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皇位殺了很多開國功臣,為什麼程咬金倖免於難?

用戶4474643705

武則天殺盡開國功臣,這是哪裡看到的說法?可以算死在武則天手中的唐朝開國功臣,是唐高宗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但起主導作用的無疑是李治自己。程咬金死的時候,武則天可以說已經掌握了很大的權力,不過當時武則天自己肯定也還沒有想象到當皇帝這種天方夜譚之事。

(程咬金)

武則天有做皇帝的想法時,最早也要等到李治死後。在李治生前,皇帝李治還是牢牢掌握最高權力的。李治去世時,早就不存在還在世的唐朝開國功臣。

永徽六年(655年),李治在得到在軍方威望崇高的李勣(即評書中的徐茂公)支持後,不顧舅舅長孫無忌的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

(武則天)

顯慶四年(659年),長孫無忌被逼自盡,子孫被流放嶺南為奴婢。

顯慶五年(660年),武則天開始幫助風疾發作的李治處理政事,從此掌握巨大權力。

麟德元年(664年),李治一度打算廢掉武則天的皇后之位,已經命宰相上官儀起草詔書。武則天得到消息後對李治展開情感攻勢,李治放棄廢后。不久後,上官儀被殺,武則天掌握的權力越來越大,但最高權力還是掌握在李治手中。

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此時程咬金已經76歲,是當時難得的長壽之人。雖然比評書中壽命超百歲差不少,但也是非常高壽了。此時距離唐高宗李治去世還有18年,距離武則天稱帝還有25年。武則天此時,根本不可能會產生將來自己做皇帝的想法,還看不到任何可行性。

(程咬金)

總章二年(669年),最後一位有影響力的唐朝開國功臣李勣去世。李勣在武則天被立為皇后時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武則天的大恩人。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皇太子李顯繼位,武則天實際掌握大權。這時武則天在當時人看來也只是和歷史上眾多掌握實權的太后一樣,沒啥特別的,武則天此時也未必就有自己做皇帝的心思。

天授元年(690年),在唐高宗李治去世7年後,武則天自立為帝,宣佈改唐為周。

(武則天)

武則天在準備稱帝的過程中,為了皇位自然對忠於李唐的勢力大肆清洗誅殺,不過這時早就沒有唐朝開國功臣還在人世的。武則天的清洗涉及到不少開國功臣後人,如對武則天有大恩的李勣,其孫子李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被擊敗後家族遭誅滅,但肯定不能說武則天大殺唐朝開國功臣。


仁勇校尉

程咬金又名程知節,山東東平人,唐朝開國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第十九),作為唐朝開國元勳,程咬金先後入瓦崗軍、投王世充,後降唐。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參與玄武門之變,歷任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後改封盧國公,世襲普州刺史。

不僅如此,程咬金和李世民還是親家,二兒子程處亮娶了年僅十歲的清河公主。雙方親上加親!

據歷史記載,程咬金生於公元589年,死於公元665年,活了76歲,在當時已經是高壽了,顯慶二年(公元656年),程咬金因為殺降利財被免職,雖然朝廷打算重新啟用,但程咬金以年事已高為藉口,上表“乞骸骨”,得到高宗准許光榮退休,就此退出政治舞臺。高宗李治公元683年才去世,而武則天690年才登基帝位,雙方並沒有直接衝突的機會。

武則天早年做皇后時期就剷除異己,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臣都深受其害,但他們與程咬金是兩回事,程咬金雖然是開國功臣,但不過是一介武將,帶兵打仗是把好手,卻並沒有介入朝廷政治,不影響武則天的奪權大計,且程咬金年長(大長孫無忌5歲,大褚遂良七歲),早已過了掌權年紀,沒有威脅。

後世演義把程咬金當做吉祥物來大書特書,又是三板斧,又是大魔國君主,堂堂一介武將被幻化成喜劇主角,尤其是單田芳老爺子的《薛家將》,程咬金一直活到薛剛反唐成功,掀開鐵丘墳,才大笑過世,活了120歲,活活耗死武則天。兒子程鐵牛也活了98歲,可謂長壽父子。



