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我的朋友

故乡,我的朋友

自记事起到九岁,这懵懂的几年时间,我用小小的脑袋记住了故乡最初的样子——无形的,无处不在的。

记忆里,能够老老实实和故乡相处的时间很短。虽说朝夕相处了九年,已经足以使我对它有一个完全透彻的了解,但是对我来说,这人生的第一个九年,太短了。我在长大,它也在长大。如今,它已经和我记忆里的模样相去甚远,我不知道它的变化好不好,至少我心里是自私地不愿意它成长的。它就像我儿时最亲密信赖的伙伴,今日再见,亲切依旧,却夹杂着止不住的人面桃花。

故乡,我的朋友

在故乡的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很多事,大多数今天看来大概是归于无聊的。然而今天看来鸡毛蒜皮,毫无新意的碎末小事,当时却是那么鲜活,生动,有趣。有时不免会想,自己是失去了什么,才会有这样的反差。不论如何,值得庆幸的是,脑袋里仍有一些值得闲时回味的童年趣事。

春天里,偶尔独坐在门前小池塘边,背靠老树,头顶一片阴凉,吹着午后习习的微风。就这样静静地盯着平静的水面,除了一阵阵的波光粼粼,大概也没有什么了。可是,只是这样,就很舒服了。夏天时,还记得很享受和老爸老妈吃完晚饭后去邻居家转转,唠唠嗑。待到星斗满天,月上梢头,困意袭来,便使劲叫唤着回家。乡间小道上,借着明晃晃的月光,舒服地趴在老爸肩头。偶尔,抬头瞪着那硕大的月亮,倦意很快便消失无影;偶尔,瞧见路边晃晃悠悠的萤火虫,便挣扎着爬下背来,去追逐发光的虫儿;更多时候是迷迷糊糊地到了家,不情不愿的被叫醒,然后在半醒半睡状态下完成洗脸洗脚大业,便一头钻进被窝里,便再也不管什么了。

故乡,我的朋友

金秋时节,心里最愉悦的时候,大概是到田间看大人们忙着收割麦子。放眼望去,身前身后,一大片金灿灿的,在夕阳的渲染下,呈现出一派迷人的金红色气象。这个时候,心里往往有一个压抑不住的冲动——把麦子统统踩倒,然后睡上去,感觉这样会很爽,但是一直没敢这么做。可惜了,这样的光景,大抵有七八年没有见到了,以后估计也没有了。说起最不令人讨喜的季节就是冬日了,整日没有丝毫乐趣可言,唯一可以干的事,也就是堆个超大的雪球,从东家滚到西家,在一片雪白里,糟蹋出乱糟糟脚印,像小狗的爪子一样。堆好之后,也不管不问,往屋后小路上一,不管它的是死是活,就回家暖被窝了。

对我来说, 很庆幸,也很感激我的故乡在我的童年时代,所为我保留着的这自然的一切。小小乡村的四季变换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就是一个雄奇的,壮丽的天地,里面藏着无穷无尽的美好和秘密可以去探寻。我一向认为从小亲近自然的人,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灵性,拥有自然馈赠的纯澈灵气,与自然连接。很惭愧的是,这些年,自然的馈赠几乎流失殆尽了,唯一还剩下的,就是对这一切的追忆了。。。

行至而今,故乡和我都默契地换上了新的面孔。也不知道它是不是还记得我,但我仍然心心念念着它,怀念着那个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诉说的一方天地。谁让它,曾经是我最亲密信赖的朋友呢。

故乡,我的朋友故乡,我的朋友
故乡,我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