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皇位杀了很多开国功臣,为什么程咬金幸免于难?

用户4474643705

武则天杀尽开国功臣,这是哪里看到的说法?可以算死在武则天手中的唐朝开国功臣,是唐高宗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但起主导作用的无疑是李治自己。程咬金死的时候,武则天可以说已经掌握了很大的权力,不过当时武则天自己肯定也还没有想象到当皇帝这种天方夜谭之事。

(程咬金)

武则天有做皇帝的想法时,最早也要等到李治死后。在李治生前,皇帝李治还是牢牢掌握最高权力的。李治去世时,早就不存在还在世的唐朝开国功臣。

永徽六年(655年),李治在得到在军方威望崇高的李勣(即评书中的徐茂公)支持后,不顾舅舅长孙无忌的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被逼自尽,子孙被流放岭南为奴婢。

显庆五年(660年),武则天开始帮助风疾发作的李治处理政事,从此掌握巨大权力。

麟德元年(664年),李治一度打算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之位,已经命宰相上官仪起草诏书。武则天得到消息后对李治展开情感攻势,李治放弃废后。不久后,上官仪被杀,武则天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最高权力还是掌握在李治手中。

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此时程咬金已经76岁,是当时难得的长寿之人。虽然比评书中寿命超百岁差不少,但也是非常高寿了。此时距离唐高宗李治去世还有18年,距离武则天称帝还有25年。武则天此时,根本不可能会产生将来自己做皇帝的想法,还看不到任何可行性。

(程咬金)

总章二年(669年),最后一位有影响力的唐朝开国功臣李勣去世。李勣在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时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武则天的大恩人。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皇太子李显继位,武则天实际掌握大权。这时武则天在当时人看来也只是和历史上众多掌握实权的太后一样,没啥特别的,武则天此时也未必就有自己做皇帝的心思。

天授元年(690年),在唐高宗李治去世7年后,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

(武则天)

武则天在准备称帝的过程中,为了皇位自然对忠于李唐的势力大肆清洗诛杀,不过这时早就没有唐朝开国功臣还在人世的。武则天的清洗涉及到不少开国功臣后人,如对武则天有大恩的李勣,其孙子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被击败后家族遭诛灭,但肯定不能说武则天大杀唐朝开国功臣。


仁勇校尉

程咬金又名程知节,山东东平人,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第十九),作为唐朝开国元勋,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参与玄武门之变,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后改封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

不仅如此,程咬金和李世民还是亲家,二儿子程处亮娶了年仅十岁的清河公主。双方亲上加亲!

据历史记载,程咬金生于公元589年,死于公元665年,活了76岁,在当时已经是高寿了,显庆二年(公元656年),程咬金因为杀降利财被免职,虽然朝廷打算重新启用,但程咬金以年事已高为借口,上表“乞骸骨”,得到高宗准许光荣退休,就此退出政治舞台。高宗李治公元683年才去世,而武则天690年才登基帝位,双方并没有直接冲突的机会。

武则天早年做皇后时期就铲除异己,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都深受其害,但他们与程咬金是两回事,程咬金虽然是开国功臣,但不过是一介武将,带兵打仗是把好手,却并没有介入朝廷政治,不影响武则天的夺权大计,且程咬金年长(大长孙无忌5岁,大褚遂良七岁),早已过了掌权年纪,没有威胁。

后世演义把程咬金当做吉祥物来大书特书,又是三板斧,又是大魔国君主,堂堂一介武将被幻化成喜剧主角,尤其是单田芳老爷子的《薛家将》,程咬金一直活到薛刚反唐成功,掀开铁丘坟,才大笑过世,活了120岁,活活耗死武则天。儿子程铁牛也活了98岁,可谓长寿父子。



日慕乡关

1

在评书中,老程活了120岁,等到中宗李显继位,为薛家报了仇,打开铁邱坟程咬金哈哈大笑,一笑而逝。他的儿子程铁牛一看爹死,放声大哭,给哭死了,这段书叫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铁牛。