日慕鄉關

1

在評書中,老程活了120歲,等到中宗李顯繼位,為薛家報了仇,打開鐵邱墳程咬金哈哈大笑,一笑而逝。他的兒子程鐵牛一看爹死,放聲大哭,給哭死了,這段書叫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鐵牛。


照書上的說法,程咬金活活熬死了武則天,因為中宗李顯即皇帝位的這段書叫《薛剛反唐》,薛剛是白袍薛仁貴的孫子,而這套書中主要的戰鬥人員都是薛嬌薛奎這種薛仁貴的重孫子。


在整個隋唐的評書中,程咬金都是主要的書筋。

一部評書說好了,需要四梁八柱,書四梁八柱中要有書根、書領、書膽、書筋的稱呼,書筋主要是用來插科打諢,負責詼諧幽默。


一部書如果沒有書筋,則顯的死板無趣。


程咬金有著難得的書筋特質,插科打諢,保媒拉縴,拉偏架闖禍無所不作,但是他又足智多謀不管多麼兇險的境遇,老程都有辦法逢凶化吉。


所以從《隋唐演義》到《雙鞭記》,從《薛仁貴跨海徵東》到《薛丁山徵西》不管是平南還是掃北,程咬金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故事裡的書膽從秦瓊,尉遲恭,薛仁貴,羅通,薛丁山不停變換,但是大老程卻一直是重要配角。


直到反對武則天,再次保李顯光復了大唐的江山。


可以說在整個隋唐書系中,程咬金居功至偉。


在評書體系中程咬金沒有被武則天殺害,原因是老程有自己的保命方法,就像在評書裡他表現的一樣,該當爺爺的時候,當爺爺,該龜縮當孫子的時候,老程也不會強出頭的。


相機而動順勢而為,是程咬金保命的重要法則。

2

歷史上程咬金沒活到120歲,但是也很高壽,活了77歲。


歷史上程咬金絕對是員猛將,他使的武器不是宣化板斧,而是一根馬槊,《舊唐書》記載有一次程咬金為了救裴行儼單人獨騎衝入王世充的軍中,殺了數人,然後把裴行儼橫放到馬上重騎而還。


中途王世充的手下不服攔截,一槊把他的身體洞穿,程咬金生生把馬槊折斷,殺了對方。


可見老程也是狠人。


他曾積極策動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算是從龍之臣。


李世民死李治繼位,程咬金從翠微宮統率飛騎軍護衛皇太子李治回朝繼位,並在左延明門外連續宿衛了三個月。


老程這次又站對了位置。


後來他也曾被短暫免官,不過不是因為武則天或者誰的陷害,是因為他在統軍討伐賀魯時,默許手下屠殺了幾千投降的胡人,而被免職。


但是不久朝廷又啟用他當岐州刺史。


後來程咬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乞骸骨”,朝廷准許他的養老請求。


而武則天從永徽年間入宮,為鞏固自己的地位進行了不懈的鬥爭,到顯慶四年把長孫無忌趕出長安,可算取得初步勝利,在這漫長的奪權路上,她和程咬金幾乎沒有利益糾纏,老程一直在朝廷之外任刺史,或者討伐邊患。

