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樓市走向大家怎麼看?

展歌70008979

任澤平說過,樓市“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那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分析。

金融:

4月2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了“結構性去槓桿的思路”,將“去槓桿”比較精準地指向了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

結構性去槓桿是什麼?按高層的話說就是:分部門、分類型、分政策。就像去健身房減肥塑形,肚子有肉就練腹肌,大腿粗就減大腿。但同樣,哪裡太瘦了,就需要適當“調整一下”,增加點脂肪。

目前債務餘額較高的部分依然是企業、家庭和政府,國企改革、去槓桿如火如荼,但絕大多數民企和家庭部門槓桿率還是比較高,而且“暴雷”現象開始出現(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7日,包括四川煤炭、大連機床、丹東港、億陽集團、中城建、神霧環保、富貴鳥、春和集團、中安消等近40家發債主體,超過50只債券約600億元的風險規模。),不過家庭部門下降趨勢明顯,家庭負債同比增速連續第12個月下降。

民生證券數據顯示,從存量看,2017年Q3房貸槓桿率回升,全年維持在26%左右,2018Q1升至27.68%,增量為48.08%;從增量看,2017年居民購房加槓桿速度開始放緩。

顯然,不管是基於樓市調控也好,還是購買慾望下降也罷,樓市的增量資金正在減少,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最重要的是,貨幣對於樓市的邊際效應正在逐漸減弱,消費會接過經濟增長的接力棒。

土地:

財政部公佈的一季度財政收支數據顯示,1-3月份,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約1.33萬億元,同比增長41.8%,這與去年的漲幅基本一致。

細分來看,4月,全國330個城市土地成交量價環比均上揚。從成交量來看,住宅用地成交1423幅,4956萬平米,環比下跌34%,同比上漲38%。從土地成交樓面均價來看,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均價4956元/平米,環比下跌34%,同比上漲38%。

總之,土地的量、價、收入,依然在不停地漲漲漲,但是!別忘了還有租賃住房用地。

去年8月,國土資源部等部門確定北京、上海、廣州等13個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租賃用地很大程度上對沖了土地成交量,實際上用於商品房的供地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多。

供給不足,需求卻在增長。在過去的3年,中國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比例逐年提升,從14年的10%、到15年的29.9%,到16年的48.5%,17年各地棚改貨幣化安置的目標平均約60%。

地方政府樂於棚改是有原因的:給錢讓你買房,推高房價,還能去庫存,需求旺盛還能增加出讓金收入,蓋房子拆房子拉動當地GDP,搞一搞投資還能化解債務風險,一舉N得。而一二線城市溢出的需求又催生了房企加大在三四線城市的拿地信心。一來二去,三四線城市量價齊升。

人口:

人口與房價的邏輯很複雜,但也很簡單。近期,在南京、成都、西安、海南等多地都掀起“搶人大戰”。與其說是人才引進,不如說是擴大購房人群支撐開始起漲的房價。畢竟像一些二三城市(比如南昌),房價漲勢剛剛有點苗頭,就被來了個“按頭殺”,多少有點不服氣,這不!人才引進政策也在預料之中推出了。

綜上,很多指標已經說明,房企高速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資金多重監管使房企資金鍊收緊,加槓桿也顯然不適合當前形勢和高層的意願。因此基於上述原因,預計下半年三四線城市還將保持慣性上揚,但是幅度會打折扣。

至於一線,調控的排頭兵,環比不增長不是說著玩的,至少在這幾年很難說。二線可以說是蠢蠢欲動,畢竟需求在那裡。

結語

加槓桿,負債變資產的時代已經過去,記住:降低風險資產配置,負債永遠都是負債。如果你不重視它,它將是壓倒你的最後一根稻草。


小白讀財經

近期,新華社發表了題為《“房住不炒”讓房價漸回理性》,就2018年樓市調控發文,房價調控並非這輪調控的終極目標!2018樓市將繼續從緊調控!

