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压力最大的省份有哪些?

张公子说

首当齐冲,舍我江苏取谁!

要说起江苏高考的历史,只要是江苏的考生,那个不是一把心酸泪,只有同乡懂!这就是地狱啊!




很多人表示不服江苏的试卷很难,我就举一个例子,我们江苏的葛军,葛大爷!

你们可能没有多大感觉,我跟你这么说一个事情吧,葛大爷没给安徽省出数学高考题目的时候,安徽省还是不错的,一本线都是544左右,上下十分,但是,但是,我告诉你!2013年,就拉着安徽的同志们,和我们一起考了,安徽以前和江苏省是一个省,叫江南省,多年的分开,这次终于可以两省兄弟一起作战了,安徽的同学们很期待啊,我们心里笑嘻嘻,无所谓了!

但是,考完数学,很多安徽的小伙伴都崩溃了,有没有!直接崩溃的!最后导致那一年的高考一本线狂降60多分,同学们,这是高考啊,一个葛大爷的到了,就降了安徽数学一本线60多分,感受到我们江苏人民教育的质量了吧。



而且江苏的高考科目和设置要复杂一些:理科考生要考语文(满分160),数学(满分200),外语(满分120),物理,化学或化学。文科生则是语文(满分200),数学(满分160),外语(满分120),历史,政治或地理。不管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高考总分只计语数英,满分480分,理综和文综科目选两科进行评级(其中物理和历史必选,剩下两科任选一科)。这两科的等级将会直接影响考生报考学校的批次。比如没有拿到双A,很可能就会无缘985院校。这样的考试模式,不予评价,你感受一下。

最难受的是,我们江苏高考,改革那是常态了,什么名额外拿也是经历过来的,时不时还有什么葛大爷这样的过来开开荤,习惯了,无所谓,谁让谁憔悴!

我第二同情的兄弟省份,河南。

我们江苏虽然很难了,惨了些,地狱也就地狱吧!

但是我们好歹还有不少211和985,但是河南的兄弟们啊,这是有多难受,全省就一所211,就一所啊!没有一所中央财经直接补贴的大学,而且还是一个人口大省!

人数和录取率严重不匹配的,你要是在河南能考上一所211的学校,平均一个人那是要干掉几万人你才考上,这是什么战斗力!一个河南的朋友和我说:为了考上好大学,他们高三两天一考,第一天上下午考四门,晚上出成绩,第二天讲评,循环,几乎无止境循环。寄宿制学校,一个月一天假,放假简直是出狱,简直是出狱!

看完困难的,我们看看比较容易的。

这是一般模式,因为有些东西确实经济比较困难,教育比较落后,所以,也没什么,还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们找信心也不会拿这些一般省份的做。

哦!重点来了

这个皮特沃夫啊是真的皮,李时珍的皮!

看看前三位,是不是感觉,户口本所在地的重要性。

我在南方的冬雪里,冷的发抖,你在北方的寒流里四季如春!


最后,不管怎么说,还是要祝18年的高考小伙伴们,高考顺利!


少侠很忙

从源头来说,江苏中考中招政策是普高与职校比例原则上为1:1。也就是说,一半的学生读普通高中,另一半的学生就算你再努力也得去读中职和高职,于源头就堵住了一部分人上大学的通道。其次,江苏的平均一本录取率只有9.66%,与亲邻居上海21%差了不只一倍。

最后,江苏的高考方案也非常有“个性”,而且以试卷难著称。大部分地区高考采用的是:语数英(每科满分150分),文综或理综(合卷总分300分),整个考试总分“价值”750分。

河南高考大省的名号基本已经响彻全国了,这和它庞大的高考人数不无相关。根据教育部网站公示的数据显示,2015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多达77.2万,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考大省”。然而高考人数比冰岛总人口两倍还多的河南,只有一所211大学(郑州大学),0所985,教育资源捉襟见肘。与此同时河南这三年的平均一本率只有7.53%,位居第27名。

