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车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胸口碎大石S600

你爱,或者不爱我。我就在这里,不远,不近。——车臣。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就在这里,不舍,不弃。——俄罗斯。


俄罗斯最近推出了一部宣传短片《我是俄国侵略者》,戏谑喊出,“侵略,是我的专长”,短片为沙俄几百年来的扩张鸣冤叫屈,指出真正为当年的那些加盟共和国着想的正是俄罗斯。但很明显,片中提到的那些共和国并不都这么想。甚至,就连现在俄罗斯内部的自治共和国,也并不这么想。

俄罗斯的车臣问题历史渊源已久,车臣共和国就是上文所说的属于俄联邦内部的自治共和国。

苏联前加盟共和国一共有十五个,俄罗斯是其中最大一个,也是奠定苏联的主体。前苏联在各个加盟共和国内部,又有下属的自治共和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加盟共和国,下面都有自治共和国,级别相当于加盟共和国内部的州,是前苏联针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政治体系,其中俄罗斯下属的自治共和国数量最多,目前有22个,其中的鞑靼、图瓦、阿尔泰共和国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车臣共和国就是这22个自治共和国其中之一,前苏联时期叫做车臣—印古什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分别成立了车臣共和国和印古什共和国,车臣人和印古什人是近亲,是高加索原住民族。

下面来介绍车臣与俄罗斯之间的历史渊源,首先打开高加索地区的地图,高加索山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北边属于欧洲,按照距离远近,称为北高加索、内高加索,南边称为南高加索、外高加索。

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在山脉南方的外高加索,而车臣、达吉斯坦、印古什、北奥塞梯这一个个你感到十分熟悉的名字,都位于北高加索的俄联邦境内。为什么你会感到熟悉?是因为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动荡。

要说动荡那也得先从南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说起。

高加索地区的原住民族众多,大多信奉伊斯兰教,苏联靠强力把他们全收至账下,即便不提苏联时期对他们的戕害,无论从民族成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这些原住民族都与俄罗斯人不兼容,离心力强大。苏联解体后,顺理成章、义不容辞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他们这些加盟共和国就赶紧成立独立国家,与俄罗斯划清界限。

其中的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在10年前还为格鲁吉亚境内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打过架,当时的全欧洲(当然也少不了美国)都在为格鲁吉亚摇旗呐喊,没用,俄罗斯以闪电战迅速拿下战局。

战争必然是拉仇恨的,但仇恨的种子既然早早种下,纷争的花朵早晚得开放,回到车臣。

当年的车臣人在沙俄统治下备受蹂躏,二战后,车臣人和克里米亚鞑靼人等一些少数民族的境遇很相似,因为亲近“德国侵略者”而被统治者严惩,千万里的流徙过后,民族人口锐减,活下来的人铸就了钢筋铁骨之外,还有仇恨带来的钢铁意志,跟你们没完。

恶性循环开始了,前苏联解体后,车臣强力领导人杜达耶夫将军当选车臣总统,即时发表独立宣言,想追随南高加索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堂兄弟们的脚步,趁乱实现百年梦想,俄罗斯不承认,杜达耶夫不承认俄罗斯的不承认,大造国际舆论,想造就事实独立。

开始时叶利钦也试图怀柔,允许车臣的名字从车臣自治共和国改为车臣共和国,升一下格,这当然不是车臣人想要的结果,几百年来,再也没有比当时更完美的机会了,有且只有一次,错过了,可能永不再来。

当俄罗斯局势由混乱初现稳定时,叶利钦果断发兵,1994年12月,开始第一次车臣战争,直到1996年4月,从肉体上干掉了杜达耶夫。

后杜达耶夫时代,车臣人两极分化,有被打怕,被俄罗斯怀柔收编的,也有更加强硬的死硬分子出现,独辟蹊径,深入俄罗斯大城市开展恐怖袭击。

车臣人不屈不挠的斗志终于换来了普京上台后的第二次车臣战争,1999年9月开始,俄罗斯陈兵十万,攻入车臣,2001年2月开始从车臣撤军。

车臣武装再度报复,2002年,他们造就了举世震惊的莫斯科大剧院人质案件。

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当局宣布车臣战争正式结束。

有车臣人表达不同意见,2010年和2011年,莫斯科等地又响起此起彼伏的爆炸声。

现在的车臣,一共有110万左右的人口,其中说车臣语的,在100万左右。


历来现实

历史上车臣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沙皇俄国经过60年的血腥入侵吞并了车臣。苏联解体后车臣与俄罗斯政府又爆发了两次独立战争,最终车臣被普京指挥的俄罗斯军队再一次征服了。



