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壩已不見李子, 帶你看看重慶這些植物地名前世今生

老地名有記憶,有鄉愁!

地名從最初衍生到現在,大多形象、簡單。重慶李子壩因一片李子林而成名;黃花園因為那片黃花出名;茄子溪因周邊農民種植大片茄子而成名……

主城植物地名,多已名不符實

重慶動物地名種類較多,植物地名也不少。

“植物地名更多的是,當地當年有什麼,就取名什麼。比如李子壩、茄子溪、梨樹灣、芭蕉園、黃花園等地名。”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工作人員介紹,在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中,我市共收錄了40多萬條地名,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植物地名。

李子壩為何叫這個名字,原來,這裡曾經有一片李子林。在大渡口,有個大家熟知的植物地名,叫茄子溪。“當時那帶居民種了很多茄子,茄子開紫色的花,結紫色的果,把溪水也映成了紫色,於是人們就把那條小溪叫做茄子溪,附近的街道也叫做了茄子溪。”重慶地名研究專家李正權說,如今主城的植物地名,大多數已名不符實了。

李子壩已不見李子, 帶你看看重慶這些植物地名前世今生

因李子林成名的李子壩如今已不見李子

如今,李子壩已見不到李子林了,茄子溪周圍已沒有種植茄子,曾經的農田變成了廠房。在嘉陵江邊,有市民熟悉的黃花園,以及連接兩岸的黃花園大橋。如今再到黃花園,只有大橋下零星泛黃的野花,不過早已不成片。

“之所以取名黃花園,也是因該地原有一花園,以開黃花得名。黃花是菊花代名詞,可能有人附庸風雅以陶淵明自居而取的名字。”李正權猜測,不過,現在的黃花園,找不到一片黃。

因黃桷樹成名,黃桷埡仍有樹

市民政局介紹,一般來說,某地必須有某種植物,而且這種植物還要具有某種特別的意義或具有某種突出的特徵,才會用這種植物來命名地名。

重慶的黃桷樹隨處可見,大路邊,城牆裡,山坡頂,陡坎上,甚至大街小巷。以黃桷樹這種植物為地名的也不少,比如黃桷坪、黃桷園、黃桷壪、黃桷堡······

李子壩已不見李子, 帶你看看重慶這些植物地名前世今生

因黃桷樹成名的黃桷埡,至今還有很多黃桷樹。

李子壩已不見李子, 帶你看看重慶這些植物地名前世今生

黃桷埡老街上的黃桷樹

“黃桷系”地名中,最著名的要數黃桷埡了。當年從重慶城去貴州,黃桷埡是必經之路,於是就逐漸繁榮起來,形成了場鎮,取名崇文鄉。

“因為上黃桷埡的山路上有很多黃桷樹,特別是那埡口處的幾株黃桷樹高大古老,樹萌遮天蔽日,人們往往只知黃桷埡,而不知那兒叫崇文鄉,後來,政府也乾脆將其改為黃桷埡了。”李正權說。因黃桷樹成名的黃桷埡,至今還有很多黃桷樹。“這也是主城中少有的名副其實植物地名了。”

圍牆成園種植物,黃花園由此而來

據瞭解,舊時重慶城內住著不少大戶人家,大戶人家往往有不少房子,而他們又要把這些房子用圍牆圍起來,形成所謂的“園”。而“園”裡“園”外種植有獨具特色的植物,於是就以這種植物取名。在重慶主城,這些園地名市民都很熟悉,比如黃花園、桂花園、芭蕉園等。

“桂花園得名於桂花,晚清時那兒還是荒涼之地,僅有一個江西會館,館前的堰塘周圍種有大片桂花樹,於是取名桂花園。”前兩年,當再次前往這裡,李正權已找不到當年的桂花樹。

芭蕉園如今也沒有了芭蕉。“芭蕉葉很大,我60年代經過這裡,還能看到圍牆裡大片芭蕉,鬱鬱蔥蔥,生機盎然,與城牆那邊蒼勁挺拔的黃桷樹相映成趣。現在地名還在,但已無芭蕉。”李正權感嘆,此外,民生路西端的蓮花池,明初就有人在那裡修了別墅,幾經轉手到了明末大學士王應熊手中,改名函園。函園裡有兩個水池,一兩畝大小,種有蓮花,頗有園林風光,如今也早已沒了此景。

李子壩已不見李子, 帶你看看重慶這些植物地名前世今生

芭蕉園如今也沒有了芭蕉

枇杷山有無枇杷,傳說曾叫琵琶山

外地人到重慶,如果給他說到枇杷山,他或許料想那裡有漫山的枇杷可吃。歷史上,這座山究竟有無枇杷?

李子壩已不見李子, 帶你看看重慶這些植物地名前世今生

枇杷山的名字來歷有三種說法,現在公園一角的琵琶女神。

據史料記載,這裡叫枇杷山是上個世紀40年代初,一本叫《重慶旅遊指南》的小冊子上,附有地圖一張。大致在今三院一帶畫了一圈圍牆,標上了“枇杷山”三字,這是最早出現在地圖上的枇杷山。

此外,海棠溪究竟有無海棠?“海棠溪這個地名來歷也有兩種說法。”李正權介紹,有種說法是溪水兩岸當年種有海棠,春來花開,紅如仙霞,茫茫一片,加上南山煙雨的陪襯,於是有了“海棠煙雨”的美景。另據民國向楚《巴縣誌》說:“其名為海棠,或又曰盛夏洪流大江灌入溪水中,三五之夕,月光激射,江波噴發作朵朵海棠狀,隧名溪。”從這表述看,海棠溪得名又與植物無關了。“幸運的是,‘月光激射,江波噴發作朵朵海棠狀’的情景,20世紀60年代我多次看到過。”李正權說。

李子壩已不見李子, 帶你看看重慶這些植物地名前世今生

海棠溪煙雨橋

這些植物地名,得名因形似

在植物地名中,有些因歷史上曾種植什麼植物而命名。不過,也有的植物地名並不是因植物本身,而是因為地形地貌形似某種植物而得名。

比如永川黃瓜山,有人聽到這名誤以為這裡產黃瓜,其實是因為其山形像黃瓜而已。再比如南岸區的蓮花山,不是因為那裡有人種植了蓮花,而是因為那兒有一處山石像蓮花而得名。

據瞭解,重慶的植物地名中,除了黃桷樹、桂花園、芭蕉園等,還有棗子嵐埡、梨樹灣、松林坡、梅子堡、紫荊路、紫薇路、荷塘路、芭蕉灣、大竹林、馬桑溪、黃荊坡等。涉及的植物種類繁多,也從側面反映了重慶物產豐富的特點。

聲音>>>

專家建議:

栽種綠植扮靚山城

植物地名名副其實

在主城,大多數植物地名已名不副實。“李子壩栽幾棵李子樹、枇杷山栽種小片枇杷樹等,這些應該都不是難事。在顯著的位置,記錄這些地名的來歷,追根溯源,幫助大家瞭解鄉土文化,很有意義。”李正權建議,綠植扮靚山城,如果能將植物地名恢復名副其實就更好了。這不僅留住了鄉愁,也挖掘了地名文化內涵,將美景與歷史記憶進行有機統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