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的车,到底哪个好?

范清k1ng-bAby

对于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的选择,具体需要看什么用途。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误区: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落后,油耗高。

对于大多数买汽车的人都会追求发动机的性能优良,汽车发动机吸气的方式也决定汽车发动机的性能,现在市场上卖的车子,一部分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另一部分车子在发动机常规吸气的基础上发展的增压发动机,一种是涡轮增压式发动机,即是TUIBO,是发动机吸气做功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是机械式增压发动机,少量高档大动力汽车使用这种增压方式。


其实,涡轮增压发动机未必就省油。只是因为涡轮的增压作用,1.4T发动机可以拥有1.8L或者更大排量发动机的功率,但油耗要远远高于1.4L排量发动机,况且有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确需要停车后怠速冷却之后才可以熄火,维修和使用成本高,日常使用需要格外精心。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确实省油,但以市内代步为主的汽车消费者就未必非选涡轮增压发动机不可,因为低速或怠速状态下,涡轮增压不会启动。买车还是看需要,更多要看适用性。

有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未必就比涡轮增压发动机多费多少油耗,技术的先进性并不比涡轮增压发动机差。即使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还要看你配备怎样的变速箱。变速箱慢,动力输出还真的远远不如自然吸气发动机。


综合起来看,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成熟,稳定性较高、动力输出平顺,反应速度快、后期保养费用较涡轮增压发动机低。但跟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动力上确有差距。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排放;小排量高功率,能够提供持续的动力;但动力输出反应滞后,平顺性有待提升;后期保养维护费用不低。不能因为一些涡轮增压的舆论集中宣传而在选车时排斥自然吸气发动机。

喜欢平顺驾驶的,自然吸气好,因为油门不深踩,发动机低转速就能输出大扭矩(中等排量发动机),不会存在动力不足现象。

平时喜欢深踩油门的,涡轮增压比较好,因为只有涡轮介入后,动力才有明显输出,带T车一般是小排量的,低转速时扭力低,如果那种喜欢平顺的人,开这种车会感觉很肉。


自然吸气的汽车,就是很正常的汽油燃烧,虽然不如涡轮增压能充分燃烧汽油,但是实际驾驶的时候,并没有增加任何的汽车的负担,这样的情况下,耗油量并不是那么大,几乎和涡轮增压是一样的。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力量很强,爆发性很不错,所以在驾驶的时候,确实有很好的驾驭感,自然吸气的发动机爆发力不强,在同等排量和缸数的情况下,自然吸气的汽车的性能不高,驾驶快感低一些。


孙行者救援在线

汽车的发展历史已经过去了百年,从1886年汽车诞生开始,车型在不断地更新和换代,但大家可能会发现这些年只是加入了一些新的设计和智能互联产品。


自从1957年,美国本迪克斯公司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问世,并首次装于克莱斯勒,豪华型轿车和赛车上,从化油器到电喷的革命之后,而在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革命技术似乎进步不大。

其实这种感觉并没有错误,尽管全世界各大汽车企业都在努力研发,但在传统发动机和变速器技术方面确实没出现什么惊人研发成果,虽说挡位越来越多,但在传递效率上进步不大;悬挂、底盘之类的总成都进步不大。



我们都喜欢新物件,如果买台新款的车子,而没有装备新款的技术配置,心里不痛快,觉得没有别人的配置好没面子。


其实新的技术未必都是最合适您的,有些技术花高价买到,实用性却不好,还有可能用出一些麻烦毛病。

那些“短轴门”、“烧机油事件”、“气囊割喉事件”、“发动机断螺栓”、“发动机撞燃”之类的火爆话题,还有最近的本田机油事件,大家想必有些“恐惧”的感受。

就算一个流行数年的涡轮增压,也不一定就是您的最佳选择。

一些厂商的卖力推销之下,涡轮增压技术发动机,成为近几年汽车发动机技术一个“亮点”。在这样片面的推销之下,有很多消费者都以为,一部车子的发动机,如果标识的尾巴上带个“T”,相当于颁发了一个技术徽章。

但你要明白。加装涡轮增压装置,可以让小排量发动机爆发更猛的动力,也就意味着可以缩小发动机的体积、减轻发动机的重量,也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相对于大排量发动机)



当然,你会发现这些优点并不是厂商强调的重点,他们极力的告诉你:这种发动机很先进,劲儿大,还特别省油!