照书上的说法,程咬金活活熬死了武则天,因为中宗李显即皇帝位的这段书叫《薛刚反唐》,薛刚是白袍薛仁贵的孙子,而这套书中主要的战斗人员都是薛娇薛奎这种薛仁贵的重孙子。


在整个隋唐的评书中,程咬金都是主要的书筋。

一部评书说好了,需要四梁八柱,书四梁八柱中要有书根、书领、书胆、书筋的称呼,书筋主要是用来插科打诨,负责诙谐幽默。


一部书如果没有书筋,则显的死板无趣。


程咬金有着难得的书筋特质,插科打诨,保媒拉纤,拉偏架闯祸无所不作,但是他又足智多谋不管多么凶险的境遇,老程都有办法逢凶化吉。


所以从《隋唐演义》到《双鞭记》,从《薛仁贵跨海征东》到《薛丁山征西》不管是平南还是扫北,程咬金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故事里的书胆从秦琼,尉迟恭,薛仁贵,罗通,薛丁山不停变换,但是大老程却一直是重要配角。


直到反对武则天,再次保李显光复了大唐的江山。


可以说在整个隋唐书系中,程咬金居功至伟。


在评书体系中程咬金没有被武则天杀害,原因是老程有自己的保命方法,就像在评书里他表现的一样,该当爷爷的时候,当爷爷,该龟缩当孙子的时候,老程也不会强出头的。


相机而动顺势而为,是程咬金保命的重要法则。

2

历史上程咬金没活到120岁,但是也很高寿,活了77岁。


历史上程咬金绝对是员猛将,他使的武器不是宣化板斧,而是一根马槊,《旧唐书》记载有一次程咬金为了救裴行俨单人独骑冲入王世充的军中,杀了数人,然后把裴行俨横放到马上重骑而还。


中途王世充的手下不服拦截,一槊把他的身体洞穿,程咬金生生把马槊折断,杀了对方。


可见老程也是狠人。


他曾积极策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算是从龙之臣。


李世民死李治继位,程咬金从翠微宫统率飞骑军护卫皇太子李治回朝继位,并在左延明门外连续宿卫了三个月。


老程这次又站对了位置。


后来他也曾被短暂免官,不过不是因为武则天或者谁的陷害,是因为他在统军讨伐贺鲁时,默许手下屠杀了几千投降的胡人,而被免职。


但是不久朝廷又启用他当岐州刺史。


后来程咬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乞骸骨”,朝廷准许他的养老请求。


而武则天从永徽年间入宫,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到显庆四年把长孙无忌赶出长安,可算取得初步胜利,在这漫长的夺权路上,她和程咬金几乎没有利益纠缠,老程一直在朝廷之外任刺史,或者讨伐边患。

