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你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體會一:

我是在36歲時生下我家二寶“哈哈”的,可以說36歲是我人生的分水嶺,之前美麗平靜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亂,從此一地雞毛一片凌亂,卻也有了從未有過的清醒和努力。

如今二寶2歲3個月,我到了打死也不想說自己已經38歲,都"奔4"的年齡了!有了二胎的這兩年多我都經歷了什麼?

1.背奶

由於我任教的學校是近郊的一所小型學校(也是我的母校哈哈),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一個蘿蔔對一個坑”,所以我在寶寶出生兩個月時便開始上班了,為了讓寶寶喝純母乳,從市區大東邊的家到城西近郊的學校7公里的路程,每天我要往返4趟騎自行車(上下班的騎行是我僅存的鍛鍊時間了)背冰上班—背冰+奶下班、背冰上班—背冰+奶下班,每個上下午的大課間都要見縫插針去宿舍吸奶,裝奶、清洗吸奶器……幾個月下來繁瑣的過程和重重的背奶包並沒有壓垮我為寶寶準備最優質口糧的意志,但後來爺爺奶奶覺得“奶牛媽媽”不在家,加熱母乳太慢,還是衝奶粉方便,於是在二寶半歲時開始母乳和配方奶混合餵養了(輔食除外)。我的背奶生涯歷時4個月宣告結束了。

二胎家庭,你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2.作為教師二胎媽的我,生活只剩下一首“主打歌”

自從生了二寶,我的生活模式就是一首永遠單曲循環播放的歌“一群娃+兩隻娃”。

起早貪黑上班是和一群6、7歲的小孩子較量:怎麼把課上得有趣些吸引這群熊孩子的注意力、怎麼鼓勵孩子們把作業寫好、都哪幾個孩子課堂上有小動作了、誰又罵人了、誰課間被高年級學生撞到了、誰家庭作業又沒完成……在學校有處理不完的大大小小的孩子們的事情和各種表格記錄總結計劃反思心得要上交;一回到家裡爺爺奶奶把二娃交接給我,他們就“下班”休息。我要抱著二娃給大娃聽寫生字、管著二娃吃完飯自己才能吃飯洗碗、娃睡後強撐著瞌睡給娃洗衣服、拖地、自己洗個澡真的要耳朵豎的跟雷達似的……不要問我孩兒他爹在幹啥?他是天生不愛帶娃的生物,當他隱形好了!

可是就這樣的生活也成了一種奢望,在今年5月份,也就是二寶1歲10個月時,我開始了帶娃上班的生活!

3.帶著娃上班

4.真正體會到人到中年的上有老、下有小

二寶長這麼大,第一次晚上要離開我跟爸爸、姐姐睡。8個晚上,二寶從哭鬧到漸漸適應,我從揪心捨不得到欣慰,這也是對孩子的一次歷練吧!

這些,讓我真真的體會到“上有老下有小”的真正含義。也讓我更加珍惜和父母、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

5.做更好的自己,與時間賽跑

6.累並快樂著

相信每個二胎媽媽都和我一樣,深深體會到當媽的辛苦和不易,但也都明白,孩子是自己想生的,是自己珍愛著的,就憑這一點,再苦再累又有什麼?!有了娃後的生活劇場,唯有笑著上演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也希望爸爸們在養育孩子成長的路上,多多參與進來,用寬厚的胸膛和媽媽一起給孩子撐起一片最美的天空!

體會二:

作為一個二胎全職媽媽,感覺生下二胎最大的感受就是完全喪失自由!

以前只有老大的時候,我想去哪裡,抱著老大就走了,有了小的就完全被捆綁住了,如果沒有老公幫忙,就只敢在家附近轉轉,走的遠了,兩個孩子真的覺得很累。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上班又變得遙遙無期。本來打算帶老大帶到他上幼兒園我就去上班。結果有了老二,又要熬一個三年。沒人幫忙的寶媽最無助了,什麼都是自己!

不能去上班,家裡經濟壓力一大,老公直接就變了一個人,不尊重我,看不到我為家裡做的一切,不允許我亂花錢,嫌棄我除了帶孩子什麼都不會。我們夫妻現在很少交流溝通,一說話就是濃濃的火藥味。

說的真的太好了,他的老婆一定很幸福吧!有一個理解你的丈夫,給你最大的支持和鼓勵,即使在家帶孩子累成狗,那也是甘之如蝕的。

可是大多數男人並不懂這個道理,他們掙幾千的工資就以為自己是大爺,對老婆大呼小叫,各種嫌棄看不起,如果沒有妻子為你操持家務,幫你生兒育女,你能安心的在外面工作嗎?

男人們要求女人既會生孩子,又會帶孩子,既能撿錢持家,又能賺錢養家,還能對自己百依百順,這樣的女人,對不起,她不需要男人,離開男人,她照樣可以活成自己的女王!

所以,生了老二之後,我越來月覺得女人能夠獨立自主,學會賺錢真的很重要,要想受到別人的尊重,就先讓自己經濟獨立,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你的美貌男人終究會膩,你的青春終究會老去,永遠不回背叛女人的就是自己兜裡的人民幣。自己有錢了,說話也硬氣了,想走就走了,不必委屈自己留在不愛的婚姻裡!

