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只做了一年的开封府尹,断案并不多,为什么被民间称为包青天?

董狐笔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马汉在身边!

说到包拯,耳边就是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包青天》!确实,包拯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官员的范畴,他的刚直不阿,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断案如神,就像他额头上的一个月牙一样,深深的刻在老百姓的心目中!


包拯对父母特别孝顺,早年考中进士,他因父母双双年迈,他请求在父母身边离家近的地方为官,他尽心尽力伺候父母,孝名远扬,后面父母双双过世,他在父母墓边结庐而住,一住三年,直到守孝期满还犹豫不决不忍离开,直到亲戚多来劝勉才离开去京城为官!随后,每在一个地方为官他都用心对待老百姓,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真正为民请命,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赢得老百姓的百般赞誉,“包青天”名气声名远扬!

后来,仁宗皇帝对其青睐有加,在朝堂他为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当然,也是经历了波折,但无论官居何位,都一心为民!

嘉佑元年十二月,权知开封府,嘉佑三年六月升为右谏议大夫!也就是说包拯在开封府仅仅待了一年半的时间,而这一年半的时间却让他高风亮节的形象留名青史,世代相传,原因为何?

第一方面,最主要的就是民间的戏曲,说书,小说之类的文学创作!这些创作把包拯和开封府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觉得包拯就是断案如神,包拯就是开封府的代言人!

像元曲里面流传包拯的就有十种之多,包括关汉卿的《蝴蝶梦》《鲁斋郎》,郑廷玉的《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李行道的《灰阑记》等等!

像明朝《龙图公案》,把包拯的形象塑造的既维护皇权,又神通广大,上至玉皇大帝,下至地府阎罗,包公都畅通无阻,无所不能!

像清朝经典的《三侠五义》,里面包拯的形象是民间传说包公形象的集大成者,塑造一个不畏强暴、刚正嫉恶、处事干练的包青天形象,让包青天这个形象最为饱满、更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认同,从而得以广泛地流传!


第二方面,就是民间老百姓需要包拯这样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清官!这也是和老百姓的心理需求有一定的关联!

所以,94年金超群主演《包青天》在国内热播,让人们心中记住那个在开封府办案的包青天形象,包括师爷公孙策,南侠展昭,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形象深入人心,包括皇上御赐的三口铡刀“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都让观众感觉大快人心!

“狗头铡”铡的是贫民百姓:狗头铡一落,尸首两离分!

“虎头铡”铡的是高官权贵:虎头铡一起,来世再做人!

“龙头铡”铡的是皇亲国戚:龙头铡张口,皇族都颤抖!

随后,包括《七侠五义》和《少年包青天》等等影视剧的热播,都让包青天断案如神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得到广泛的认同!像“

狸猫换太子”“铡美案”“铡包勉”“铡庞太师”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案子,虽说是艺术加工,但老百姓喜欢!说白了,就是老百姓需要包青天!


第三方面,就是开封有很多纪念包拯的文物和景点!像“开封府”,是国家4A级景区,分为九个游览区,是开封人民为纪念包拯而建;像
“包公湖”,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城内湖的宋朝古城墙内,处于古城的西南角;像“包公祠”,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这样的景点还有很多,让老百姓去了开封就知道包拯,提到包拯就少不了开封府!

所以,虽然包青天在开封府仅仅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但民间创作大都以他这个事情为素材和背景,给老百姓一种错觉,开封府就是包拯的家,开封府就是包拯开的,虽然这样不准确,但不妨碍包青天在民间超高的人气,这是对包青天的一种认同,更是一种尊重和怀念!

当今社会,同样需要包公!



忠肝义胆岳老三

历史上的包拯只担任一年的开封府尹,在此期间断案次数并不多,然而在后人的直观印象里,包拯已然成了铁面无私、善辨忠奸的包青天。为什么包拯能从一个普通的宋代官员逐步成为包青天呢?要了解这一历史成因,得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探究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是包拯一生始终以儒家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包拯生长在北宋真宗、仁宗时期,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新兴的士大夫阶层逐步成为政坛主流,他们倡导重视名节的风尚。包拯受此影响,严于律己、修身齐家,拒绝参与朋党之争。由于包拯在道德上符合儒家的标准,也没有受到政争的波荡,所以一生的道德美名得以善终。这样的人在道德上,首先就成了民众崇拜的对象和朝廷树立的模范。

二是宋仁宗对包拯的包容与赏识。中国历史上其实并不缺少像包拯那样“直道谋身”的人,但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他们往往成了无足轻重的牺牲品。包拯能够以包青天之名传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宋仁宗成就的。面对包拯的直言进谏,宋仁宗常常宽容以待,并予以褒奖,将其树为为官榜样。

三是历代戏曲演义的不断神化,使得包拯逐渐以包青天形象示人。人们最初尊称包拯为包公,是因为他当时的名望和德行,如他的墓志铭,开头便是“宋有劲正之臣,曰‘包公’”。然而经由民众的口耳相传,民众不断的把包拯的形象附上了一切优秀的品质,使他成为民众心中的“救世主”,满足了民众的“清官梦”。

综上可知,包拯之所以能够成为民众心中的包青天,主要是由于他刚直的性格和完美的道德。这样的人既符合统治阶级宣扬忠烈的政治需要,也满足民众期待清官的情结。


与书居

历史上的包拯,其实并非传说中的那样神奇,包拯担当过多种官职,但他一生的精力并不在断案,而主要是充当谏官和财政官。

他先后向宋仁宗提出了《论取士》《论县令轻授》等建议,写了著名的《论契丹事宜》和《论边将》等奏折。

嘉祐元年八月,包拯出任江宁知府,年底,他到开封府任职。


包拯在开封府确实只有一年半左右,可是却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因为他惩奸治恶,为民做主,整治市容,任人唯贤,铁面无私。

包拯他大部分精力确实是在进谏和财政治理,可是为什么民间却传说他是一位法官呢?



其实,这和当时百姓所期待有执法如山、清明如镜的清官出现有极大的关系,再加上包公确实也明断过多起案件,于是包青天的破案高手形象就这样树立起来了。


总之,包拯他道出了官场的黑暗、百姓的无奈,重燃了人们对刚正不阿的清官的希望。于是乎,包拯就成了正义和智慧的象征。


哼曲儿

历史上曾经有个笑话,说一个贪官姓房,为人贪婪还不忘沽名钓誉,喜欢听好话。一次门奴告之,有人称其为青天,房甚是欢喜,常以此为荣,处处招摇。后神宗皇帝获其贪腐行径,深为奇怪,此臣大奸大恶为何被谓之青天?御史进言:噫,百姓讥讽之言耳。挖地三尺天自高,雁过拔毛云不见,美女如云深宅处,百姓入土方为安,此为青天也!神宗大怒,此賊如此天怒人怨,株三族,惩戒世上贪腐之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