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豬價格何時能漲?

用戶若如初見

2月份的豬價“斷崖跳”似乎“嚇壞”了許多人,無奈又不甘心但找不到“出氣口”的養殖戶不在少數,各種謾罵紛紛上演,屠宰企業背鍋似乎是板上釘釘了。從1月底2月初的這一波豬價下跌,以及春節後的豬價下跌,屠宰企業壓價,出手確實是有點狠了。據統計數據顯示,從2月26日起,全國出欄大豬加權均價開始跌破12.38元/公斤的成本線,正式進入虧損期(部分養殖成本控制在11.6元/公斤的企業依舊盈利中)。

拋開進口豬肉部分的“干擾”,3月份全國出欄大豬供應過剩350萬頭左右,過剩壓力相比2月份已經大為緩解。同時,毛豬低價,有利於刺激屠宰企業加大生豬收購及屠宰量,而當低價位傳導到豬肉零售環節之後,將有利於刺激居民的豬肉消費,這對減緩當前生豬供應壓力十分有利。

在原料及添加劑市場上,2月份全國主要飼料原料供應總體充足,主要飼料原料及添加劑月度需求總量環比繼續下降,市場交易量環比繼續下降。行情方面,2月份全國主要飼料原料及添加劑月度綜合均價環比繼續上漲,主要在於能量類原料價格上漲帶動大盤價格上漲所致,蛋白類及氨基酸市場方面則繼續以跌為主。

在成品飼料方面, 2月份全國成品飼料總產量環比繼續下降。價格方面,受本月主要飼料原料和添加劑月度綜合加權均價繼續上漲影響,2月份全國主要畜禽成品飼料月度均價環比繼續小幅上漲,本月上旬及下旬,部分飼料生產企業對大部分成品料實行提價。

一、2月中國養殖/生豬養殖市場狀況概述:

2月份,中國養殖市場規模繼續收縮,畜禽出欄及畜禽產品產出總量環比小幅下降—生豬出欄數量環比增長、蛋禽淘汰量下降、禽蛋產量環比下降、肉禽出欄量環比下降、水產品出塘數量環比繼續小幅下降、生鮮奶產量環比小幅下降、肉牛羊出欄環比下降。價格方面,2月份主要畜禽及水產品綜合加權均價環比下跌,主要畜禽飼料價格適度減弱。

2月份,中國生豬市場養殖規模總體上維持基本穩定狀態,補欄及出欄環比雙雙增長。屠宰企業收購量下降,生豬供應量增長,豬肉實際消費量增長。春節期間,受鄉鎮小刀手臨時收購支撐影響,出欄大豬價格出現短時上漲,但由於總成交量佔比小,總體上市場處於“有價無市”狀態。價格方面,受月初及月末出欄大豬明顯走跌影響,出欄大豬月度均價均價環比下跌明顯,白條豬及豬肉零售價格環比均出現下跌。仔豬價格環比繼續下跌。

二,2月中國生豬養殖量及進出口:

數量方面,根據行業信息網慧通數據研究部的初統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能繁母豬月末存欄3877.78萬頭,環比下降0.20%,同比下降0.66%。商品仔豬出欄上市量環比增長,同比繼續增長;商品大豬出欄環比繼續增長,同比繼續增長;月末商品豬存欄環比基本持平微幅增長,同比繼續增長。豬肉消費方面,2月份居民實際消費量環比繼續增長,間接消費量下降。從供需結構來看,本月商品豬供應寬鬆。在進口豬肉市場方面,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豬肉進口量為11.64萬噸(四捨五入),環比增長4.42%,同比增長4.12%。

圖表一:2018年2月中國商品豬養殖市場數據統計表(單位:萬頭):

圖表二:2018年2月全國商品大豬出欄前20省出欄量統計(單位萬頭)

圖表三:2018年1-12月中國豬肉進出口數據統計表(單位噸):

三、2月份生豬價格行情分析:

價格行情方面,根據飼料行業信息網慧通數據研究部的初統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仔豬月度出場綜合加權批發均價環比下跌,商品毛豬出場銷售加權均價環比下跌,豬肉批零均價環比下跌。從影響因素看,2月份生豬出欄供應量增長,但屠宰企業收購量下降,加上2月份市場消費的主要貨源來自於屠宰及深加工企業在2017年12及1月份的“庫存”貨,因此2月份的市場缺乏需求交易支撐,價格走跌。2月上旬及2月下旬出欄商品大豬價格出現“斷崖式”大跌,這在往年的歷史上比較罕見。

圖表四:2017年12-18年2月中國商品大豬/仔豬/豬肉價格變化統計表(單位:元/公斤):

圖表五:2017年12-18年2月中國七大行政區出欄商品大豬加權均價及變化統計表(單位:元/公斤):

2,根據養殖相似性地域特徵,將江西省劃歸華中地區進行統計。

圖表六:1,2017年12-18年2月中國商品大豬/仔豬月度綜合加權均價比較曲線圖(單位元/公斤):2,加權均價為外三元、內三元及土雜大豬比重均價。

四,2月生豬養殖利潤分析:

養殖效益方面,2月份全國商品豬養殖效益繼續保持總體盈利,養殖收益環比上月出現明顯下降。根據飼料行業信息網慧通數據研究部的初統數據,按照商品豬養殖全程計算,2月份商品豬養殖場出售一頭標準體重(100公斤)商品大豬的全國平均養殖效益為盈利104.48元,環比下降55.00%。其中大型規模場平均盈利118.74元,自繁專業戶平均盈利118.65元每頭,小型散養戶平均盈利56.71元每頭(按本月全國實際出欄均重計算,全國平均養殖效益為盈利128.11元/頭,環比下降52.54%。)。在地區差異上,效益最好地區為華東地區,東北地區墊底。從影響本月養殖效益的綜合因素來看,主要在於本月豬價大幅下跌,同時本月飼料轉化率下降、飼料價格小幅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月26日開始,隨著出欄大豬加權均價跌至12.38元/公斤(當前全國平均成本線)以下之後,全國商品豬平均養殖利潤進入虧損階段。

圖表七:2017年12-18年2月中國七大區商品豬單一養殖效益統計表(單位:元/100公斤標準頭):

疫情方面,2月份全國生豬養殖市場無新增突出性疫情。但局部市場上乳仔豬流行性腹瀉及北方地區呼吸道疾病等季節性疾病相對突出。

五,2月份主要飼料原料及添加劑行情分析:

2月份全國主要飼料原料供應總體充足,主要飼料原料及添加劑月度需求總量環比下降。行情方面,2月份全國主要飼料原料及添加劑月度綜合均價環比繼續上漲,其中能量類原料價格繼續上漲,蛋白類原料中豆粕及DDGS月度均價環比小幅下跌。添加劑市場方面,賴氨酸、固蛋及蘇氨酸月度均價環比繼續下跌,維生素及部分礦添原料價格繼續保持適度偏強格局。

能量原料:

玉米市場上,由於12月及1月份國內主要需糧企業做了充分的庫存,加上澱粉深加工企業加工量增長,2月份持糧企業惜售心理再度加強,由於對2018年後期的玉米市場行情看漲傾向濃厚,2月份玉米報價及成交價格繼續上漲;小麥及副產品方面,隨貨儲備小麥繼續投放市場,小麥市場供應量增加,小麥供應緊張的局面繼續緩解,2月份小麥月度均價繼續小幅走跌;麩皮及次粉市場方面,由於2月份麵粉加工量下降,麩皮及次粉供應略顯偏緊、加上玉米價格上漲的帶動,以及生產企業及貿易商惜售傾向的影響,2月份麩皮及次粉月度均價環比均出現上漲;

進口大麥及高粱方面,隨著國產玉米價格的持續上漲,大麥性價比進一步提高,大麥在飼料中的需求佔比繼續擴大,加上國內庫存明顯偏低,其月度均價環比繼續上漲。高粱方面因2月份白酒行業需求有所減弱,加上其價格偏高其性價比略遜於大麥,在飼料中的用量佔比略低,其月度均價環比略跌。

蛋白原料:

豆粕方面,2月份因阿根廷大豆種植區乾旱問題美豆期貨市場不斷炒高美豆期價,拉動春節期間及節後國內豆粕現貨價格不斷上漲,國內豆粕現貨月度均價環比基本持平微幅小跌;菜棉粕方面,受豆粕價格持續走高的拉動,加上菜棉粕供應原本就較為緊張,其本月月度均價雙雙走強,但幅度不大;DDGS方面,由於當前國內DDGS供應主要依賴於國產市場,進口DDGS因受反傾銷調查影響,其市場佔比明顯下降。2月份國產DDGS供應較為充足,而畜禽養殖及飼料生產與需求均處於淡季階段,2月份DDGS月度均價環比下跌;魚粉市場上,2月份秘魯捕撈市場沒有新的消息刺激,外盤魚粉期價總體穩定,國內處於魚粉需求淡季,市場交投清淡,港口庫存呈逐步增長態勢,大多數貿易商報價以穩定為主,其月度均價環比小幅上漲。

添加劑:

2月份國內氨基酸供應總體依舊寬鬆,市場交易量不足,氨基酸月度均價總體走弱。2月份國內賴氨酸月度均價環比繼續走跌;蛋氨酸中固蛋月度均價環比繼續下跌,液蛋因階段性偏緊張其月度均價環比上漲;蘇氨酸月度均價環比繼續走跌。維生素方面,雖然原料藥供應依舊緊張,但相比前期已經有所緩解,本月維A月度均價環比繼續上漲、維E及維C月度均價則環比適度走跌。

圖表八:2017年12-18年2月中國主要飼料原料月度均價變化統計表(元/噸):

六,後期市場發展預測:

1,養殖市場總概況預測:

3月份,中國養殖市場將進一步開啟新一年的養殖活動,畜禽補欄及水產補塘將在3月份陸續集中展開,市場養殖規模總體上將逐月擴大,蛋禽和奶牛將逐步進入春季生產旺季階段。需求市場方面,由於春節之後居民飲食將進入偏清淡少油膩的階段性畜禽及水產品消費低谷階段,畜禽及水產品消費量總體上下降的幾率將提高,畜禽產品價格行情都面臨消費不足的壓力。

2,生豬養殖市場概況預測:

生豬市場上,養殖量方面,根據慧通數據研究部數據模型推演結果顯示,3月份中國生豬補欄將環比繼續增長,出欄大豬環比下降(約下降81萬頭左右),月末生豬存欄環比小幅增長;行情方面,3月豬肉消費處於淡季階段,由於2月份大部分地區豬價下跌幅度過大,預計在3月上中旬期間,部分地區將會出現理性回漲,但要實現趨勢性、扭轉性的上漲,難度相當大,總體上3月份全國豬價依舊偏弱(模型推演數據顯示3月份出欄量比豬肉理論需求量過剩350萬頭左右,過剩量比2月份下降666萬頭)。有利的一面是,當前豬價已經處於低位,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屠宰企業加大生豬收購量儲備豬肉,這將成為推動豬價回漲的第一個支撐點;另一方面,當低價位傳導到豬肉消費環節之後,居民對豬肉消費的積極性將適度提高,這將成為推動豬價回漲的第二個有利支撐點。


不幹農活的農民

生豬的價格在今年上半年基本不會上漲,漲至少要等到7、8月份。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主要基於以下三個事實:

1、春節剛過,居民消費需求不大。

每年的節後都是消費的淡季。春節前,由於過節,人們由於準備過節,都會集中消費,突擊消費,因此消費需求特別旺盛,可以說春節的消費是提前消費了節後的產品,豬肉也是如此,春節前人們都購買了足量的,節後一段時間可能還消費不完,所以需求量不大。

2、人們的消費結構在悄悄發生變化,豬肉的比重已開始下降。

近年了,隨著人們消費習慣和消費觀驗的變化,豬肉已由佔過去老百姓肉類消費品的主導地位,變為豬牛羊肉共同占主導地位,豬肉的半壁江山已被牛肉羊肉佔據,豬肉的市場份額在急劇下降。