文章指出:日光盤、高價地熱、開發商坐地漲價……類似樓市“高燒”現象逐漸退幕,在“房住不炒”指揮棒作用下,供需兩側發力的調控政策效果顯現,房價漸回理性通道。“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為房地產市場正本清源:房屋的真實價值在於其居住屬性。以此為出發點,去年百餘城市陸續採取限購、限貸、限商、限售政策,掐斷樓市投機炒房通道,逼退樓市“高溫”。

回顧去年以來房價變化節點:8月份,15個熱點城市新房環比價格首現最近3年來全面停漲;10月份,10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跌回1年前水平;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均連續15個月回落。房價變化是調控效果的直接表現,但房價控制並非本輪調控終極目標。

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那麼,2018年調控政策有啥“硬招”?穩樓市關鍵棋子落在哪兒?以下7個關鍵詞你得知道!

關注一:樓市調控

熱議關鍵詞:持續“錢緊”?

2017年,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密集的調控政策。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年內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佈接近110個城市與部門(縣級以上),發佈的調控政策次數多達270次以上,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多次發佈政策,僅北京一個城市發佈的各類型房地產調控政策就超過30次。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分類調控是2017年調控的主基調,最大的特點是一城一策,甚至一城多策。從調控城市看,15個熱點城市是調控熱點,上半年,從一二線城市開始,逐漸向周圍城市擴圍,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內部三四線城市聯動中心城市出臺收緊政策;下半年,三四線城市調控進一步擴圍,集中在山東半島城市群、海西城市群、安徽中部及中西部地區重點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熱點城市全面嚴控,進入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的“五限”時代。

繼限購、限貸後,部分城市開啟的“限售”模式成為2017樓市調控的一大特點,抑制短期投機需求穩定市場預期。至12月末,全國已經有超過50個城市實行限售措施。從限售年限來看,限售分化為2年、3年、5年,甚至有特定地塊10年限售,大部分城市限售期為2-3年。

今年以來,中央多次釋放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行業的信號。1月13日,銀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整治重點包括向“四證”不全、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商業性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發放首付不合規的個人住房貸款;以充當籌資渠道或放款通道等方式,直接或間接為各類機構發放首付貸等行為提供便利;綜合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信用卡透支等資金用於購房等。房企融資難度越來越大,甚至有銀行已暫停受理房地產行業新增授信,或暫停房地產開發貸業務。

歐陽捷還表示,從信貸方面來看,現在流向房地產的資金越來越少,錢越來越貴已經成為一個大的趨勢,今年的限貸政策是絕無放鬆的可能性,2018年還會延續2017年“錢緊”的態勢,而且形勢會更加嚴峻。

關注二:房價

熱議關鍵詞:漲?跌?

在房價高企的今天,房價的一漲一跌都牽動著購房者的神經。

2017年房價有漲有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北京、深圳、南京、杭州、成都、鄭州等9個一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價同比出現下降,降幅在0.2至3.0個百分點之間,即2017年底的房價低於2016年同期。北海、太原、呼和浩特、瀋陽、大連、長沙等61個二三線城市房價有所上漲,漲幅在0.1%至13.2%之間。

2018年房價是升是降,還有多少下降的空間?幾位專家總的看法各異。

泰禾集團副總裁沈力男則表示,2017年在調控政策環境下,樓市還是有一個比較好的答卷,13萬億商品房銷售額,接近17億平方米的銷售面積,再次創了天量。2018年市場可能有所回調,但是房地產市場的蛋糕仍然是龐大的。從中長期來看,房價會溫和地保持這樣一個節奏的上漲,不會大起大落,這個趨勢是很難逆轉的。房地產兼具的居住和投資屬性,在資產配置上,它具有不動產的特性,可能也許不會大漲,但是也不會讓你失望。在一線城市和核心的二線城市,不管是住宅還是商業,都有配置的重要價值。

新城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歐陽捷也提到,2018年市場將是一個“大穩小亂“的一年,市場平穩對於房地產企業、對於房地產市場、購房者來說都是好事。樓市既不會大起,也不會大落,房價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

關注三:土地市場

熱議關鍵詞:熱度繼續?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300城市土地供應小幅回升,熱點城市新增供應穩定了市場預期,拉昇成交量及出讓金上漲,樓面均價較去年有所收窄,平均溢價率同比下降。出讓金方面,受宅地供應增加影響,住宅類用地出讓金較2016年增加約4個百分點,達82%,商辦類及工業用地佔比分別下降3個及2個百分點,合計為17%。成交面積方面,各類用地供求結構較穩定,工業用地仍佔半數,住宅類與商辦類佔比較去年增加近3個百分點,住宅類成交面積佔比同比增加4個百分點,達37%。

