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迟国三道士为啥能请动玉帝降雨,却请不了太上老君救命?

用户58564495451

车迟国虎鹿羊三仙是三清门下,严格来说,是老君门徒。

虎力大仙曾道:陛下,左右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贫道将钟南山幼时学的武艺,索性与他赌一赌。

后来北海龙王介绍虎鹿羊三仙道:这个孽畜苦修行了一场,脱得本壳,却只是五雷法真受,其余都髹了旁门,难归仙道。这个是他在小茅山学来的大开剥。那两个已是大圣破了他法,现了本相,这一个也是他自己炼的冷龙,只好哄瞒世俗之人耍子,怎瞒得大圣!

从以上两处引文可见,无论是虎力大仙自我表述,还是北海龙王客观介绍,虎鹿羊三仙都是来自钟南山,来自小茅山。

所谓钟南山,其实就是钟南山。当年老子曾在终南山向尹喜传道,尹喜后来建立楼观一派。这一派源远流长,后来的八仙铁拐李、吕洞宾,全真教王重阳、丘处机,都是源自终南山一脉。就算是捉鬼驱邪的茅山道士,也是源自终南山一脉。

可见,这虎鹿羊三大仙确实就是老君门徒。

那么,虎力大仙能请动玉帝降雨,为何面临畏惧时太上老君不下界来救这些徒子徒孙一命呢?

只因这虎鹿羊三大仙,是孙悟空的投名状。

在老叶的系列解读中,孙悟空乃是太上老君弟子,菩提老祖就是老君化身。否则,很难解释太上老君为何把兜率宫清空,一个看大门的也不留下,让孙悟空轻松偷走五葫芦金丹,又先取走勾着琵琶骨的神刀,让孙悟空在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

老君真要杀孙悟空,那就是眨眼间的事情。

只是,对于孙悟空加入取经队伍,如来佛一直有抵触心理。正因如此,观音菩萨才会派出三十位护法神暗中跟随,观察唐僧、孙悟空一举一动。观音菩萨更要给孙悟空戴上紧箍,防止孙悟空搞破坏。、

最初,如来佛祖也只是定下唐僧一人成佛,孙悟空和猪八戒等一样都是菩萨。不过,因为孙悟空种种表现,证明他在取经团队中不可或缺,对唐僧,对佛派颇有忠心,后来如来佛祖才许诺: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那孙悟空做了些什么,对佛派表忠心呢?

其一,是杀了老君门下三徒孙。

其二,将三清塑像都丢下厕所,表示与道派彻底决裂。

那么,孙悟空真心想和道派决裂吗?他为何敢把三清塑像丢下茅厕?

只因孙悟空此举早就得到了太上老君批准。

太上老君为何让孙悟空顺利进入佛派高层,早就让心腹门人太白金星下界,托梦给那些和尚,让他们去求齐天大圣。说三界之中唯有齐天大圣能帮他们解脱困厄。

孙悟空得知情况后,知道老君已经同意让他灭掉三仙,于是才放手去干。


叶之秋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专门来回答一下:

车迟国的这场争斗真的是佛道两家相争吗?真正的黑手来自于玉帝!

(杨角风谈西游第103期)

上一期的黑水河公子捣乱一事已经讲完,由于当晚拉肚子发烧,头脑不清晰,写的也不够精彩,影响了阅读效果,勿怪。

在黑水河我们揭开了现实社会中也会遇到的问题,通过井龙王和黑水河神与四海龙王对比,得出关系户与非关系户的区别。以及小鼍龙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敢挑战国家级项目的蠢行为,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孙悟空主持了正义,各归其位,只是不知道他们这一走以后,小鼍龙会不会卷土重来?

当然存在权力的地方就存在腐败,连我们一向认为和蔼可亲的四海龙王们,也竟然徇私枉法,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或许他们和蔼可亲只针对孙悟空吧。

就像《西游记续》开头曲唱的那样:刚翻过了一座山,又越过了一条河,崎岖坎坷怎么他就这么多?那么下面取经队伍又将面临怎样的坎坷呢?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车迟国的这场争斗真的是佛道两家相争吗?真正的黑手来自于玉帝!