3、目前生豬的存欄數量仍然較大,使得生豬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春節前,豬肉價格不高,普遍11、12元每斤左右,很多養殖戶抱有僥倖心理,期望節後反彈,使得存欄數量很大。據統計,去年光湖南就存欄達5080000頭。這僅是湖南一個省的,加上其他省份和進口的部分,數量更加巨大,供遠大於求,使得生豬價格不可很快回升。

當然,生豬的價格的也不完全不會漲,可能會在某個特定的時候,會反彈一下,比如,在一些節假日期間,隨著消費需求突然增加,可能會反彈一下,但很快就會回落,很難站穩。總之,生豬的價格會長期處在一個低位徘徊。


老顏說農村

豬價什麼時候上漲呢?如今的豬價均價11.50元/kg,如果養殖技術較好,養殖戶們勉強保本,如果養殖技術差的話,賣豬肯定會虧本!因此,現在的養殖戶們在盼望著豬價能上漲起來!

那麼,生豬價格什麼時候會上漲呢?

1.行情現狀

現在是春耕農忙季節,也是工廠擴產時期,無論是農村裡的農民,還是城市裡的人們,都是沒有多餘的錢財來消費。另外,人們剛從春節的油膩飯桌中下來,對肉類的需求不強烈,況且天氣變暖了很多,吃太多豬肉會上火的。

春節過後,由於屠企年前策劃壓價計劃成功,儲蓄到足夠的生豬資源,導致豬企收豬意願不強烈,並有進一步壓價的計劃。於是,無論是養殖戶們年前滯留的生豬,還是豬企們剩餘的生豬產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是不可能完全稀釋掉的!

2.行情走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屠企們儲蓄的豬肉庫存清空時,屠企們會加緊進行收豬工作,導致市場上生豬的資源緊張,生豬價格就會上漲起來了!

據權威人土發佈消息,中央近期在協商收儲豬工作事宜,預計在三月下旬啟動儲肉計劃,將會推進市場上的生豬價格!

隨著清明節,五一勞動節的到來,無論是人們懷念祖先的日子,還是人們放鬆心情的節假日,都是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豬肉啊!因此,預計清明節之後,生豬將開啟上漲的模式,五一節將重回7元時代!
總而言之,現在是養殖戶們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希望全國的養殖戶們一定要挺住,總有一天豬價會漲起來的!


豬農巴巴

此次,豬週期三年後才來,已經是很仁至義盡了,剛來就想它離開是不現實的,三年生豬高價期,給了行業內人士太充足的擴產時間,能繁母豬猛增,肥豬供應自然增加,春節剛過不久,居民消費必然乏力,再有,國外低價進口肉及走私肉,從各個渠道湧入國內,使得豬價持續走低,多地破五虧損加速而來,散戶心痛,深夜淚目,眼看,豬價猛然下跌,難免心生恐荒,而後,起早貪黑,餵豬漸肥低價拋之,如割己肉,其心累而身瘦也,行業大拿有政府補貼,還有其它產業支掌,所以不懼低價,浩浩蕩蕩,一往直前。

能繁母豬淘汰大半之時,進口肉,走私肉全無之曰,行業大拿無補貼減產之年,居民豬肉消費增加之時,生豬方能再次上漲至有賺不虧之價。

狗年,生豬最高價難破七塊,且要看下半年!


高雅王者


62775511222原先用戶


多關注下有關政策的調整,時常因為政策也會有影響。還有市場的存貨量,和對進口豬肉的開放度,所以要多關注下民生類的新聞,才不會盲目跟進!

再一個想要不被市場影響,還是要進行差異化,比如說餵養品種稀缺的豬,因為稀缺才能保證價格!或者經過特殊的餵養方法使其肉質更鮮美。想清楚自己的市場定位。

只有特殊化,才能不被主流市場所左右!


程遠說


zhang

短期內不會有多大變化,養殖戶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從建國以來到現在,每到一個週期,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長會有30個月,最短也要12個月以上。育肥豬的生長週期為160天,不到5個月,這就是持久戰!對於養殖戶來說,賭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