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有哪些历史?

奔跑的蜗牛385

北魏时期,孝文帝把他的都城从山西平城迁到了洛阳,在继承他父亲王位的同时,他也继承了对佛教的信仰。当他看见洛阳城南12公里处,那龙门山郁郁葱葱,犹如苍龙般东西横卧,造化神功将其拦腰劈开一个缺口,形成了两山对峙、伊水中流的天然景象,伊水两岸的崖壁立刻使孝文帝产生了刻石凿像的念头。虽然龙门属石灰岩,质地坚硬,不易雕像,但是龙门石灰岩的石质却十分细腻, 雕刻出来的造像更为秀美而传神。
公元493年,龙门山上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声音,无数工匠开始雕凿龙门石窟。这些工匠隶属石窟丞,作为特殊工种,他们一般都是子承父业,因为皇家世代开凿石窟,他们也必须世代为皇家服务。后来历经东西魏、 北齐、北周,到隋唐、北宋等朝代,凿石的声音就这样延续了400余年之久,才有了今天龙门的模样——2000多个窟龛,10余万尊佛像,密布在东西两山的断崖峭壁上,只见逢山皆窟,有石皆佛。

龙门第一个开凿的石窟是古阳洞,这也是龙门石窟内容最丰富而规模宏大的一座石窟,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南段中部,是北魏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古阳洞内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凿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

除了佛龛造像,古阳洞还留有许多造像题记,这些文字也成为魏碑书法的最佳写照。龙门的魏碑题刻有2800多块,经过历朝的评选,共选出了20块书法精品,称为“龙门二十品”,这其中有19品就在古阳洞。由此,古阳洞也被誉为书法之窟。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此窟开凿于唐高宗年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型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 米, 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被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天马行文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始称龙门。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典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其中奉先寺规模最大,是唐代雕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皇后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两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敞开式佛龛,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她雍容大度、气宇非凡、撼人心魄,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

香山寺地处世界遗产——龙门石窟景区内。始建于北魏,唐代武则天曾在这里主持了一次诗会,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大诗人白居易放情于龙门山水,慕恋香山寺清幽,居住于香山十八年,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北侧的白园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的墓园,如今这里已成为各界来宾凭吊这一历史名人的理想之地。

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都洛阳,因宫城城门产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之名即延用至今。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潜溪寺 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由最高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对当时皇家贵族发愿开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将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1982年,洛阳龙门作为举世闻名的人文景观,以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尚二四

一座城: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部,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洛阳有5000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十三个王朝曾在此建都,被誉为十三朝古都。

在洛阳,出土了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沿洛河流域发掘了六处都城遗址。洛阳,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及道教的起源地之一,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一座景色秀美、独具魅力的优秀旅游名城。

来洛阳的主要目的是欣赏我国的石窟文化,参观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中国石刻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跨越多个朝代,连续营造400余年,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相传,魏孝文帝组织建造龙门石窟,是因为他重孝的思想。孝文帝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人,孝文帝从她那里学习到极深的佛教文化。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为其守孝三年,之后迁都洛阳,并在洛阳龙门开凿石窟以纪念冯太后。此后,龙门就成为开窟造像的场所,经历几百年的雕刻,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目前保有大小佛龛2000多个、佛塔60多座、造像10万多尊、碑刻2800多块。现存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可以说龙门石窟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内容丰富的石窟博物馆。


龙门的石窟三分之一集中在西山,有北魏、唐朝时期雕刻的大、中石窟50余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等为唐朝的代表洞窟。

古阳洞:古阳洞是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洞窟。洞中刻有“古阳洞”三字,内有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华丽,设计丰富,变化多端。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达官贵族不惜斥巨资开凿石窟,以求积累功德,祈福免灾。


奉先寺: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石窟 龙门石窟有成千上万的佛像,其中体型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当属奉先寺主尊卢舍那像龛。奉先寺是一座南北宽近40米的露天大龛,共有九尊大型雕像,都是依山而凿。正壁五尊佛,中间是卢舍那大佛,佛像面容丰腴饱满,修眉细长,双目俯视,嘴巴微翘,含而不笑。在佛经中,卢舍那是佛显示美德时的一种理想化身,古代的雕刻大师赋予卢舍那大佛丰富的情感和典雅的外貌,令其拥有巨大的魅力。 站在卢舍那大佛脚下仰视,佛静静坐在天与地之间,背靠山石,面对山水,眉宇间流露着安详与慈悲,俯视着芸芸众生。卢舍那这一刻的凝望,深深植根于我心底,举头三尺有神明,令我始终有所敬畏,但又不会心生畏惧。但行好事,自有天佑。

万佛洞:洞内一万五千尊小佛 万佛洞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窟顶雕刻有一朵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主佛端坐于莲花之上,束腰部分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主佛背后刻有五十二朵莲花,每一座莲花之上都有一位供养菩萨,或坐或卧,神态各异。 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以此得名万佛洞。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宛若西方极乐世界。 洞窟外南处有一处佛龛,内有一面部残缺的观世音菩萨,这是龙门石窟最美的佛像,被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菩萨的头略微向右倾斜,胯也向右倾斜,形成微妙的S形。菩萨右手拿着拂尘,左手拿着玉净瓶,优雅自然。 摩崖三佛龛:过去、现在、未来 摩崖三佛龛雕刻于武周时期,所造三尊主佛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三尊坐佛,四尊立佛,以弥勒佛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主佛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相传,该窟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宣称本人为“弥勒”下凡,以利于其稳固政权。但在武则天晚年发生政变,武周结束,尚在修建过程中的摩崖三佛龛只能停工,留存于今的只是一组佛像的半成品,但为现代人研究古代石窟造像的开凿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龙门石窟还有很多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佛龛佛像,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作品体现出迥异的艺术风格。北魏造像活泼、清秀、温和,唐朝造像浑圆、雍容、宽厚。游览龙门石窟,一方面欣赏历经千年的石窟文化,一方面沉淀不同朝代的文化背景。一座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的集大成者,为我们呈现了悠久历史进程中的艺术文化。 但心痛的是,很多珍贵的佛龛遭到了人为的破坏,没有能够完好的保留下来。尤其是在清末、民国时期,社会不稳定,龙门石窟更是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很多佛像被盗,失去了佛头、佛手,被高价卖到国外。留给我们的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和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真心希望,能够永世太平,这样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才能够永远留在这里,供我们瞻仰。

“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快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与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