1、车迟国之前的势力对比:

取经路上车迟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按照原著说法,唐僧师徒除掉了三个大仙后,又走过了春夏两季,到了秋天才走到通天河附近车迟国元会县的陈家庄,走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而且道路平坦,一路上也没有妖魔鬼怪。那么按照一天走50公里算,那这师徒至少走了9000公里,即使每天走25公里,也有4000多公里路了,上海步行到乌鲁木齐也才3000多公里。由此推算,这个车迟国不比大唐地盘小。

那么这个大的国家势必就会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在取经项目启动之前,车迟国还是国王说的算,也就是二十年前,车迟国还是风调雨顺的,只可惜后来天下大旱,然后来了三个道士,从此风调雨顺,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各方势力对比情况:

首先道家一方:由虎、鹿、羊三位大仙,代表三清在车迟国充当国师,供奉三清,掌握国家政权,是道家一派势力。

佛家一方:非常多的和尚失宠,成为苦力,但是在通天河一带,也就是陈家庄附近有观音菩萨的鲤鱼精在,年年上供。

两者的共同点就在于,只要按我说的做,我都保你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只不过一个是要权力和财力,一个是要童男童女。

相对来说道家占了上风,甚至不把国王放在眼里,这跟天庭的状况是类似的,虽然玉帝当政,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是被太上老君架空的,所以玉皇大帝也派了一个太白金星加入到车迟国,不断鼓励那些和尚,不要放弃希望,因为很快第三方势力的取经团队即将到来……

2、忧虑的玉皇大帝

在我很早很早之前就讲过,玉皇大帝实在是不好当,曾经被王母娘娘逼宫,幸亏玉帝早有准备,放出了孙悟空。再到后来的道家高手袖手旁观,不得已的玉帝引入了西方佛教势力,并且很快双方达成取经的一致意见,说到底玉帝在忧虑。

其实天庭跟人间是一模一样的,作为玉帝他也需要学习权谋,比如中国的历史就给了他非常好的借鉴作用,比如历史上的“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

我们单提一个北周武帝宇文邕,这个皇帝有点悲催,前两任皇帝都是被宇文护给毒死的,这个宇文护是大力推行佛教的,导致这个宇文邕非常的不安,再后来这个少年天子诛杀了宇文护,并且开始灭佛,曾有人上书:

“佛是救世主,施恩布道,陛下取消佛教,不怕受罚么?”

宇文皇帝:

“只要百姓幸福,国家兴旺,我宁可受尽苦难。”

所以玉帝也想做明君,他也知道在乌鸡国佛教这边先给弄个三年大旱,死伤无数,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但是道家在车迟国的所作所为就可取吗?也不见得!

任何一个当天子的人都会铭记一点,切忌让一方势力一家独大,比如明朝的阉党和东林党,唐朝的安禄山和史思明,清朝的鳌拜和三藩等。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如今的天庭基本就是被道家势力包围着,即使玉帝突围一下,弄个如来佛祖搅合一下,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现状。

3、孙悟空到底是哪边的?

不仔细多读几遍西游记,根本就发现不了孙悟空到底是谁的人,我之前的文章也专门分析过,其实孙悟空是玉帝的人,当年玉皇大帝是在花果山修炼的,并且对那块灵石进行了雕琢,只不过最后被地藏王菩萨送进了灵魂,生出了孙悟空。刚开始的孙悟空是颇得玉帝欣赏和重视的,即使最后捉拿他,也并没有把他置于死地,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权衡各方利益。

那么负责联络的人是谁呢?