车臣国土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有128万人口,是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一个自治共和国。车臣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民族文化,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是俄罗斯少数民族之一。

历史上车臣人就生活在高加索地区,1816年沙皇俄国开始入侵车臣和达吉斯坦地区,而车臣民族与沙皇俄国军队爆发了激烈的战斗。由于车臣民族骁勇善战,沙皇俄国没有在短时期内将车臣灭亡。此后沙皇俄国从1816年至1877年的61年里,通过武力镇压和种族灭绝大屠杀的手段,杀死了75%以上的车臣人,使车臣民族人口数量迅速减少,最终车臣人被俄罗斯征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车臣人在被斯大林驱逐的路上,因为缺乏食物和药品,病死饿死10万多人。一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才允许车臣人返回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高加索地区。



苏联解体后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地区相继独立。由于苏联时期车臣人一直遭受压迫,因此车臣在1991年11月宣布独立,可是没有得到俄罗斯的承认。车臣人在车臣境内屠杀了2.1万俄罗斯族人。欧美国家为了消耗俄罗斯的国力,对车臣分裂武装进行了经济和军事援助,这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非常生气。



所以1994年12月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叶利钦指挥6万军队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由于车臣人得到了欧美国家的支持,很多欧美国家退役的特种兵,帮助车臣分裂武装打击俄罗斯军队,导致1996年俄罗斯军队战败并从车臣撤军,车臣获得了短暂的独立。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军队死亡5900人,受伤17892人。而车臣军队和平民死亡10万人以上。这场战争可以用俄罗斯惨败、车臣人惨胜来形容。



1999年8月7日车臣武装分子主动向俄军进攻,8月10日刚刚成为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建议总统叶利钦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消灭车臣分裂武装收复车臣地区。1999年9月13日车臣分裂分子把莫斯科一栋八层居民楼用炸弹夷为平地,导致楼内数百人死亡。普京忍无可忍在1999年10月,指挥8万俄罗斯军队开始进攻车臣地区。经过八个月的战斗,俄罗斯军队打败了车臣分裂武装。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军队死亡7300多人,车臣武装死亡16300人,导致5万车臣平民死亡。



目前车臣共和国总统是小卡德罗夫,他是普京一手提拔重用的车臣新一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非常崇拜普京,他曾经说过永远听从普京的领导和指挥。


杜达特洛夫斯基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在高加索山脉以南,山峦叠嶂的地貌特征很早就孕育了与世隔绝的山地文明,这里的山民,便是车臣人的祖先。闭塞的环境逼迫他们学会就地取材、自给自足。依托险峻的山峦,他们经常打劫翻山越岭的路人维持自己的生存,这使车臣人的骨子里就有好斗的基因。时间来到了18世纪末,草原游牧霸主烟消云散,北高加索的新霸主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领导下的俄国。1785年,俄国赶走土耳其人,成立了高加索总督区,负责高加索边境地区事务管理。但是,车臣人还是我行我素,持续不断的打劫活动严重破坏了高加索总督区的稳定。不甘失败的奥斯曼帝国也持续唆使车臣的伊玛目和毛拉们起兵造反。于是,在拿破仑完全战败后,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孙子——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迅速调转枪口,开始谋划对高加索地区的彻底征服,永除后患。

车臣人依旧骁勇善战,但新式训练下的俄国人更胜一筹。1859年,车臣终于被强行并入了俄国版图。然而心怀不甘的车臣人不断给俄国人捣乱。恼羞成怒的俄国人残酷地镇压了1877年车臣-达吉斯坦起义,而在苏联时代,苏联政府更是借集体改造和通敌问题不断欺压车臣人,双方的民族仇恨到达了极值。