後來李治風疾發作,讓武則天代他處理朝政的,此時,老程早已經優哉遊哉的開始了自己的養老生涯,不問朝政,遠離紛爭。


麟德元年李治和武則天一起臨朝稱制並稱二聖,第二年程咬金以77歲高齡去世於長安,所以他基本上完美規避了和武則天所有的衝突,平平安安壽終正寢,死後哀榮。


評書中的程咬金是個福將,現實歷史上的這位後來改名程知節的程咬金依舊是個睿智知道進退的福將。


=========

文/ 薛白袍
點“贊”的人都會福氣臨門的

薛白袍

這個很簡單啊!程咬金戰時英勇善戰衝鋒陷陣指哪打哪攻無不克,是數一數二的猛將福將,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為唐朝立下汗馬功勞。程咬金心直口快心底純淨不藏奸。在他跟前玩心眼,他會把玩心眼的人累死,因為你玩再多的心眼他也不懂,瞬間會被他的天真氣趴下。鋪墊後幾句話就可以回答你。武則天不殺他最主要的原因是程咬金怕老婆。這麼一個英雄漢能在和平時期對老婆恩愛有加也是難得,在封建時代程咬金是尊重女性的好男人,武則天怎麼捨得殺他喲!多好的廣告啊!他怕老婆,也會怕我這個女皇帝。女人吃醋的典故就是出自程咬金和他老婆。把這個故事說給大家聽聽~李世民登基後,開始封賞有功之臣,論功行賞,各有所得,各謀其職,分封樓閣庭院財產田地金銀財寶綾羅綢緞三妻四妾歌姬美女丫鬟僕人。所有的人都跪拜叩謝皇恩浩蕩英明神武吾皇萬歲萬萬歲...等程咬金回家把賞封之事給裴翠雲一說,這裴翠雲就蹦了起來,大罵李世民這小子不仗義,嫂子我那麼親你,你給什麼賞賜都行,竟然懟一堆如花似玉年輕貌美的女子送給程蛋蛋,這不是要你嫂子老命嗎?氣急的裴翠雲拿起鐵棒槌,換了軍裝,要找李世民理論。老程嚇傻,趕忙阻攔,這翠雲扯著老程的鬍子狂拽,利爪狂舞,一會功夫這程咬金被拽撓挖抓撩撥打的一塌糊塗,傷痕累累,鬍子沒了,臉皮沒了,衣服破了,狼狽不堪...為了不讓翠雲去找皇上,老程心一橫,普通一下跪求翠雲,答應翠雲其它封賞都要,堅決不要三妻四妾美人歌姬。這翠雲一聽很是歡喜,我們家老程就是明白事,那些浮雲哪有我翠雲好~一夜相安無事,只是疼的老程哼唧了一夜,第二天這模樣沒法上朝,只得託詞生病請假。李世民一聽愛卿有病,親自到程府探望,一見程咬金的樣子,問這是怎麼回事啊!誰人大膽竟敢打大唐功臣。這時裴翠雲走了出來,都是你的封賞惹得,他要領回家一堆美人,不該捱打嗎?李世民說這很正常啊!你也不該為此事阻攔打傷愛卿呀!其他大臣都接受封賞了,天子一言九鼎,誰敢不從,總不能讓我食言吧!裴翠雲一聽李世民的話,氣不打一處來,拿起棒槌直接打了過去,李世民偷笑著扭頭就跑,暗想,嫂子平時對我好的很,一直對自己愛護有加,這次看來真是惹著嫂子的忌諱啦!李世民跑到朝堂,端坐擬旨,聖旨雲~裴翠雲大逆不道,追打皇上,無理取鬧,違抗皇命,打傷重臣,賜毒酒一罈云云,另附旨意~如果裴翠雲喝了此酒不死,皇上就收回三妻四妾歌姬美人的賞賜,如若去了,封賞照舊。這翠雲接到聖旨大哭,好狠的皇上啊!狡猾的小子啊!這聖旨左右都不如意啊!感嘆說囉一番人生感悟後,大呼也罷,尤其這樣不如喝了此酒痛快,這翠雲抓起酒罈一飲而進,就勢把酒罈摔的粉碎,此時的翠雲嘴已無味,不覺是醋,走近程咬金,依偎在程蛋蛋懷裡等待著...這老程淚流滿面,倆恩愛人兒哭作一團...該有的美好生活還是要有的。其實酒罈裡換裝了滿滿一罈香酸的醋,正所謂醋香飄萬家和諧平安到白頭...

本人偶爾開心隨筆而言,笑也好怒也好開心就好~俺無心思去海證什麼?如果要讀正史或想解真相請到別處翻閱。我看到一部戲曲就是程咬金和裴翠雲的故事。論當時兩人的性格人品也是符合的,兩人驍勇善戰出生入死產生的感情也是能得到李世民認可的。至於別人我是不認同的,一個玩權術的怕老婆我是不信的,他老婆也沒那麼大的功績讓李世民信服。也沒資本違抗聖旨。

隨筆而言,逗大家開心一笑嘀,本人閱歷有限。隨心而語,讓大家見笑啦😋歷朝歷代開國皇帝封賞功臣,附帶美人歌姬是有原因的,裡面都有很多帝王培訓過的細作,在這一點上文官武將幾乎都不敢回絕抗旨,都心照不宣。如果輕易抗旨,引起帝王猜疑就麻煩了。這個典故出自唐朝,按個人分解,敢抗旨的夫妻中也只有程咬金和裴翠雲有充分得到信任的條件。這種封賞善權術的文官是一概不敢回絕的,更別說鬧騰啦😎


君子淡如水ok

遊戲中的程咬金有大招能回血,武則天的女帝威嚴不夠用!