“2018開年中國多城土地市場成交活躍,土地供應持續增加,似乎延續了去年土地供應的熱度。”宋清輝分析,總體而言,在一二線城市,房地產企業對住宅類土地拿地積極性依然較高,房價整體仍在走高。在此背景下,預計2018年土地市場供應將會增加,地價還會持續走高。

歐陽捷也認為,土地供應方面,2018年可能比2017年多一點或者少一點,但土地供應的整體趨勢是向下的,現在土地越來越珍貴,越來越稀缺,地價也就很難有下降的空間。

“限地價”作為傳統的調控手段之一,最早開始於2007年在深圳的試點,並在2011年前後成為各主要城市土地調控的主流工具,“競配建”也成為“限地價”的常見組合調控政策,主流配建內容為保障性住房。2017年,福建、廈門、東莞先後出臺了有關“限地價+競配建”的土拍新規,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各大熱點城市也對傳統調控政策做了多元嘗試與創新,“競配建”的配建內容也日益豐富,包括杭州的競養老設施面積,廣州、中山、成都、武漢等地的競人才住房、公寓,江門市的競停車位,瀋陽競社區綜合服務用房等。在“限地價、競配建”同時,對於實施該項政策的多個城市來說,也起到了平抑地價和房價的作用。

為降溫土地市場,北京、上海等城市亦推出了“土地自持”和“租賃用地”地塊。目前,全國13個城市共成交自持、租賃住宅用地181宗,商品住宅自持、租賃面積達595.3萬平米,杭州、上海、北京為成交宗數最多的城市,上海成為成交面積最大的城市,達177萬平方米。

關注四:房地產稅

熱議關鍵詞:執行時間表

房地產稅一直是“兩會”期間民眾關注的熱點話題,2017年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大會新聞發言人傅瑩表示:“今年沒有把房地產稅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安排”。房地產稅是否會在2018年取得實質性進展,仍然受到了廣大民眾的關注。

按照2019年稅收立法要完成全部立法程序的相關計劃,2018年稅制改革或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在此背景下,房地產稅在今年將會被繼續推進。根據目前的進度來看,預計房地產稅在2020年前將會取得突破,2025年之前出臺是大概率事件。

房地產稅是現代財政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現代財政制度理順了之後,房地產稅才能同步推出來。預計國家層面的立法,可能在2019年底或者2020年出臺。但是具體的實施,還需要經過國務院的房產稅實施條例,以及各省的實施細則出臺,2021年房地產稅或許才會真正落地。

房產稅在短期內可能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大家可能會出現觀望的心態,暫時不買房了,房地產市場或許會面臨量價齊跌的局面,但是這是屬於局部的或者說是短暫的影響。從長期來看,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有限。

歐陽捷還提到,房地產稅的徵收還要兼顧公平、效率、合理性的問題。也有專家指出,房地產稅的徵收將會有一套具體的、專業化的評估方法。房地產稅很可能是一個地方稅,所以各個地方的稅率可能是不完全一樣的,徵稅範圍、徵稅對象、減免稅的細則也可能有所不同。

關注五:租購併舉

熱議關鍵詞:租購同權

中央不斷完善住房租賃制度,加快推進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2017年7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要求在人口淨流入、住房租賃需求旺盛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同時選取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瀋陽、合肥、鄭州、佛山等12個城市開展首批試點。

在中央層面的密集推動下,各地政府紛紛積極響應,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發展,12個試點城市均陸續公佈了住房租賃扶持政策。從試點實施方案看,各地均從保障承租人權益、供給、金融、財稅、監管等方面進行細化。同時,北京、上海、無錫、煙臺、銅陵、洛陽、海南、雲南、江西等省市雖未列入試點,但也出臺保障租賃、積極探索建立“租購同權”制度等措施。

