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被廢之後,本能在清宮安心過日子,可為何被馮玉祥攆了出去?

一切一切都沒了


按照清室優待條件溥儀只是可以暫居紫禁城,並非永久居住。所以馮玉祥趕走溥儀是有一定的條件基礎的。而且條件之一還有:“清帝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溥儀之後為了復辟清朝,偷偷的將紫禁城中的寶物拿出去變賣了不少,屬於盜賣文物,違反了這一條件。

1912年的清室優待條件保持了清廷很多特權,本質上就是革命不徹底的標誌,為此很多人並不滿意。1917年張勳擁立溥儀復辟失敗,其實等同於造反或者撕毀條約了,更是引起了大家不滿,但是國民政府並沒有深究,依舊准許溥儀留在紫禁城,已經很寬容了。

但之後溥儀並沒有迷途知返,而是為了復辟開始喪心病狂,比如盜賣文物、秘密聯絡前清遺老、拉攏軍閥等。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了當時的總統曹錕,推翻了直系曹錕政府,改變了當時的格局,既然連真正有實力的政府都推翻了,也不差一個前清小朝廷了,膽大的馮玉祥早就對以溥儀為代表的前清小朝廷不滿了,為了革命徹底乾脆就武力強迫驅逐了溥儀出宮。



首先我們以清室優待條件角度來看看溥儀為何被趕出紫禁城

清室優待條件第一項第三款:清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清廢帝只是可以暫居紫禁城,所以馮玉祥趕走他的確有著法理上的支持的。只不過為了懲罰溥儀為了復辟做的小動作,並沒有履行下半句將其移居頤和園。

清室優待條件第一項第七款:清帝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

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也就是說紫禁城內的皇家寶物也是屬於文物一類的了,溥儀沒事賞賜點前清遺老東西,國民政府尚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之後溥儀為了復辟恢復清廷統治,偷偷的盜賣文物用以拉攏前清遺老和軍閥,造成了不小的損失違反了這一條件。

再說說清室優待條件最大的條件是清帝和平退位,免得再起內亂,使其和平過渡到民國。

張勳擁立溥儀復辟就是對清室優待條件的撕毀和對民國政府的極大不尊重。還好只是一場鬧劇,沒有引起大的戰事,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民國政府也並沒有追究。


馮玉祥趕走溥儀之後更改清室優待條件,使他的一些不合理之處成為合法化,是對以溥儀為代表的前清皇室先後參加張勳復辟、盜賣文物、勾結軍閥等行為的懲罰。

要說民國政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呢,其他條件都履行了,也就是優待條件中的每年400萬兩經費給不足。因為民國畢竟是軍閥混戰的亂世,給不足也是情有可原的。不過民國政府也算是盡力了。如1922年溥儀大婚,民國政府為了表示慶賀,特地從關稅稅款中撥出10萬元作為賀禮。

溥儀退位以後不是馮玉祥要無端趕他走,只能說他不安分,為了復辟是小動作不斷上躥下跳的,早就惹的很多人看他不順眼了。遇上馮玉祥這樣的暴脾氣將軍,直接趕走,然後還修改清室優待條件,用以懲罰溥儀。


宋安之

(一)、畸形產物造就的國中之國

辛亥革命之後,溥儀退位,宣告清朝覆滅,這個時候溥儀依舊居住在紫禁城,已經是一個非常畸形的產物,是南北雙方相互妥協的結果。

我們可以看一下《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其中第一條就明確規定:

清帝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待以各外國君主之禮

在自己的領土上,一個前朝的君主,可以保留帝號,還要以外國君主之禮對待,這本身就是一個相當奇怪的事情了。很明顯,紫禁城已經變成了一個國中之國。


(二)、馮玉祥與北京政變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倒戈將軍馮玉祥再一次發揮了自己的本色,再一次倒戈。本屬於直係軍閥的的馮玉祥,趁著直系大將吳佩孚在前線與張作霖的奉軍血戰之時,囚禁了直係軍閥的首領,時任大總統曹琨。吳佩孚在前線聽聞馮玉祥發動了政變,頓時慌了神,在張作霖瘋狂的攻勢下,節節敗退。



當然,政變到此還不算完,馮玉祥再接再厲,通知溥儀不能再保留皇帝的稱號,也不能再居住在紫禁城,一切優待都沒了。溥儀當時還在悠閒的嘮嗑,萬萬沒有想到遭此變故,但是無可奈何,只能收拾行李,離開了的紫禁城。


但張作霖對此根本就不在意,他有更大的野心,於是揮師進攻馮玉祥,馮玉祥根本就不是對手,只能狼狽的撤退至西北地區。


(三)、馮玉祥為什麼要驅逐溥儀

在北京政變中,馮玉祥要囚禁大總統曹琨是可以理解的。直系中,吳佩孚是實力最強大的存在,而馮玉祥可以說是屬於外來戶,臨時投靠直系,吳佩孚對馮玉祥一直心存防範。

在直奉戰爭前夕,吳佩孚也是處處針對馮玉祥,從軍餉到裝備,都是難為馮玉祥,所以說馮玉祥倒直,是可以理解的。那麼之後驅趕溥儀,又是什麼原因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馮玉祥的民族主義

雖然說馮玉祥頻繁倒戈,乃至被人稱為倒戈將軍,名聲非常的不好。但不管怎麼說,馮玉祥其人,是一個民主愛國人士,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當年辛亥革命爆發,馮玉祥發動灤州起義響應;後來日軍進犯熱河地區,在中原大戰中輸得精光的馮玉祥又組織義勇同盟軍抗日。這些事例都可以表明,馮玉祥雖然名聲不好,但確實是一個民主愛國將領。在民族面前,馮玉祥的大節是沒啥問題的。

