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寧都,江西一個美麗的縣城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在江西省寧都縣城梅江邊。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原是耶穌棠,始建於1916年,是一座為磚木結構兩層樓房的西式羅馬建築。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周邊還有古民居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老教堂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1931年春,蔣介石派由西北軍一部改編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開赴江西對紅軍進行“圍剿”,因不滿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和蔣介石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不抵抗政策,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指導下,同年12月14日,第二十六路軍將士一萬七千多人,在參謀長趙博生(共產黨員)、旅長季振同、董振堂和團長黃中嶽等的率領下,在寧都宣佈起義,加入紅軍。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起義是當天晚上在這棟房子的樓上宣佈的。次日凌晨,趙博生、董振堂率部向蘇區進發。這支起義部隊後來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由季振同任總指揮,肖勁光任政治委員,董振堂任副總指揮兼紅十三軍軍長,趙博生任參謀長兼紅十四軍軍長,黃中嶽任紅十五軍軍長。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寧都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領導的規模最大的而且也是取得完全勝利的一次武裝起義,紅五軍團的組成和建立,大大地加強了中央紅軍的力量。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不收門票,參觀的人很多,大家倍感新奇和震驚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保存完好,還建有寧都起義陳列室。1988年國務院公佈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位於寧都縣梅江鎮背村與逕口村之間通往翠微峰道路南側,是全國唯一二所反映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的軍事紀念館。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當初填補了我國無全面展示我黨我軍這段光榮歷史紀念館的空白。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年接待能力達30萬人次,是繼紅色故都瑞金、將軍縣興國、長征第一渡于都後又一重要的國防教育基地和軍事教育基地,於2009年2月被列為江西省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外圍很是壯觀

1.7萬人的軍隊起義,紅軍史首回,反圍剿紀念館 寧都行景點

外圍有公園,方便休閒。不用門票,很受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