多地加大住房租賃市場的土地供應,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也開始正式推進落地。除武漢、瀋陽、成都、南京、合肥、杭州、鄭州規定部分出讓土地須自持或配建一定比例的租賃型住房外,出臺租賃方案的城市均有針對性政策進一步保障租賃住房用地供應。上海公開出讓位於浦東張江、前灘和嘉定新城的土地採取“只租不售”模式,深圳針對福田、羅湖、南山、鹽田四區的棚戶區改造項目所建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也規定“只租不售”。國土資源部、住建部發布《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確定第一批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廣州、佛山、肇慶、成都13個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

宋清輝指出,租購併舉是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重點。十九大之後,加快建立租購併舉、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是頂層設計的出發點。從這個方面來講,預計2018年樓市將會繼續加大住房供給保障力度,並加快推出租售並舉等調控舉措,以抑制樓市投機現象,讓房子迴歸居住屬性。在此背景下,預計未來租房市場發展的方向是繼續增加市場規模,滿足人民群眾的住房需求。

為承租人賦權的“租購同權”成為大部分城市制定租賃試點方案的主要方向。廣州、南京和江西明確將“租購同權”寫入試點方案,煙臺提到探索建立“購租同權”制度,杭州提出“租購同分”。而其他城市如武漢、瀋陽、鄭州、成都、合肥、深圳、上海等發佈的試點方案均提出給予租房群體在醫療衛生、住房公積金、就業、法律等方面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其中瀋陽要求建立承租人居住證權利清單,不斷擴大承租人權利。上海明確常住居民租戶享有子女義務教育;北京規定租房可落戶,符合條件的京籍集體戶口子女可在租房所在區入學,本市戶籍居民承租公租房和直管公房可根據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的信息依法申請辦理戶口登記和遷移手續。

但宋清輝指出,當下,“租購同權”與老百姓的期望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但“同權”的方向值得肯定,應繼續大力探索。相信在各地立法推動情況下,“租購同權”一定能夠真正可以實現。

關注六:共有產權

熱議關鍵詞:能否平抑房價

隨著多個城市共有產權住房的推出,我國住房保障市場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共有產權房,指的是地方政府讓渡部分土地出讓收益,房屋產權可由政府和市民按一定比例持有,然後以較低的價格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家庭,保障對象家庭與地方政府簽訂合同,約定雙方的產權份額以及保障房將來上市交易的條件,以及所得價款的分配份額。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南京、福州、煙臺五地供應共有產權房。

2017年8月3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對《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印發的通知》公開徵求意見。9月2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聯合三部委發佈《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未來5年供應25萬套共有產權住房的目標,著力滿足城鎮戶籍無房家庭及符合條件新市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未來,推出共有產權住房制度的城市或將進一步擴圍。9月14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支持北京市、上海市開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的意見》,支持北京、上海深化發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工作,鼓勵兩市結合本地實際,在共有產權住房建設模式、產權劃分、使用管理、產權轉讓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力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廣東省跟進探索建立共有產權住房制度,根據定價標準及個人出資數額,確定個人和政府或者個人和有關單位持有住房產權的相應比例產權。10月2日,福建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八條措施》,明確福州、廈門兩市今年年底前啟動一批共有產權住房建設並出臺共有產權住房的具體管理辦法。

對於共有產權房的影響,宋清輝分析稱,共有產權房的作用是分流商品房需求,平抑熱點城市房價,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經濟能力,但是由於房價漲得過快又買不起房的群體。2018年,預計將有批量的共有產權房和租賃住房入市,有望進一步為房地產市場降溫。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北京市產權型保障房和政策房中,比如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自住型商品房,在滿足一定條件後是可以轉換為完全商品住房。但此次北京市共有產權房確立了“封閉管理、循環使用”的原則,明確共有產權住房的共有產權性質再上市後也不能變更,即共有產權住房購房人取得不動產權證滿5年的,可按市場價格轉讓所購房屋產權份額,同等價格條件下,代持機構可優先購買。

陳雲峰指出,共有產權房的售價低於市場價格,能夠起到平抑房價的作用。另外,共有產權房的封閉運行,能夠使得政府把這部分房產像拳頭一樣收回來,然後再打出去,持續保障城市“夾心層”的購房需求,有利於保證保障房市場的持續供應。

關注七:長效機制

熱議關鍵詞:實現的路徑

近年來,中央多次強調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12月2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12月23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2018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抓好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嚴格執行各項調控措施,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

