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的戲曲是什麼?

嚼舌根的主兒

秦腔

秦腔和崑腔、弋陽腔、青陽腔並列為我國四大聲腔,是我國戲曲藝術中古老的劇種之一。它以激越、悲壯、樸實、蒼涼的藝術特色贏得西北五省區1億多觀眾特別是陝西人民的喜愛,成為他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據清乾隆年間江南嚴冬友著《秦雲擷英小譜》記載,我國戲曲“自元人院本後,演為曼綽、絃索二種,絃索流於北部(黃河以北)”,河南諸省則多流行曼綽一種。所謂“曼綽”,即高腔,京師謂之“京腔”,“安徽人歌之為樅陽腔,湖廣人歌之為襄陽腔,陝西人歌之為秦腔”。



周代以來,關中地區被稱為秦,“秦腔”亦由此得名。還在秦腔未形成戲曲劇種以前,“秦聲”很早就在秦地民間醞釀並流傳開來,它實際上是在今陝甘一帶民間歌舞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春秋左傳》載吳季扎語:“此秦聲也。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秦相李斯上書言趙高媚主縱樂之短時說:“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鳴鳴者,真秦之聲也。”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箏》詩中說:“秦聲是女工”,“胡琴調不同”。由此可見,周秦民歌、漢代樂府、唐代的梨園法曲,對秦腔的聲腔形成影響極大。宋元以來,昌行雜劇,秦聲為北曲之別派,流傳於三秦廣大民間。元末明初,北曲衰退後,秦聲梆子雜劇則應時而起。




明初的“秦王府戲班”,為最早的一個秦腔專業戲班,曾被派往京城為皇帝壽宴演出過萬曆年間,秦腔流傳到江浙一帶,其曲調被紹興亂彈《缽中蓮》劇本吸用,曰“西秦腔二犯(西為方位詞)”明末崇禎年間,陝西周至縣譚家寨張家大戶辦起了第一個民間秦腔班“華慶班”,名噪西府各地。


家在長安

中國戲曲鼻祖——秦腔

秦腔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最龐大的聲腔體系,流行遍及我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阿拉善及西南的西藏、四川;中原的晉西、豫東、河北;東北大慶、東南的廣東、福建,寶島臺灣等地以及吉爾吉斯坦共和國的中國最大地方劇種。

秦腔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清人李調元《雨村劇話》雲:"俗傳錢氏綴百裘外集,有秦腔。始於陝西,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亂彈"一詞在我國戲曲聲腔中的含義很多,過去曾把崑曲、高腔之外的劇種都叫"亂彈",也有曾把京劇稱為"亂彈",也有的劇種以亂彈命名,如溫州亂彈、河北亂彈,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為先、為主的梆子腔系統的總稱上。

秦腔創造了我國戲曲音樂中板式變化的結構方法,是我國戲曲音樂中最早的板腔體聲腔,也是梆子腔(亂彈)系統的母體。現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戲雖然風格與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調和伴奏上都保持著共同的特徵。

秦腔"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幾經衍變,蔚為大觀",是相當古老的劇種,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明代萬曆間(1573-1620年)《缽中蓮》傳奇抄本中,有一段註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詞,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體,說明秦腔在當時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傳到其他地方了。

清人陸次雲在《圓圓傳》中雲:"李自成入北京,召陳圓圓歌唱,自不成慣聽吳歌,遂命群姬唱'西調'(指西秦腔),操阮箏、琥珀(據考證實為月琴),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熱耳酸心……"說明到明代末年,秦腔已更為成熟。

秦腔發源於陝西,便很快就向東流傳到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省,而且很快就流入江南各地。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廣州魁巷梨園館碑記中,就有關於昆、亂合演唱秦腔的"太和班"的記載。秦腔在當時既然已立足廣州,說明它很可能早已在由陝西通向廣州的湖北、湖南等地進行過演出。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秦腔已演遍了江、浙、閩、廣、四川、雲南、貴州等整個南中國各地。