現實中的武則天因為655年,唐高宗欲廢王皇后,改立自己為後,長孫無忌等人不支持(雖然也沒有強烈反對),得罪了武則天,659年,藉助許敬宗和李治之手,殺了長孫無忌。664年,宰相上官儀(上官婉兒的祖父)也因為向唐高宗上書請求廢掉武后,招致來武則天的強烈反撲,最終送掉了性命。

所謂的武則天為皇位殺盡開國功臣,似乎能掛點邊的僅此二位,長孫無忌死因肯定是源於武則天,但主要目的是為了廢后之事報復,跟31年後的皇位沒半毛錢關係,而上官儀在貞觀初年不過剛中進士,距離開國功臣差得很遠,褚遂良當初反對她當皇后反對的最兇,然而也只是流放待遇,並未殺掉。

等到690年武則天稱帝那一年,距離618年大唐開國已是72載,就算是距離二聖共治時期開始的664年也已經46載,歲月是把殺豬刀,武則天假如真的有機會舉刀四望,她會發現,大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基本已經死的差不多了。

684年到690年之間作為皇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武則天倒是對李唐宗親毫不留情的舉起了屠刀,全力剪除李氏諸王。

再來看看我們無辜躺槍的程咬金同志,程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直到656年,當年程老已經68歲高齡,還不遠萬里率兵奮戰在現在的哈薩克斯坦一帶,在此處犯了“殺降”、“貪汙”的錯誤晚節不保,被免職處理,程老很寒心,後來朝廷再來召喚也沒答應,回家養老去了。

此時的武則天剛登上皇后之位不過一年,還在陌生的新崗位上不斷淬鍊適應自己,李治吃嘛嘛香身體倍棒,距離她的最高權力還遠,實在是夠不著程咬金程老咬上一口。武則天登上皇位是690年,程咬金早在她登位的25年之前,也就是665年辭世,死後陪葬昭陵。

武則天需要到昭陵去挖墳掘墓,才能達成題目所說的“動”程咬金的目的。

問題就又來了,這仍然需要滿足兩個前提條件,一是武則天與程咬金不共戴天,第二個更難,需要武則天與前夫李世民不共戴天,為什麼?沒有不共戴天的前提,你刨李世民在昭陵陪葬墓幹哈?


歷來現實

殺大臣的時候是在公元659年,比如當時的長孫無忌就是在這年被害的,而程咬金是在公元665去世的,其實之所以程咬金能夠避免這場遭難還是有一些天命的。


長孫無忌是什麼人?他是在唐太宗駕崩前被任命為輔政的大臣,地位是有多高,有點像但年劉託孤之時把劉禪託付了李嚴和諸葛亮兩個大臣一樣,地位是很高的。長孫無忌生在公元594年,死於659年,是河南洛陽人,和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後來更是結為姻親,後來也是一直跟隨著唐太宗征戰多年,可以說是他的心腹謀臣,後來更是參與了玄武門之變。

那麼在武則天的權力稱霸之時,當時的長孫無忌極力反對武則天被高宗立為皇后,所以才會被武則天用自己的人去誣陷他說謀反,然後被流放,最後自縊而死。


那麼程咬金又是什麼人?程咬金原名程知節,字義貞,是唐朝的開國大將,生在公元589年,死於公元665年,活了76歲,他的驍勇善戰是無人可以抵擋的,他先後入瓦崗軍、投王世充,後降唐。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參與玄武門之變,可以說是戰功赫赫。

那麼為什麼程咬金沒沒有被武則天害死呢?在公元657年程咬金還在外面征討,但是被免職之後,再次被任命為岐州刺史。此後上表請求致仕,唐高宗批准。其實清除大臣武則天在公元659年就已經開始了,只是後面的程咬金就再也沒有參與到政權的變化之中,所以才會倖免遇難。