宋清輝指出,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指的是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一系列手段,建立的符合中國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以確保市場穩健和住有所居,市場相關各方相互關係與作用的機理。長效機制的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作好頂層設計,明確階段性目標,完善組織和架構,分解總體任務,落實相關主體責任,是建立長效機制的基本要求。

歐陽捷表示,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包含著立法、行政等多樣化的內容,機制的建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將是一個不斷的調整完善的過程。

宋清輝還提到,建立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還涉及到基礎制度的改革,任務比較艱鉅。現在長效機制的出臺還缺乏長期的政策調控,僅有短期的政策調控遠遠不夠,否則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便很難持續發揮出效果來。

對於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內容,房地產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首屆華夏地產投融資峰會暨金瓴獎頒獎盛典上表示,我國未來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建設或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加強對土地市場的計劃管理,提升國有企業對土地開發與房地產開發的參與程度;第二,繼續實施限購、限貸、限售政策,可以適時放鬆,但不會取消;第三,在壓縮市場化供應的同時,重啟體制內住房供應渠道,允許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自主建房、內部分配、低價購買、限制產權、封閉運行;第四,通過共有產權方式,解決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問題;第五,通過放鬆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方式,擴大建設用地和租賃房供應;第六,通過開放REITs市場、減免稅收等方式,支持國有企業進入持有和租賃市場。


南方都市報

2017年,最上面為我國樓市種下一根固定樁,該固定樁叫做: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炒的。

2018年春節第一天,重量社再為該固定樁再次更名:住房不炒!

重量社選擇在春節第一天就樓市調控發文,無非是在告訴人們,我囯房價逐漸迴歸理性在望。同時也是在告訴炒房客,房地產調控並非一陣風,鬆綁無期,房子不炒了。

房價微降不是最終目標,證地產調控政策將再次下狠招,房價不迴歸理性不罷休。

房住不炒,意在告訴剛需,政策將為市場剛需打通房價迴歸理性通道,讓調控政策逐步顯現效果。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硬招打壓下,我國樓市部分熱點地區,2017年11月至12月首次出現停漲。由此可見,炒房通道似乎已堵住了點。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是上面頭次為房子定位。在這個新定位的影響下,2018年,預計整體房價有可能得以控制住。就算回落希望不大,降幅微小,至少狂漲已經退潮。



如何逼退樓市高溫?唯有各方同時出招。重量社大年初一發文,說明樓市調控長效機制已成型,投機炒房將逐漸退出市場。

邊打雷邊下雨,雨將越下越大!這是自然規律。也是自2009年以來最為響亮的雷聲。2018年,中國樓市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隨著住建部加大力度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建設。各大非房地產民營企業參與住房租賃市場,以住房租賃為契機,拉住房價,逼退投機炒房,再加上住房立法體現成熟,估計未來幾年,中國房價逐步回落可能性較大。

從目前形式看,四大行也在配合調控。住建部已經放話,堅持調控不動搖,多次強調從緊調控。不難看出,上面態度有多堅定。接下來,就看剛需們忍不忍得住了。

在前幾天的一道悟空問答答題中,我們也有提到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問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之所以有2017年的那個漲幅,原因是,一二線城市逼得太急,房屋需求量開始回退三四線城市。坊間也在傳說,賺一二線城市的銀子,買三四線城市的房子。

這個坊間傳說有一定的依據。因為,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這兩年,尤其是2017年,一直在漲。

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是事實。上漲的原因是資金迴流和三四線城市房價還有上漲空間。五、六千元一平上漲到均價八、九千元一平可能性很大。經濟相對穩定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已經突破八九千元,2017年已經事實存在。上一答題我們已經提到。這個主要原因是回鄉購房造成。因為在一二線城市的租賃同權機制尚未成熟,流動人口一族需要給孩子上學機會。應該說,回鄉一族來勢兇猛,一旦發現一二線城市購房無望,調轉槍頭回鄉置業。回鄉一族回鄉置業是明智之舉,搶在房價末突破萬元大關之前。

