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学的校园招聘会上写着的工作薪酬为什么大多都是1500-2000元左右,不包吃住的呢?

jiangx123

为什么用人单位到三本学校招聘,而不是一本或重点本科?很明显,一是因为,这些岗位无需一本或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去做,因为专业并不是很强,二是,如果用重点本科学生,有点资源浪费、大材小用,关键是要多花钱啊!企业也是为了省钱,节约成本,所以才只开1500--2000元的工资啊!咱刚毕业,学历不算高,毕业学校不出色,说明咱专业也不是特别出色,即便有后期经过努力,专业炉火纯青的学生,但也考研走了。三本的学生去找工作,说明没考上研究生或者说没考,同时说明你基础不好或者高考没发挥好,而且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怎么努力。这样分析的话,三本院校学生工资低也正常了。而且,三本院校的学生自信心也不足。



有的人说了,这还不如民工工资高呢,民工创造的价值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建筑工人一块砖一块砖地就能让楼房拔地而起,而且这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干或者愿意去干的。所以,才出现了“用工荒”,物以稀为贵啊。而我们三本学生,往往干不了这些体力活,也碍于面子不会去干这活,又创造不了直接价值。所以,三本学生求职就面临尴尬的境地,自己好歹也是大学生,而且学费更高,结果待遇更低,甚至不如自己的民工父亲,岂不悲哉?



我们只能靠后期努力,改变这个“三本”的标签,我们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我们输在了学历上,不能再输在能力和经验上,等你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时,自然可以提高身价!而当下,就先忍忍吧!这也算为高中蹉跎懒散的学业生活付出代价了,总不能啥好事都摊咱身上吧?

三本类的大学可以选择考研,考个好学校,撕掉“三本标签”。你也可以选择考公考编,一雪前耻。你既考不上研,又考不上公务员,那你就在大学期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多学点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将来走向职场厚积薄发,领导一本二本的学生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你以上啥也没做,就别嫌工资低了!为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就领多少工资吧,也别心里不平衡了!


外世网

看到标题,感同身受,我16年毕业的,专业土木,在郑州,大学也在郑州,刚毕业那时,当时也是老师推荐的一个公司,以为还不错,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当时是我俩,另一个的是我的朋友,联系好第二天去了公司面试,一推门都是女生,工作内容是做标书,工资呢1500,是我找工作中最低的,不包吃包住,后来可想而知,我俩都没有去,然后又是同学介绍的一个,和领导商量,三个月没有工资,包住,不包吃,三个月相当于试用期,感觉有点坑,待不住,再后来去了北京,也是找了关系,一个远房亲戚,在北京做工程,去了之后试用期工资三千,距离毕业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我找到了3000而且试用期的工作,转正之后扣除五险一金五险一金,到手三千五六,我没有等到转正,因为个人原因,开始南下,找到了五千工作,这是距离毕业半年的时间,但是项目在哪你就得跟在哪,土木苦逼我就不说了。

给你的建议呢就是如果工资低可以学到东西实现你的梦想,两个字,坚持。反过来说你觉得学不到东西,工资自己都养活不了,两个字,离开。鸡汤废话不多说。搬砖了


爱吹笛子de东宫痴海

LazyBears: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如狗,这句话无疑反应的是如今的现实,大学生遍地都是不值钱,反而技术工种甚至大专毕业生,都比本科生值钱。


大专生比起本科生,早工作早就业,起步收入不低于后者


刚毕业那会,我见过很多同龄的专科生工资都比我高,有些岗位工种都相同,但觉得很在理。有一些不同岗位,但是与专科生技能相匹配的岗位,甚至比我高出了1/2的薪资。


专科生说得不好听,大多在大三毕业那年就被学校派出去各自工厂、车间、工地做事了,而且是跟正式员工一样却拿不到正式员工薪资的那种。这一年相当于提前进入社会适应工作,而此时的本科生还在大三生活中尽情享乐。


