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百岁老人,过了一百岁生日很快就逝去了。为什么啊?

同相宜古玩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高龄老人的死亡率在统计学上来说是很高的,并且岁数越大,在某一个时刻突然死亡的概率也越大。

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我国死亡率数据统计:

可以看到在我国百岁以上老人的死亡人数在某一段时间内,一千死亡人数中就有454个,这个占比可以说非常高了,再看一个趋势,我们发现五岁以后人的死亡率是逐年提升的,本来活到一百岁的都很不容易了,一般来说,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很多都是疾病缠身,生命即将到达终点,所以给我们的一种感觉就是很多百岁老人刚过百岁就去世了,因为这个岁数死亡率毕竟太高了!!!

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一种人的错觉导致的。

为什么不是感觉过了95,98岁就很快去世了呢?因为传统的年代包括现在很多农村过生日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每年都过,而很多老人的年龄你根本不清楚,只有听说某人过多少岁生日了你才知道,百岁生日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也是一件相对稀奇的事,所以你更容易听闻到某人上百岁了,而不是上95,98岁了。

除了这两点,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原因就是高龄老人对于上百岁是渴望的,前面也说了具有非一般的象征性,以前看到一篇科学论文说如果一个胖子保持原来的生活作息但是整天想着我要减肥,我要瘦下来!!那么真的会瘦下来一点。(在排除因为整日渴望减肥又不能实现导致思想溃散而人日渐消瘦使得体重稍有减轻的这种变量情况下)同样的道理你懂了吧,也就是说本来可能99岁就死亡了,但是对于再活长一点的强烈渴望使得其真的多增加了一些阳数,而活到百岁以后,也就释然或者无生可恋了,于是撒手人寰!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补充其它可能的原因!


自由小帆

这种现象,与老人的精神力量的支撑和崩塌一定有关。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行军,现在终点的期望值在不断延伸。过去活够一个甲子年(60岁)算够格,活到70岁算稀罕。现在,标准提升了,100岁才是终点线。

这有社会依据;人们祝福耄耋老人的吉词是;“祝您长命百岁”!

老人活到了100岁,可能会失去再坚持活下去的期望和目标。如同一些顽强坚持跑完马拉松的选手,在终点会轰然倒下。

古话说;“未满100岁,常怀天下忧”。反过来说,满了100岁,老人对阳世再无留恋,万事皆休。

……

现代人的寿命正在变长,为了避免百岁老人厌世。应该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建议给耄耋老人祝寿时;朗读两句伟人的诗;“人生自信200百年,会当击水3000里”,祝福他们乐观、健康、长寿!


谌人

我姥姥候氏,生于1913年6月15(中华民国二年),卒于2017年5月21,享年一百零四岁,她从九十岁以后就没有正式的过生日,儿女们也都知道老人忌讳这个,充其量就是吃个鸡蛋,煮碗面条,因为我们这有种说法“千年王八万年龟,一百年的老刺猬”,说的是如果老人过百岁生日的时候,家里会出现刺猬,就预示着寿命已到,但是过百岁生日的时候,姥姥自己说她要大操大办,舅舅们就在酒店里订了房间,五世同堂一百多人,我记得那天姥姥喝了不少酒,特别高兴,我们也并没有看见刺猬,2017年,姥姥是寿终正寝,没有疾病,睡着觉就仙逝了


自己得乐

在我们本地就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情,老人每逢80大寿、90大寿,甚至百岁大寿,后辈们就要大祝寿,有的唱大戏,把老人抬到舞台中央显摆,有的用乐队,前面锁呐吹打,后面大轿抬着老人转街游巷,有的请全村人或亲戚吃大席,有的把老人供在上座,周围鲜花瓜果糖点装饰,一辈一辈轮番给老人磕头,认为老人高寿,应该如此这般过大寿。其不知,一天折腾下来,老人本来就脆弱的身体,哪受的了,再加上外边受些风寒,吃得又有点油腻,呼吸系统、心脏、肠胃都会出现问题,所以,很多老人在过完大寿不长时间就会去世,就不足为怪了。


诚实140793466

主要中国文化向来以“九”为大,人活九十九是古往今来歌谣里出现的句子,用来形容长寿,所以超过九十九岁到100岁,是了不得的事情。但是随着现在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超过100岁的老人越来越多!


在广西平乐县张家镇有一对百岁夫妻,丈夫陶松德和妻子杨炳妹,两人都是百岁老人,妻子双目失明,丈夫悉心照料,生活上寸步不离,他成了她的眼睛,夫妻俩携手走过了一生,两个人有朴实真挚的爱情!

以前,由于生产队德事情多,丈夫陶松德经常从天亮忙到天黑,每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妻子早已准备好热饭热菜,让丈夫感受到家的温暖。

而妻子只要有个头脑发热,丈夫非常关心,寻医买药,几十年的相互扶持,让他们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明白对方的心意,所以二位老人活过100岁是因为心中有爱!