在由陝西附近地區和遠赴全國各地進行長期演出的諸多秦腔班社中,最有影響的班社之一,是乾隆年間秦腔名藝人魏長生及其所率領的秦腔班。魏長生(四川人,字婉卿,行三,人稱魏三、魏三官),十三歲時(1757年)隨舅父到陝西西安當學徒,次年在同蒲(陝西大荔、蒲城)一帶參加民間秦腔戲班學戲,不久登臺演出。從此,在陝西渭北農村一次進京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第二次進京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迫使繼崑曲之後而統治北京舞臺的"京腔"(由弋陽腔演變而成)甘拜下風。魏長生在第二次演出中重視了劇目選用,注意到"演戲能隨事自出新意,不專用舊本"(趙雲崧《簷曝雜記》);在唱腔上"善於傳情,最是動人傾聽"(《都門記略》);在化裝上改"包頭"為梳水頭;在旦角表演上講求形神兼備,並創造了"踩蹺"的特殊表演形式;加之在劇詞、音樂等方面具備了"其詞直質,雖婦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氣為之動盪。"(焦循《花部農譚》)等等特點,大大提高了秦腔的藝術水平,因而一經登臺,風靡京師。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中曾指出:自四川魏長生以秦腔入京師,色藝均蓋於當時名震京華的"宜慶"、"萃慶"、"集慶"等班社之上,於是京腔效之,不少京腔藝人改習秦腔並加入秦腔班演出,形成京、秦不分而以秦腔為主的局面。可見其當時的盛況。

魏長生在北京演出獲得成功後,於乾隆五十三年(1783年)帶著秦腔班,經河北、天津、山東到達揚州,立即被江鶴亭看中,以致於"演劇一出,贈以千金"。他在揚州連演四年,使揚州出現了"到處笙簫,盡唱魏三之句"的動人局面。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魏長生離開揚州,帶著秦腔班在三年的時間內,相繼在蘇、浙、贛、皖、鄂、湘、川等地演出後才又回到成都。嘉慶五年(1800年)魏長生還第三次從四川到北京演出。

秦腔在清中葉以後,不但幾乎演遍全國,它在廣東的支派"西秦戲"(流行於廣東海豐、陸豐等地),還在清末就到新加坡、印尼等國進行演出。

由於秦腔的很多劇目都是表現我國曆史上反侵略戰爭、忠奸鬥爭、反壓迫鬥爭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題材,由於秦腔音樂反映了陝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且較早地(也可能是最的)形成了比較適宜於表現各種情緒變化的板腔體音樂體制;加上秦腔藝人逐漸創造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處,都給各劇以不同的影響,並直接影響了各個梆子腔劇種的形成和發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響到京劇的形成。為此它曾和崑山腔、弋陽腔、柳子腔等同進被譽為全國戲曲的所謂南昆、北弋、東柳、西梆的"四大聲腔"。

秦腔的鼎盛時期在乾隆年間(1736-1795年),這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僅西安地共就有三十六個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東班、雙寨班、錦繡班等。到光緒年間(187--1908年)秦腔雖已不如乾隆時興盛,但在西安和其它各縣,仍有一些比較出名的班社,如金玉班、玉盛班、全盛班、福盛班、魁盛班、鹿鶴班、新聲班等,還經常演出。

辛亥革命後,在民主主義革命思想影響下,西安易俗社在改良秦腔方面,曾取得很大的成績。1912年8月,以陝西省修史局總修纂李桐軒(陝西蒲城人)、孫仁玉(陝西臨潼人)和範紫東等人為核心,以"開發民智","移風易俗"為宗旨,在西安創辦了"易俗社",用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方式,進行秦腔藝術教育,培養演員甄別舊劇,編寫新劇,進行藝術改革,和其它秦腔班社一起,促進了秦腔藝術的發展和提高,培養了大批秦腔藝術人才。先後演出的《雙錦衣》、《新華夢》、《三滴血》、《韓寶英》、《臥薪嚐膽》等新戲,深得群眾稱讚。易俗社還於1921年赴漢口,1932年、1937年兩次赴北平演出。在演出過程中,得到藝術名家歐陽予倩、齊如山、尚小云等人的指導,進一步提高了秦腔藝術水平。1924年7、8月間,魯迅來西安講學時,曾多次觀看了易俗稱社演出的《雙錦衣》等劇。魯迅先生還親手寫了"古調重彈"四字,製成匾額贈給易俗社,並把他在西安講學的部分講學費捐贈該社,以資助戲曲改革。


我是誰109253111

  中國的民族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據統計,中國的地方戲劇種有360多種,尚有據可考的有275個劇種。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再加上審美習慣、表達方式、方言不同等許多條件,中國戲曲在全國各地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形式,這就是眾多的戲曲劇種。

  (一) 北京市:

  1.京劇: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徽戲進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後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合稱 “四大徽班”。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已擁有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餘勝三、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為老生“三鼎甲”,此外還有老生演員兼京劇劇作家盧勝奎。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漢調、徽調並吸收崑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時期的其他京劇演員作了更多的努力,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形成貢獻很大,對後世京劇的發展影響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