隨著一二線城市租賃同權機制的成熟,未來幾年,三四線城市房價也會逐漸迴歸平穩。但,三四線城市房價再回落到2016年的價位已經不可能!在均價八九千元頂上搭床安鋪可能性較大。

由於四五線城市樓市有價無市原因,加上下降空間有限,2018年還是原地踏步走,未來幾年,也就這樣的形式了。


山那邊來人

2018年樓市走勢。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本人已買房廣東碧桂園,深刻體會到了中國樓市的些門道。 2018年樓市的走勢,房價高低就是最好的體現。對於2018年樓市的走勢分析,從幾個方面去解剖,樓市的走勢就清晰了。

第一:國家政策的出臺。由於房地產是國家的支柱經濟,必然會受到政策的影響,今年樓市政策影響基本會在19人大代表的政策框架結構中去調整,政策限制一線城市樓市的價格,房價自然不會瘋狂的往上飆,一線城市房價會在政策調整裡穩中略漲。

第二:中國政府的改革紅利,惠及房地產。中國經過幾年的大刀闊斧的改革,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取得重大成功,會釋放了整個社會的消費慾望,百姓收入會增加,生活奔入小康水平。房地產公司在大城市市場飽和的情況下,會大肆的進軍落後的縣城甚至鎮區,大大釋放了消費慾望,買房都變成逛淘寶買東西那麼容易了。樓市會在新一波的消費需求中繁榮。樓價又在別的出口。找到了價值,樓市價格還是持續上漲。

基於這基本的原因,2018年整體樓市肯定在持續上漲,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甚至縣級別都會大幅上漲,因為樓市是個特別的行業,總是不遵循市場原則,價格總是讓人意想不到,心跳加速。


MIU育兒樂園

房價一直以來都是熱門話題,房價的走勢都牽動著國人的神經。國人對此看法有兩種:一種房價崩盤,價格斷崖式下降;一種是穩中求進。

首先來看第一種說法,大家普遍支持的原因有:1 房子資源過剩; 2 人口下降; 3 中國家庭負債率高; 4 普遍人買不起房,激起民怨,國家會讓房價下跌; 5 房價擠垮實體經濟; 6 國家政策出臺(租售同權,房屋共產權,即將出臺的房產稅)

但是我支持第二種說法,原因如下:1 房地產涉及甚廣,土地出讓稅,交易稅佔財政收入23%,龐大的數據,讓管理層不會輕易放棄; 2 房貸比重佔總貸款1/5,一旦崩盤,銀行出現1萬億以上的爛賬,加速貨幣貶值,到時窮人更窮; 3 現在建築材料,人工成本都在上漲,也導致房價不可能下降; 4 貨幣發行量逐年增多,到現在為止貨幣發行量是1999年的14倍,也就是說你口袋中錢縮水14倍。直接地說是,現在1.4w房價相當於1999年1k元,真正拉大你與房子距離是你收入跟不上。

我堅持信房價不會下跌,雖然人口數量在下降,但是一二線城市仍然不會少,偏遠地區就難說,雖然房子過剩,但是在密集人口裡照樣是供不應求。以及各類無房者會民怨,但是政府正在著手解決,但絕對不是單方面偏向無房者,而是在有房與無房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那就是:保持房價緩慢漲幅,加速國人收入,縮小差距。讓有房者不受損失,讓無房者儘快買上房。崩盤就不要想了,為了你自己和大家好,儘量不會讓崩盤,國家也不允許,相信國家。

所以2018年,房價是相對比較穩,因為國家在抑制漲幅,不會下跌,因為國家在做最大努力,從長遠來看,房價會緩慢上漲,因為經濟不會開倒回車,縱觀歷史發展,房價都是呈波動型增長。因此剛需者能儘快就儘快上,炒房客就不要強行上了,國家正在籌劃各種對策打壓攪亂經濟市場,到時被套住而割羊毛那就沒有人會同情你了!(無房者飄過😭😭)


最輕的胖子1


不負綰晴

我這樣告訴你,香港地產商85年以後開始大規模建房子,90年前後暴漲,98年經濟危機崩盤,所有買房人都是負資產,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都不要,我只追著你要錢。發生這些的前提是什麼——希望大家搞清楚,再判斷未來房價。

無知的叫囂——只會換來更多的可笑——郭子譹隨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