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了,手把手教你寫“家訪故事”

期末了,手把手教你寫“家訪故事”

家訪小故事

人們常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應該是廣博而崇高的。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應該像父母一樣純潔無私。讓他們在愛的陽光中健康成長。

我所任教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城鄉結合部,部分孩子家庭生活困難,學習困難,留守或單親,思想、學業上發生大變化的學生較多,為確保家訪活動實效,我堅持以實地走訪家長或監護人,上門家訪,電話訪等形式與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與家長們探討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走進了孩子們的內心世界,這一路走來給我的感受很深,有歡喜,有憂愁,有酸楚,有感動,有壓力,也有責任……

鄒玉婷是個很內向的孩子,但是她非常認真,屬於我比較喜歡的腳踏實地、認真樸實的類型。我第一個去的就是鄒玉婷的家裡。鄒玉婷家是德安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父親早年就中風癱瘓,全家經濟來源主要靠母親在工廠做工,平時兩個懂事的女兒會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說到這兒,媽媽嘆了口氣,孩子在旁早已鼻子酸酸的,媽媽眼淚也禁不住流了下來。玉婷忙過去給奶奶擦眼淚,一陣莫名的感觸立時湧上心頭。

媽媽說,孩子學習很自覺,成績也還不錯,最簡單的想法就是讓她將來能考上大學。媽媽說,孩子很聽話,性格也不錯,在學習上還多望老師和學校想想辦法幫助她提高自信。從家長話語中,我明白了家長對孩子的莫大的期望,在和家長的祝福聲中,在孩子的殷情期盼的眼神中,我告別了玉婷和她的媽媽,踏上了回校的路。

回學校的路上,那含淚的情景,祝福的話語,殷切的期盼,在我腦海裡一一放映。可愛的孩子們,社會家庭希望之星;可敬的家長們,肩負養育之重任。眼前孩子們稚氣未脫的笑言,求知渴求的眼眸;家長們發自肺腑的話語,對孩子的殷殷期盼,驅使我作為教育者更應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用愛去呵護,用心去感悟,用身去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