反觀長孫無忌卻不一樣,他在遇害是在公元659年,那時候的武則天已經開始掌握政權,並且在660年的時候,高宗因為犯病直接就把國家大事交給了武皇后,此時的她已經開始掌握政權,然而她的阻礙早就在之前已經除掉了。


感謝!歡迎留言討論!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我們先來看幾個時間節點:

公元655年:武則天成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公元656年:程咬金掛帥西征

公元656年:程咬金因為貽誤戰機,殺降取財,被罷官;雖然隨後起用為岐州刺史,但程咬金上表“乞骸骨”,請求辭官


公元660年:李治重病,武則天開始替李治處理朝政

公元664年:李治讓宰相上官儀起草了廢掉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發現,未成功,同年,武則天開始和李治一起臨朝聽政,合稱“二聖”

公元665年:程咬金病逝於自己家中

公元667年,太子李弘監國

674年,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

公元683年,李治駕崩,武則天臨朝稱制

……

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


從上述的時間節點上來看,武則天在公元655年才成為高宗李治的皇后,這個時候武則天大概是沒有稱帝的野心的,武則天真正開始處理朝政是在公元660。雖然不知道武則天是何時開始有稱帝的野心,但應該是公元660年之後。


程咬金在公元656年率兵西征,657年就因為貽誤戰機,殺降取財,被罷官,雖然後來又被啟用,但是很快就高老還鄉了。

也就是說,其實武則天和程咬金正面有衝突的機會並不會太多。程咬金雖位高權重,但不像長孫無忌那樣干涉李治後宮的事情,也不是關隴貴族集團的成員(程咬金是山東人),所以程咬金並不會和武則天產生太多利益上的衝突。

實際上像長孫無忌等重臣之所以結局悲慘,不僅是因為他們干預李治後宮之事,更是因為他們作為關隴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已經嚴重阻礙李治的集權。與其說武則天在當皇后期間殺功臣,不如說李治的意思。

至於武則天在李治晚年和李治死後任用酷吏,雙手沾滿鮮血,那個時候的程咬金早就已經入土為安,也就談不上武則天不敢殺他了。


小鎮月明

武則天不是不敢動程咬金,而是因為程咬金對她無害。武則天想要殺程咬金,只是在李治耳邊動下嘴唇的事情。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長孫無忌都被武則天輕鬆拿下了,更不要說一個小小的程咬金了。程咬金和武則天的能量級差了不是一兩個數量級的問題,而是天到地的差別。武則天為了登上皇后位,登上帝位,自己的女兒,兒子都可以捨棄,更別說捨棄一個程咬金了。

武則天殺開國功臣的事情,其實是一場唐朝廷內部的權力之爭,而武則天之所以不殺程咬金,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程咬金對李治有擁立之功

649年,李世民駕崩。程咬金親自率軍護衛李治回朝繼位,並且親自在宮門外保護了李治三個多月。

李世民對於支持他發動玄武門政變的眾人感激不盡,而李治這時對於程咬金也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武則天的皇帝路是要靠李治的,自然而然的也會對程咬金另眼看待。

武則天要除掉的是朝內反對她的勢力強大的朝臣

李治登基,武則天迴歸後,唐朝廷內部是派系林立,各懷自己的心思。

李治想收回國家的大權。

武則天是一直在謀劃打擊她的情敵,自己能坐上皇后位。

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等受太宗託孤之重的開國功勳大臣,也不想放棄手中的權力。只有這一派系的人受到了重創,很多被誣告致死。

李勣等一批開國大臣堅定的站在了李治一方。李績也是開國功臣,但因為支持李治和武則天,此後備受恩寵,生病的時候,李治、武則天都親自前往探望,其家人也備受恩寵。

而開國前後,權力較小的一批官員,也想趁機上位。比如李義府、許敬宗之流,支持李治和武則天,後來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他們都找到了同一個爆發點“廢王立武”之爭,就是廢除以前的王皇后,立武則天為新皇后。

結果當然是很明顯了,支持李治和武則天的人員比較多,那麼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等人也就只能成為階下囚了。