后来李治风疾发作,让武则天代他处理朝政的,此时,老程早已经优哉游哉的开始了自己的养老生涯,不问朝政,远离纷争。


麟德元年李治和武则天一起临朝称制并称二圣,第二年程咬金以77岁高龄去世于长安,所以他基本上完美规避了和武则天所有的冲突,平平安安寿终正寝,死后哀荣。


评书中的程咬金是个福将,现实历史上的这位后来改名程知节的程咬金依旧是个睿智知道进退的福将。


=========

文/ 薛白袍
点“赞”的人都会福气临门的

薛白袍

这个很简单啊!程咬金战时英勇善战冲锋陷阵指哪打哪攻无不克,是数一数二的猛将福将,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程咬金心直口快心底纯净不藏奸。在他跟前玩心眼,他会把玩心眼的人累死,因为你玩再多的心眼他也不懂,瞬间会被他的天真气趴下。铺垫后几句话就可以回答你。武则天不杀他最主要的原因是程咬金怕老婆。这么一个英雄汉能在和平时期对老婆恩爱有加也是难得,在封建时代程咬金是尊重女性的好男人,武则天怎么舍得杀他哟!多好的广告啊!他怕老婆,也会怕我这个女皇帝。女人吃醋的典故就是出自程咬金和他老婆。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听~李世民登基后,开始封赏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各有所得,各谋其职,分封楼阁庭院财产田地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三妻四妾歌姬美女丫鬟仆人。所有的人都跪拜叩谢皇恩浩荡英明神武吾皇万岁万万岁...等程咬金回家把赏封之事给裴翠云一说,这裴翠云就蹦了起来,大骂李世民这小子不仗义,嫂子我那么亲你,你给什么赏赐都行,竟然怼一堆如花似玉年轻貌美的女子送给程蛋蛋,这不是要你嫂子老命吗?气急的裴翠云拿起铁棒槌,换了军装,要找李世民理论。老程吓傻,赶忙阻拦,这翠云扯着老程的胡子狂拽,利爪狂舞,一会功夫这程咬金被拽挠挖抓撩拨打的一塌糊涂,伤痕累累,胡子没了,脸皮没了,衣服破了,狼狈不堪...为了不让翠云去找皇上,老程心一横,普通一下跪求翠云,答应翠云其它封赏都要,坚决不要三妻四妾美人歌姬。这翠云一听很是欢喜,我们家老程就是明白事,那些浮云哪有我翠云好~一夜相安无事,只是疼的老程哼唧了一夜,第二天这模样没法上朝,只得托词生病请假。李世民一听爱卿有病,亲自到程府探望,一见程咬金的样子,问这是怎么回事啊!谁人大胆竟敢打大唐功臣。这时裴翠云走了出来,都是你的封赏惹得,他要领回家一堆美人,不该挨打吗?李世民说这很正常啊!你也不该为此事阻拦打伤爱卿呀!其他大臣都接受封赏了,天子一言九鼎,谁敢不从,总不能让我食言吧!裴翠云一听李世民的话,气不打一处来,拿起棒槌直接打了过去,李世民偷笑着扭头就跑,暗想,嫂子平时对我好的很,一直对自己爱护有加,这次看来真是惹着嫂子的忌讳啦!李世民跑到朝堂,端坐拟旨,圣旨云~裴翠云大逆不道,追打皇上,无理取闹,违抗皇命,打伤重臣,赐毒酒一坛云云,另附旨意~如果裴翠云喝了此酒不死,皇上就收回三妻四妾歌姬美人的赏赐,如若去了,封赏照旧。这翠云接到圣旨大哭,好狠的皇上啊!狡猾的小子啊!这圣旨左右都不如意啊!感叹说啰一番人生感悟后,大呼也罢,尤其这样不如喝了此酒痛快,这翠云抓起酒坛一饮而进,就势把酒坛摔的粉碎,此时的翠云嘴已无味,不觉是醋,走近程咬金,依偎在程蛋蛋怀里等待着...这老程泪流满面,俩恩爱人儿哭作一团...该有的美好生活还是要有的。其实酒坛里换装了满满一坛香酸的醋,正所谓醋香飘万家和谐平安到白头...

本人偶尔开心随笔而言,笑也好怒也好开心就好~俺无心思去海证什么?如果要读正史或想解真相请到别处翻阅。我看到一部戏曲就是程咬金和裴翠云的故事。论当时两人的性格人品也是符合的,两人骁勇善战出生入死产生的感情也是能得到李世民认可的。至于别人我是不认同的,一个玩权术的怕老婆我是不信的,他老婆也没那么大的功绩让李世民信服。也没资本违抗圣旨。

随笔而言,逗大家开心一笑嘀,本人阅历有限。随心而语,让大家见笑啦😋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封赏功臣,附带美人歌姬是有原因的,里面都有很多帝王培训过的细作,在这一点上文官武将几乎都不敢回绝抗旨,都心照不宣。如果轻易抗旨,引起帝王猜疑就麻烦了。这个典故出自唐朝,按个人分解,敢抗旨的夫妻中也只有程咬金和裴翠云有充分得到信任的条件。这种封赏善权术的文官是一概不敢回绝的,更别说闹腾啦😎


君子淡如水ok

游戏中的程咬金有大招能回血,武则天的女帝威严不够用!