专科生毕业后,已经有了一年的工作经历,而且比起同龄的本科生早毕业一年。要知道在大部分岗位,2年左右就是一道门槛,怎么说也算老员工+熟练技术人员,有些甚至都足以升职到基层管理岗位。以至于刚毕业的本科生遇到同龄专科生,可能还由专科生来管理分配工作。

这很正常。



本科生很多专业知识只存在“理论”上


本科专业随便举例一些,比如会计、财务、英语、管理、中文、土木等等,专业学不学成不知道,但与社会实践往往是脱节,需要一个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来过度。对某些人而言这个时间更长一些。

刚毕业的本科生,说实在话不仅要培训、还需要教导,至于工作能力也很少有人很够极速上手,就连认知都需要革新。对于这样的人,除非大企业愿意从头开始培训,小企业一般都不爱要的。给出的薪资也不会高,岗位也不会好。

但通常过了一年之后,相对来说就会合理许多。



看岗位,1500-2000可能是市场岗位


1500-2000是基本工资、市场岗位那也是比较合理的,市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销售。很多本科生学了专业之后并无一技之长,专业水平也不高又不能入本行,最后只有销售这个万金油可以去尝试。

而销售拿的薪资大头的提成而不是底薪,1500-2000这个区间在很多城市都普遍,就连深圳的销售,大部分也都是2000-2700元的底薪,其他的二线、三线城市只会更少。

如果不是市场岗位,那么1500-2000这个薪资说实话偏低了,没有太大意义。除非你是想过去学习,这个是给的实习岗位的补贴。



收藏内容,不如关注我们

每天都能看新热点,了解新知识,保障自己的权益!


LazyBears聊热点

这其实是正常现象,除了北上广深这些高薪资的地区之外,大学毕业生实习工资百分之80都是1500―2000之间,剩下的百分之20可能是一些工作强度较高的比如蓝领类职业,要进工厂,或者是销售类行业,但是底薪一般也是1500―1800之间,业绩好的话那就是上无封顶了。


三本大学,现在应该都已经统一升本科二批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民办二本,就算公办本二,甚至本一其实工资待遇也都是差不多的,一般本科大学专业相对专业大学要缺乏应用型,大多都只学理论知识,这类专业先不谈很难对口就业,就算对口就业了,实习期一般也就2000左右就到顶了,因为本身能力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实际经验,加上这类专业的本身需求量小,然而学生又特别多,企业也是为了节约成本,当然工资会低。

现在有一种说法,公司招不到人,然而却有800万的大学生还没有就业,一种奇怪的现象,这800万未就业大学生中也大多数都是这类人。

至于包吃住,一般都是工厂,或者特别偏僻的地方,或者工作时间较长的,长期需要人,需要倒班的,或者长期缺人,没人愿意干的,这类工作才会包吃住,所以现在也流行一种说法,包吃住的工作都不好,所以遇到包吃住的工作可就要多了解一下了,本科学生可以进工厂的专业很少,所以就没有管吃住的了。



当今高薪的一般都是技术应用型岗位,不然刚毕业就想高薪除了进工厂,或者做销售,那你就只能试试传销了。当然千万不要进传销哦。这里就是开个玩笑。


九零后说事

就做校招的经历来说,这个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企业与学校匹配

试想一下,外资世界500强企业会去三本院校去招聘么,不会。同理,一个刚过生存边缘的小公司会去清华北大去招聘么,也不会。校园招聘批量招人,企业在选择学校时还是需要点“门当户对”,才能控制好未来公司整体的员工素质水平。所以去三本院校的公司很多都是中小型公司,给不起待遇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否则,他们完全可以去一本院校去抢人,何必来三本院校?(没有歧视的意思,毕竟三本学校的整体生源水平,教学质量,学习氛围等相对较弱)就像你当初高考分数如果达到一本,也不会报考三本院校的一样。所以,来三本院校招聘的公司能开出的工资都不太高。

2 待遇与工作城市匹配

如果这个1500-2000/月不包吃住的工作,上班地点在北上广深,估计同学们连一秒钟都不会多看。如果它是在三四线城市工作,那里生活水平不高,1500-2000/月虽然不高但也够维持生活。对于一张白纸的毕业生,你拿什么来说它太低了呢?

