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是因为哪首诗引起的?

棠诗鬆词

应该说乌台诗案不是因为哪一首诗引起的,而是由苏轼的上表引起的。

苏轼同志从徐州调任湖州,照例要上表谢恩。作为变法反对派,这位老兄在作《湖州谢上表》的时候,一时糊涂,结尾夹了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御史台的御史们多是王安石招来的新进勇锐之人,看到此表,有人摘引其中"新进""生事"等语参了苏同志一本,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可是就凭这一两句话也不行啊。恰在这时苏轼的新诗集出版了。御史台的新人们发扬潜心钻研的精神,终于从他的几首诗找了突破口,具体的诗句不再赘述,总之给了他一个谤讪新政的罪名。于是逮捕,入狱,审问。

这些御史新人本想置苏轼于死地,多亏宋神宗还不算昏庸,当朝很多人替他求情,包括太皇太后曹氏、苏轼政敌退休宰相王安石,以及一些变法派大臣(仗义呀!),最后神宗下令免除苏同志一死,给他安排了黄州团练副使一职,接受劳动改造去了。乌台诗案就此了结。

乌台诗案可以说是政治斗争的产物,苏轼是变法派和保守派斗争的牺牲品。

乌台诗案有文字狱的意味,但又不同于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文字狱。苏案没有十大酷刑,没有株连九族,所以我们后世才能够欣赏到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才能够品尝美味的东坡肉。




桃李春华

“乌台诗案”是由苏轼的多首诗文引起的,有人简单将原因归于《湖州谢上表》一文是不当的。苏轼在湖州任上通过诗文公开“妄议中央大政方针”,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在此不讨论新政得失),可以说已经引起台谏两司注意很久了。于是在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御史中丞李定首上弹章,指出苏轼四罪,称他“鼓动流俗”“公为诋訾”“不服陛下之化”;接着,监察御史里行舒亶、何正臣跟进,指责苏轼“议讪时政”。

在宋代,只要御史台一出手,连章弹劾,就是宰相也要下野,更不要说苏轼一个知州事了。宋神宗下旨由知谏院张璪与李定主审,太常博士皇甫僎奉令往湖州押苏轼回朝。这时候在京城的驸马都尉王诜向应天府签判苏辙报信,苏辙又派人给苏轼报信,(光这一条通风报信,二人后来被处罚就不冤),但没皇甫僎的人马快。

十月,御史台经过审理,建议判苏轼两年徒刑,但是由于这月太皇太后曹氏病重,神宗大赦天下祈福,流刑以下全部释放,苏轼自然也要无罪释放。李定等人不愿白忙活一场,坚持要惩处苏轼,最终在十二月神宗做出决定,苏轼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关于涉案诗词,舒亶在最早的弹章里就有提到:

1、“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讽刺朝廷青苗法;

2、“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讽刺朝廷考核官吏法律水平;

3、“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讽刺朝廷兴修水利;

4、“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讽刺朝廷盐法;

在审理过程中,又查出一批“谤诗”:

5、“先生独何事,四方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这是寄给司马光的诗,御史台认为是在讽刺朝廷用人,为端明殿学士司马光任相造舆论;

6、“嘉谷卧风雨,莨莠等我场。阵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这是寄给黄庭坚的诗,依然在讽刺朝廷人事;

7、“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这是寄给王诜的诗,讽刺朝廷开运河;

8、“独鹤不须惊夜旦,群鸟未可辨雌雄。”这是给刘恕的诗,讽刺朝中官员。

9、“恨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这个就比较厉害了,分明在讽刺皇帝这条龙不识人,自己只好去找别的“龙”了。


闲语

不是诗,而是《湖州谢上表》。此文是“乌台诗案”的导火索。北宋官员上任要向皇上上书,以谢皇恩,苏轼当时由徐州调往湖州任知州(知州即地方行政一把手),便写了此书。

苏东坡什么人?千古奇才,一代文豪!即是文人,难免会有文人脾性,用笔刁钻,仗着自己的才华将心中不满写入文章或抒于诗中。指桑骂槐、借用典故,拐弯抹角把人给怼了,易让人心生不满。

苏轼究竟在《湖州谢上表》里写了什么呢?以致被革新派的权监察御史何正臣抓住了把柄,下面列举两节:

节选一.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

苏轼称自己性格古怪,名声也很微弱,才疏学浅,别人都有长处,而我毫无所长。什么意思呢?革新派何正臣认为这是正话反说,是在标榜自己,先说自己不行,实为借机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节选二.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苏轼称自己生性愚昧,跟不上形势,和那些提拔快的官员没法比。皇上看我这个人老了,也不会惹事生非,可以去地方做官。革新派何正臣认为这是暗讽革新派都是些惹事生非的官员,此为对革新派官员的人身攻击。

当时神宗已三十几岁,已不是当年的年轻皇帝,他不希望在两党之间权衡了,他要成为惟我独尊的帝王。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严惩反对派。革新派中以权御史中丞李定为首的官员看准机会,将目标锁定为苏轼。

为什么要选苏轼呢?原因有三,其一:最主要苏轼是反对派,他反对新法。其二:苏轼当时已是文坛领袖,身边汇集大批文人,而他声望最高,影响最大。其三:写过抨击新法的诗文,这些诗文的流传对新法的推行大为不利。

于是,以李定为首的御史台官员把苏轼出版过的诗文搜集到一起,研究了四个多月,终于找出了把柄。李定共列四罪:不学无术、无视朝廷、蛊惑人心、诋毁圣上声誉。声称因无视朝廷而要将其斩首。

朝廷派出钦差皇甫遵星夜出发,抓捕苏轼。黄甫遵到时,面色铁青,一言不发,僵持良久。还是苏轼先开了口,称:“苏轼自来疏于口舌笔墨,着恼朝廷甚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敢辞,乞归于家人诀别。”皇甫遵却很淡定的答道:“不至于此。”

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八月十八日被送进御史台的监狱。

这便是东坡遇难的背景和经过,欢迎各位留言讨论,多多指教。


股海一舸

苏轼在元丰二年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所做的《湖州谢上表》:

臣轼言。蒙恩就移前件差遣,已于今月二十日到任上讫者。风俗阜安,在东南号为无事;山水清远,本朝廷所以优贤。顾惟何人,亦与兹选。臣轼(中谢)。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荷先帝之误恩,擢置三馆;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而才分所局,有过无功;法令具存,虽勤何补。罪固多矣,臣犹知之。夫何越次之名邦,更许借资而显受。顾惟无状,岂不知恩。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而臣顷在钱塘,乐其风土。鱼鸟之性,既能自得于江湖;吴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敢不奉法勤职,息讼平刑。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臣无任。

因为“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这句牢骚,被当时的御史台给盯上,硬是从苏轼的其他文集中七拼八凑出苏轼不满朝廷皇上的证据。后苏轼被关押在御史台狱受审,因为御史台又有乌台之称,所以被称作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的实质是苏轼被卷入了王安石变法带来的党派之争。苏轼支持守旧,影响力又巨大,自然被变法派视为眼中钉,在乌台诗案中,许多人被牵连,但最终只有苏轼一贬再贬,受到严重的惩罚。


懒得起名的K君

呵呵,大家都说了很多,我就不重复了。乌台诗案苏轼之所以能够保命,有几点原因:1、神宗皇帝喜爱苏轼,不想真的杀他,只是想挫其锐气,消除新法阻力。2、太皇太后发话,曹太后深知宋仁宗就非常喜欢苏轼,故要求神宗不得杀苏轼。3、众人营救,尤其是王安石一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深合皇帝之意。4、太祖祖训,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这是最为重要的。

乌台诗案里还有些小趣事:1、苏轼入狱前曾和儿子苏迨约定,如果有死刑的消息就送鱼,不然不送鱼。而有一天苏迨钱用光了就委托朋友送饭,但忘记交待不送鱼的约定,但朋友却偏偏送了鱼,苏轼看了之后大惊,以为要没命了,提笔写下了绝命诗给妻子及苏辙,其中“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让苏轼真情流露。2、后来苏轼有惊无险出狱了,但还是改不了本性,立即就来了首诗讽刺“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意思是说老子不陪你们这些小人玩了。呵呵,苏轼就是苏轼,没有这些劫难我们也看不到后面更精彩的诗词大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