  京劇形成以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花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姜妙香、葉盛蘭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餘紫雲

  中國的民族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據統計,中國的地方戲劇種有360多種,尚有據可考的有275個劇種。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再加上審美習慣、表達方式、方言不同等許多條件,中國戲曲在全國各地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形式,這就是眾多的戲曲劇種。

  (一) 北京市:

  1.京劇: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徽戲進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後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合稱 “四大徽班”。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已擁有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餘勝三、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為老生“三鼎甲”,此外還有老生演員兼京劇劇作家盧勝奎。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漢調、徽調並吸收崑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時期的其他京劇演員作了更多的努力,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形成貢獻很大,對後世京劇的發展影響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

  京劇形成以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花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姜妙香、葉盛蘭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餘紫雲


騎著狼去旅行

  崑曲是現存的最古老的戲曲。被譽為“百戲之祖”。

  簡介:崑曲(原應為“昆”),崑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際(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江蘇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清朝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絃、琵琶等(打擊樂俱備)。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

  該劇種於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稱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崑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丁丁金服

要說最古老的戲曲,恐怕還真排不上秦腔,而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戲曲——儺(nuó)戲。

儺戲被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起源於商周時期的方相氏驅儺活動,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濃厚娛人色彩和戲樂成分的禮儀祀典。

隨著祭祀的發展,人們逐漸在祭祀之前,跳上一段舞蹈,就是早期的儺舞。之後又在舞蹈中加上故事情節,就形成了早期的儺戲。

只是儺戲相對而言太古老了,而且在歷史上也沒有翻起什麼浪花,被很多人遺忘了。如今,大多數儺戲已經加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沒加入的,估計消亡的差不多了吧。


由於其祭祀的獨特性,儺戲常演的劇目並不多,而且大多與神魔有關。

另外,由於舉辦的祭祀越來越少,儺戲大概快要絕跡了,而且嚴重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


戲曲說

目連戲是以宗教故事“目蓮救母”為題材,保存於民俗活動中的古老劇種,是目前有據可考的第一個劇目,被譽為中國戲曲的“戲祖”。

目連戲將佛教與儒家所主張的孝道結合起來,成為中國古代戲曲中以佛經故的理論事為題材、影響廣泛的一齣戲,也是佛教與中國戲曲結合的代表作之一。其最早文字記錄見諸於南宋盂元老撰《東京夢華錄》,明萬曆年間,安徽祁門清溪人鄭之珍在過往雜劇、變文及傳說等的基礎上撰寫出《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大為流行,不僅原有目連戲的聲腔劇種多以之為演出藍本,且在北方流傳開來。清代,目連戲的演出遍及全國,並進入宮廷。目連戲一度廣泛流傳分佈於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福建、河南等地,隨著佛教的傳播,目連戲甚至遠傳到東南沿海及川滇等地。其中以安徽省徽州目連戲、湖南省辰河目連戲和河南省南樂目連戲為代表。

目連戲是個複雜的文藝現象,是各種思想歷史積澱,它涵蓋多元思想,包容多種藝術。在思想內容方面溶合儒、釋、道三家思想;在藝術形式上,目連戲演出時,有腳色行當、唱做念打,包容各種雜技、歌舞、百戲,以及大量的民間風俗,並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畫和矛盾衝突的安排,具有結構藝術的整體性,對研究中國戲曲的形成及發展衍變都是一個極好的剖析個例。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目連戲(徽州目連戲、辰河目連戲、南樂目連戲)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士老財

崑曲

2008年北京奧運會已經向世人展示過了,這種問答回答要嚴謹,不要瞎回答!這個要考!劃重點!


行者視野

謝!

皮影戲似乎是其中之一吧!


倒映潟湖紅樹林的情

最古老的是秦腔,秦腔"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幾經演變,蔚為大觀",是最古老的劇種,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中國古代文化 是周秦漢唐的文化,這些文化的棲息地也就是陝西。所以秦腔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劇種。崑曲只是後來者,次之。因此秦腔歷史上一直都被尊稱為中國“百戲之祖”“中國戲劇的鼻祖”。


鶴舞青青雪裡松

陝西的梆子,崑腔算是現存戲曲中比較早的了,最早完善定型的戲曲應該是雜劇和南戲。戲曲也是不斷傳承變化的,現在的崑曲秦腔也和明朝那陣不一樣。另外中國戲曲都有一個從歌曲腔調,到演唱故事,到演出戲劇的過程,很多戲曲自稱歷史很長,但實際上演戲的歷史並不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