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一阵轰鸣,国产大飞机发动机试车成功!美或痛失万亿蛋糕

国产芯和国产发动机是目前中国人经常诟病的两个领域,而前者已经让国人感受到了阵痛,留下了阴霾,后者虽说目前还没有受到外界的太大干扰,但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却也是事实。如果现在不拼命突破的话,那么未来的路将很难走,保不准还会来一次芯片式的阵痛。

不过,近日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消息显示称:伴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客发动机验证机在实验室的一阵轰鸣,成功突破了外界封锁,完成了整机的初步试验工作。

实验室里一阵轰鸣,国产大飞机发动机试车成功!美或痛失万亿蛋糕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来的正是时候,一扫1个月前的芯片阴霾,兑现了中国在几年前做出的承诺。长期以来,我国在大飞机发动机领域受制于人,每年向欧美等国进口的飞机数量持续增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共进口了上万亿元的飞机和相配套的零部件、发动机等。虽然我们已经能够生产处自己的大飞机,例如C919,ARJ21等,但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仍然要靠进口。

中国航发集团负责研发的CJ-1000AX验证机,于3月30日在上海临港总装试车台完成了全部调试工作,各部件运转稳定,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实验室里一阵轰鸣,国产大飞机发动机试车成功!美或痛失万亿蛋糕

验证机获得成功,意味着接下来的整机制造也将水到渠成,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的试车成功为整个中国大飞机领域开了一个好头,从民用领域到军用领域,例如当前的运-20,都将广为受益,当年美国也是通过大飞机发动机核心机的研制确立起了今后几十年的技术垄断地位。

据估计,随着航天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十年内中国对于大飞机的需求还有上千架,其中绝大部分都要从美国波音公司进口,价值接近万亿元,如今中国的突破可能会让其痛失这份大蛋糕。

实验室里一阵轰鸣,国产大飞机发动机试车成功!美或痛失万亿蛋糕

如果自己能造的话,不仅能省去一大笔开销,还能建立起自己的整条大飞机产业,不再受制于人。目前,中国生产的军用级涡扇发动机,工作寿命已经达到了3000小时,完成了对俄罗斯产品的超越,不过距离美国8000小时的使用寿命还有差距。

然而,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证明我们有能力制造自己的发动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