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的四个孩子,为何命运相差如此之大?

优秀党员陈独秀

关于《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的四个孩子,命运相差之大有以下几点看法:

1、《平凡的世界》是路遥采用传统现实主义撰写的,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在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中国的社会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从政策层面到社会层面、阶级思想、人民的生活层面以及思想层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孙玉厚的四个孩子,作为这个社会不断发展中的一份子,不可能独立于这个社会,他们的前途命运也是这个社会不断发展的缩影。

2、虽然四个孩子的命运相差大,但是从发展变化的趋势上看,是一个逐渐向好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农民孩子不断向上,用实际行动改变命运过程。

3、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怎样才能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能?最近和一个老者交谈,他的一种观点我写出来,供大家参考。首先说明,没有歧视任何一个行业城市的意思,仅仅是一种观点。他说,一个家庭,如果父母辈在农村劳作,到孩子这辈,可以发展到小县城,到孙子这辈,发展到省城一级,再到下一辈,发展到直辖市、北上广等,就是一个家庭不断上升的表现。

以上观点,对不对呢?希望大家共同讨论,欢迎大家的不同意见。


草长樱飞

在我看来,玉厚老汉四个孩子的命运代表着那个年代农村人奋斗的四种典型。

少安代表着责任,不仅是对家的责任,还有对家乡集体的责任。长兄如父,作为家里的嫡长子,少安老早就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他把自己的一生和这个家绑在了一起,最终也是凭着自己的艰苦奋斗,让家里过上了好光景。同时,对集体,他也是扛起了重任,担任生产队长时无时无刻不想着怎么让乡亲吃饱饭,开砖厂后为了让乡亲们揽工挣点钱也是来者不拒,甚至于扩大经营,心心念想着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这是那个年代深深扎根农村故土,将自身命运和家乡命运绑在一起,共同奋斗共同进步的典型!

少平象征着追求,代表着农村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可能是因为有少安这个大哥早早扛起了家里的责任,少平身上来自家里的责任没有那么重。他热爱学习,经常看书读报,他渴望外面的世界,不想一辈子待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于是他不顾一切跑到外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纵使有千难万苦,仍然不忘初心,这是另一个种层面的奋斗,是与命运的抗争,也是那个年代中的一个典型。

兰花象征着爱情,农村人朴实美好的爱情。兰花跟大部分农村女孩一样,淳朴善良,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很懂事,早早就扛起了家里的各种活计。哪个少女不怀春?在隔壁村油嘴滑舌会讨人喜欢的厚脸皮王满银绵绵不断的糖衣炮弹攻击下,兰花沦陷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王满银前半身荒唐至极,家里事全靠兰花,生活并不像爱情一样甜蜜美好,有的只是泪眼辛酸。但是最终满银浪子回头,回到家和兰花过起了平淡快乐的日子,这才是农村爱情最美好的结局。嫁一个喜欢的人,平淡共度一生。

老幺兰香,象征着希望,农村人美好的希望。从小懂事的兰香,学习成绩优异,长大后考取大学,读研读博,之后更是嫁入官家,觅得如意郎君。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也给了家里无上荣光。这是那个年代无数农村人都希望的,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动漫屋脊

老大兰花,生在黄土高原,长在黄土高原,没多少知识文化,嫁了农民生了孩子,注定是成为父母一样的本分庄稼人。宛如黄土高原的一颗树,生于斯长于斯,默默无闻,坚毅生活,平凡一生。



老二少安,有知识有理想,但又非常顾家,注定在农村成为人上人,而不会到外面更大的世界,而是立足生养自己的土地创造更大更好的世界,从人物塑造上来说,很早就说明了这一点,提前辍学帮家,积极改造生活,如分自留地等,注定是农村里的鸡头。爱人重病将要离去,既是离开也是解脱,她已完成了在孙家的己任,帮助少安走出了生活藩篱,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止少安把生活往更好里带。

