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人说「山东是人才流失第一省」?

非常道64641655

人才流失,首先应该是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留在山东省效力。


山东作为人口大省,教育方面想必全国人民都知道,高考大军,各种分数限制,尤其是省内高校不多,重点大学211和985高校就只有三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报名人口基数大,想要就读这三所高校,所付出的努力不必多说都明白。相对于山东,其它省高校分数线较低。所以就有大部分考生选择出山东省。

山东省作为考试大省,由于高考所报名学校不理想,就导致了许多人选择考研,而且感觉考研的人绝对不是小数。而且工作对于研究生来说就业面更窄,要求更高。工资构成,山东省不比一些一线城市,工资基数较低,省外一线城市工资高,而且机会多。于是选择的工作,大都是面向一些大型企业,很多人选择回家,但也有许多人留在了外面。

政策,山东省最近两年意识到人才的流失,出台了各种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如本科生就业补助每月600,研究生每月2000,博士每月3000,另提供安家费,住房补贴,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

估计不止山东省人才流失严重,全国人才流失都比较严重。许多人留学国外不回国更可恨,国家最近出台新政策,提高技术人才的薪资待遇,相信国家越来越好。


电影Boom

我是烟台人,在烟台上班,我来说几句吧。只对比上班族,个体户老板不说。个人观点勿喷!第一,烟台在整个山东省经济排名第二,但是工资收入跟排名不成正比。不排除高工资的,但是那毕竟是少数人。第二,思想观念落后。拿我自己家人和身边朋友来说,家里都希望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果能考入体制内更好,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不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创业。第三,城市缺少发展活力,服务业不发达。外来流动人口少,大部分是本地人,生活按部就班,缺少一线城市的那种激烈竞争和快节奏。基本属于小富即安的那种状态。第四,区位原因。山东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很近,有能力的人谁不想去更好的地方发展。第五,缺少发挥才能的平台。烟台几乎没有那种大型的高科技企业能给高科技型人才一个发挥能力的平台。烟台的企业基本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高科技的很少。

最后说一点我在南方出差的感悟吧。去年夏天在宁波出差三个月,再回到烟台就明显能感觉到北方城市跟南方城市的差距。举个简单的例子,烟台到晚上十来点钟街上基本就没有多少摆摊的了,店铺除了一部分服务行业其他的也都关门了(夏天可能能好一些),而宁波十来点钟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一个死气沉沉的城市能给得了他们什么?所以留不住人才也正常。

之前我加了一个广州的QQ群和烟台的QQ群。从每天大家的聊天就能看出差距。广州的群每天基本都是大家互相交流做生意的心得,或者找合作的,而烟台的群基本都是胡侃海吹,这真的能看出差距。


null242824901

山东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其学生成绩也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山东留不住人才呢?

首先要说的就是地理位置。山东往北紧邻天津,北京,而南边靠近江苏、上海等南方发达城市。这就造成省内优秀人才大部分流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本省内就业机会少,所以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发展前景好的一线城市。

其次山东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体制和社会观念的落后。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山东的人才重视程度不够。省内很多大学生的创业不受重视,社会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大多以失败告终。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也远远没有其他省份重视。大学生创业难以及社会整体观念的落后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转型。

再者近年来互联网和金融相关专业成为了热门产业,而山东省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型企业在山东并不受欢迎。政府的相关引进政策也比较少,导致新型专业的相关职位匮乏,这也间接导致许多心仪这些专业的大学生选择去其他大城市谋求生路。


决胜网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这个问题,不用查找、罗列什么数据,就可以很确定的说,山东的人才流失就是全国最厉害的!

理由如下:

1)从就业环境看:山东是高考人数前三的大省,每年大量优秀学生入读省外的985、211高校,毕业后回来的比例极低。为什么低?相对北上广、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省内的高端岗位就业机会少、工资水平低、单位内部人际关系复杂,不利于出身普通的年轻才俊的成长。

2)从城市规划布局看:作为人口大省,省内没有一线核心城市。青岛有点领先优势,但相对济南、烟台和潍坊等,领先的也比较有限,并且对其他省内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严重不足。各个地市基本是各自为政,类似长三角的协同发展基本看不到。没有核心大城市,相对北上广等,也就没有了聚集高端人才的竞争力。

3)从产业结构看: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能源、化工、机械等重工业,金融、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江浙和广东严重不足。这些年来,统计下的话应该会发现,很大一部分优秀学生,都选择了这些新兴、热门的专业。即便是乡土情深的山东生源学生,回来就会面对无法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窘境,当然会更愿意往发展空间更大的地方去。

4)最后,从教育环境看:山东学生可以说得上是全国最用功学习的群体之一,高考难度也是最大的几个省份之一。全国统一试卷时,同一所985高校里,山东考生的高考分数高出其他省份同学100多分是非常普遍的。优秀学生离开山东,考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校后,自己不愿意回来,更不想自己的下一代也经历自己那如同炼狱般的高中生涯。不回来,就会成为很多人的共同选择。

其实,纵观全国,我们山东人是最安土重迁、心系家乡的,只要山东的大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相信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山东人都愿意回家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潍坊微观察