我是云破天开山水间,喜欢的可以关注我一下,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云破天开山水间

百岁老人和国宝,熊猫一样,十分稀缺。现在平均年龄己达到76岁,可9O以上的老人平均一个社区也达不到一位。我有两位朋友的母亲都是己达90多岁,现在都还健在,硬郎。可岁月的沧桑,生活的磨难也在身上有了烙印。都是经受过生活的苦难,从艰难困苦中渡过来的。这么说吧,人是铁,饭是钢,茶飯里换骨头。以前贫困,现在生活普遍都好,不愁吃,不愁喝,寿命也都延长。

纵观百岁老人,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普遍认为己经活的够本了,以前70古来稀,60岁就是老年人了。现在的60岁,身体健康,行动如风。而百岁老人己是灯尽油枯,全凭一股精气神在撑着。也想多看看现在的好社会。可一旦得知自己己过百岁生日,撑着的那股气一散,便大限将至,挨不过几天,便仙逝。


亦平70667717

“山中常逢千年树,世上难遇百岁人”;家有一老,好比一宝。百岁被称为期颐,也称为人瑞。截止到2017年,我国人均寿命已达76.5岁,目前中国百岁老人已超过6万,但相比于13.7亿的总人口,还不到万分之一。说明当超过人均寿命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目前100岁还是绝大多数人的寿命极限。

看看上海市的统计数据更直观,上海市现有百岁老人1959人。百岁老人年龄构成如下: 100-105岁百岁老人1909人,占97.4%。 106-110岁老年人49人,占2.5%。 111岁及以上老年人1人,占0.1%。说明超过百岁老人的寿命绝大多数在105岁以下,基本上越接近100岁比例越高。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很直观的说明很多百岁老人,过完百岁生日很快就逝去了,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百岁老人很快逝去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目前,百岁老人在一个地方还是相对非常少的,当老人百岁的时候,亲人一般都会为老人祝寿,社会关注度大大提高。百岁之后逝去会引入关注,有聚焦效应。

其次,百岁老人毕竟年事已高,宜清静、平和。祝寿、亲人探望、大家关注等因素,多少会影响老人原有的生活节奏,部分老人没能很好调节适应,容易生病...


养车智多星

为什么很多百岁老人过了一百岁生日很快就逝去了。这个问题有意思,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有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观点。

原因一、高龄老人活过100岁以后没有再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多高龄老人平时都非常注意保养自己身体的,心态也非常好,能活到80岁就尽量活到90岁,能活到90岁的都想活到100岁。长命百岁是自古以来人们的期望寿命,但是一旦超过了这个年龄呢?反而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

看过黄渤的《杀生》那部电影的网友应该有印象,黄渤扮演的牛结实出生在一个长寿村,他的太爷爷已经100多很多岁了,但是子孙们为了让老人继续活下去打破村里的长寿纪录,也为了给整个家族争光。他们不让老人喝酒,不让老人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生存根本没有意义,牛结实偷偷给太爷爷喝了一点酒,太爷爷心满意足的去世了,这让他因此遭到了族人的排斥。

这时候的百岁老人儿女甚至孙辈都可能去世了,他对世间已经没有太多留念。精神上已经没有绷紧那一根悬。所以说,人活着一定要有念想,如果没有了念想,这样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原因二、百岁老人曝光率高,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过了百岁的老人容易去世。

无论在农村还是城里,如果一家有100岁的老人过生日,那肯定会大摆筵席来给老人祝寿的。有些甚至还可能惊动电视台或者其他媒体来争相报道。而一般80多或者90多岁的曝光率没那么高,也没那么引人注意。其实这些高龄老人都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各种疾病或者身体器官功能衰竭而去世,但是我们并不知道。

原因三、心理暗示

记得以前有个算命先生给皇帝算命(皇帝已经70多岁了),他说皇帝可以或到80多岁。结果皇帝一怒之下把他给砍了。很多人也纳闷,为什么皇帝不高兴呢?要知道那时候的人活60、70多的都很少啊。那位算命先生到死也没搞明白,皇帝的寿命怎么能是你凡夫俗子能够妄议的?皇帝个个都想活万岁呢!再说了,皇帝已经70多岁了,你告诉他可以活80多岁,意思就是他没几年可以活了!

同样的道理,平时大家都喜欢对老人说,祝您长命百岁!老人想,我这已经活到100岁了怎么办?算了,为了避免尴尬,还是不活了......


郑传斌

百岁又叫期颐之年,老人能活到这个年龄已是世所罕见,家中能有这样一位高寿长者,自是一件喜事。然而,家族后辈之人多被世俗所囿,逢百岁生日都要热热闹闹大操大办,杀猪宰羊,大摆酒席来庆祝一番。殊不知,百岁老人已是更残漏尽之身,所能亨受的福报已时日不多,后辈子孙只图一时欢快,无故伤了许多鸡鸭鱼的性命,上天有好生之德,而杀生又最损福报,老人家那点所剩无几的福禄,只一顿饭的光景便折腾的差不多了,所以大都在生日后不久便离世。人生在世,全凭福报支撑着,正所谓灯枯油尽,福尽人亡!所以做为子孙后代千万不要为老人办寿席时,大开杀戒。做为晚辈,应在老人过生日时,戒杀茹素,放生行善,为老人增加福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不管有病没病,精神力量是支撑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身体条件相近的人,乐观、坚强的,活的时间会长一些,抑郁、脆弱的,活的时间就会短一些。长寿之人不一定是体质很好的人,但往往是乐观、坚强的人。那么,这个精神力量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子孙满堂、幸福美满的家庭。过了一百岁的老人,多数感觉自己的愿望都已实现,无牵挂了!这时候,老人继续生存下去的意志力也就越来越薄弱,也就是说,支撑她(他)活下去的精神力量慢慢枯竭了……所以,过了一百岁的老人,即使不生病,也会慢慢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