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谈到对波兰的失误达到惊人的42分,是执教以来没有过的,对此你怎么看?

静水深流196812

触目惊心的感觉!

自失最伤士气,也是输球的最主要原因。

在对阵韩国队和波兰队的比赛时,我们在电视机前看比赛有时候都不太敢看,对方发过来的球不是迎上去主动控制来球而是想躲,想推让。紧张到动作变形,因为怕接球而移动缓慢,感觉每个来球都有点突然,有点出乎预料。如果心理不发怵,注意力集中,积极去接,不至于那么多满天飞。对方发过来的球又不是炸弹,也不会比平时训练时的球难多少,主要是压力大,怕失误,怕球向自己飞来,怕担责。不是主动迎上去解决掉,而是想躲开,想推让给队友。


为什么一传满天飞?为什么说不行都不行了,哪儿都失误,防不胜防?因为心理上没有调整好。不敢承担就畏手畏脚,怕输就打的没有激情。不是对手打多好,而是我们自失太多,给人家白白送的分太多。


不敢担责,太小心翼翼,这样打不出士气,也就限制了发挥。郎导说的没有主心骨,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女排对阵泰国女排时派出段放和胡铭媛,她们两个都有非常出色的发挥。就是敢打敢拼,敢于释放自己,敢于承担责任。也有失误,但自己调整的非常好。段放和胡铭媛打出了年轻人的朝气,跑动积极快速,思路清晰,最重要的就是敢于发挥。正是她们在场上的积极表现带动了整个队伍,打到第四局时已经把对手完全压制力了,场面上也非常主动。——观众就爱看这样的比赛,输赢无所谓,要打出自己的技术,打出朝气和霸气。

希望中国女排越来越好,打好后面的比赛。

以上是我的观点,也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关注我,欢迎一起过中国女排加油!


百姓体育

郎平在3:1击败泰国比赛后,谈到上一场对波兰光是失误就到达惊人的42分,是她执教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看着郎导疲倦的对比赛进行着总结,再看看网络上一些脑残的评论,我在想信息和传媒发达的今天,中国球迷为什么还如此的不成熟不专业,如此多的分歧甚至撕裂?尤其在李盈莹这个对中国女排主力阵容影响无足轻重的新人上。

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回顾下对阵波兰情况,2:3惜败,数据上失误就达到42分,每局平均8个多,李盈莹五局19分,失误18分。郎导赛后罕见的批评了李盈莹。我们看到网上不少球迷反而批评了郎导,主要是这几个观点:她还是个18岁的孩子,多给她些时间;失误又不止她一个人,为什么要批评她;为什么中途不把她换下来;为什么在天津打的好,在国家队打不好。这是集中的几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李盈莹的成长问题 。一个人有没有发展的空间,成长经历和自身的悟性至关重要,之前我说过评价李盈莹的时候很少有人关注她的经历,她的心理。从仅有的访谈来看,从小离乡背井来天津打球,在性格上是内向和略微封闭的,导致自我调整的能力有所欠缺。国家队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地方,作为国家队一员,除教练的指点外,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整能力是老队员或新队员必备和基础的,悟性强的很快就会融会贯通。从悟性这点看,李盈莹目前没有拿出说服力,郎导应该气的是很多细节已经叮嘱过,但场上还是不能改变,哪怕一点点改变。弹跳低,基本功差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悟性差。国家队主要任务是战术的合成和验证,不可能围绕一个人来打和给无限的机会给你。尤其中国打的是团队排球。拿胡铭媛为例,也才21岁,只是个辽宁替补副攻,你看看对波兰和泰国打得多出色。 人家领会的快,放的开,控制的住。



第三个问题,中国女排目前的实力 如果朱婷和张常宁,袁心玥归队,目前这只中国队绝对是世锦赛冠军有力争夺者,郎导之前所说也就第五或第六名,一是谦虚,二是可能指缺少朱婷和张长宁的情况下的队伍。客观看目前全主力的中国女排,朱婷是最优秀的主攻,张常宁前十没问题,袁心玥已经是世界级副攻,两名自由人尤其林莉世界级,丁霞在2017外媒二传综合排名第三,接应比不了艾格努和博斯科维奇,曾春蕾和龚翔宇也不差。中国球迷应该满足了。现在打分站赛的这只队伍目的就是检验新队员成色,提高锻炼,找出不足,机会是留给那些放的开,敢于亮剑的新队员。


行摄的熊熊

在俱乐部里真正练技术战术的实在少,女排的队员还不够职业化,仍旧是走穴,比颜值,花边新闻, 女孩子都分心,每天有多少时间在训练? 又有多少俱乐部是真正埋头苦练的? 又有多少队员是自觉加练的?队员自己对自己有要求并付诸于实现了的, 才是星,否则就是浪费青春, 去娱乐版登头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