现实中的武则天因为655年,唐高宗欲废王皇后,改立自己为后,长孙无忌等人不支持(虽然也没有强烈反对),得罪了武则天,659年,借助许敬宗和李治之手,杀了长孙无忌。664年,宰相上官仪(上官婉儿的祖父)也因为向唐高宗上书请求废掉武后,招致来武则天的强烈反扑,最终送掉了性命。

所谓的武则天为皇位杀尽开国功臣,似乎能挂点边的仅此二位,长孙无忌死因肯定是源于武则天,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废后之事报复,跟31年后的皇位没半毛钱关系,而上官仪在贞观初年不过刚中进士,距离开国功臣差得很远,褚遂良当初反对她当皇后反对的最凶,然而也只是流放待遇,并未杀掉。

等到690年武则天称帝那一年,距离618年大唐开国已是72载,就算是距离二圣共治时期开始的664年也已经46载,岁月是把杀猪刀,武则天假如真的有机会举刀四望,她会发现,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基本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684年到690年之间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武则天倒是对李唐宗亲毫不留情的举起了屠刀,全力剪除李氏诸王。

再来看看我们无辜躺枪的程咬金同志,程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直到656年,当年程老已经68岁高龄,还不远万里率兵奋战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一带,在此处犯了“杀降”、“贪污”的错误晚节不保,被免职处理,程老很寒心,后来朝廷再来召唤也没答应,回家养老去了。

此时的武则天刚登上皇后之位不过一年,还在陌生的新岗位上不断淬炼适应自己,李治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距离她的最高权力还远,实在是够不着程咬金程老咬上一口。武则天登上皇位是690年,程咬金早在她登位的25年之前,也就是665年辞世,死后陪葬昭陵。

武则天需要到昭陵去挖坟掘墓,才能达成题目所说的“动”程咬金的目的。

问题就又来了,这仍然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武则天与程咬金不共戴天,第二个更难,需要武则天与前夫李世民不共戴天,为什么?没有不共戴天的前提,你刨李世民在昭陵陪葬墓干哈?


历来现实

杀大臣的时候是在公元659年,比如当时的长孙无忌就是在这年被害的,而程咬金是在公元665去世的,其实之所以程咬金能够避免这场遭难还是有一些天命的。


长孙无忌是什么人?他是在唐太宗驾崩前被任命为辅政的大臣,地位是有多高,有点像但年刘托孤之时把刘禅托付了李严和诸葛亮两个大臣一样,地位是很高的。长孙无忌生在公元594年,死于659年,是河南洛阳人,和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来更是结为姻亲,后来也是一直跟随着唐太宗征战多年,可以说是他的心腹谋臣,后来更是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那么在武则天的权力称霸之时,当时的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武则天被高宗立为皇后,所以才会被武则天用自己的人去诬陷他说谋反,然后被流放,最后自缢而死。


那么程咬金又是什么人?程咬金原名程知节,字义贞,是唐朝的开国大将,生在公元589年,死于公元665年,活了76岁,他的骁勇善战是无人可以抵挡的,他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参与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那么为什么程咬金没没有被武则天害死呢?在公元657年程咬金还在外面征讨,但是被免职之后,再次被任命为岐州刺史。此后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批准。其实清除大臣武则天在公元659年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后面的程咬金就再也没有参与到政权的变化之中,所以才会幸免遇难。