體會三:

我是兩個男孩子的媽媽,目前一個3歲,一個5歲半。要說養育二胎的感觸,那可謂沒有最深,只有更深。因為和兩個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可謂充滿挑戰,也充滿歡樂,就像在一路打怪升級一樣,大BOSS永遠在下一站等著你呢。就和大家聊聊這幾年我感觸最深的幾個場景吧。

二胎家庭,你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2. 大寶在半夜大哭

一直獨享全家人關愛的大寶,在弟弟初融入我們生活時,經歷了很多掙扎。新生兒不分晝夜,兩三小時就要吃奶,弟弟出生的頭幾個月,經常需要半夜餵奶。為了照顧大寶的心情,我尊重他的意願,沒有讓他移出我們的臥室,而是兩個孩子都跟我們睡,在大床邊上一左一右放了兩張小床。

弟弟其實半夜醒來吃完奶就繼續睡,已經算乖了。但是大寶有時半夜如果醒來,正巧遇到我在給弟弟餵奶,他就會大哭起來,但我又不能把吃奶的弟弟放下,只能拍拍大寶,安慰他,卻效果甚微。有時候他能哭到把家裡另一頭的外公外婆都吵醒,跑來安慰他。一直到我給弟弟喂完奶,好好抱抱大寶,他才能平靜下來。這樣的情況在弟弟出生的頭三個月裡,大約每個星期都會發生一次,這些在漫漫長夜中大哭,雖然已經很遠,卻異常清晰的留在我的腦海中。

3. 大寶逗弟弟笑

經過弟弟出生的頭幾個月,大寶終於漸漸適應了弟弟的存在。在給弟弟換尿不溼時,他會幫我們丟髒的尿不溼或者拿新的乾淨的來;他會趴在弟弟搖籃邊上搖搖籃;他會在我們給弟弟洗澡的時候主動給弟弟洗,等等。時不時地,大寶會用做鬼臉,或者發出什麼怪聲的方式逗笑弟弟,弟弟那咯咯咯的笑聲,縈繞家中,也成為心中忘不掉的美好一幕。

4. 弟弟是哥哥的跟屁蟲

漸漸的,弟弟長大了,會爬了會走了會跑了,他毫無意外的成了哥哥的跟屁蟲。哥哥玩什麼他也玩什麼,哥哥怎麼調皮他也怎麼調皮,哥哥說什麼他也說什麼,哥哥去哪兒他也要去哪兒,活脫脫就是宮西達也的繪本《跟屁蟲》裡的場景。這些鸚鵡學舌的有趣的一幕幕,也是二胎生活中讓人感觸頗深的。

5. 哥倆打架

兩個孩子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很多的矛盾。兩個精力充沛的小男孩,就更不用說了。三天兩頭的就會打架。不過小哥倆打架,常常打完了,沒幾分鐘又和好了,大人還一肚子氣呢,他們倒又親密無間的繼續玩起來了。這就是手足吧,我們這些獨生子女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感情。

6. 哥倆互相幫忙

雖然時常搶玩具,打嘴仗,但當一致面對大人時,小哥倆經常站在一條戰線上。比如我拉著大寶要教訓的時候,弟弟常常會撲上來抱住我的大腿拖住我,甚至抓我咬我讓我不要訓大寶。反之亦然。看到哥倆這麼團結,往往我的氣也消了一半了。

以上便是我們家有了二胎3年多來的一些感觸頗深的場景。從很多過來人的經驗看,生二胎的頭三年是最辛苦的,目前我也感覺已經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曙光就在眼前。家裡有兩個孩子,並不是1+1=2,有時候兩個孩子製造的問題可能要遠遠大於二,但帶來的歡樂也同樣不止雙倍,這就是所謂的痛並快樂著吧。

體會四:

我自己是獨生子女,但我的孩子們相互有伴了。

在養育他們的這四年,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日子有苦又累,但是越來越好了。

第一年,最抓狂的一年,自己的疲憊,孩子的健康,和婆婆之間的矛盾,各種壓力蜂擁而至,幸好娃爸還是很給力,吵過鬧過之後我們還是衝著美好的生活在努力。

第二年,漸入佳境,我也逐漸走出心理的低谷,開始開啟自己的新階段,寫文碼字。而小傢伙們開始學會了走路,學會了咿咿呀呀,生活真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接下來,開始出現孩子間的教育問題,怎麼才能不顧此失彼,怎麼處理他們之間的各種衝突和矛盾,有的時候,我還沒思索出該怎麼去幹預,人家已經握手言和了。

現在,大的7歲,小的4歲,幾個小傢伙已經開始自己玩耍,不帶著我玩了,他們也會相互關心和鼓勵。我想想,當初讓我萌生二胎的那個“讓他們相互之間有個伴”的念頭,其實是對的。

感觸最深的是當然有愛有溫馨,也有忙亂和無助。

現在二胎家庭都很多了,像我們生的比較早的,那時還是有很多隻有一個寶寶的家庭羨慕的,我自己看著她們一天天長大,也很幸福,但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應付一個還馬馬虎虎,但要同時應對兩個,尤其在自己很忙,她們又在爭吵時,我就會很抓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