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手术和支架相比,哪种后期效果更好呢?

初夏的彩虹

先看手术过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搭桥”

冠脉搭桥是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桡动脉或乳内动脉等,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重新建立一条血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到达远端,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1、搭大隐静脉桥:先从腿上取静脉血管,一头连在主动脉上,一头连在冠状动脉上,哪段冠脉缺血,就连到哪段上。一般搭桥的病人要搭2-3根静脉桥。所以要求腿上的静脉血管要好,才能有材料可取。另外此种桥搭完后,5年闭塞率达到50%。


2,搭乳内动脉桥:从自身胸骨下游离出一根动脉,叫左乳内动脉。远端搭到冠状动脉的前降支(人体最重要的冠状动脉,负责给心肌供血50~70%)的中远段。这种桥10年通畅率90%,但是每个人只能搭一根。


3,桡动脉桥:取左手桡动脉,当做静脉样用,搭到冠状动脉上。此种桥应用较少。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俗称“支架”

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导入球囊,扩张冠状动脉的狭窄处,然后植入支架,把病变部位的血管撑起来,以此来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再说两者区别


搭桥优缺点



缺点:手术时需要打开胸腔,病人痛苦大,住院时间长,尤其是对高龄病人或者合并其他器官问题的时候,依然存在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支架优缺点


优点:支架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立竿见影,往往植入支架第三天病人就可出院,住院时间较短。


缺点:费用高昂,而且存在一定比例再狭窄的可能,出院后若不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仍然存在疾病“复发”的可能。


综合来说

这些病变如果一味强求植入支架,一方面是手术中容易出现问题,病人容易出现生命危险,有些病人有根本不适合放支架的禁忌证;另一方面是很多弥漫性冠脉病变,若要完全解决问题,绝非2~3个支架就能解决问题。

而相对于较简单的只是单纯的血管病变狭窄想要以搭桥来“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患者建议不要“随心所欲”,因为一旦搭桥后除了桥血管之外,其余的本来可以“救治”的病变血管将再无“还生”的希望。


到底如何选择?


1、看血管条件


2、看患者自身情况

外科搭桥手术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如EuroScore评分,高风险因素包括高龄、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脏外科手术病史、心衰、陈旧心梗病史、手术复杂程度等等,高风险的患者外科手术是禁忌的,所以很多患者本身就不具备外科手术的条件。

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对上述高风险的患者均可以安全的实施。另外,针对一些老老年(80岁以上)、肿瘤晚期、亟待非心脏外科手术等患者,他们需要改善生活质量,保证手术麻醉,所以非完全性血运重建是可取的,也就是说存在弥漫、多处冠脉狭窄,挑选最重的狭窄处(罪犯病变)放置短支架,就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承受非心脏外科手术。


3、看预后

支架植入术与搭桥手术相比,再次手术比例明显升高,这往往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相关,药物支架时代支架内再狭窄的比例大概是10%以内,需要再次介入手术,在这一点上搭桥手术是有优势的。


总结

支架还是搭桥?这个答案有时不是明确的,需要个体化的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情况及心理因素。

它们如同一个“管道修理工”,通过“清淤”或者“架桥”,暂时疏通了血管,恢复了血液供应,改善了病人的症状。


大象心健康

脑科也和心脏一样可以放支架,也有搭桥的搞法。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如何恢复大面积缺血组织的供血。

医生很喜欢这个比喻:心脏(大脑)就像一个房子,有门,有水路,有电路。冠心病(脑梗塞)就是水路堵了,介入医生也常自嘲为“管道工”。


什么是放支架? 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输送系统把支架放到血管里面,把血管撑开。


搭桥是如果局部狭窄比较严重,或有其他病变,不适合做支架,跳过病变部位,用人工的血管或者其他部位的自身血管把病变两边重新链接起来。



那哪种方法比较好呢?其实是各有短长,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一种方法绝对好,就不会存在另外一种方法。

笼统地说,现在放支架与搭桥手术,病人远期存活率相似。

而搭桥手术后症状复发的相对较少,但手术创伤较大,手术风险高,对医生的操作要求高,搭桥一般只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后其他部位的血管仍然可能在狭窄,重复手术几乎不可行。

所以到底怎么选择,还是需要专业的医生综合评估。


神经介入戴医生

就目前的技术来说,冠脉搭桥手术( CABG)的长期预后的确比支架植入手术( PCI)的效果好许多。

国外多个心脏搭桥手术长期观察研究结果表明,CABG手术后冠脉10年通畅率达80%,如果用来作桥的血管是动脉血管,则10年通畅率在90%。

冠脉血管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一项名为SYNTAX的研究,比较了PCI和CABG手术后1年和5年的患者的健康情况。结果随访观察到5年时,PCI组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是CABG组的2.6倍,统计有显著差别。中风的发生率是1.5倍,但统计没有显著差别。5年内因血管再狭窄需要重复进行血运重建术的比率分别为PCI组25.9%和CBAG组13.7%,CABG组优于PCI组。而在观察的1年内,PCI组因血管再次狭窄需要接受血运重建术的比率是13.7%,也远高于CABG组的5.9%。但两组的死亡率1年和5年都没有明显区别。

现在CABG手术已发展到第三代技术了。第一代手术需要劈开胸骨,需要使用体外循环和心跳停搏技术, 手术创伤大,恢复期较长。第二代手术只需要在肋骨间横切5~10CM的切口,不须心脏停搏就可手术。80多岁的患者也能接受CBAG。第三代技术是机器人辅助搭桥术,目前还在试验中。




微创冠脉搭桥术,图片来自网络

冠脉血管介入技术也发展到了第三代。最早是血管球囊成形术,第二代金属支架发明并应用大大降低了成形术后再狭窄率,第三代是药物涂层/洗托支架的发明,进一步降低了手术后的在狭窄率。多个大规模的研究表明,1年内第三代支架的再狭窄率为5~8%。

PCI植入特别适合急性心梗、不稳定心绞痛有可能发展成为心梗的患者、以及年纪很大不适合外科手术者。以前左冠脉主干支狭窄只能CABG,现在已证明单纯的冠状动脉主干支狭窄也可以PCI了。

多支血管病变和较长的血管病变,还是CABG最合适。


木棉花开15609

现在搭桥和装支架已过时了,有可不搭桥不装支架的方法叫心脏逆向生长法,即利用装支架的方法将气囊上装塗治癌症的药紫彬醇,用导絲送到心血管狹窄处让药将血管班块消滆掉,让血管腔得到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