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功臣,這個皇帝更狠,一天之內殺70多武將,卻被後稱讚

要說中國歷史上殘暴的皇帝,朱元璋一定是排的上名號的。在朱元璋創業之初,大家跟著朱元璋一起打天下,那時候的朱元璋簡直就是人民眼中的大救星,口碑尚可。但是,得到了天下以後,朱元璋好像變了個人一樣,殘暴嗜血,將明朝的開過元勳斬殺殆盡。


朱元璋殺功臣,這個皇帝更狠,一天之內殺70多武將,卻被後稱讚

在其他朝代,這些功臣通過自己的一路的功績,最後謀個一官半職不是問題;就算害怕功臣生出惻隱之心,也大多會像宋太祖一樣採取杯酒釋兵權的柔軟方式。像朱元璋一樣把功臣全都殺了的少之又少,也因此朱元璋常常被人詬病。

朱元璋並不是獨一的。在五代十國,就有一個皇帝比朱元璋更狠,一天殺了70多個武將。但是,他的這一做法不僅沒有留下千古罵名,後世反而對此讚賞有加。


​他就是被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的後周世宗柴榮。五代十國時期,藩鎮割據,中原大地政權林立,做為明君的柴榮當然心懷天下,他立志要統一中原大地,還人民群眾一個幸福美好的生活。
朱元璋殺功臣,這個皇帝更狠,一天之內殺70多武將,卻被後稱讚

但在那個亂世,想要達成這樣的偉業,是何其的艱難?先不說外部的環境,就說柴榮的一眾手下,藩鎮割據的局面連連征戰,導致武將的地位很高。這就讓那些將士飄飄然,成了驕兵,這讓其感覺力不從心。

後來,後漢和契丹聯合攻打後周。柴榮御駕親征,雙方展開激戰。但武將樊愛能等人,看到敵眾我寡,無心戰鬥,帶著一眾將士做了逃兵,導致全線大潰退。最後,是柴榮帶著趙匡胤等人親自上陣,才穩住陣腳,經過一番拼殺,才反攻成功,擊退了大軍。
朱元璋殺功臣,這個皇帝更狠,一天之內殺70多武將,卻被後稱讚

事後,柴榮非常惱怒,想要處罰這些叛逃的武將,但是因為人數眾多,他擔心以後無將可用,遲遲沒有下定決心。經過心腹張永德的一番諫言,他才下定決心。

於是,他把逃跑的70餘將領全部集中起來。對他們說:“你們這些人,都是開國的元老,軍事實力大家都知道,但是你們今天卻望風而逃,是想謀反嗎?”說完便下令,把這些叛將全部斬首了。其實,柴榮所謂並不是殘暴,而是強軍的必要手段。它展現了柴榮治軍的決心,經過這次事件,成功震懾了將士,軍隊的面貌大為改觀,使得其成為五代十國中最強的存在。

點關注,不迷路。十一月花一群喜歡歷史的人,歡迎和我們一起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