老三少平,知识理想都具备,但他和少安不一样之处在于,他的理想和世界在外面,而不在脚下的黄土高原,这从小就可看出,饿着肚子卧在铁轨上幻想着远方的模样,注定是个不安分的灵魂,他的世界在外面在远方,他的精神世界和双水村的黄土坷垃格格不入,人物塑造的过程里他的结局早已冥冥注定。

兰香,最小的丫头,虽然穷苦,但从小受到家人尤其是两个哥哥的疼爱。在稍微长大后又有了大哥的发迹,二哥的支持,世界观形成和兄弟们都不一样,更为高远,就像她学的专业,天体物理,又高又远的境界,生活也如斯,和高干子弟成为对象,成为平等的爱人,这不能不说是双水村老孙家的光景又一次登天。

总的来说,几个人都是向好,美好生活刚启幕。


黑药123

孙玉厚这个憨厚朴实的老农民,一生育有四个孩子。大女儿兰花,爱上游荡浪子王满银,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一辈子,一个人种地,一个人照顾孩子,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

二儿子孙少安,敢想敢干,勇于折腾,在农村里烧砖窑,经历过失败之后重又站起,最终成了村里的头号富翁,农民企业家。

三儿子孙少平读了点书,不甘于农村终老,四处奔波务工,边看书思考边干体力活,最终成了国家煤矿正式工人,也算是脱离了农村。

四女儿兰香,聪明勤奋,在哥哥的支持下读大学做研究,成了天体物理学家,嫁给了高干子弟,阶层逆袭成为城市新贵。

四个孩子,出自于同一个家庭,后来的命运天差地别,固然跟时代脱不了干系,但最终决定他们命运的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努力,百折不挠的奋斗!

这就是作家路遥想要传达的写作宗旨: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辛勤的劳作!


杨文华61

很喜欢平凡的世界,小说电视剧都看过很多遍,关于兰花少安少平和兰香命运的差异,我觉得还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兰花小学没读完回家帮忙收拾家务、十几二十岁就找一个家门当户对的嫁了、生子,然后屈服于丈夫、新家新生活对于命运的安排。“二流子”丈夫的离家闲逛和“南洋女人”进家羞辱而自寻短见都是兰花这类普通农村劳动妇女的写照。


少安是一个迫于家境贫寒而小学辍学的农村庄稼人,敦厚老实但坚信“黄河水总有清的一天”,最终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写贫穷而扬眉吐气,还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修建学校,见证改革开放前后农民企业家的成长。

少平是一个生活拮据自尊心强的贫困青年学生,自立自强,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世界那么大少平想出去看看,成为一个城市的边缘劳苦光荣的工人。他与小霞的爱情让人感动和向往,但结局却让我们潸然泪下……

兰香是兄弟姐妹四个中最小的,也是命运最好的吧,描写她的篇章不多。一个农村孩子学习优异,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从农村跳到了城市,完成哥哥姐姐们乃至几代人的希冀。

路遥对于四个人的命运安排,反映了六七十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生存状况,也能体现他对过往生活的同情。平凡的人也可以过的不平凡,不屈服于命运、努力奋斗人们的内心在共同呐喊。



今日没雨但是打雷了

《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的四个孩子虽然都生长在60年代~80年代间,而60年代与80年代有很大区别。兰花最大出生在60年代是个姑娘,她妈去世早,家里很穷,连黑面馍都吃不上,那时候连衣服都没有穿的,经常是谁出门干活谁穿衣服,并且穿的都是带布丁的,布丁上面还补着补丁,她要替妈妈抚养大弟弟和妹妹,所以注定她一辈子只能靠土地生活。

少安比兰花小几岁,他有责任有担当并旦他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要想改变这种“烂包”的光景,必须要让弟弟妹妹们读书,但家里的活要干,姐姐已出嫁,不去挣工分,就没饭吃,为了解决温饱,能让弟弟妹妹上学,开始“闹改革”,土地实行责任制。这时候中国国情慢慢走向“改革开放”。

70年代恢复了高考,少平虽然上完了高中,可家里还是没钱又苦于自己农民的身份,但是他的内心有一个另外的“精神世界”,那是一个理想并向往的世界,迫使他去了大牙湾煤矿,并且他坚信:只有靠劳动才能改变命运!这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席卷全国。

兰香是幸运的,可以说是命运真的是掌握在她自己的手上。因为改革开放已经成熟,她努力学习,终于考取了大学,为孙家争光,也是她们家的荣耀。

《平凡的世界》是一个时代的映射,代表了那个阶级时代的贫富差距及阶级斗争的残酷!同时,不乏像孙少平这样的,有着“另一个精神世界”的人的努力拼搏的人生!


