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最终走向在哪里?

云舞弄月

农村的最终走向在哪里?

按照目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愿景来看:

到2050年后,

1、农村将全面振兴;

2、农业也将现代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3、农村环境卫生更宜居宜业;

4、农民将成为高薪极具潜力的职业;

5、农村也将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向往,是人们养老和旅游的好去处!



要知道,乡村振兴,关乎到农村的未来发展方向。现在总体的目标就是20个字: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而作为一枚返乡新农人,也在关注农村的变化以及非常期待未来农村的新发展、新机遇。



像我们这边,

1、现在村村通公路已经升级改造完成,相关配套设施更加齐全;



2、农村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中,各村配有垃圾桶,垃圾车天天一来回!

3、高标准农田设施在稳步推进,像我们这边附近村庄,已有开展的。



4、农村土地规模化将成趋势,像我们这边正推行农业股份合作社,解脱农民,可以再拿收益的同时,全身心的去乡镇或县城上班获得更多的收入。



农村的变化在仍在继续,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龙百晓生

中国的农村大约分三个层次。东部地区集中化,中部地区较为分散化和集中化,西部地区分散化。

东部地区率先城镇化

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近,人口也集中。随着城镇化的逐渐进行,东部农村基本消失。最先实现城镇化的江苏,浙江,山东。这三个省份人口密度大,而且还很集中,与发展城镇化。

中部地区缓慢推进

中部地区则不同,人口密度远没有东部地区的密度大。政府的财力物力也不足以和东部地区想抗衡,城镇化进入一个慢进的过程。中部地区很多省份11年就开始推进城镇化,但是进展缓慢,很多地方已经停止,毕竟财力远远达不城镇化所需的资金。河南,安徽都有很多地方,无疾而终。



西部地区难度大

西部地区很多地方住户比较分散,户与户之间相隔几十米,几百米。很多都不是很集中,有的住山上,有的住山下,有的住山腰,管理难度大。

未来西部可能走向两个方向,一是大量的资金涌入建设城镇化,二是根据名政府的财力来实行城镇化化进程。但是第二个方案很难,毕竟西部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如果仅仅依靠当地政府的财力来推进城镇化,三五十年是没有希望。需要结合社会资金和政府资金加国家扶持资金,才能更快地促进城镇化进程。

随着时间的变迁,农村所有的土地会变成集团化作业。西部山区将会是果、蔬、粮组合发展,根据山区的土地结构,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作物。而东部地区和中原地带则实行集中化作业,现在的土地流转基本就是奔着集中化去的。


路边哪些事

这个问题比较大,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只能堆积下目前农村的现状。

目前谁在种地?

目前留守在农村种地的人我们叫“三八六零部队”,大量人员外出务工,造成了现在农民以打工为主,种地为副业的情况。大量土地荒废、寂寞的农村只剩老人和孩子。

网络图片

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

做农民太苦,靠种粮食发家致富不现实,粮食的收益太小,种植经济作物风险太大,发展高效农业没有资本、技术,而且年轻一代自己不会种地也不愿意种地,另一方面父母也不愿意让孩子跟自己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再有就是城市的诱惑太大了,城市机会多、生活便利,医疗教育资源比农村好太多太多。

网络图片

为什么?

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农业现代化、规模化、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等等。目前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耕作形式,土地分割在多个地方,自有土地面积往往很小,不适合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难以发挥优势。

大量人员(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只能进行传统农业,难谈创业高效农业。

网络图片

未来

农村的未来,土地流入少数职业农民、家庭农产、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手上,种田的主力军将是新型职业农民。所以,培养新型的职业农民,留住人才,招揽人才进农村,从事农业活动,将会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农科小孙说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下目前农村的现状,以及国家从何种高度和哪些方面对农村未来的发展所给予的定调,然后才能作出判断和预测。来,还是老办法,先看下权威文件截图。

上述截图和图解,包括十九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眼尖的朋友可能看出了端倪,就是几个截图中,都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词:乡村振兴。由此可见,高层已经铁定了要改变农村的现状和面貌,要将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也对,中国的人口结构特点,是农村人口大于城市人口,农村面积大于城镇面积,只有农村振兴了,国家才是真的发展起来了。


因此,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终将回到农村的社会问题观察员,综合十九大报告和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央一号文件,加上个人的展望和期待,农村的最终走向会出现两种情况:一部分地方会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就是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变成市民。而另一部分地方会变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欧耶!