一般情况下是太白金星负责玉皇大帝跟取经队伍中的孙悟空联络,非特殊情况,孙悟空直接到天庭找玉帝汇报,比如收服奎木狼的时候,在金角大王那里向玉帝请求遮天的时候,还有很多次这种情况。我们单说太白金星:

众僧道:“我们梦中尝见一个老者,自言太白金星,常教诲我等,说那孙行者的模样,莫教错认了。”

也就是说玉皇大帝已经知道了车迟国发生的一切,但高手出招都是不露声色的,不可能玉皇大帝拿着刀跟三清拼命吧?所以表面都是和气的,背地里使招。

孙悟空其实也不傻,他现在实际上隶属于天庭和佛祖的合资企业,虽然跟太上老君的关系也处的不错,但是遇到这种大是大非的时候,他绝对不能站错队。因为有了玉帝的旨意,这孙悟空才胆大包天,做出了后面的一切古怪行为……

4、胆大包天的孙悟空

这三位道士并不是什么好人,甚至已经凌驾于国王之上了,这让玉帝看到,必然感同身受,非要处理:

又见黄门官来奏:“三位国师来也。”慌得国王收了关文,急下龙座,着近侍的设了绣墩,躬身迎接……两班官控背躬身,不敢仰视。他上了金銮殿,对国王径不行礼。

这还是国师吗?分明就是三个太上皇啊,就差最后一步灭国王了!再看我们的取景小团队是怎么做的:

那呆子急了,闻得那香喷喷供养要吃,爬上高台,把老君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儿,你也坐得够了,让我老猪坐坐。”

这个猪八戒拱掉的可不是别人,正是送他武器的,甚至可能是他师父的太上老君,谁给的他这么大的胆子?这还用细说吗?如来佛祖再牛,在太上老君面前也只能是一个小学生,老君派出一个青牛精,他就得乖乖的送上几座金山,显然这不是如来佛祖能罩的住的行为。

把三个圣像拿在肩膊上,扛将出来。到那厢,用脚登开门看时,原来是个大东厕,笑道:“这个弼马温着然会弄嘴弄舌!把个毛坑也与他起个道号,叫做甚么五谷轮回之所!”

这孙悟空更加过分,直接把三尊圣象扔进了茅厕,还故作高雅的起名“五谷轮回之所”,所以不要觉得孙悟空是傻子,虽然在平顶山那里他当着老君的面也骂观音菩萨,可是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你个童子弄了三座大山压的我七巧喷血,这个仇你真以为我记性差,忘了?

这次是孙悟空等人主动出击,逼着三大仙跟他们决斗,而我们也知道高手出招是不见血的,即使太上老君知道玉皇大帝的黑手,可毕竟这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伤大雅,而且那三个大仙确实也做了一些坏事。只是老君压根就没想过一个处处受制约的玉皇大帝报复心到底有多重,也不会想过一个被三方势力玩弄的孙悟空一旦获得机会,又会做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所以这三个道士虽然能借着太上老君的幌子让降雨部门下雨,但是一旦玉帝觉悟过来,太上老君也不敢当面对抗,要知道高手过招都是不见血的哦,至于这三个道士,也是修为不够,你们直接放过取经队伍不就得啦,他们继续取他们的经,你们继续当你们的国师,都是嫉妒心惹得货,最后非要比什么砍头、剖腹、油炸,这不是自己找死嘛,这么蠢的人,太上老君想救都救不了……

前情回顾:西游记中家道败落的叛逆公子,生生把好不容易攒好的好牌打没了!

更多精彩尽在众号:杨角风发作


杨角风发作

西游世界里,下雨也是有严格程序的,并不是你想下就下。上天降雨一般有两种情况:下方求雨,上界降雨。

他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来,助雷电下雨。

根据邓天君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窥得下方求雨的程序:先给玉帝发个请求信→玉帝点头应允→天尊府派人前来,最后雷公电母完成整个降雨过程。


整个流程里,最核心的一环是玉帝应允。如果玉帝没点头,会是什么结果呢?看看泾河龙王的脑袋吧,看看凤仙郡的三年自然灾害吧!不听话的后果,几乎就是死罪了。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归谁管?万物丰收靠风雨,风雨归谁管?

上天并没有太多心思去掌控下界,集中管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扼住命门。就好比你们老板用工资钳制你们一样,过去农业社会,没有雨水,就等于没有工资!而且,这种工资你还不能不要,不要就得死。

玉帝靠雨水施道布恩,既不需要天灾惩罚,又不需要妖魔恐吓,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掌控了下界。所以玉帝所要做的,仅仅是严格管控降水权即可。

太上老君虽说是道祖,在玉帝眼里也不过是个炼丹的李大爷,他有什么资格降雨?