墨言邂逅

命运相差并没有多大啊???你是没有”读懂吗??除了孙兰香通过读书真正进入了所谓的“上流社会|“”,其他三个人都还是普通老百姓,可以说作者这样写符合社会实际,并没有夸张的成分”


大风起兮射天狼_157

孙玉厚的四个孩子,命运相差如此之大,我觉得是作者路遥苦心安排的,有它的深刻用意。

大女儿兰花作为大姐,出生最早。《平凡的世界》作为描写普通农民家庭的作品,当然要写普通农民的生活。作者把兰花树立成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代表,要表现的是那些传统农村妇女的特点,朴实勤劳又能干,虽然嫁给了个不务正业的王满银,但却“嫁鸡随鸡”,从一而终,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农民。

少安和少平,作为家里的男丁,自然是家里的希望。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一直是“男大当家”,作者给了他们一种拼搏上进的精神,好让他们有能力去撑起这个家的希望。在那个时代的农村里,女的安心地做着最普普通通的农民,男的呢,责任比女人大,要不就是做个出色的农民,要不就是读书改变命运不再做农民,作者把这两种分类放在了少安和少平两兄弟上去上演。让我们来观看这两种选择的结局。

兰香做为妹妹,则是用来和姐姐兰花做对比的。一个出身早,一个出身晚,这里面包含了时代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做为一个女娃,兰香却脱离了那片土地,没有再做一个传统的农村妇女,作者是让我们明白时代在变迁,会越来越美好。

以上纯属个人理解。


零识店

时代是一个大的背景,任何人都不能脱离时代,就像一个游戏规则,即使你很不满意,但也要去遵守,大姐孙兰花是当代农民的典型缩影,勤劳,守家,即使丈夫不务正业,虽然心中有怨言,但为了家庭的完整也甘于付出,作为90后,理解但不赞同。大哥孙少安有着与那个时代不相符的性格特点,有胆量但不胡作非为,年纪轻轻承担了家庭的重担,背负了与年龄不相符的责任,这也让他更加成熟,同时也让自己的眼界远高于同龄人,成为农民企业家不是没有道理的。二弟孙少安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与读书多少没有多大关系,我认为这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说是见过外面世界与自己的故乡的天壤之别形成的,顺便说一句,我也是个农民的儿子。二妹孙兰香可以说是这个农民家庭的骄傲,在那个为填饱肚子的时代,或许阶层比金钱更重要,就像父母骄傲的说家里出来大学生了。


凯东70381776

命运,无非三部分组成:时代背景、家庭与自身。时代是最主要的因素,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说孙玉厚有钱供孙少安和孙兰花读书,姐弟俩书读的好又怎样?几年后,一样得回到他们这个阶级(层)中去,对这个阶层的人来说,他们的营生就是种地,用小说原有的口吻说:读书顶个毬用!而且当时也是跟任何时代一样,人与人之间凭的关系,没有关系,书读的再好,一样“顶个毬用”!孙少安始终没有“拧过时代的大腿”,读书再好,也是个泥腿子,回家种了地,不过孙少安倒是凭着自身的努力,也把自己的事业做起来了。孙少平也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混了个铁饭碗——煤矿工人,也是凭的田晓霞的关系,当然她还撒了个谎,如果没有关系,孙少平连机会都没有!孙少平之前是吃过“公家饭”,在村上教了两年书,最后政策一变,照样滚蛋,原来该干嘛照样得干嘛!等到孙兰香时,时代变了,国家政策使得整个社会步入正轨,她家的经济条件也能支撑她完成学业了,加之孙兰香自身因素,最后变成金凤凰也是应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