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一、城市概况

塔林(Tallinn),是东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爱沙尼亚西北部芬兰湾(Finland Bay)南岸的里加湾(Riga Bay)和科普利湾(Copley Bay)之间,海岸线长45千米,面积158.3平方千米。地理坐标:北纬59°22’,东经24°48’。时区:UTC/GMT +2。人口47.2万(2015)。

塔林三面环水,风景古朴秀丽,城区由老城和新城两部分组成,至今还保持着中世纪的风格与格调。

走马观城——塔林

始建于13世纪中叶的老城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人士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著名的托姆比亚(Toompea Hill)城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等建筑坐落在于此;下城则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八面棱体的市政塔楼也坐落在拉科雅广场(Raekoja Plats,也译作市政厅广场);连接上城和下城的是塔林的两条腿:长腿街(the long leg)和短腿街(Luhike Jalg)。新城是以维卢广场(Viru square)为中心,一条条现代化公路呈放射状自此通向爱沙尼亚的其他城市。

走马观城——塔林

二、历史沿革

1154年塔林首见记载。

丹麦王国统治时期(1227—1346)的1248年,塔林开始建城。

塔林在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而后这里发展成为汉萨同盟(The Hanseatic League,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的主要中心。

1991年爱沙尼亚恢复独立后,塔林成为芬兰共和国首都。

走马观城——塔林

三、经济概况

塔林有铁路通往莫斯科、圣彼得堡和里加(Riga)等地,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

自1991年脱离前苏联后,爱沙尼亚政府投巨资用于对塔林港口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建设。作为俄罗斯石油产品的过境走廊,塔林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上升,集装箱吞吐量也快速增长,现仅次于波罗的海沿岸最大不冻港的拉脱维亚文茨皮尔斯(Ventspils)港,在波罗的海各港口中名列第二。

工业以机械制造、化肥、纺织、造纸、建材、鱼类加工等门类为主。

走马观城——塔林

四、重要景观

托姆比亚城堡(Toompea,也称座堂山),位于塔林市中心,海拔50米,是全城的制高点,军事作用明显。早期的统治者为防御外侵,固守城池,在山上筑起木结构城堡;1219年,塔林被丹麦人占领,现石头城堡则是由丹麦殖民者所建,曾被称为“丹麦城堡”;此后的统治者也都将城堡视为掌控爱沙尼亚的基地;直至今天,爱沙尼亚国会大厦也伫立于此。

赫尔曼塔(Pikk Hermann)坐落在在托姆比亚城堡西南角,建于1360—1370年间,后于16世纪重建,高度一直保持在46米,塔内有数百级阶梯通往塔顶。因毗邻爱沙尼亚国会大厦,塔顶插有一面巨大的爱沙尼亚国旗。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矗立在托姆比亚山顶上,是一座建于19世纪末期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为19世纪下半叶波罗的海面临俄罗斯化留下的历史证明(当时的爱沙尼亚是沙皇俄国的一部分,建造目的是在所控制的波罗的海地区,树立一个帝国统治地位的象征)。

大教堂以13世纪抗击条顿骑士团入侵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220—1263,俄罗斯统帅和政治家、诺夫哥罗德公爵、弗拉基米尔大公、东正教圣徒、民族英雄、“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名字命名。共有5座“洋葱头”式圆顶;钟塔由11个钟组成,其中最大的一座钟重约16吨,整点时分,钟声在古城上空回荡;内部装饰着一座座黄金马赛克镶嵌画。

大教堂的是塔林迄今为止最宏伟,最华丽的东正教教堂。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国会大厦,呈巴洛克风格,粉色四方形的三层建筑,由俄国人建造,现在共有101名国会议员在此办公。

走马观城——塔林

圣玛丽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也称圆顶教堂),坐落在托姆比亚山的中间,是爱沙尼亚最古老的教堂,也是主要的路德教(Lutheranism,基督新教)教堂。1219年丹麦人入侵塔林后,有传教士在塔林开始建此教堂,完成于1233年。因不断的翻修和重建,教堂呈现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教堂主体建于14世纪,巴洛克式塔顶则添加于18世纪70年代末。教堂内部排满了精致的17至20世纪贵族盾徽和13至18世纪的墓碑;曾是德国贵族及上流社会的活动场所。在69米高的巴洛克钟塔上,可以一睹令人惊叹的城市景观。