反观长孙无忌却不一样,他在遇害是在公元659年,那时候的武则天已经开始掌握政权,并且在660年的时候,高宗因为犯病直接就把国家大事交给了武皇后,此时的她已经开始掌握政权,然而她的阻碍早就在之前已经除掉了。


感谢!欢迎留言讨论!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我们先来看几个时间节点:

公元655年:武则天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公元656年:程咬金挂帅西征

公元656年:程咬金因为贻误战机,杀降取财,被罢官;虽然随后起用为岐州刺史,但程咬金上表“乞骸骨”,请求辞官


公元660年:李治重病,武则天开始替李治处理朝政

公元664年:李治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发现,未成功,同年,武则天开始和李治一起临朝听政,合称“二圣”

公元665年:程咬金病逝于自己家中

公元667年,太子李弘监国

674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

公元683年,李治驾崩,武则天临朝称制

……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


从上述的时间节点上来看,武则天在公元655年才成为高宗李治的皇后,这个时候武则天大概是没有称帝的野心的,武则天真正开始处理朝政是在公元660。虽然不知道武则天是何时开始有称帝的野心,但应该是公元660年之后。


程咬金在公元656年率兵西征,657年就因为贻误战机,杀降取财,被罢官,虽然后来又被启用,但是很快就高老还乡了。

也就是说,其实武则天和程咬金正面有冲突的机会并不会太多。程咬金虽位高权重,但不像长孙无忌那样干涉李治后宫的事情,也不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成员(程咬金是山东人),所以程咬金并不会和武则天产生太多利益上的冲突。

实际上像长孙无忌等重臣之所以结局悲惨,不仅是因为他们干预李治后宫之事,更是因为他们作为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已经严重阻碍李治的集权。与其说武则天在当皇后期间杀功臣,不如说李治的意思。

至于武则天在李治晚年和李治死后任用酷吏,双手沾满鲜血,那个时候的程咬金早就已经入土为安,也就谈不上武则天不敢杀他了。


小镇月明

武则天不是不敢动程咬金,而是因为程咬金对她无害。武则天想要杀程咬金,只是在李治耳边动下嘴唇的事情。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都被武则天轻松拿下了,更不要说一个小小的程咬金了。程咬金和武则天的能量级差了不是一两个数量级的问题,而是天到地的差别。武则天为了登上皇后位,登上帝位,自己的女儿,儿子都可以舍弃,更别说舍弃一个程咬金了。

武则天杀开国功臣的事情,其实是一场唐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而武则天之所以不杀程咬金,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程咬金对李治有拥立之功

649年,李世民驾崩。程咬金亲自率军护卫李治回朝继位,并且亲自在宫门外保护了李治三个多月。

李世民对于支持他发动玄武门政变的众人感激不尽,而李治这时对于程咬金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武则天的皇帝路是要靠李治的,自然而然的也会对程咬金另眼看待。

武则天要除掉的是朝内反对她的势力强大的朝臣

李治登基,武则天回归后,唐朝廷内部是派系林立,各怀自己的心思。

李治想收回国家的大权。

武则天是一直在谋划打击她的情敌,自己能坐上皇后位。

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受太宗托孤之重的开国功勋大臣,也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只有这一派系的人受到了重创,很多被诬告致死。

李勣等一批开国大臣坚定的站在了李治一方。李绩也是开国功臣,但因为支持李治和武则天,此后备受恩宠,生病的时候,李治、武则天都亲自前往探望,其家人也备受恩宠。

而开国前后,权力较小的一批官员,也想趁机上位。比如李义府、许敬宗之流,支持李治和武则天,后来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他们都找到了同一个爆发点“废王立武”之争,就是废除以前的王皇后,立武则天为新皇后。

结果当然是很明显了,支持李治和武则天的人员比较多,那么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人也就只能成为阶下囚了。

