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結不成婚的中國男青年

如何拯救結不成婚的中國男青年

主要國家男女比例圖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男性人口為686852572人,佔51.27%;女性人口為652872280人,佔48.7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105.20:100。男性整整比女性多出3398萬人口。

“光棍”危機嚴重

曾有一篇題為《中國光棍危機2020年或全面爆發:單身男性上千萬》的文章,該文稱,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4年末,中國大陸男性人口70079萬人,比女性多3376萬。80後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100,70後非婚人口男女比則高達206:100,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人口學者、高級統計師姚美雄判斷,光棍危機可能於2020年後全面爆發。

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剩男”規模將接近澳大利亞總人口,他們中絕大部分將終身打“光棍”。而事實上,中國光棍危機的跡象從20世紀80年代已經初顯,直到21世紀初才得到重視。作為世界上出生性別比失衡最嚴重的國家,中國的光棍危機正在發生,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也需要各界的重視和警惕。

據報道,15年後,每100個20歲的女孩周圍,將環繞著118個同齡的追求者。據此估算,1990年出生的男性,將有六分之一始終單身,2000年出生的男性,會有七分之一孤獨一生。可以說,他們是這個危機的最大受害者。

而按人口學專家易富賢的估算,以22-60歲的男性人口對應20-58歲女性人口,姑且定義男性人口超過女性的那一部分為“光棍”,那麼2010年之後,中國的“光棍”數量快速攀升,2022年超過2000萬,2028年超過3000萬,到2041年將超過4000萬。

是什麼造成性別失衡?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原本比較平衡和穩定的人口性別天平出現了嚴重的傾斜?人口學者黃文政、梁建章認為,出生性別比失調是性別偏好、生育數量限制和胎兒性別鑑定這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後果。這三個因素缺一不可;去掉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不會出現男女比例失調。

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當年出生性別比為116.9,其中第一胎出生性別比為107.12,第二胎就飆升至151.92,第三胎更高達160.3。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第一胎的出生性別比基本正常,越往後就有更多的女胎被選擇性墮胎,從而推高了出生性別比。

如何拯救結不成婚的中國男青年

中國"男光棍危機"或全面爆發

性別比失衡的嚴重後果

問題一:婚姻擠壓

人口比例失衡首先帶來的是婚姻擠壓問題。再過15到20年,一部分大齡男青年由於找不到對象,只能到下一年齡段的女青年中找。如此循環下去,

“老夫少妻”將不再是個別現象。而年輕男性與年長男性之間爭奪配偶發生的人口衝突就會隨著人口的失衡而進一步加劇。同時,大量的未婚男性出於自身的婚姻需求,甚至會採用拆散已婚家庭組建新家庭的方式,導致了家庭結構的不穩定。

問題二:性別擠壓

除了婚姻擠壓,出生性別比失衡還會產生就業性別擠壓問題。未來一二十年裡,男性勞動力過剩,男性勞動就業將變得更為困難。到時候,找工作過程中受到性別歧視的女同胞們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企業打出“限招女性”的旗幟來。

問題三:社會犯罪現象增加

男女比例失衡還容易滋生各種社會犯罪現象,家庭和社會不穩定風險係數會不斷增大。想象一個女性稀缺的社會吧:男人們湊在一起總是危險的,容易發生打架鬥毆和殺人放火等罪行。其次,未婚男子越來越多,必然會導致賣淫嫖娼現象更嚴重,騙婚、買賣婚姻、性犯罪會增加,性病、艾滋病等會更氾濫。

問題四:養老保障問題

我國目前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鑑於目前出生性別比偏高的實際,未來幾十年過低的老年性別比將會升高。在當前農村以家庭贍養為主的養老保障體制下,將造成大量終身未婚者沒有子女養老的情況,這無疑增加了整個國家社會保障問題的複雜性。

如何應對“光棍”危機?

治理性別比失衡問題著眼根本,將重點放在促進性別平等上。

韓國也曾出現過性別比例失衡現象,這一現象出現於八九十年代,在1990年,韓國出生性別比達到過116.5的峰值。

韓國政府為此早在1983年就成立了作為管理婦女問題的唯一國家機構——韓國婦女發展機構,附設在政府健康和福利部之下,負責對婦女進行研究、教育和培訓,促進婦女參與社會發展,享有社會福利。1998年,韓國政府為更好地履行對性別平等的承諾,成立了總統府婦女事務委員會,之後升格為韓國性別平等部,成為韓國曆史上第一個負責性別平等事務的政府專門機構。在此期間,還在政府各個部門設立韓國總統府性別平等促進委員會(即性別平等部的前身),形成多部門協調的部門管理環境。在法律方面,自20世紀80年代,韓國政府制定或修訂了一系列旨在維護女童權益、反對歧視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法律。

除了政府官方的措施,大量活躍在政治、社會各個領域的非政府組織及非政府組織團體在促進韓國女性運動的過程中,廣泛社會動員、宣傳倡導,在經濟上多管齊下保障女性就業,鼓勵女性創業;在政治積極呼籲,鼓勵婦女參政;在社會運動上廣泛倡導,形成社會關注氛圍。

經過20多年的努力,韓國的出生性別比失衡治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首先表現在韓國性別比失衡治理的直接目標的實現,即性別比指標趨於正常,性別比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關愛女性,尊重女性的社會機制在韓國的建立,韓國女性地位的大幅度提高。這將從根本上遏制性別比再度失衡的可能。

最後

中國出生性別比嚴重失衡的狀況若不改變,會令整個社會蒙羞。如何治理性別比失衡必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相關組織、每位公民的積極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