苏联解体后,车臣立刻趁机独立,与俄国人的又一轮恶斗开始了。这一轮独立的领导人焦哈尔•杜达耶夫是苏联军中首位车臣将领。由于在阿富汗战争中表现突出,杜达耶夫被调任爱沙尼亚驻军司令,负责镇压波罗的海民主革命。但爱沙尼亚人的遭遇唤醒了杜达耶夫关于本族人悲苦命运的回忆,同病相怜的民族同情油然而生。杜达耶夫非但没有镇压独立运动,反而在暗中与克格勃特工斗智斗勇,保护爱沙尼亚独立分子,独立进程得以顺利推动。

3年后的1999年7月,不安分的巴萨耶夫再次深入俄国境内偷袭俄内务部的哨所,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然而与第一次车臣战争相同,车臣士兵依旧彪悍,俄军依旧疲软,进攻步伐非常迟缓。唯独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站在俄军背后的是普京,他坚持将战争进行到底,要求将军们伤亡再大也绝不后退。新一轮格罗兹尼攻城战如同当年的柏林前线,俄军凶狠无比。俄军终于复仇成功,巴萨耶夫们再也没有回到格罗兹尼。曾经的车臣大穆夫提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老卡德罗夫)在关键时刻倒向俄军并为其“带路”,这也使其获得了普京的信任,并在2003年10月正式就任车臣总统。一个新纪元开始,“战斗民族”貌似开始臣服于“战斗民族”了。

但俄罗斯和车臣的争斗还没有结束。强硬如普京,也没有能在车臣建立自己的行政网络。不少俄国人直到今天仍然认为,“车臣”是独立于俄罗斯的另一种存在。这是现在车臣总统拉姆赞•卡德罗夫(小卡德罗夫)和普京达成的默契——用高度“自治”换取车臣在场面上的臣服。车臣既不会彻底倒向俄罗斯,也不能完全独立自主,能“捂住盖子”就行。


每日点兵

我是“智化冰川”,对俄国的历史过往有过些许研究,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车臣国的相关信息。车臣共和国位于北高加索的捷列克河沿岸,总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20多万,车臣人为其主体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性格豪放,热爱自由,向往独立,自由,骁勇善战,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服兵役的时候,赞叹车臣是一个强悍的尚武民族,为了自己的自由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我想这也是追求自由的意义。古有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在18世纪80年代,车臣人在伊斯兰教曼苏尔教长的领导下发起针对沙俄侵略者的斗争,揭开了与车臣人长达200余年反抗俄罗斯侵略战争的新篇章。1818年耶尔马洛夫对沙皇奏折中说:“如果还有一个车臣人活着,这里就不可能有安定,因为车臣人所表现的反抗精神和渴望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在整个俄罗斯帝国版图中超越任何臣服的民众。”

1991年11月车臣宣布独立,但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政府拒绝这一独立国家。1994年12月俄国发动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国走向失败,无功而返,接着进行政治谈判,1997年车臣代表团抵达莫斯科签订和平协议。1999年俄罗斯发生特大恐怖袭击事件,10月普京时任总理建议总统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这次战争顺利攻进车臣,分散了车臣国内军事力量。但车臣拒绝投降。但普京打击恐怖组织的执着却不会改变,将陪他们战斗到底,不会让步。说出来了令大家人心振奋的言语,“如果在机场抓住就击毙在机场里,在厕所抓住就淹死在马桶里。”可以知道,普京对恐怖分子是绝不留情的。



所以现在车臣和俄罗斯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拿我国来比车臣和俄罗斯的关系,不算是一个省,算得上是一个自治州吧!

大家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欢迎来访!


智化冰川

车臣是俄罗斯联邦下属的一个共和国,政治上高度自治,现今的首脑是卡德罗夫,是车臣人民值得信赖的领袖。卡德罗夫对普京总极端忠诚,不久以前他在媒体上公开表态,强列支持普京担任下一届俄罗斯总统。车臣共和国地处美高加索地区,风景秀丽,丘陵地藐。石油是车臣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厚,为了车臣的油气资源,俄罗斯联邦政府曾两次对车臣发动了战争。车臣民众以信奉穆斯林为多,宗教属伊斯兰的逊尼派,大多是土耳其族人的后裔,因此,土耳其对车臣的政局有一定的影响,线条感特别强烈。车臣民风飙悍,作战勇敢,在目前的世界热点战争中都有车臣武装人员的踪影。车臣妇女的刚烈也是世上赫赫有名,署名的车臣"黑寡妇"临众多俄罗斯人为之惊恐色变。上世纪末的1991和1994年在车臣发生了两次战争,震惊了世界,首都格鲁兹尼几乎夷为平地,成了一片废墟。车臣战后,恢复平静,在卡德罗夫的领导下开始重建。车臣重建,得到了伊斯兰逊尼派的大量经济援助,而土耳其出资最高。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一个美丽富绕的车臣又绽现在世人面前。