程咬金并未参加朝廷的权利之争

655年李治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程咬金并未反对这件事情。

656年和657年,程咬金反而被重用,被派遣率军讨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

程咬金因为在怛笃城屠城,并且逗留不进,贻误战机,被赦免死罪免官。虽然之后又被起任为刺史,但是程咬金并没有接受,上书请求辞官在家养老。最终,于665年在家中安然去世。

程咬金的这一做法让他成功躲过了李治、武则天发起的政治斗争,再加上开国功臣的身份,自然也就不会被武则天杀害了。反而在去世后,受到李治的追封,并被赐谥号襄公,陪葬昭陵。


奕天读历史

这问题确实问的搞笑,武媚出生后两年才有玄武门之变,开国功臣最春风得意得时候武媚尚且是个小娃娃,武媚称帝时都已经是老妪了,开国功臣还活着的是妖怪吗?

我觉得吧,程咬金已然六神装了,论单挑,武则天还是看见就躲比较好。不是吹牛逼,武则天看到我程咬金,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跑,各种闪现技能赶快用,就恨没有4条腿,不管我多少血。废话,程咬金是一档名将。区区长孙无忌 不过是三挡名将。 属性差十万八千里。武则天并不是中国大地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你们不信可以翻翻历史书,西辽也出过女皇帝,还有唐朝反抗军的文佳皇帝,北魏胡太后女儿武秦女皇,这几位女性都是有国号的女皇帝。



据历史记载,程咬金生于公元589年,死于公元665年,活了76岁,在当时已经是高寿了,程咬金一直活到薛刚反唐成功,掀开铁丘坟,才大笑过世,活了120岁,活活耗死武则天。儿子程铁牛也活了98岁,可谓长寿父子。把我搞懵了。收费站由他而来,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载,想从这里过,必须留下买路钱!现在的文明强盗,前面500停车收费!程咬金的全套5级铭文,再出全肉装,一技能逃跑,大招又加血,太难杀了。


春日盛宴

最早接触程咬金还是在看电视剧《隋唐英雄传》,这家伙脸皮厚,大大咧咧,也是个怕老婆的耙耳朵。起初贩卖死盐,被抓住时打死一个捕快,受死刑。运气还不错,碰到大赦天下,出狱后在梦中学会精妙斧法,醒来才会三板斧,但也一招鲜,吃遍天。接着被忽悠去当强盗,号称“混世魔王”,后来更是当上土皇帝,够在外面吹嘘一辈子。



此时,天下大乱,程咬金也跑到李世民这里,跟着一起征战。也是跟着一帮兄弟参与玄武门之变,在李世民翻身当皇帝,他也水涨船高,当上国公,迈入高级阶层。

公元637年,贞观十一年,武则天进宫,获封才人,一直到649年,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还是才人。公元652年,重新进宫的武则天被封昭仪,之后便开启歹毒争宠逆袭成皇后的生涯。

这一年,程咬金63岁。之前,李治的继位还是由陈咬金护送,还连续宿卫三个月。



李治上位,又是一番血雨腥风,又是一番争斗,因为皇权的巩固和门阀的利益冲突,“废王立武”就是导火线,王是指王皇后,武是指武则天。为了利益,元老大臣纷纷反对,之后也是长久争夺。结果是武则天当上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仅被废,还被做成人彘,醉骨了。

公元659年,元老大臣纷纷被打压,该贬的贬,该免的免,还该削职的削职。总之,此时,李治的君权稳固。

其中的陈咬金可以说是站在李治这方,公元655年,程咬金升任左卫大将军兼检校屯营兵马,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徐世勣(李勣)也是站在李治这方。



尽管后来李治和武则天一起治理朝政,俗称“二圣临朝”,但实权也一直被掌握在李治手上。公元665年,程咬金逝世。公元683年,李治逝世,武则天的时代到来。

综合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武则天的利益和李治相同,程咬金站在李治一方,跟武则天的利益不冲突。退一步来说,陈咬金对武则天没利益冲突,他只是武官,加上老大李治罩着,武则天没理由动陈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