一本率不高,省内重点高校只有一所,河南考生的生存环境可谓十分恶劣。在这种条件下,想上好大学就更加难了。河南考生211录取率只有3.8%,与之对比的是上海北京天津三市12%以上的211高校录取率。怪不得会有“在河南上二本的分,在北京能上211”的说法。总的来说,河南是内部竞争激烈,内部资源严重缺乏,考生生存现状挤压的典型代表。


小朗谈史论经

我认为高考压力最大的省份无疑是河南和山东这两个省份。

NO.1河南:提到河南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的就是人口数量最多,河南是名副其实的人口第一大省也是生源大省,每年河南的考生人数是其他省市的十几倍,但河南的名牌大学几乎没有, 985河南没有一所,211只有一所而且还是最后一批,当时在明国很牛的河南大学当时被拆分的四分五裂,现在沦落的一本连个重点都没得到,大量的人才流失,而且省外的大学对河南的招生要求也是很高的,导致河南高考竞争非常的激烈,记得在河南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多考一分,干掉千人。


NO.2山东和河南的状况差不多,也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经济大省,但其高校的匹配度也是明显不够的但是总体来说情况要比河南好一点同样名牌的大学也不多,导致高考竞争压力极大,211和985的录取率也一直不是很理想

NO.3四川也是一个生源大省,高校的数量能拿的出手的也真是不多,但是其一本的过线率确是比其它周边的要低很多,考生的压力很大,一本过线率算是一个硬伤


NO.4河北 河北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非常的尴尬既有北京挡着又有天津堵着可以说是非常难受的,其唯一一所211,但是位置却在天津,导致了人才大量的流失,其和河南同样的卷子却和河南分数线不一样 表示很尴尬


电影扒皮

哪个省份都不容易,尤其是河北,山东这几个省份。

高考被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对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考生来说,或许要容易很多,因为这些地方的素质教育落实的比较完善,并且这些地方高校云集,对本市考生的优惠政策,录取比例也要多。

但是对于山东,河北等地的考生来说,就要难很多了。山东历年分数线都很高,山东的宝宝们也很惨;对于河北的宝宝们来说,全国一卷要比全国二卷难度要大,再加上河北有衡中的高压对比,河北的学子高中生活很累。我是衡水出来的,前一段时间为了看日出起的很早,感慨了一句,从高中毕业很久都没有起过那么早了,河北衡水及周围县市的住宿制学校都是从早上五点半到晚上十点高压式学习,每天三点一线,一个月放一次假。因为他们不敢放松。每年河北考生人数不断增加,可是能读稍微好一些本科的只有不到七万人。


精分短腿酱


看上表,比河北压力大的有好多呀!

但看下表


有衡水中学在,河北的考生压力山大!衡中抢去了绝大部分名额,不拼想踏211的大门难呀。

下表是某年211大学录取率:


看之后又大叹:既有衡中,众中学还有几多名额在?

河北是高考大省,因有衡中的标杆在,这地界的人是很重视教育的,有很多妈妈说,等孩子上大学再去找地方上班挣钱。真是把学习排在第一位,全身心做好后勤工作。

看提前开学的学校被曝光,发生在哪?河北!

看高考还有百天誓师大会雄壮,发生在哪?河北衡中?

这些事为什么发生?高考就在那里如高山耸立,不鼓士气行吗?

现在高二的孩子,已经被鞭策了:明年就高考了,去努力吧。

不掉点肉磨掉皮,都不好意思参加高考。

我省孩子高考压力除了成绩,录取率之外,还有衡中呀。


书页翻翻

1江苏省。江苏省以令人发指的地狱式高考模式著称。

两年读完三年课程,剩下一年还得玩命。三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六小时。全省2所985名校、12所211名校把高考分数线提到越来越高,全国统考时12次录取分数线第一。