依旺情深1

要了解俄罗斯和车臣的关系,首先要了解俄罗斯的政治体制。
俄罗斯并不像我们中国,是采用的省市制度,由于俄罗斯的疆域非常大,不可能做到这么垂直的管理,而且俄罗斯是联邦共和国,,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州、省、邦、共和国等) 根据联邦宪法组成的国家。
俄罗斯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自治共和国就跟我们的特别行政区有点像,但是自治共和国有自己的宪法,属于高度自治的级别,车臣就是其中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车臣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开始的,这个称呼源自一个叫车臣的村庄,后来成为车臣民族的称呼,车臣人自己不叫自己车臣人,而是叫“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这也反应了车臣人本身的追求。

车臣人也是苦难的民族,曾经被多个国家征服和统治,13世纪遭到了蒙古人的入侵,14世纪又被帖木儿汗国和金帐汗国统治,金帐汗国解体以后,车臣人从高山走向平原,又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战争。车臣人民信仰过基督教,后来转投伊斯兰教,因为民族信仰与信仰基督教的周边国家地区矛盾也不断升级。



俄罗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对高加索地区的争夺日益升级,先后发生了六次俄土战争,而车臣建国是在第六次俄土战争开始的,伊玛目加齐‧穆罕默德在高加索战争中为了抵抗俄国,组成车臣尼亚(日后的高加索伊玛目国),是车臣国家之始。此后经历多次战争,在1859年伊玛目国灭亡后,车臣地区便并入帝俄版图。
苏联成立以后,车臣依然属于苏联的领土,但在苏联统治的过程中,车臣人遭到了压迫和不公平待遇,苏联解体以后,车臣人一看周边的格鲁吉亚都独立成为国家,在加上苏联统治时期的压迫,车臣民族独立的情绪也就越来越高。
因此也就爆发了车臣战争,也就是著名的车臣战争,最终车臣非法武装全军覆没。但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甄宓


历史百家争鸣

莫斯科 - 周四,俄罗斯正式结束了车臣南部地区的反恐行动,并宣布象征性的举动是十年来穆斯林分离主义独立战争的结束。

尽管俄罗斯官员表示他们现在有更多的法律空间来减少联邦军队和安全部队的数量,但该委员会没有提到部队撤出。尽管车臣的暴力事件有所减少,但似乎很多部队和安全部队可能会停留一段时间。

自苏联解体以来,车臣可能是俄罗斯最为困扰的地区,两次战争造成数千人死亡。

第二次战争发生在1999年,在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的领导下,在莫斯科和其他地方的几座公寓楼爆炸后,数百人丧生。政府指责车臣恐怖分子的爆炸事件,并派军队前往共和国。

这次军事袭击由当时的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协调。强硬的反应支撑了普京的形象,帮助他在2000年赢得了国家总统选举。

2007年,普京先生向卡德罗夫先生提供了在俄罗斯战役结束后的清理任务,并结束了叛乱。卡德罗夫先生迅速而残忍地行动,杀死叛乱领导人,同时给予分离主义战士以赦免他们的忠诚。人权组织指责他的政府雇佣绑架,酷刑和法外处决来达到这些目的。

卡德罗夫星期四表示,反恐行动的结束标志着车臣恐怖主义的胜利并恢复正常。

根据他网站上的记录,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路。” “我失去了400多名同事,朋友和家人。今天我们已经证实,我们的共和国是俄罗斯最和平和最安全的地区。“

周四的决定是卡德罗夫先生的胜利,他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结束俄罗斯的行动成为他从莫斯科获得更大自治权的主要政策目标。

