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島原本是中國第一大島,比臺灣還要大,清朝末年告別了祖國懷抱

眾所周知,我國現在的第一大島是臺灣島,但是,在1860年之前,我國的第一大島並不是臺灣,而是位於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處的庫頁島。

此島原本是中國第一大島,比臺灣還要大,清朝末年告別了祖國懷抱

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的東北部,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處,面積約為7.64萬平方公里,比臺灣還要大。庫頁島在1860年被沙俄佔領,徹底離開中國的懷抱,沙俄稱其為“薩哈林島”,島上森林資源豐富,地下蘊藏石油、煤礦和黃金等礦產資源,是名副其實的“寶島”。

此島原本是中國第一大島,比臺灣還要大,清朝末年告別了祖國懷抱

在歷史上,中國人是最早發現庫頁島,中國有多個朝代都統治過庫頁島,西漢初年,中原皇朝已對庫頁島有所認識,兩晉時期,庫頁島已出現在中國的史書當中。唐朝時期,大唐正式設立黑水都督府和黑水軍,庫頁島在其管轄範圍內。元明清時期,中原皇朝都對庫頁島進行有效的管理,島上部落首領都向中原皇帝進貢。

此島原本是中國第一大島,比臺灣還要大,清朝末年告別了祖國懷抱

1689年,清朝康熙帝派兵兩敗沙俄騎兵,與沙俄談判,迫使其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正式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的領土。

此島原本是中國第一大島,比臺灣還要大,清朝末年告別了祖國懷抱

但是,清朝末年,朝政廢弛,內外交困,民不聊生,沙俄趁機侵佔了中國東北廣大土地,還通過《瑗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迫使清政府割讓庫頁島,但在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庫頁島上的民眾並不服從沙俄的統治,而是服從中國的皇帝,仍然每家每戶向清政府納貢,有史料顯示,庫頁島最後一次向清朝納貢的時間是凊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

此島原本是中國第一大島,比臺灣還要大,清朝末年告別了祖國懷抱

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強盛,它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一舉擊敗不可一世的沙俄。日俄通過《朴茨茅斯條約》瓜分了庫頁島,沙俄控制庫頁島的北部,日本控制南部。後來,日本趁著俄國在十月革命動盪之際,竟派兵佔領整個庫頁島,二戰結束,日本作為戰敗國,徹底撤出庫頁島,蘇聯趁機才控制全島,至此,庫頁島完全遠離祖國的懷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