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做到太极拳要求的命门后突?

thdztx

命门后突是困扰太极拳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的一大难题!很多的书籍都会提到,但是几乎无一有详细的技术说明。

因此,从生理角度而言,站立时是不可能做到命门后突的。

那么为什么有强调命门突出呢?原因如下:

太极拳讲究松腰松胯,如果腰胯紧张,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腰酸。

那么松腰松胯怎么才能做到呢?

可以看一下人体结构图,以虎口卡住大腿根部,此处放松胯即松。但是矛盾又来了,此处一松,很多人又做不到立身中正,即腰不直出现前倾现象,自然要上身立直,可是这样的话命门不是突出而是收进去了!

如何解决呢!微收腹即可。有些书籍表述为丹田内收,甚至说得很玄乎即丹田贴命门。

所以初学者而言,其实不必纠结于这里,经常站站桩,能达到不刻意用力,腰胯觉得很舒畅就可以了!


木门斋

站桩身式是一个整体,命门,尾闾,敛臀,泛臀,腹,在练的过程,不仅仅是命门,命门:命门穴为人体长寿大穴,命门的锻炼,可以强肾固本,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的流通,站桩时命门有意识向后凸出,初学站桩,可以将整个后背贴在墙上,检验自己命门是否凸出,命门能否贴到墙面,找到贴在墙面的那种感觉,然后站桩时自己有意识的找这个感觉,命门凸出能够将后腰弯曲处填平,不要过分后凸,否则会造成驼背,折腰,这是错误的桩式。



腹:通过泛臀,裹膝,撑裆,使小腹自然回收,不是使腹肌紧张。腹部的回收,可帮助丹田元气内敛,加强内压,促进向周身运行,所谓的“宽胸实腹”实腹是通过全身锻炼使精气充足于腹,腹也是站桩中重要的一项。



松腰:腰椎脊柱,腰两侧肌肉,脊关节都要松,感觉那里紧,可用意含去引导紧的部位放松,百会上顶,尾闾下垂,上下牵拉,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腰部是最不易放松,假如配以腰部辅助之法,松腰效果可以更好,蹲墙功就是比较好的辅助之法。



松胯:这有二个含义,1:髋关节放松。2:骶髂关节松(称泛臀)臀部微微下蹲内敛,呈似坐非坐之象,称之敛臀。泛臀,上身不动,髋关节部向外撑,膝内裹,臀部向外后泛张,上身勿前倾,但不是上翘。松开骶髂关节,丹田的域界也可以扩充,丹田之气更充足。



尾闾:尾闾下垂前扣,尾闾是督脉的起始部位,前面所讲的提会阴,会阴是尾闾相接之处,垂尾闾可使任督二脉得到锻炼,任督二脉经络更加畅通,尾闾的松动对松腰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针对尾闾和脊柱有专练方法,可使尾闾和脊柱灵活 自如。

记得点~关注。


悟道有序

我看到这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看过的资料中一小句话。
中盘讲解的那段中有一句话
“但有人说陈式的脊骨某节向外鼓起,陈师没有这样讲过,我也不能理解。”我读整本书都没有找命门后突的讲解。

陈鑫指出“尾骨长强穴,微向后翻”这样的姿势可使小腹下边斜向里收。一来气自然沉于丹心,二大腿根的两条大筋放松,可加大躯干旋转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下降与随遇平衡。

希望能帮助到太极拳爱好者!


qzuser

我很少听到“命门后突”的说法,太极拳中倒是常见“命门后撑”的说法。

貌似一字之差,其实差得挺远。

“后突”是一个外在形状的表述,意思应该是“后腰要凸出去”。

“后撑”是一个内在意识的表述,意思是在行拳走架或者与人推手切磋时,气沉丹田的同时,命门微微向后撑拔。“气沉丹田”与“命门后撑”,是一个内在意识的阴阳两面。

两者对比,哪个更有道理?笔者认为,应当是“命门后撑”更有道理。

理由很简单,太极拳强调的是“用意不用力”。

“后突”这个词,一看就是“力”。而“后撑”则明显属于“意”的层面。

“命门后撑”与“气沉丹田”互为阴阳,可以让人保持“中定”,下盘更加稳固,是太极拳常讲的“身备五张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要做到“命门后撑”,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开胯了,圆裆了,都需要过程,不能着急,强求不来。


不过,要体会到“命门后撑”的感觉,其实也不难。有两个小窍门,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一个,是在陈式太极拳的起式,双手抬起的同时,命门略往后靠。也就是站桩时经常讲到的“似坐非坐”“似靠非靠”。

另一个,是在做“双推掌”“三换掌”这些挤按招式的时候,身体前后要有一个对拉撑拔,这时候,用心在命门上找感觉。


最后划重点:

太极拳讲究“顺应自然”,不可强求,你修炼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出现。

太极拳里有很多很多的感觉,是不修炼太极拳的人所无法体会到的。很多前辈把这些感受讲出来,是给我等后辈指引方向,怕我们迷路,并不是让我们一下子都找到的。

所以,务必牢记“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不能强成”。

只要在明师指导下,专心练拳,勤奋练拳,一切都会有的。



不二太极

我练习吴氏太极。命门后凸,在吴氏太极里就没有特别强调什么命门后凸,这个说法容易造成误导,过犹不及,命门那段腰习惯是前凹的,尾闾是稍后翘的。尾闾稍前送,命门处的凹既感觉填实了,填实即可,不要后凸,感觉百会尾闾的连线(包括命门段)平直垂直就好,直也不是故意努力的拉直的,叫不努不力,才是中正安舒。老师傅们都常说不要撅屁股,女人练拳尤为易出的问题,尾闾前送了,就是不翘屁股了,也就是命门填实了,也就是所谓命门后凸了!别真的后凸,也别努力的练所谓后凸。重要的事说三遍,中正安舒,安舒的中正。


不袖手的旁观者

练太极拳怎样做到命门后突

练太极拳只有做到命门后突才能开后三关之尾闾,其练习首先要立身中正,头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屈膝松胯,裆园臀内敛,其命门自可后突而无过不及.其初学者简而易学之则用面墙蹲墙法,面对墙站下蹲自可知矣.


北京通备堂大健康

陈式太极拳要求命门后凸,完全做到位并不是一朝一夕可实现的。初学者可以在练拳时,松腰胯,虚领顶劲,气往下沉,尾闾前送,即可感觉到命门后突。但我认为真正的命门后凸是在练功到一定阶段,内气充盈,自然而然的结果,道法自然,刻意的动作姿势不一定是正确的。


大张侃太极

方法是:练拳时,松腰胯,虚领顶劲,微微收小腹,尾闾前送,即可命门后突。不过在练拳中,不要刻意追求命门后突,这样会影响拳架在运练过程中的放松。命门后突应该是在符合练拳原则,要求的情况下的自然而然的效果,不是人为刻意的结果,否则会本末倒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