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麼要豢養“男寵“? 這其中有什麼隱密的原因?

武則天自幼聰慧,有才智。父親病故時,她才十二歲。不久隨母親從荊州搬回長安居住。十四歲時,被唐太宗選入後宮,充當才人。臨行時,生母楊氏痛哭不已,她卻安靜如常,對母親說:“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少年時的武則天以顯露出不同尋常的思想。

武則天為什麼要豢養“男寵“?  這其中有什麼隱密的原因?

進宮叩見太宗後,賜號“武媚”。太宗有一次帶領著很多的嬪妃在花園賞馬,其中有一匹烈馬難以馴服,換了幾個馴馬師都未能馴服,太宗說道:“何人能馴服此馬,朕有重賞”,話音未落,武則天走上前,對太宗說:“臣妾願為 陛下馴服此馬”,李世民一看,很是吃驚,疑惑的問道:“你能馴服這匹馬?你如何馴服它”?武則天答道:“只要 陛下賜我兩件東西即可”,李世民問道:“哪兩件東西”?“皮鞭、匕首,這兩件足可,不聽話,我就用皮鞭抽,再不聽話,我就用匕首殺了它”,武則天說道。從這我們可以看出,武則天的剛毅、果敢,膽大、心狠。她能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

高宗李治當太子時,經常到父皇宮中問安,受到武才人的殷勤接待,一見傾心。太宗逝世後,凡未生育的妃嬪均要出家為尼,武才人亦不例外,到長安感業寺落髮。

有一天,高宗到感業寺上香,遇見武才人,才人悲哀啼哭,高宗很受感動,回宮後心神不寧。王皇后探知情況,暗中派人把武才人接進宮來,侍奉高宗,圖使蕭淑妃失寵。

武則天為什麼要豢養“男寵“?  這其中有什麼隱密的原因?

武才人進宮之初,十分小心謹慎,千方百計取得王皇后的歡心,王皇后多次向高宗稱譽她,因而進宮不久,便從才人晉升為昭儀。但武昭儀並不以此為滿足,她在奪去蕭淑妃的寵愛以後,便積極設計取代王皇后的地位。在她積極運籌下,終於讓高宗下詔廢王皇后、蕭淑妃為庶人,立她為皇后。再後來,她以不滿足做皇后,皇太后,而是臨朝改制宣佈革命,改唐為周,自稱聖神皇帝,如果從立為皇后之日與高宗共同執政時算起,至神龍元年中宗復位時為止,武則天前後執政達五十餘年之久。她是中國歷史上正式稱帝的唯一女皇帝。

武則天為什麼要豢養“男寵“?  這其中有什麼隱密的原因?

歷代君主都是男性,作為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她的手段和能力確實是非同尋常,她在取得了豐功偉績的同時,她的私生活豐富多彩,武則天晚年有過很多的“男寵”,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二人。武則天為什麼要寵幸這些“男寵”呢?她是一種什麼心理呢?

第一、武則天性格剛強,目空一切,在男人面前柔情似水,私底下則是另一幅面孔,14歲時進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後來,經過一步步打拼,成了李治的女人,從才人到昭儀,從皇后到皇帝,付出的努力只有她自己知道。同時也跟她剛硬不屈,敢想敢拼的性格分不開的。武則天為當上皇后,能將自己的親生女兒捂死,足見她的狠辣。做了皇帝后,更加肆無忌憚了,直接改朝換代,建國大周,取名為“曌”,意思是日月當空,目空一切。

武則天為什麼要豢養“男寵“?  這其中有什麼隱密的原因?

 第二、作為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自然是豪氣沖天,別人敢幹的她敢幹,別人不敢幹的她也敢幹,政治上說一不二,獨斷專行;生活上也顯示出了驚人的一面,歷代皇帝都有後宮,並且佳麗三千,她也像男性皇帝一樣,廣納美男,充實後宮,過著荒靡婬蕩的生活,在她眼裡,寵幸男侍不足為奇,這只不過是皇帝正常的生活。

 第三、社會風氣相對開放,魏晉南北朝後,由於民族大融合,少數民族的開放民風影響至唐朝,李世民身上都有少數民族的血統,那時的男女關係不像宋明之後那麼禁錮,後人認為有傷風化的事,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卻是十分正常的,上官婉兒、韋后、太平公主等私生活方面都比較開放,作為皇帝的武則天當然也不例外了。

  武則天作為皇帝還是合格的,功大於過,我們不能以現代的眼光看待這些事,應當將此事放到當時的特定歷史環境中來看待,她立無字碑的用意就是說自己的功與過任由後人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