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難點」壓強和浮力的綜合計算,難度不低於動態電路

壓強、浮力的綜合計算是力學計算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初中物理中的難點之一,也是中考高頻考點之一。

一、計算浮力的方法

1.稱量法:F浮=G-F。(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求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或F浮=ρ液 V排g。(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體積時常用)

4.平衡法:F浮=G物。(適用於漂浮或懸浮狀態的物體)

二、計算浮力的基本思路

1.仔細審題,注意抓住隱含條件的關鍵詞,如浸入、浸沒、裝滿、未裝滿、溢出、未溢出、漂浮、懸浮、上浮、下沉等。

2.確定研究物體,並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重力、浮力、拉力或壓力等)。

3

.在受力分析的基礎上,列出關係式,漂浮或懸浮時F浮=G物;用線吊在液體中時:F浮=G-G示;被強制壓(按)入液體中時,F浮=G+F(F為壓力或拉力),若有幾個物體連接在一起,可以將它們視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

4.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或密度、重力的計算公式代入關係式,代入已知量解出未知量,這種思維方式不僅對較難題適用,對解較容易的浮力題也適用。

三、漂浮問題“五規律”(歷年中考頻率較高)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它受到的重力。

規律二:同一物體漂浮在不同液體裡,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漂浮在不同液體裡,在密度大的液體裡浸入的體積小。

規律四:漂浮物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的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裡,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於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中考物理難點」壓強和浮力的綜合計算,難度不低於動態電路

「中考物理難點」壓強和浮力的綜合計算,難度不低於動態電路

「中考物理難點」壓強和浮力的綜合計算,難度不低於動態電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