走马观城——塔林

瑭丕山观景台(Tang PI sub mountain viewing platform)坐落在塔林老城区的上城,是塔林最重要的观光平台。在此可以居高临下,鸟瞰塔林醉人的全景风光,感受着古城的情调:一片错落有致的红色屋顶;一座托姆比亚城堡及圣玛丽大教堂;还有圣奥拉夫教堂黄色塔楼上的青铜色尖顶,鹤立鸡群,直冲云霄;远处的新城;(晴空万里时)芬兰湾对岸的城市……如诗如画的仙境,令人如梦如幻。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市政厅广场(Raekoja Plats,也称拉科雅广场),位于塔林旧城区下城的中心地带,广场旁有建于1313年的塔林市政厅,其端头是一座八面棱体的塔楼,顶端屹立着塔林的象征——守护神老托马斯,这是北欧地区唯一的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市政厅。

整个市政厅广场很开阔,周围被商业会馆包围,市政厅四周的8条小巷全都是购物区,夏天到处都是户外咖啡馆,服务员们穿着中世纪的服饰在招揽着生意。每年的6月是老城节日(Old Town Days),一般持续4天,届时的广场上还会举办几场音乐会、舞蹈和中世纪主题的狂欢活动,热闹非凡。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圣奥拉夫教堂(St. Olav’s Church)建于13世纪,是一座具有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原本塔高159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建筑(1549—1625),后因毁于战火、火灾或雷击等而重新建造的,实际高度虽然降至124米,但仍是波罗的海沿岸最高的建筑和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是塔林的地标之一。

走马观城——塔林

五、印象塔林

塔林老城,古堡环绕,魅力独特,是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欧洲中世纪建筑,是一座活生生的城市博物馆,在1997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美国《纽约时报》评出2011年全球最值得旅游的41个地方,塔林位居排行榜第21位。

塔林三面环水,最大特色就是环绕在老城周边的城墙体系和塔楼。自1265年该城就开始第一次防御建设,但是目前城墙的轮廓只能追溯到14世纪;16世纪的全盛时期后,城墙长度增至2.4千米,高度14—16米,宽(厚度)3米,包括46座名字各异的塔;如今1.9千米的城墙和20个塔楼依旧矗立,在迷蒙的光线下穿过城门恍如穿越历史,在默默地注视着塔林的变化。

爱沙尼亚之门(The gate of Estonia),又称维鲁城门(Viru gates),由两座圆塔组成,位于市政厅的东部,是塔林老城的主要出入口之一,初建于1345—1355年,如今为在原始结构上进行修复的。

走马观城——塔林

市政厅广场并不大,洁白的房屋,红色的屋顶,处处弥漫着友善热情的笑容,好似一处浪漫的童话世界,这里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玩杂耍的,商铺以及餐厅的咨客们穿着中世纪服饰和向上弯钩的尖头皮鞋在门前迎客,热闹非凡。游人们在选购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时也可以坐在围满鲜花的凉棚下惬意地慢啜一杯咖啡。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建筑上的“门”也是塔林古城很具特色的景观之一,种类繁多,式样不同,与建筑和街巷和谐共融,从而形成了塔林特有的文化。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在爱沙尼亚音乐戏剧学院首任校长VOLDMAR PANSO(1920—1977)的故居墙面上,镶嵌着逝者的雕塑头像,以此纪念。从这样的纪念形式可以看出,爱沙尼亚人天性有多么诙谐和浪漫。

走马观城——塔林

塔林老城的街道,清一色的用石头铺就;临街的墙面上有街头艺术家的作品供行人欣赏和选购;商铺门外挂的“幌子”是那么新颖形象;建筑的墙角上也挂上了“长筒靴子”;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使人产生时光错觉,令人回味无穷!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走马观城——塔林

我们与塔林虽然仅有几个小时的短暂会面时间,但是古老的城市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画面”,我们会怀念这个地方,直到永远!

走马观城——塔林

(文+图:王永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