相比起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带“T”的确实动力更强,但比起同排量的发动机,带“T”的肯定更费油。

但这种比法不大科学,跟同样功率的大排量发动机比起来,“T”机确实省一点点,记住:只是一点点一点点!(据有关机构测试验证美版的的2013款蒙迪欧1.6T和2.5自吸的对比,两者功率差不多,前者百公里综合油耗只比后者低0.6升)



为什么带“T”的发动机省油效果不明显?

涡轮增压发动靠强制增加额外的进气量来提高升功率,但空气和燃油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多进了气就要多喷油,油耗自然也降不下来。所以说物理定律还是违反不了的。


大家会发现最开始时,积极主推涡轮增压的厂家主要都来自欧洲国家。这是因为欧盟对于汽车的碳排放要求比较严格,每台出售的新车上都会有每公里的碳排放量标准。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的排放跟油耗直接相关,烧的燃油多,二氧化碳排放就大。凭借着涡轮增压技术,可以在欧盟国家的油耗测试中取好成绩。

欧盟现行的油耗测试方法中,有四个市区循环工况和一个市郊工况。20多年前制定的测试方法,现在看起来似乎简单而天真:实验室里开着车起步、加速、稳定车速、减速、停车。市区工况环节中,每次行程4公里,最快时速50公里,平均车速19公里;市郊工况中,行程只有7公里,最快时速120公里,平均时速只有63公里。

想必大家都看出来,这种测试方法显然对涡轮增压技术机子是有利的。比较低的平均速度、比较短的加速时间、比较多的怠速工况,涡轮还没有介入或者工作的时间很短,油耗怎么能高?


这样的方法,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比同等功率的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占便宜。但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却未必能省油和减少碳排放。


说了这么多欧洲的事,只是想给我国的消费者提个醒,涡轮增压发动机不是专门为我们准备的,而是为欧盟的油耗测试方法准备的。适不适合我们自己,那你就要好好判断一下了。

如果买车就图个价格实惠、省心、靠谱、好用,涡轮增压的机子,就未必是你的最好的选择啦。中国市场上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价格比自吸的贵了不少,而且,涡轮在高温废气驱动下工作,生存环境相当恶劣,长期以来,可靠性和耐用性也是争议不断的话题!

最近这些年大家发现,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以前相比反而下降了不少,发动机的毛病比以前更多了。

据有关部门调研报告:近年来汽车中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故障案例越来越多,从2011年起,每100辆车故障率中,发动机与变速箱所占故障以每年6起的速率上升。其中,搭载4缸发动机的汽车故障率上升更为明显。J.D. Power公司全球汽车副总裁表示:“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2011年起,车企开始对发动机技术进行了重大改革,可能新的技术并不成熟”。


还有一些高科技的东西,比如电子手刹、ACC之类,更有极致像自动驾驶技术这些,更不必孜孜以求,有这些东西挺好,没有也无伤大雅。

大家买车时往往容易兴奋激动,很容易被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新装备所吸引到。在这个时候,您一定需要冷静下来好好考虑,我买车的需求是什么?它能满足我的需要吗?这款车合适我吗?我多花这些钱买这些新技术,新装备到底值不值?这些新玩意是不是就靠谱呢?


聊聊二手车

买车买涡轮增压好还是自吸好,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论。

首先涡轮增压,一般在车屁股后面都带一个"T"字,就是代表涡轮增压的车型。


涡轮增压,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气缸排除的废气,带动涡轮,然后吸入更多的空气和燃料结合。

另外,涡轮不是启动后就工作的,只有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涡轮才会工作,才会介入涡轮增压。

所以市区,堵车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涡轮不介入,其实和自吸是差不多的。


简单说优缺点吧!