所以將溥儀趕出紫禁城,從馮玉祥的民族主義來說,就很好理解。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恰巧是對辛亥革命的一次補充,可以防止某些有心人利用溥儀的號召力來進行復闢活動,比如說張勳復辟之類的。

2、爭取南方革命軍盟友

實際上,第二次直奉戰爭,並不是簡單的直系與奉系之間的較量,包括南方的孫中山也參與了反直同盟。

馮玉祥是一個軍閥不假,但是馮玉祥相比吳佩孚,張作霖等北洋軍閥來說,馮玉祥是更加向革命靠近的。而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一直致力於反帝反封建,馮玉祥此舉,有點像孫中山等人示好的意味。


(四)、驅逐溥儀的後果

馮玉祥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徹底的終結了封建帝制,不管如何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是馮玉祥將溥儀驅逐,確實有失考慮。

溥儀在紫禁城,雖然會有一定的號召力,但至少是出於北洋政府的掌控範圍之內。但是被驅逐之後,日本人和溥儀的聯繫日益增多,最終將溥儀弄到東北,組建了傀儡政權。


小鎮月明

按照談判內容,清帝屬於主動退位,所以按照《清室優待條件》中的規定,民國給予清室很多優待條件,其中包括清帝尊號仍存不廢等。

其中明確規定了清帝暫居紫禁城,日後移居頤和園。

此後的十餘年,宣統皇帝溥儀繼續在紫禁城中當著皇帝,宮中依舊使用宣統年號,留著辮子,一切按照清朝舊制,儼然國中之國。

直到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這個封建殘餘的“小朝廷”才被徹底斬斷,馮玉祥修改了《清室優待條件》,首先從法律上廢除了皇帝的尊號,緊接著按照原條件,將清室趕出紫禁城,當時溥儀想去頤和園,結果被拒絕了。

馮玉祥為什麼要驅逐溥儀呢?

首先,清朝皇帝雖然退位,但是清室依舊生活在紫禁城中,在外界看來紫禁城成了封建殘餘,辛亥革命的尾巴。

其次,1917年的“張勳復辟”大清王朝再度還魂,使得人們重新審視了這個小朝廷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後,清朝皇帝退位後又參與復辟,率先違反了《清室優待條件》,所以馮玉祥驅逐清朝皇室顯得合情合理。


一點點歷史

1924年,馮玉祥在發動北京政變後,將居住在紫禁城的溥儀一行人趕出了皇宮,馮玉祥為啥要這樣做?很大原因是溥儀自找的。

一、溥儀雖然被廢,但他作為清朝末代皇帝居住在皇宮內仍然有一定的號召力,難免被一些野心家利用。早在1916年,徐州軍閥張勳就趁亂入京,把溥儀搬了出來,京城內前清的遺老遺少也走到臺前,上演了一幕復辟的鬧劇。所以,馮玉祥想讓他離開皇宮,這樣就削弱了溥儀的號召力。

二、溥儀可並不是安心在皇宮修養。張勳復辟時,以溥儀為首的清朝皇室就積極參與其中,推波助瀾,妄圖恢復大清,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馮玉祥北京政變時,這些人又蠢蠢欲動,想要搞些事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所以馮玉祥要把溥儀趕出去。



三、溥儀單方面撕毀了《清室優待條約》。這個優待條約成立的前提是清朝皇室要擁護共和政體,但在張勳復辟時,清朝皇室已經違約在先,把中華民國“消滅”了12天。可是後來的北洋政府並沒有嚴加追究責任,仍然履行優待條約,甚至於溥儀1922年大婚時,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還拿出十萬銀元作為資助,已經仁至義盡。而馮玉祥是反對這些的,甚至在平定張勳復辟時,他就提出要把溥儀趕出去。

四、出於對故宮文物的保護。留在皇宮內的那些清朝皇室可沒少私拿變賣故宮文物,這溥儀就帶頭幹過,更別說下面的太監傭人可,他們自己也說不清到底拿了多少文物。馮玉祥把溥儀趕出去後,新訂了新的優待條約,其中就規定溥儀的私產他不管,但公產要全部收歸國家所有。1925年,故宮博物院得以成立。如果繼續讓溥儀住在宮裡,天知道有多少文物會流失。


所以,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皇宮很大原因是他咎由自取。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馮玉祥這樣做在客觀上把溥儀推向了日本人那邊,為日本人控制溥儀提供了便利,最終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這也算是唯一的消極影響吧。


石頭有話說

問的很好啊。題主問題的意思是說,溥儀根據《優待條例》老老實實的在皇宮大內過自己的小日子,馮玉祥憑什麼攆走人家是嗎?


簡單地說,就是溥儀從未老老實實的過自己的小日子,而是陰謀復辟,小動作不斷,早就違反了《優待條例》,根本不具備優待資格,憑什麼要讓他安安穩穩的過他的小日子?


最明顯的莫過於張勳復辟了。既然你溥儀安安生生的過自己的小日子,為什麼要參與復辟?既然參與了復辟,為什麼又厚著臉皮安心的待在紫禁城?


所以,馮玉祥黏溥儀出宮,人家的理由天經地義。


星城搞機娃

倒戈將軍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譁眾取寵,凡是吸引眼球的事搶著幹。這個本來是我大清退位條件,雖然我大清殺人無算腐敗無能,但是我們不能跟它比誰無恥。

倒戈將軍無視誠信,把小皇帝趕出故宮。固然令人高興,然而是對民國承諾的反悔。馮某可以不管不顧,但給別人什麼影響!不然我們今天可以跟白金漢宮門口一樣擠滿公眾看戲。


阿貳拉爺

1917年的復辟鬧劇,不就是溥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