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罗马士兵和北方蛮族单战肉搏谁更厉害?

村中一奇花

古罗马?蛮族?孰重孰轻?

前言:文明阅读!文明评论!文明交流!😊😊

兴起于亚平宁半岛台伯河畔的古罗马,是欧洲最禀赋盛名的文明,对后世的诸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遗产。而古罗马的历史,也往往会与战争相联系。可以这么说,罗马文明就是一部征服史,彪悍且纪律森严的职业军团是当时欧洲最强的军队。因此,许多读者就此冒出了不少奇思妙想,善于团体作战的罗马士兵与北方蛮族士兵单兵作战,还会占据上风吗?我们需要一系列的数据、事例、适当的猜想来进行分析……




罗马军团

罗马军团特指罗马共和国至罗马帝国时期的正规军,以高效的机动性、纪律性和适应性而闻名。需要强调的是,罗马军团真正崛起是在著名的“马略军事改革”以后,因为军改前的罗马军队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士兵的装备全部由个人筹备,所以战斗力参差不齐。




罗马军团善于团体作战,在凯撒撰写的《高卢战记》里也多有呈现,多兵种混合作战是罗马军团的习惯。军团队列以“支队”为基本单位,每支小队构成一组,交错排列。各支队横列40人,纵列3人,两两间隔约为1.8~2m,横列的各支队间预留出可容纳一支部队可通过的空间,这是典型的步兵支队战术,目的是为一线的战友提供撤换的空间,同时使武器的挥舞最大化,使战斗更加合理。另外,一个支队人数标配120~160人;三个支队组成一个大队,约有450~570人(轻步兵、青年兵、壮年兵、成年兵和80名骑士);十个大队组成一个军团,人数为4500~6000人,同时配属一支辅助军队;两个军团构成一支集团军,由元老院(帝国时期则是元首任命)指定的执政官统领。



重步兵是军团的核心,也是决胜力量。一般情况下,一位普通的重步兵装备有:双刃战剑(长约50~76cm,重约1kg,铁制)、长矩形大盾(借鉴凯尔特人的盾牌,宽约80cm,长约120cm,用三张0.2cm厚的木板重叠而成,表面覆盖皮革与L型铁)、锁子甲(共和国时期,重约9kg,在皮革底料上缝接串连的铁环)或者板条甲(帝国时期,由铁片和青铜片组装而成)、标枪(长约4.5英尺,铁制枪头,可刺穿盾牌和铠甲)、胫甲(青铜制小腿护具,只有百夫长和禁卫军才有资格配备)。




通过上述的数据,不难发现,身着如此沉重装备的重步兵是不善于单打独斗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体力就跟不上,一旦陷入持久战,就算长年累月的军事训练也扛不住。所以,纵观罗马的每一场战争,几乎很少可以看到某一位勇敢的士兵出类拔萃的(例如杀敌无数、勇夺墙头),都是小组获胜。

蛮族军队

蛮族的定义十分广泛,几乎同时期的中西方都存在这种称呼,而在古罗马时代,蛮族则专指分布在中欧和东欧平原的日耳曼人、匈人、凯尔特人、高卢人,以及不列颠半岛的威尔士人、布立吞人和东方的波斯人、帕提亚人、阿拉伯人。






在罗马帝国早期,日耳曼人所使用的武器,无论是进攻型亦或是防御型,都以缺乏金属材料为显著特征。他们常使用一种长矛,很少人会佩戴刀剑,似乎对头盔和胸甲一无所知。根据目前对德国境内的多处日耳曼人墓穴的发掘,现今人们多发现他们的防具普遍是一种轻型盾牌,木质或柳条编成,高级一点就用细铁和硬皮革镶边加固。这些文物从侧面印证了史学家们的猜想,日耳曼人在与装备精良的罗马军团交战时,大多数是采取“凶狠进攻、速战速决”的战术,依靠每一位日耳曼人的勇猛来决定战争的胜负。然而,一旦陷入拉锯战,原本就防御薄弱的日耳曼士兵,在罗马士兵厚重的短剑和方盾面前,结局只有单方面被屠杀的份,想来也是十分血腥。但是,哪怕在被罗马人打趴后,一直到6世纪,日耳曼诸民族中也极少大规模装备先进的武器,乃至他们依旧被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一世(公元483~565)组建的重装骑马射手所克制。



尽管如此,若单纯对比两者的单兵作战能力,毫无疑问日耳曼人为代表的蛮族士兵要远胜于罗马士兵。一方面轻装装备,体力有了保证;另一方面,娴熟和狂热的个人英雄主义提供了旺盛的士气。

结尾

综上所述,单打独斗,罗马士兵是打不过蛮族士兵的,若论集团作战,罗马士兵则是完胜。这样你应该明白了吧!

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哦!我是明庭刑部承旨,会不定期为大伙带来新鲜的历史资讯。🐶🐶🐶


明庭刑部承旨

怎么说呢?我觉得罗马士兵的胜算大一点。

原因一职业军人


罗马军团是职业军人,在罗马军团当中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在列阵对战的时候就可以分辨。最前面一层阵线是青年兵第二层阵线是壮年兵第三层阵线是成年兵。这里说的不光是指他们的年龄而是说他们的战斗资历。作战的时候第一层的新兵最先接敌,当第一层青年兵顶不住的时候对面也消耗的体力差不多啦。这些青年兵后撤到最后休息集结。第二排有一定战斗经验的士兵上前进一步削弱对手的士气和体力。最后第三层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对士气殆尽体力不支的敌人发动最后的打击。也就是说一个罗马老兵是多场战斗存活下来的战斗力极强的存在。而且罗马士兵当中的老兵们都是职业军人几乎不从是其他生产。如果说前面两拨的人里面有普通公民或者临时征召的当地人,那么老兵几乎都是有靠打仗为生的职业战士。

第三训练

原因三补给

罗马军队具体吃什么我不知道,但是肯定不会太差。因为在高卢战记里面就提到罗马军队在高卢有很多军营。他们轮流驻防这些军营。在条顿森林里死光的那支罗马军团也随军带着打量补给。要不然他们的指挥官也不会随随便便的去深入森林追敌人。吃得饱的军队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要好的多。

再说说你说的蛮族。我估计你说的蛮族应该是指北方的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高卢人。罗马时期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部落或者小的城邦形式存在。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大规模的职业军队。他们更接近半农半兵的状态。不排除他们当中也有晓勇善战的老兵。但是大部分顶多就是土匪的水平。再加上北方气候要更加恶劣,冬天来的时候物资更加紧张,营养不良很常见。所以我们口中的蛮族可能没有那么魁梧。相反的应该比选拔出来的罗马军人身体条件要差一些。更重要的装备比起来罗马军团可以说全副武装,蛮族这边要简陋的多。

虽然没有他们单挑的事例,但是凯撒在高卢被数倍于己的高卢大军包围激战之后还能大胜可以看出罗马军团如果单兵战斗力差的话光靠阵型和装备是不可能做到的。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罗马军团的士兵要更胜一筹。


天天乐149763736

打仗靠情报,战术,阵型,装备。一般来说,近战接敌,最重要的是严密的阵型,不怯战的勇气。如果落单,要和敌人肉搏,勇气最重要,其次,力大者赢。


厕读大历史

搏你妈,你以为战场都是傻子,能问这种问题的都是傻子。不过不排除战场肉搏的概率,真真正的肉搏战也是靠战术的,一,几率很小,即使发生也是人数上不平等的战术后期。二,跟使用的武器很很有关系,比如鬼子的三八大盖枪体长很适合拼刺刀,但是到拼刺刀的距离已经都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