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补贴力度很大,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农民不愿意购买?

段兴宇

首先,我想说的是,补贴多不多和农民买不买并没有最直接的关系,生产工具是农民生产的必需品,不会因为有补贴就囤很多,也不会因为不便宜就不买,决定农民是否购买最关键的还是:农业生产是否需要。就我调研发现,像旋耕机、犁这种农机具在市场卖得还是比较火爆的,而且更新频率也较高,可以看出农民对机具的购买热情还是很高的。

但是像拖拉机和收割机这种机具农民就不需要么?当然需要。这个时候农民不购买的原因就不能用供需理论来解释了,而是其价值决定了农民是否负担得起,像翻地机等耕整地机具一台套也就两三千,再高端一点哪怕是国外知名品牌也不会超过一万,普通农民一年收入两三万的话,这些钱还是负担得起的。但是农机呢?现在农机企业为了迎合国家的深松补贴政策,拖拉机都去生产80马力以上的大马力拖拉机,一台下来便宜点的也得八九万,别说是没什么钱的农民,就是在北京打工的白领也要咂舌一下吧,这也是为什么行业报告分析数据称大中拖市场严重下滑,农机具市场还是有可为的原因。

其实农机企业生产这种大马力拖拉机以及各种高端收获机也没有打算卖给小农户,看过农机展的人都知道,现在是对于农机企业而言是“得合作社者得天下”,所以去年秋季展某公司组织了合作社参观团去参加展会,迅速得到了农机企业的追捧。但是这些合作社理事长不傻,企业产品是“用心”还是“应付”,他们一用便知。现在国内很多农机企业急哄哄的追市场热点、跟紧补贴政策,可是产品跟不上,服务总掉链。这就让企业既放弃了小农户,又失去了大客户,所谓“竹篮打水一场空”说的便是此吧。

再说回农机补贴的问题,看题主所说好像农机补贴都补给农民,农民应该皆大欢喜似的,事实上是,农民因为买农机却往往痛恨上政府,普惠农民的农机补贴为什么这么遭恨呢?这“锅”应该谁来背?事实上,农机补贴出发点确实是让农民减轻负担,但因为补贴政策机制一直在探索过程中,让农机企业钻了空子,农机企业把补贴给农民的钱加到产品上,这样农民在购买农机的时候并不会有实际上的优惠,反而补贴政策让中国一大批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农机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起来。2018年农业部对未来三年的农机补贴政策倒是有了一个大变化,那就是:补贴实行敞开、补贴制。这个政策确实对农民算一个福利,农民购买农机再也不用担心有没有优惠指标了,也就是不用担心自己多花钱了,至于说想要省钱嘛,等下一轮三年的政策吧。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农机合作社,服务最精英的农机经营者!


农机合作社

农机补贴的力度大,不代表农民就有能力购买农用机械;并且购买农机也得看农民是否有购买需求。

1、购买力不足。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农业耕种的特点散户型和小户型为主。耕地面积较小,种地收入较低,多以上了年纪的老人耕种,年轻人大部分以打工来补贴家用;还有一部分将耕地出租、转包,赚取租金,由有能力、有想法种植大面积的人或者合作社耕种,这部分人是农村购买农机的主力,但是这样的人或者合作社占总农业人口减少。因此造成了连年补贴、推广,购买数量却没有提升的现象。

2、地形特点。东北地区、新疆地区、内蒙古地区以及河南中原一带拥有大面积的平原,其余地区的耕地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地带为主,不适合农机作业,尤以西南地区的贵州、四川、云南一带突出。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山地、丘陵地区的耕地并不适合中型或者大型农机作业,而国家补贴力度最大的是中型和大型农机。购买力主要集中在上述适合农机作业的四个地区。因此,购机数量无明显提高。


3、粮食价格。目前国家补贴的机型主要以大田经济作物为主的辅助农用机型。玉米、水稻和大豆的价格没有提高却下调保护价,农民种地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忙活一年收入还降低了,怎么还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农用机械呢。目前,农机推广力度最大的仍是黑龙江垦区和新疆生产兵团,中大型农用机械的购买力仍以这两个国营大型农垦企业为主。

这是我对中国最辛苦的农民兄弟对农机购买热情不高涨的一点分析,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大爱无言5089088

补贴是不小,但是能拿到手里并不容易。还有自己的投入也不小。再有就是现在农民种地没有帐算,缺少积极性,种地的少了。而且现在的机器总量也不少,竞争激烈。机器买到手里挣钱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