莫斯科政治和军事分析研究所民族关系部门负责人谢尔盖马克多诺夫说:“这证明他能够击败联邦中心并为车臣政府争取政治空间。”

分析师们表示,在近期内,停止这一行动的决定可能掩盖了车臣及其领导层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

就在三个星期前,前车臣将军和卡德罗夫先生的主要反对者苏林姆·亚马达耶夫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被暗杀,这一谋杀类似于近几个月车臣总统敌人的类似杀戮。

“过去的爆炸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和谋杀事件仍然很多; 他们每周都会发生,“他说。“车臣已成为一个稳定的地区,这是童话故事。”


环球热点汇

车臣,位于高加索北麓地区,面积不大,有1.73万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多128万余,高加索人种,高鼻深目,信仰伊斯兰教。在一开始都是住在山里的山民,后来蒙古人把平原上肆虐了一番,人都没有了,车臣人就搬到了里海边上的平原居住。

因为车臣位于里海与黑海的交界处,是俄罗斯南下,波斯和土耳其北上的咽喉要道,因此,在蒙古人之后,帖木尔、土耳其、波斯等国都曾统治过他们。


(车臣地图)

土耳其人是最凶的,因为他们进行的是“圣战”,一手拿刀,一手拿古兰经。车臣人少,扛不住土耳其人,就选择了古兰经。车臣从此成为了土耳其的附庸,半独立状态。

土耳其风光过,但最终也衰败了。1801年,俄罗斯收伏了格鲁吉亚,波斯占领了阿塞拜疆南部,土耳其占据了亚美尼亚,并对车臣拥有影响力。波斯人打到了車臣南部,俄羅斯打到了車臣北部和西部。於是,在車臣地區,上演了三國演義。

1815年,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俄罗斯成为欧洲霸主,积极利用霸主地位开疆拓土。不仅占领了波兰,而且还把势力范围推进到罗马尼亚,威胁保加利亚。1821年巴尔干民族起义中,俄罗斯以支持希腊独立为代价取得英国的支持,在1826年强迫土耳其签署《阿克尔曼协定》。按照协定,土耳其不仅承认当时的俄土边界有效,而且承认俄国对塞尔维亚以及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多瑙河两公国)的“保护权”。

土耳其在奥地利的怂恿下反悔,发动了战争。这时,俄罗斯一直与波斯在高加索地区战斗。波斯人没有击败俄国,把相当于一个英国大小的土地划给了俄罗斯。车臣人,此时,是不具备与该地区任何一个强权势力对话的资格。

打完波斯,1828年10月,俄罗斯腾出空来,在高加索和巴尔干两个方向对土耳其作战,打败了土耳其,差点把伊斯坦布尔给占领了。土耳其被迫求和,把残存的高加索地区都划给了俄国。于是,波斯和土耳其都退出了对高加索地区的争夺。

可是,问题才刚刚开始。

高加索地区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可是俄罗斯人还有附近的格鲁吉亚人都信仰基督教,卡尔梅克人信仰佛教,现在车臣人感到自己不一样了。于是在1845年就开始了造反运动。一直到1859年,车臣人起义被扑灭。半独立状态下的车臣人也被取消了特殊待遇。1867年,随着俄罗斯的残暴统治,车臣人又开始新一轮的造反,直到1877年,被从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中恢复国力的沙俄再次镇压。

这次镇压,死了很多人,可以称之为屠杀。虽然车臣人表面安静下来了,但是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1930年代的苏联对车臣不好也不坏,但是1944年,将德军赶出苏联国土的苏联政府,以车臣人与德国人合作为由,强制大量的车臣人迁徙到哈萨克斯坦,同时迁入大量的俄罗斯人。有很多车臣人死在了迁徙的路途上,每个车臣家庭都对苏联政府怀有芥蒂。



(苏军内部隙墙:车臣战争)

苏联时代,靠着中央财政的补贴,车臣地区得日子还不错。坐在一起吃肉,大家还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大家都吃不上肉了。1991年,苏联解体了。

车臣人看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都独立了,那是不是车臣也可以独立?