3 待遇与岗位匹配

一般公司给应届毕业生都是基础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工作难度不大,即使工作强度大一点,这个岗位给公司创造的价值也不太大,待遇自然高不起来。

如果想要一开始做一份起薪高的工作,三本院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去一线城市。因为生活水平高,一线城市毕业生起薪也相对较高,当然最后你剩下多少money还得看自己了,毕竟一线城市工作和兼职机会都很多。很多城市为了吸引毕业生来,还有一些优惠政策,比如深圳的“来深青年之家”项目等。

有困难,就有出路,祝你早日找到高薪工作。


人事职场

以前大学生是很少的,在那个知识就是力量的年代,大学生是很受尊敬和欢迎的群体。如今大学生烂大街了,工资开到1000都有大学生抢着做,其他人如果不做只能等着饿死。


2、高价三本也是本,富人的福音,穷人的噩梦。

大学入学门槛低,尤其是三本。这样一个弱智的富二代就可以子承父业了,一个很普通的官二代就可以混个文凭去霸占人人都想要的职位。而大部分真才实学的人就会被拒之门外,不好的差事就只能留给他们了,因此1500到2000元的差事就等着他们了。三本也不缺人才,但混的好的不可能是打工的。

3、从基层做起,年轻人嘛,就该多锻炼一下

说了这么多大道理,是不是也该关注一下表示支持一下呢?更多精彩问答,尽在故事小灯塔!


故事小灯塔

作为一个三本毕业的学生,我说说我的所见所闻。三本的学生确实和二本一本的学生能力有差距,其次就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差距,大多数的三本学生经历四年的学校教育后,能力水平会与一二本的学生尽一步加大,三本学校要顾及毕业率,就业率等等一系列可以忽悠人的数据,因为这些会影响学校的名声,进而影响招生,没有生源就没有生意做,没有生意做就会面临倒闭,所以教学一般都是学校自己编的教材,经过删减很多难点,老师上课也轻松,考试也简单,划个范围,只要不作死就不会死,一般人就算你什么都不会,考前几天认真复习,得个六七十分不是问题,就算你连这几天都不想学习,等补考清考,这些只要人在考场都能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可想而知。

三本校园招聘就是一个坑,什么公司职位都有,招卖保险的,快递员,美团饿了么骑手都有,还有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黑中介都有,这些人年年都来,学校会不知道吗?但是这样人能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学校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了黑中介的船半路跑了怎么办?一般毕业前有门课叫生产实习,主要是记录实习内容,需要公司盖章,主管签字,回到学校交给辅导员审核,通过才给毕业,这些中介手中握有大批量工厂的招聘信息,一般都是十二小时两班倒的体力活,黑白班快递分拣等等,一般这些工种在社会招聘也鲜有人应聘,所以都是留毕业生实习做,三本和大专做这个居多,后面还有工资克扣等等不说了。题主说的1500到2000不包吃住,可能是四五线城市里的大学吧,一来这样城市工业落后,提供不到足够的就业岗位,二来这个工资所招聘的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工作强度不大,自然是这样子,像我一些同学在广州深圳这些地方实习,800块一个月包吃住也大有人在,但是跳出学校招聘这个圈子,你就发现靠实力吃饭的工作还是有的。


梧风迎雪

大学毕业生可是妥妥的廉价劳动力啊,说多都是泪。

毕业至今换了好几份人事工作,别说什么薪酬、绩效,劳动关系的管理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招人。缺人才啊!缺劳动力啊!而大学毕业生就是最大廉价劳动力。所以一到毕业季很多企业都争先恐后招人,尤其是金融,房产,汽车等销售岗位。用的套路都是能够学习,锻炼,升值晋升空间等来吸引大学生。而大学毕业生呢,第一,没有社会经验,判断能力低,处于迷茫的阶段,抱着随便找工作的态度,所以很容易被套住;第二,毕业季集中,大量毕业生集中求职,工资给的再低,你不去我去。害怕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单位,所以很快就做决定;第三,大部分毕业生并没有什么职位规划,基本都是求职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能学到东西就行,所以对薪资包不包吃不包住并不在意。第四,大学毕业生初入社会都会没有安全感,喜欢抱团一起找工作,所以他们追求的是能几个人一起上班,反正只是实习,无所谓薪资多少。