1.涡轮增压发动机,如果涡轮和发动机匹配不好,到了指定转速,涡轮介入的时候,车子会往前窜一下(也就是专业术语说的动力非线性输出)。

2.相同排量的自吸和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如1.5L和1.5T,肯定是涡轮增压的动力更强劲,现在涡轮介入的转速值也都比较低。

3.维修保养方面,涡轮增压发动机因为其结构复杂,后期保养成本要高一些。

4.根据中国排量税情况,家用车买小排量涡轮机比同等出力的大排量自吸,从价格而言更实惠。

例如去年2017年购置税减半,1.6就是一个坎。

所以,老杨结合开过的大排量汽车自己增压车的情况。

个人观点是,如果市区不是特别拥堵,建议考虑涡轮增压发动机。

毕竟技术也都很成熟了。油耗经济性也比较好。

如果是您呢?您买自吸还是涡轮增压?欢迎在下方留言。


老杨爱车说


我本人是“大排量NA的”粉丝,自己也有一辆“大排量NA”的车子,虽然我更加喜欢NA(自然吸气),但不得不承认NA机头越来越不适合这个“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了,下面我来说说“NA”与“涡轮”哪个更好。。。

最近的十几年,围绕着NA与T谁更好的争论从未停止,也从未分出个高低,而事实上看NA与T真的很难说谁好谁坏,只能从“谁更适合”的角度入手进行一下评判。。。

NA机头自然平顺,转速拉起来时动力“澎湃”,声音还很好听,但是对于NA机头来说,最重要的是转速,只有在转速拉起来时,车才有劲,换句话说就是“低转速下扭矩”比较低,扭矩峰值往往在4000转以上,试问在如今拥堵的“城市交通”下,“一走一停”是家长便饭,您有多少机会将“转速”拉到4000转以上?转速上不去,车子就没劲,因为“自吸”车低钮不足是通病,也是NA机头的特性。现在有很多朋友抱怨NA机头肉,其实自吸一点“都不肉”只是在拥堵的路况下,您转速上不去,转速上不去车子就没劲,就比如大名鼎鼎的“本田F20C”这算经典的自吸了吧,5000转以下表现水平和“老捷达”真差不多,只有转速拉到5000转以上才会爆发,所以就算把F20C拿到现在,又能发挥出什么性能?所以当今的“拥堵交通”严重制约了NA机头的性能。



至于“涡轮机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在“质量上”绝对没有问题,就算把发动机跑废,涡轮也不会有问题,前些天遇到一个09年的2T君威,只是“泄压阀”坏了,但是“涡轮”叶片之类的一点问题都没有。09年的涡轮都如此耐用,更何况现在了。所以不要再说涡轮质量不好了,那是偏见。至于涡轮“迟滞”这一说法也是个遗留问题,过去的大号“涡轮”打的bar也非常大,“介入转速高”,牺牲“低钮”换“高功率”多用于赛车,因为赛车容易保持高转速,所以只要转速上去“迟滞”现象就不存在了。而如今的涡轮增压值都很低,介入转速“非常低”1000多转即可介入,即使仍有迟滞,可1000多的介入转速谁能“感觉出来”,同是1千多转“涡轮”的扭矩比NA大多了,您说怎么可能感觉到迟滞?所以“迟滞”一说也是个惯性思维,又不是专业车手,可能有的人“连车都没碰过”,就开始喷“涡轮迟滞”,涡轮不耐用等等等等。


总结的说,“涡轮机头”更适合“城市拥堵的交通路况”,油门轻轻一踩就有劲,2000转就几乎达到“最大扭矩区间了”,相比NA来看,NA至少要踩1半以上,结果转速还没上来又到红灯了,所以为什么不买一个轻轻一踩就来劲的车呢?能轻踩就别深踩。拥堵的路况拼的是“低钮”,谁“低转速扭矩”大,谁在城里开起来就越舒服。。。涡轮机头在低钮方面显然更有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