原苏联战略轰炸机师的少将师长杜达耶夫回到车臣,鼓动民族仇恨,要求独立。不管俄罗斯联邦当局说什么,这个杜达耶夫就是一个不听。不听调,不听宣。1994年,叶利钦派兵去打,失利了,俄罗斯军队损失惨重。叶利钦默认了车臣的半独立状态。

1999年,车臣武装分子又发动了叛乱,普京派遣重兵10万围剿车臣武装分子。打了半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车臣叛乱分子被消灭的差不多了,后来又经过多次的剿灭残余匪徒的战斗。

可是,车臣人学会了恐怖主义袭击的那一套,在俄罗斯境内制造了很多次恐怖袭击,每次死伤都很惨重,俄罗斯对此的态度是无比坚决,一定要顽强消灭之。现在车臣地区和海外也有车臣武装分子存在,车臣地区离和平还有很远的距离。

(被恐怖分子炸死的车臣前总统卡德罗夫)

俄罗斯为何不会允许车臣独立呢?

车臣位于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里海和黑海的战略通道上,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俄罗斯往中亚、中东地区投放影响力的重要节点,俄罗斯不会允许车臣独立。

此外,俄罗斯境内分离主义盛行,俄罗斯不可能首开地区独立的先例,不然,其他地区起而效仿,俄罗斯中央将无能为力。

所以不管车臣人如何闹腾,短时间内,是看不到车臣独立的消息的。


而知而行

车臣在历史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随着沙皇俄国战争的脚步,车臣和一些小国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被沙皇俄国征服,并划入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车臣人民做出了重大的牺牲,骁勇善战的哥萨克骑兵给平乱和二战时期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潮水般冲锋的勇士,亮闪闪的马刀曾让德军步兵胆寒,而哥萨克骑兵的主要来源就是车臣,
车臣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由于不愿意接受別人安排的命运,车臣人反抗俄罗斯的情绪一直都存在,在苏联时期还算稳定,车臣人和俄罗斯人也能和平相处,随着苏联解体,西方看到了机会,大量的渗透和民主进入,让不安于现状的车臣人燥动起来,开始袭击俄罗斯人和攻击俄罗斯驻车臣机关,于是开始了俄罗斯与车臣的战争,第一次战争是叶利钦执政期,占绝对优势的俄军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退出了车臣,车臣人也获得了暂时的独立。


然而西方的布局还没有完成,俄罗斯又开启了第二次战争的密码锁,这一次车臣人没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们这次对阵的是普京大帝。
车臣很快就战败,西方的愤怒和威胁丝毫左右不了普京大帝的意志,俄罗斯再一次靠战争征服了车臣,稳定了俄罗斯南部的局势,使得普京腾出手来与西方下起了更大的一盘棋。


亓官仁

车臣,俄罗斯自治共和国之一。

在苏联解体之时,企图借机独立,与俄罗斯发生两次大规模战争,史称第一次和第二次车臣战争。第一次车臣战争,成功抵抗住俄罗斯的镇压,而此次车臣战争失败,使坚持镇压政策的叶利钦,与持谈判的温和派严重分歧,导致叶利钦与其支持者分裂,更是因为战争失败使民众对叶利钦最后的一点留恋也灰飞烟灭,叶利钦在国内支持势力彻底瓦解,而普京在叶利钦的多次筛选中成为叶利钦理想接班人,并担任总理,普京利用车臣的无理错误再次出兵,在普京的强势组织下,车臣武装损失殆尽,首领被杀,最终被重新归入俄罗斯版图。

车臣的经历揭示了恒古不变的道理。一是一个弱小民族的自强👍之路都是非常艰苦和残酷的。二是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如何衰落,都不会允许国家分裂。三是国家发展必须国家稳定,而国家稳定必须坚持持续发展。车臣闹独立恰是苏联解体之时,车臣希望借机独立,俄罗斯当时的休克疗法导致的国家破产,国家衰落则民心不稳,而车臣战争加剧了俄罗斯经济破产,一个恶性循环就此诞生。车臣战争损失虽然有不同说法,但总的方向都是损失巨大,车臣几乎国破家亡,更是诞生了所谓黑寡妇的恐怖分子,而俄罗斯在经济破产之时不得已发动一场无力承担的战争,更是雪上加霜。

而普京在车臣战争中树立了强大的威信和形象,并在随后的国际油价高涨的过程中使得俄罗斯恢复了元气,自此开启普京大帝的强人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