纸老鼠鼠

首先:在道教体系中,太上老君的资历是要比玉帝高的,老君是三清之一,玉帝是四御之一,比老君低一级;

其次,天庭仙吏(风雷雨电四部诸神)一般轮值无息,随时听候法旨调度,虎大仙的五雷神法就是法旨之一(法旨不止五雷法一种);

最后,听旨调度这套机制应该是元始天尊设置的规矩(或者是三清共同商议后定下的规矩),下届这么多徒子徒孙,需要帮忙的时候,可祭法旨调度天庭仙吏。当然,一开始只有鸿钧一脉道法正统才能使役,后来很多别派人员因机缘习得正统道法,也能拘役仙吏。

回到问题,车迟国三道士一祭五雷法旨,天庭就启动下雨审批流程,玉帝签字同意就可以下雨啦,就好比公司的大领导,每天总有一堆东西需要签字,没办法,规则就是这样。

老君为何不救三大仙性命?因为它们根本不是道法正统,只是学了点皮毛,就以三清弟子自居,哪里那么容易。


凌霄士

大家好,我是猪力大仙,他们三个都是我师兄,

当初我师徒四人在凤鸣山修道,一日我兄弟四人在山上烧烤,谁知不小心引起大火,这时玉帝刚好路过凤鸣山,大怒,就把我兄弟四人抓到天庭上,想要处死我们,恰逢唐僧师徒四人将要到车迟国,玉帝苦恼如何设一难考验他们师徒,决定让我们待罪立工,待事成以后,让我们成仙,师兄们关心我,觉得我一介女流之辈,向玉帝求情,让我守在凤鸣山,后来师兄们到了那里,呼风唤雨,救助一方百姓,谁知唐僧师徒到了那里,戏弄我师兄他们,我师兄为了自己面子,与他们比试,谁知那尖嘴猴腮的猴子,使弄奸计,我师兄他们三人皆死于非命,剩我一人孤苦伶仃,我好伤心,

不过如今我已修炼成神,法力在孙猴子之上,我准备近期去找他报仇,请问西天怎么走?有到那的飞机,火车吗?虽然我是神仙,也不能太张扬!急等!


书评小说


首先 《西游记》>里并没有说明是三个道士

如今大部分人物,皆是根据电视剧里的所演绎的形象和角色来定位的。

但电视剧是演出来的,并非真实,更与道教没有任何关联。

其次,也没有说明他真的能请动玉帝!

自古以来大自然所发生的一切都会有预兆。

比如金鱼浮水,燕子低飞,鸡不进窝,蚂蚁搬家等。

不仅如此,还能观风探雨。

山雨欲来,黑云压城。

乱云飞渡,风急云低。

狂风大作,雷声隆隆,电闪雷鸣。

这无一不是下雨前的预兆。

至于他为何请不了太上老君救命

这实属无稽之谈。


马道行

说这个问题,就要扯到封神演义,老君和原始是阐教,除了黄龙真人以外,都是人修炼得道。虎力大仙等三道是动物修炼,是截教,属于通天教主或者女娲娘娘的手下,再者它们三个道行不够,身份不高,故而得不到三清的庇护。


王计辉

他们回答的都是放屁,乱弹琴,自以为掌握的很多。

开始为什么求雨?是因为大旱。既然是大旱,玉帝知道了自然会降雨。他们做的只不过是上了一道奏折而已:玉帝老子,我们这里缺水了,求求您施舍点雨水吧。于是玉帝下旨降雨。

上面那些乱分析一通,题目就问错了,还三清玉帝的!笑死人!


无忧岛主1

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求雨求风是一种法术,也就像一种程序,不管是人,是妖,是精,是怪,只要学会了这个程序,就能求下雨来。并不是跟玉帝有交情。

其次,要想太上老君救命,你必须是太清门人,或者太上老君有用的人。仨小妖精,不值当的。

然后,三妖兴道灭佛,本身与定的佛教东兴的计划相抵触,他仨必须死。


云逸苑主

去问下吴承恩吧!要不问问孙悟空也行。或是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