程咬金並未參加朝廷的權利之爭

655年李治有了“廢王立武”的打算,程咬金並未反對這件事情。

656年和657年,程咬金反而被重用,被派遣率軍討伐西突厥阿史那賀魯。

程咬金因為在怛篤城屠城,並且逗留不進,貽誤戰機,被赦免死罪免官。雖然之後又被起任為刺史,但是程咬金並沒有接受,上書請求辭官在家養老。最終,於665年在家中安然去世。

程咬金的這一做法讓他成功躲過了李治、武則天發起的政治鬥爭,再加上開國功臣的身份,自然也就不會被武則天殺害了。反而在去世後,受到李治的追封,並被賜諡號襄公,陪葬昭陵。


奕天讀歷史

這問題確實問的搞笑,武媚出生後兩年才有玄武門之變,開國功臣最春風得意得時候武媚尚且是個小娃娃,武媚稱帝時都已經是老嫗了,開國功臣還活著的是妖怪嗎?

我覺得吧,程咬金已然六神裝了,論單挑,武則天還是看見就躲比較好。不是吹牛逼,武則天看到我程咬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跑,各種閃現技能趕快用,就恨沒有4條腿,不管我多少血。廢話,程咬金是一檔名將。區區長孫無忌 不過是三擋名將。 屬性差十萬八千里。武則天並不是中國大地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你們不信可以翻翻歷史書,西遼也出過女皇帝,還有唐朝反抗軍的文佳皇帝,北魏胡太后女兒武秦女皇,這幾位女性都是有國號的女皇帝。



據歷史記載,程咬金生於公元589年,死於公元665年,活了76歲,在當時已經是高壽了,程咬金一直活到薛剛反唐成功,掀開鐵丘墳,才大笑過世,活了120歲,活活耗死武則天。兒子程鐵牛也活了98歲,可謂長壽父子。把我搞懵了。收費站由他而來,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載,想從這裡過,必須留下買路錢!現在的文明強盜,前面500停車收費!程咬金的全套5級銘文,再出全肉裝,一技能逃跑,大招又加血,太難殺了。


春日盛宴

最早接觸程咬金還是在看電視劇《隋唐英雄傳》,這傢伙臉皮厚,大大咧咧,也是個怕老婆的耙耳朵。起初販賣死鹽,被抓住時打死一個捕快,受死刑。運氣還不錯,碰到大赦天下,出獄後在夢中學會精妙斧法,醒來才會三板斧,但也一招鮮,吃遍天。接著被忽悠去當強盜,號稱“混世魔王”,後來更是當上土皇帝,夠在外面吹噓一輩子。



此時,天下大亂,程咬金也跑到李世民這裡,跟著一起征戰。也是跟著一幫兄弟參與玄武門之變,在李世民翻身當皇帝,他也水漲船高,當上國公,邁入高級階層。

公元637年,貞觀十一年,武則天進宮,獲封才人,一直到649年,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駕崩,武則天還是才人。公元652年,重新進宮的武則天被封昭儀,之後便開啟歹毒爭寵逆襲成皇后的生涯。

這一年,程咬金63歲。之前,李治的繼位還是由陳咬金護送,還連續宿衛三個月。



李治上位,又是一番血雨腥風,又是一番爭鬥,因為皇權的鞏固和門閥的利益衝突,“廢王立武”就是導火線,王是指王皇后,武是指武則天。為了利益,元老大臣紛紛反對,之後也是長久爭奪。結果是武則天當上皇后,王皇后被廢,不僅被廢,還被做成人彘,醉骨了。

公元659年,元老大臣紛紛被打壓,該貶的貶,該免的免,還該削職的削職。總之,此時,李治的君權穩固。

其中的陳咬金可以說是站在李治這方,公元655年,程咬金升任左衛大將軍兼檢校屯營兵馬,相當於大軍區司令。徐世勣(李勣)也是站在李治這方。



儘管後來李治和武則天一起治理朝政,俗稱“二聖臨朝”,但實權也一直被掌握在李治手上。公元665年,程咬金逝世。公元683年,李治逝世,武則天的時代到來。

綜合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武則天的利益和李治相同,程咬金站在李治一方,跟武則天的利益不衝突。退一步來說,陳咬金對武則天沒利益衝突,他只是武官,加上老大李治罩著,武則天沒理由動陳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