潭州刘员外

首先明确一点,社会一直会进步。农村发展永远没有终点。



我们就以现在国家对于农村的政策来展望一下未来的中国农村。

1、农村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贫穷落后,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房子随意修建,脏乱差。

所以国家现在正在发展新农村建设,相信以后得我们会住进美丽、干净、设施齐全的新农村


2、现在的农村年轻人极度匮乏,主要原因还是没有事情可以做,赚不到钱。

国家对于农村创业提供很多优惠政策,相信不久的以后我们农民再也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里也能赚到钱了。

3、现在的农村很多没有学校,没有卫生院,没有超市。孩子上个学天没亮就要起床了,农民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看病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未来的农村,村村有小学,村村有卫生院。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便利。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一时也说不完。有补充的欢迎评论区聊聊。


小张行走乡村

所有的回答都拜读过了,只有一位智者认为中国农村会消失,其脑洞之大,直可吞下大宇宙了。极大多数的朋友是看好未来的中国农村的。

本人认为,从科学假设的角度来设想某一个问题本身,是不可能有多大的参照系的,除非只是一种复制。而独立的假立,是一种无中生有,前面并没有路可以走,只是走的人多了,路也就有了。不好说,这只是一种幻想,但也只能算是梦想,并不是有什么参照系统了。怎么办?必须依靠数学模型来搭建,或者讲只能依靠人才的逻辑思维上的推理能力,推理格局,推理远景进行系列性的顶层设计。图纸出来了,再寻求开始实验的方式方法。本人认为,一个个人规划也是这么制作出来的,只是个人规划只需几十年,而国家规划的要求至少也需要作一个百年运转的设计吧?不给点时间运转,运转上的障碍肯定不会少,也不会转好。

本人始终不希望农村振兴只是一个中国城市化的弯道而已,目的却是要让中国农村消失。有没有消失的可能性呢?谁都不是天外来客,百分之一农业人口的美国也没把个农业搞消失了,恰恰相反,美国有能力养话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美国是最早完成粮食市场的世界垄断的国家。没见过无农业国家的报道,十四亿人口的大中国能消失了中国农村,这可真是宇宙奇迹了。

本人从生态的可持续,农业的可持续,农村的可持续,农民的可持续,建议中国的人口分布作长期均匀分布的打算,否则平衡只是一句空话,充实也无从谈起。科学没计决不可违背科学原理进行,否则代价太大了,很可能会受动力源的不足而遇到天花板,陷入又一个两难境地。这是一个选择良性循环和任其恶性循环上的大是大非问题。也就是科学假设上的问题。


李198588733

农村人早晚都得离开农村,进城市,除非工业开发区以外。因为只要孩子上大学的多数都到外地找工作了,剩下的也是成不了大事的人,再过二十年,四十岁以上的这些人也成不了啥事了,把钱都鼓捣在房子上的人才是最蠢的人,


独居佳境

农村最后走向哪里?我看,应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所预言的那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目前,农村年轻人,大部分在县城买了楼房,农村剩下的,大都是四十以上的人。看看自己的村庄就知道了。



年轻人买了楼房,肯定是不会回农村了,也就是说,再过二十年左右,农村基本没有人了。

所以,国家提出的“城镇化”是合理的。


以后,农村人都去了城镇,那时农村就没有人了。把所有的农村房屋都推平,成为田地,田地重新规划,由几家人耕种。大家过者快乐的日子,无忧无虑。


爱050638

目前以政策看来是要把人口集中起来。偏边地区搬迁到交通方遍的地方,方便衣食住行。平原地方搬迁到规划好的地方形成大的社区,这样能节约乡村土地,也利于规划生活,教育等等生活。

也有市区周围形成小城填,起到龙头作用,其周围有工厂,文化,人口相对集中吸引周围人员加入变的更大。总之目地就是让农民们能够就地就业,安居乐业。然后三权分离,股权认证后全面大面积流转土地,使农业快速进入现代化,为加速发展农业做准备。

这是我的一点愚见,有不到之处,请多多讨论。也希望国家发展更好,农业,农民发展更好


易容清新

农村终将消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大步迈进,相信,伴随着智能化的推进、全球文化交流也将趋于一同。也就是说,城市化进程不止是中国的事情,也同样是世界其他各国的事情。

回首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一页页、一篇篇写满了城邦蚕食农村的字迹。在农村和城市此消彼长的进化中,农耕文明越来越退缩,城市文化越来越强势。泥沙俱下的历史前进途中,城市以其文化之发达裹挟着衰败的农耕文明,一路高歌,走向了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将吹响城邦文化大举进攻的号角。同时,也奏响了农耕文明全线崩溃的丧钟……

要来的终会来,该走的终将走。万家灯火的辉煌下,农村最终的走向只能是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