2.浙江,湖北,湖南三个省份。这三个省份被称作“恶梦式模拟”。这三地全国统考时都以高考难著称分别获得9次,9次,6次录取分数线第一。但论丧心病狂度和江苏相比略逊一筹,除去江苏不谈,浙江的才子院士,湖北的黄冈密卷,湖南的奥数堪称无省可及…

3.安徽,河南,山东,四川,广东,江西,山西,河北。这八个省被称作“困难模式”。来自以上地区考生到了大学!期末是酱紫的!对他们来说题目有两种:会做的,题目出错的。他们拿到考卷,被扣分了,找到老师,老师马上改正参考答案,他们面对一道难题,说,虽然我不会做,但算出正确答案还是没有问题的。他们考试做出了一道难题,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他们从来不刷题,偶尔翻翻书就足够拿满分了,他们平时一般不轻易露面,他们一般不说话,他们的成绩分两种:满分的、被老师故意找茬扣了一两分的,他们答题从不套格式,但他随手写的解答会被别人用作标准格式,他们只背基本公式,其它公式自己推导。


精品美文美图视角


其实高考对于每一个高三的学生来说都是压力好大的一件事情,因为面临着那么多学生的竞争,人生转折点的选择,谁都不想错过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你如果要说压力最大的省份,我想d只有河南的孩子,因为天然所处环境的劣势,成为压力最大的那一批人!



①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

你知道每年河南省参加高考的人数吗?说起来绝对吓你一跳,和别的省份十几万,二十几万,顶多三十万的学生报考的比例,河南省参加高考动辄七八十万,小铭那一年甚至是一百万人同时参加高考,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百万大军过独木桥,关键是高考是选拔性老师,这么多人报考参考,而高等院校和学生名额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绝大一部分学生考不上好的学校甚至名落孙山。所以为了争夺名额,抢站金字塔的顶端,这就决定了河南孩子你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心血,否则就成为了炮灰……



②考试分数线最高的省份

如果说人数是因为天然的人口环境所致没有办法改变以外,那么分数线的差异则彻彻底底体现了教育的歧视,因为你人多,就要用更高的分数来挑选最好的生源,你看看那些数据,十几万参加高考的北京孩子有多少进线一本线的,再看看河南孩子有多少进一本的,一百万的参考人数,只有不到两三万人进去一本线,这是什么资格比例?同时由于各地招生政策的不同,有的使用全国卷,有的是本省单独命题,这是否又是一种新的不公平?还有河南和一些省份一起使用全国卷的省份,之间的分数线的差距为什么那么大?比如和宁夏,河南省的一本录入分数线居然比它的一本线高出将近100分,也就是说河南只能考上一个普通一本的在宁夏就可以考上名牌大学,这种心里的落差不在其中你怎能体会??



③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

座位一个有些一亿多人口的超级大省,河南省高等教育的薄弱,实在让人心酸而无奈,这样一座人口大省,曾经却没有一所985高校,省内最好的大学郑州大学,却只是一所211学校,在最新的大学排行榜中排名也相对靠后,其它的高等学府实力和知名度就更加微弱,凡是就怕对比,同属于中部的湖北省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所985高等院校,有7所211院校,湖南省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两所985院校。就连安徽省都有一所中国科技大学这样一所超级名牌大学,想到这里,怎能不心碎,自己拥有名牌高校,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解决自已本土一大批学生上学的问题,而不至于让自己本省学生一个劲的往外省跑,北上广的孩子人家有多少出去外省读书的,因为本省就有些丰厚的教育资源等着你去享用。河南的孩子没有好的选择啊……这种心酸和无奈你怎能体会??



高考不说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真的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的一次转折点。你考上什么样的学校,进入到什么样的省份,遇见什么样的人,都决定了你未来人生之路的发展,河南孩子不怕苦和累,只是希望教育资源能够向我们稍微倾斜一点,让这个有着百万大军省度的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不患寡而患不均真的是每一个河南孩子心中最真切的呼唤!


