以及时发现陶坯上的小气泡以便处理。小气泡在后期窑烧时,会导致陶坯炸裂碎开等各种问题,因此不容小觑。

六、装饰

至今为止,建水紫陶的装饰,还未找到用毛笔绘制以外的方法。因此,当绘制到复杂的图案时,光是装饰环节,就要耗费数天。

七、阴刻

雕刻图案使用的工具为本地匠人用含钢量较高的伞骨自制。好的匠人对刻针要求很高,一般都会自行打磨。雕刻时根据图案的不同,分为切刀、划刀、挑刀等多种刀法。

雕刻完毕后的小陶坯集体照,这个阶段应该属于高中毕业吧,有一种风华正茂的美~

八、填泥

按照陶坯装饰要求,用泥刀将不同色泥填敷进陶坯上雕刻好的图案刻模(以下简称刻模)中,边填边轻轻打压,尽量让色泥完整贴合入刻模中,不留气泡。

△不同颜色的“色泥”

九、摊泥

填好色泥的陶坯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色泥水分蒸发,填上的色泥会有一些回落。这时候就要开始摊泥。

进一步填压色泥,使其充分贴合刻摸,挤出色泥与刻模之间的气泡

十、 压泥

压泥要进行2-4次,每次间隔2-3小时,这一步是在摊泥基础上进一步擀压,使色泥充分填实刻模,压泥与摊泥一样,必须非常注意力度。力度过大,坯体就会开裂甚至变形。力度过小,则色泥不能充分填满整个刻模。

十一、削刮

压泥后的陶坯需晾干一至两天,待填敷色泥与坯体的湿度完全一致时,便可用泥刀均匀地将坯体表面多余的色泥刮除。但因为不能对刻填的线条有丝毫伤害,因此图案刮出 70%-80%即可。因为最后还要进行精修坯。

十二、精修坯

精修坯是在陶车盘上把填刻完毕、削刮出大致图案的陶品完全精修出来。

在电动陶车的石膏盘上修出清晰的图案

由于在陶车盘运转迅速,修刮图案时视线总会有不及之处,因此匠人凭借经验精修出95%的图案后,还要停下来用刀片一点一点刮出那5%没有修干净的图案细节。

最后再一次上盘整体精修,保持陶品坯体表面的光滑一致

精修完成后,用抿片抿滑整个陶坯,这一道工序就算完成了

十三、晾干

修好的陶坯,要放在阴凉处晾置2-4周(视陶器的厚薄和大小而定),等待完全干透后,入窑烧制。

被精心呵护的小陶坯们,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会在凉爽安静的房间里慢慢地干燥去水,由原来的酱红色褪变成温暖的橘红色。

十四、烧窑

建水紫陶的烧制温度,可以到达一千一百多度,属于高温陶。陶坯在高温烈窑中,窑火熊熊燃烧。

△没有烧的陶坯,呈现出温暖的橙陶色

△这是已经烧好了的陶品,呈现紫陶的正紫红色

十五、打磨

打磨完毕之后,紫陶的成品就诞生了。建水紫陶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上釉但却如同“上了釉”。


再说与宜兴紫砂壶的区别,简单来说,建水紫陶采用的是拉坯工艺,潮州手拉壶也采用的拉坯工艺,而宜兴紫砂壶用的则是镶身筒、拍身筒的工艺。更具体的,可以看东家发布的关于宜兴紫砂壶工艺流程的两个回答,在这里就不赘述啦。


本答案来自东家建水紫陶匠人有人家·桂花君。

想认识各种有意思的匠人、设计师?

围观传统手工艺?看看东方新设计?

你那么有品位,一定会来东家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