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北京西的车要走西长联络线?

amiee1001

您好,这个具体要从很早时期北京的铁路走向说起,北京西站没修之前,几乎全国的铁路线上进北京的火车都是到北京站,再说京广铁路和京沪铁路,因为京沪铁路比京广铁路要早,京广铁路是在1957就全线通车的,所以当时是把京广铁路在丰台站接入京沪铁路,进而向前经北京南站到达北京站。这也就是京广铁路的零公里起点设在丰台站的原因。

【▲当时的布局(线条个数表示单线还是复线)】

那个时候,京广沿线的进京火车都是从保定到涿州到良乡以后,从良乡经长辛店到丰台、北京南到北京站。那个年代,车比较少,共线无所谓,并且只有一个北京站也没问题。

后来火车又是提速又是啥,实在是太多了,北京站放不下了,就规划修北京西站,当时修建北京西站最初的目的就是缓解北京站的客流,把京广铁路接入北京西站。


光修北京西站不成啊,还要考虑怎么把京广铁路接入北京?当时跟着北京西站一起开工的还有京九铁路,北京到九龙,走老区,还是迎接香港回归的。

根据当时规划,京九铁路的路线是黄村-丰台-广安门,从北京西站东侧接入,并且利用原有的北京西-广安门区间的京汉-京张铁路联络线,并且丰台-广安门这一段还单线。既然是单线,要是京九+京广的组合搭配,根本就满足不了,这条路堵死了。


为了让京广接入北京西,能选取的接入点只有两个:丰台或者良乡。从丰台走,因为京广线从西侧进入丰台,只能往东走,往东就是京九铁路,当时利用原有线路修京九的原因之一就是施工比较紧张,再在这里修一条复线,难度相对比较大,京九京广都从北京西站东侧进入,站台会有冲突,北京西站会成为断头路,跟现在的北京站就一样了【地下直径线没通之前】。丰台站内的铁路线也根本无法承担京九+京沪+京广的车流。

那最后的选择只能是良乡了,从良乡走还可以从北京西站西侧进入,北京西站不会成为断头路,两边的车还可以互通,两侧接入的好处还有一个是让车次停靠的选择更多,京广场的站台面紧张的时候,可以直接用京九场的站台,单侧接入则要麻烦一些。

不让走丰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丰台站太小了,共线太多,会成为新的瓶颈。

后来又把京九铁路改造,京九铁路黄村-丰台之间的铁路线与京沪不再共线,不走丰台站,才缓解了丰台的瓶颈。

注:丰台-广安门区间单线还存在(卫星图可见,南站也有往广安门的单线一条)。良乡-丰台的复线仍然存在,如果有京广方向的车需要进北京站,也可以走这条线。


那有人说了,从良乡到北京西之间为什么不取直?看下图:

红线是老京广的线路,已经不能这么走了,蓝色为实际京广的线路,绿色是取直的线路。

为什么不走绿色取值的的线路?

因为中间有一个丰台西站,丰台西是一个很大,乃至是巨大的编组站,这么大的编组站是没办法修立交桥跨越的,所以必须避开丰台西,只能先往北,再往东,也就是现在的走法。

其实这一段可以往东修一点的(紫色的线路),之所以没那么做,看了一下卫星图,西长联络线走的地方都是山路,基本上没有什么拆迁成本,估计是为了省钱。而实际紫色的线路,则是现在的京广高铁,因为高铁可以穿山架桥,拆迁成本其实比普铁要小的多。现有的高铁、普铁走法拆迁成本都相对更低(走丰台的话,拆迁成本也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