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寒冬去哪儿?当然是去万宁避寒、戏水、冲浪。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森林客栈位于日月湾的海边,离冲浪点不过百余米。门前有座涂装得五颜六色的灯塔,如童话中的尖顶城堡一样高调张扬。走进客栈,就像来到海底龙宫,满视野尽是热带海洋元素,譬如冲浪戏水的壁画、硬实的船木吧台,甚至连椅子靠背都做成船舵模样,似乎我们就是虾兵蟹将,正在赶赴一场与海的约会。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将客栈打造得如此艺术,倒让人流连忘返,想多住上几天,以尽情领略海洋的魅力。其实,我们就在这里。昨夜刮风下雨,原想早起拍摄日出,但拉开窗帘,见天气有些阴沉,便又躺下来,享受回笼觉的妙处。再次醒来的时候,见有人扛着三脚架从海边归来。问情况,答曰“未见日出,朝霞尚可”,足见天气也青睐早起的人。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几个穿着紧身衣的俊男靓女扛着冲浪板从院子里走过。我们便一起出门,今天是2017年全国冲浪系列赛事(万宁站)暨第八届万宁国际冲浪赛的第二天,有青少年组的比赛。我从来没有近距离观赏过冲浪比赛,只在电视里看过脚踩冲浪板的男女在波峰浪谷间起伏,惊险刺激,令人禁不住失声尖叫。总觉得冲浪就是潮头上的舞蹈,浪尖上的芭蕾,也是征服海洋的体育和引领时尚的运动。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万宁是中国冲浪之都,拥有一百多公里的海岸线,得天独厚,分布着日月湾、石梅湾、南燕湾等海湾。由于这几个海湾气温相对稳定,年均气温保持在最适合户外运动的24℃左右。尤其每年10月到来年4月,从陆地上吹来的离岸风,让万宁的海浪最高可达3米,且持续时间长,集中而有规律,最适宜冲浪。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2017年的中国海南万宁国际冲浪赛,使万宁成为世界第一个、在同一地点举办五场国内外最高级别冲浪赛事的城市,有超过30个国家、将近400名参赛选手齐聚万宁,追风逐浪。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今天的参赛选手以中国青少年居多,最小的一名年仅8岁,来自成都。听赛事组委会说,因为没有合适的冲浪服,他爸专门订制了一套小冲浪服以便参赛。小家伙皮肤黝黑,看上去很壮硕,和几位十五六岁的少年一起出海,似乎成绩还不错。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冲浪运动最早出现在美洲印第安部落中,甚至可追溯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也有人说源于18世纪末的夏威夷群岛。从现在各类赛事的成绩来看,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人的实力最为强劲,从业人数也最多。中国冲浪运动起步较晚,举办冲浪比赛才是近几年的事情。冲浪运动比赛规则比较复杂,通常按限定时间内的冲浪次数计分,中间还要对海浪大小、表演技巧、姿势难度等进行评分。据说,冲浪已进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日月湾的冲浪赛场设在离岸100至1000米间的海域,一般水深不超过3米。所以要拍摄冲浪运动,至少要用焦段400毫米以上的镜头。可惜,我所带的相机镜头焦段不够,拍出来的人物太小。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既然是冲浪胜地,不仅要看别人比赛,而且要亲自体验一番。冲浪是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所以请了盘古掌冲浪俱乐部的朱教练来带我们。换好冲浪服,朱教练带了块冲浪板,我们便围成一圈,听他讲冲浪要领。先熟悉海湾情况,水深浪高、暗流区域、礁石暗桩及周围参照物;再讲冲浪基本知识,如选择冲浪板、规避危险及被带进暗流的措施等;然后示范上板、起身、下板等技巧。于是,我们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热身一番,然后抱着冲浪板入海了。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双手握住冲浪板中部边缘,前冲时腿部一摆就爬到板上了,比朱教所讲更容易。但要在板上站起来有点难度,标准动作是,两手滑至胁下撑起上身,挺胸迈步,再上另一脚至冲浪板中间,足弓与板约成45度角,两腿略曲呈蹲势,脚步与肩宽。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手忙脚乱,完全配合不起来,第一次尝试起身,即人仰马翻,第二次勉强站起来,但也很快就翻落水中。好在我们在浅水区,入水后站起来即可,不至于灌到海水。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尝试几遍,直到筋疲力尽才罢。不过,芭蕾没跳成,却练了几遍后滚翻,朱教还夸我动作漂亮。原来冲浪需要体能充沛,技术动作倒不难。掌握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需要时间来磨炼了。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爬到岸边,俱乐部准备了姜茶,喝上一杯,以防感冒。要知道,全国气温普遍下降,广州已到10℃左右,朋友圈一片惨叫,而万宁依然可以光着膀子冲浪。所谓避寒胜地,果然名不虚传。

别在寒风中发抖,冬季去万宁冲浪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的是韶光易逝,莫负少年。然而,对于浪花,我们甚至来不及看清她的轮廓,生命短促如白驹过隙,令人唏嘘,令人感怀。但我们却能在浪花上跳舞,在潮头上搏击。所以,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尽情地释放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赏我们可赏的花,才是生活的真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