说到底,还是企业能抓住毕业生的心理,所以很多企业普遍都开出很低的薪资,也不怕招不到人,相反还很容易招到人,又容易管理。但是公司开出的工资虽然低,但也是很重视培养人才的,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一般在入职两三个月就能看出一个人是不是该培养的对象。毕竟现在企业竞争力那么大,都想注入新鲜的血液,要真是人才,公司肯定愿意培养的,那么升值加薪肯定也不在话下。关键还是自己喜欢的行业或职位才行。

所以在这里还是建议将毕业的学生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或职位,能学到的更多,会更容易成为培养对象。千万不要随便选择实习公司,否则就是浪费光阴。我就是,毕业三四年磕磕碰碰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先哭会。


hold住的华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说说吧!

1. 本科二本,毕业时虽然直接读研去了,但是也陪同学去参加过双选会,确实现场企业开出的薪资不高,也就在2000-4000的水平吧!2. 研究生一本,毕业找工作时就没参加双选会了,参加的是各企业来学校的专门的宣讲和招聘会,企业名气和薪资也领先本科时一大截。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观察,下面说一下个人的看法吧!

不同级别学校的生源差异很大,毕业时学生的技能差距也是明显,这句话适用于群体,但可能不适用于某个特定个体!

企业都是逐利的,一般上,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可能需要相对较短的时间就会为企业带来回报!另外,针对某些国企,可能也有招名校生去撑门面的倾向,他们可能不太在意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

说了这么多,希望题主不要去抱怨这些企业啊!

最后,给题主提几点建议:1. 践踏实地,提高自身综合水平,虽然学校本身不具备名校的优势资源,但现在的网络平台上有很多名校的优质课程供大家学习,题主可以借此提升自己,2. 应届生刚就业时不必太在意工资,还是以学习提升为主,要看的是职位自己是否喜欢,公司前景如何,这些比刚开始的薪资水平重要得多!


Comario

各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对学历以及学校确实有三六九等分类,三本在这里只能当一二本两位哥哥的陪衬。不过,我们也应承认,在学习能力上,做小弟的(当然也可能有极个别优秀的)远不如两位哥哥。对于零经验的学生嘛,用人单位也只能用这个尺子衡量。至于,以后的发展怎样,谁也不好说。明白这些,我们平静接受就是了,但相信只要是金子,放在哪里迟早都会发光的。



既然如此分类,用人单位给三本留的岗位以及薪金水平自然也是底层的。

最后,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想对即将走出校门的同学们说两点看法 :

第一点,应聘时请轻视薪酬,重视对单位和岗位的选择。说实话,刚入职的薪酬一般不会相差太大,硬要为三百五百纠结,没有多大意义。对于零经验小白来说,找一家心仪的单位,有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那才是最重要的。刚入职,主要任务就是"做",磨练自己,积累经验。经验有了,能力强了,就不愁挣钱的机会,那时候相差的就远远不止几百了。



第二点,入职后请轻视学校,以十分的自信和热情投入新的工作。一旦进入单位走向岗位之后,学校的概念会慢慢被弱化,单位领导的关注点就是你的工作能力。所以,你不必再为你是三本学校毕业出来的而自卑,工作中要表现出十分的自信和热情。我在项目上用过许多刚入职的学生,除了刚来时了解一下每人基本情况外,使用过程中没有学校概念,甚至没有文凭概念,中专大专本科同样使用,重在看工作表现和工作效果。我尤其重视工作态度,犯错不怕,就怕你不学不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