山东老师总是得意地摇头愰脑说:山东考生全国成绩最好,可是,为什么总让学生们今天做黄岗,明天做衡水,后天做荆州呢?在其他省份很少听说山东高考成绩好,仔细查一下,用事实说话,山东每年考上国内名校的人数有几个,被美国名校录取的有没有,只知道从幼儿园就幵始教孩子们唐诗,汉语拼音,外语,绘画,音乐,钢琴。从小学到高中每天就一直是永远做不完的各门课作业,攻不尽的偏题,怪题,无法用公式,定义去求解的数理化。近十年来,补习班,辅导班,纠偏班,扶正班,特级教师上门查缺补漏,某名牌大学教授一对一授课。而且,学校还三天两头招集家长带着钞票到学校开会,“坚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后开始卖给家长全国各地区各种升学率高的劣质印刷资料。最后结果,成绩虽然不名显,但是每班学生戴眼镜的比不戴眼镜的还多,有一对初二差生被迫退学,到浙江温州龙岗上初二,到高二时,由于学习突出,学校开绿灯提前高考,分别收到美国两著名高校录取通知书。此例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夜郎自大,误人子弟。徒有虚名,不且实际,最现实的是办补习班的和卖劣质资料的老师,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统统得到实惠了,可以买车买房,去日本旅游了。请不要忘记带上你的良心。


张华168445994

老猫来回答这个问题啊。

山东学生确实优秀。

老猫是湖北人,在大学当老师,一直教着学生,还担任过一届班主任,所以老猫应该对各地区的学生都有所了解。

山东学生的确成绩不错。我当班主任的两个班150多名学生,仅有的几个山东学生,每个人每学年都得到奖学金,毕业时考公务员,基本上都是考上的千里挑一的岗位。

也就是说1000:1级别的公务员考试,这些学生差不多都考上了。

这些职位差不多都是国家部委,一线城市的好职位,都是千万人争着去的。

自然,这些学生没有一个回山东工作。

要知道,老猫所在的学校也仅仅是个二本而已。

另外一个例子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老猫的儿子在国内一所985学校读物理学博士,他的博士同学很多是山东籍的。这些学生很多甚至是二本学校的,可是非常勤奋,最后读到博士。估计以后回山东工作的机会也不大了。

原因分析

山东算是远海城市,比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优秀的学生最后的选择要么北京、上海,甚至是天津,真的回山东的可能性很低。为什么啊?还是发展落后啊。尽管吹起来还是很厉害的。这个是不管用的。

老猫炒股票,却不喜欢山东股票啊。

(此处删掉213字。)

山东人可是孔孟之乡,讲的可是仁义道德。“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明白了?


股票数据猫

不知道题主是从哪方面看到山东是净流出人口省份?

山东的户籍人口是9600多万,而常住人口是10005万。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出,山东是净流入省份。流出人口比较多的是济宁,临沂,菏泽,德州,聊城和枣庄。其他城市基本上是以净流入人口为主。

山东 是常住人口过亿的第二个省份,济南,青岛,东营,威海净流入人口超过了10%。菏泽的净流出人口是总人口的15.26%。排名第二的是临沂净流出人口是8.26%。第三名的枣庄净流出人口是4.9%。青岛的净流入人口是16.17%而济南的则达到了14%。


路边哪些事

姑且不论人才,连人口都留不住。仅2017年山东人口就外流41.97万。人口外流在全国排第一,比河南还严重。山东的今天仿佛就是东北的昨天,要不然,刘家义书记在新旧动能转换动员部署会上也不会讲的那么严肃。扭转如今日益“东北化”的趋势,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莫要再以“共和国的长子”自居,要清醒看到差距,要俯下身段向强者学习,尤其是各地方官要实实在在想点事、干点事。要解放思想,增创新意识,即便是现在走的慢,也要选准方向。要强化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按规矩办事,更好的优化政策环境,为老百姓减压松绑。其次,要注重活动牵引,不能总是求稳守摊子,要以一两个踮踮脚够的着的大目标、大活动、大项目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争取更多的幅射带动。


嘹亮81

这是从来没出过山东省的人自已臆想的吧?

每个省份每年都会有常住人口的数据报告,根据这个报告能够看出人口的流失状况,不论从数量还是行业分布来看,山东都谈不上什么人才流失。

而人口流失的前列大省分别是四川、河南、安徽、湖北,压根就不可能有山东。

同样,至于说到人才流失,那湖北和安徽每年分布在江浙沪的学生和白领数量,足够让人怵目惊心了。

山东省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就不可能有什么人才流失,也不太可能有太多人才流失,胶东半岛紧靠大海有海港之利,同时气候土壤又适宜农产品耕作,中国从古到今山东都是渔米大省,大型自然灾难能祸害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很少有山东什么事。

走南闯北的人能看到处处是河南的民工,安徽的学生,江浙的生意人,山东人遍天下的场景就从来没出现过。

不清楚你这个人才流失第一省的数据是从哪来的。


足球新闻翻译官

山东只是人口大省从来不是什么人才大省。以前高考全国统一卷时不管理科还是文科各省重点一本录取线排名,山东没有一次是拿全国第一的。按2015年底全国两院院士籍贯统计以及各省人口数据,浙江出院士比例全国最高、每百万人口出6.7个院士,江苏次之、每百万人口出5.6个院士,山东靠后、每百万人口仅仅出1.4个院士,山东人口是浙江的1.8倍、出的院士数量不到浙江的五分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