小铭观世界

高考是每个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习进行的一次至关重要的筛选考试。这场考试确实决定了众多考生的命运,能否进入心仪的大学每个考生都承受了很大压力。

如果要说哪个省份的压力最大,单纯从分数来看的话,江苏,山东,河南等地的考生压力会大一点,但是这并不是说其他省份的就能轻松面对,今年考生人数900多万,不管哪个省份,要进入好的大学压力都非常的大。

要提及的一点是,比如北上广的考生,很多人可能都觉得这三个城市的考生压力相对小,因为有本地优势,分数录取没有其他省份高等。虽然说高考分数是唯一指标,一切以分数说话,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在北上广的小孩,其实他们从小就在进行类似高考的筛选,而这种筛选并不仅仅局限在分数上,想要读本地一所好的幼儿园,要求小孩从小就要懂得不少东西,你可以学数学,学英语,学艺术等,总之,要想进去,综合指标必须得过关。到了上小学,同样各项指标走一遍,合格留下,不合格的到其他学校。到了中学,奥数、英语必须要过关,除此之外,你的才能也要有,试想一下,这些经过层层筛选的小孩他们除了分数过关,其他能力也必须跟上,他们的压力是从小就有的,而且是综合测试的压力。

所以他们当中有的到了高中已经不是单纯的会学习,他们懂英语,懂计算机,懂西班牙语,懂阿拉伯语,懂舞蹈,懂钢琴,懂书法等等,他们可以写书评,可以参加各种表演,同时,他们的分数照样不能落下。

所以,不能单纯比较一次高考定压力,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有些区域的指标KPI就只有一个分数,而有些区域的KPI是多方面的,从小就进行综合测试,同时淘汰率惊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能说他们的压力小吗?

高考是公平的,绝对没有所谓的区域差异,差异的是本地生产力水平,面对的压力都很多,其实,真的没有所谓哪个地方压力大哪个小的问题,大家要考虑的是进入本区域的顶尖水平,从而进入心仪的学校,而不仅仅是想着横向比较,这个真的没有可比性。也不要抱怨区域差异,真的也没有差异。

愿每个考生都有一个好的未来,加油!


熊孩子别跑

江苏学生5:30起床11:00睡觉,双休日歇半天,寒暑假补课,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音乐课上语文,美术课上数学,体育课上英语,两年读完高中三年课程,剩下一年还得玩命!江苏学子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能者上,庸者下自古已然!抹杀人才的高考分配制度是阻碍祖国发展的拌脚石!



国师深攻鲍

看似不公平,其实也公平,试想一下,全国统一考试统一招生的话,几所大学光江苏山东河南的学生就能填满了,也几乎没别人什么事了!这种看似不公平的科举制度自古就有吧,为了平衡南北方大臣的数量,要不然皇帝手底下一票全是河南大臣,那才叫坑!别看江苏的录取率比河南高,中考的时候已经拦下去好多人了,大多数地方中考录取率都低于50%,少的地方连40%都不到。



我们这种苏北小县城里的,教育水平跟全国区差不多,甚至还差点,怎么跟苏南大城市比。每次看到这种话题就很扎心。难也好,易也好,都是按本省名次录取,没什么纠结的。要说不合理,各省重点本科名额的分配确实不尽合理,这是本质。


完了,我儿子户口我落到江苏感觉是给儿子挖了个坑。本来能落到内蒙古的。

我只能说我是03年参加高考的,江苏。考完语文没啥感觉,数学考完我就亲眼见到嚎啕大哭的女生,和以头撞墙的男生。你能想象正反八面的试卷有95%的考生只能完成两面,剩下6面发下来怎么样,收上去还是怎么样的。不算。你是高三的学生。想学建筑。中国有建筑老八校。但是,如果你在江苏,就会有42个名额,在山东,有27个,在河南,有31个。但你在甘肃只有3个,在西藏只有0个。也就是说。如果你出生在西藏,哪怕你考的再好,也没办法在建筑老八校里学建筑。江苏河南四川比起来幸福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