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保護公民及企業家產權的重要性及急迫性

論保護公民及企業家產權的重要性及急迫性

時下之中國,正處於全面變革時期,體制、機制深度調整,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風險加大,如何安全度過,是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的重大課題。

為此,中央召開第二十七次深改組會議,發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首次以中央名義發佈的產權保護的綱領性文件,是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及時抓住事物主要矛盾所做出的戰略決斷,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經濟、社會、法律價值及意義。

該《意見》闡述了對產權的平等保護、全面保護、依法保護、堅持共同參與標本兼治的原則,對將來的產權保護工作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導作用。

如何使這一綱領性文件落到實處,最高人民法院開了一個好頭。2018年1月30日,最高法、最高檢遴選七個產權保護典型案例予以發佈。我國雖然不是英美判例法國家,但極具指導意義的典型案例的發佈,無疑在現時的中國國情下將起到良好的示範效應,對中國民眾寄予法治的信心不啻為更好地實現方式。

在這七個典型案例中,許xx行政強制案更顯矚目。這是因為快速發展的城鎮化的背景下,量大面廣的徵地拆遷領域糾紛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新問題,完全可以從此案的裁決理念、原則、精神中得到部分有效地解決。

論保護公民及企業家產權的重要性及急迫性

論保護公民及企業家產權的重要性及急迫性

許xx行政強制案的典型意義在於:公民維權成本過高,救濟渠道不暢的問題仍難以解決。許xx案歷經中院、高院的一審、二審到最高院的再審,中間並無曲折,也歷時三年。筆者經歷的行政訴訟案件比此案曲折的甚多。雖然說,許xx案的最終得到最高法的改判,其補償利益得到公正維護,但從另一方面講,許xx的維權成本太高,且不論期間的物質、精力付出,單就時間成本及精神煎熬也是苦不堪言的。在物質財富愈強的當今,對公平正義的需求日趨高漲之際,遲來的正義是否是真正的正義,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嚴峻的課題。

值得一提的是,許xx案一經發布,即引發全國各地拆遷戶的大量問詢,作為此案的代理律師,我們深刻感受到此案帶給他們的震動與信心。這種對法治的信心,才是中國真正的財富,我們應該更加珍惜,更好地落實中央《意見》之精神。

許xx行政強制案反映出產權的司法保護理念,正在發生實質性變化。拘泥於傳統的司法理念中的“適當補償”“填平補償”已不能與人們所期許的“公平、合理補償”相適應,應該淘汰。這是歷史進步的必然。在生產力尚不發達,國家財力尚不富足的背景之下,“適當補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但改革開放四十年,尤其是實行市場經濟以來,國家財力大增,群眾對法律的需求及期望愈發高漲的形勢下,沿襲“適當補償”的理念來理解國家賠償法,來應用賠償標準,無疑會打擊人們對法治的信心,人才外流、資金外流的現象就會加重,對於國家整體利益的損害不言而喻。這也正是中央發佈《意見》,從戰略角度重申保護產權的初衷所在。

許xx行政強制案還反映出人們對“權利”“利益”內涵的認識正在發生實質變化。由過去的關注實體利益、物質利益,到現時的越來越注重程序利益、精神方面的利益。上訪民眾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群的利益訴求是對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保障,而非實際的物質利益。這其中包括司法理念也正在由原有的重實體、輕程序,而漸漸轉變為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並重。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蘊含大量機遇,是中國經濟騰飛的載體,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做優做強,並非易事。既要考慮現實可能性,也要考慮前瞻性,既要考慮地方政府的規劃前景、施政能力,又要顧及老百姓的現實承受能力及意識、理念的轉變程度。那種在徵地拆遷領域“言出法隨”,動不動看到破舊的街道、小區就“一指沒”,一拆了之,不顧任何法律程序的“衙門”作風,是要不得的。不僅會傷害老百姓的感情,使得發展成果共享的初衷不能實現,也減損了政府的公信力。而公信力降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持久的、根本的。只有有效持久保護公民、企業家的產權,才能使“有恆產者有恆心”。創新創業的基礎才會牢固,創新創業的活力才會被激發。如此說來,只有在依法行政的基礎上追求所得到的效率才是真正的效率,才是算得真帳、算得大帳、算得持久之帳。

作者丨楊在明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如果覺得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轉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