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的转变使洋品牌风光不再

曾几何时,洋品牌在国人眼中似乎是质量的代名词,甚至是时尚的代名词,比如苹果手机,在数年前可谓趋之若鹜,当然了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苹果手机在当时的优势十分明显,然而随着中国的进步,在很多领域已经处于国际的前沿,许多产品中国不但能制造,在质量上与洋品牌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一些产品还有洋品牌所不具备的优点。

也正因此,国人特别年青人的消费观点也在悄然的改变,据瑞士信贷3月份的研究发现,中国的年青人越来越偏爱中国商品,比如家电产品,年青人更乐于购买的国内品牌,国产护肤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也在持续上升,很多大的洋品牌固然不错,然中国制造也不赖。

消费观的转变使洋品牌风光不再

苹果手机虽然在价格上有些贵,然而在几年前还占据这中国手机产业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但在过去的2017年,苹果手机已经跌落至第四名,三星的遭遇则更为惨淡,市场占有率仅仅只有2%,汽车行业也是如此,中国汽车制造商占据了国内44.2%的市场份额,增长强劲,并且预计在未来还会取得近一步提升。

不可否认对于品牌国人还是很重视的,然而品牌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是有多个要素共同组成的,其中质量与口碑固然重要,但性价比也同样重要,很多洋品牌在价格上处于高位,其中包含了高附加值在里面。如果在以前,洋品牌的一些产品所包含的优势是其他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那么即便在价格上略贵一点也可以被人所接受,然而现在中国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洋品牌的这些优势被中国各行各业的企业所打破,甚至被超越,而洋品牌显然并没有适应中国的这种变化,定价依旧比同类产品高,失去市场在所难免,毕竟很多产品同样都是中国生产的,只是贴了不同的品牌标签,为此却却让消费者为品牌支付更多的金钱,这似乎并不合适。

消费观的转变使洋品牌风光不再

中国品牌的崛起使得使得国人对国产品牌也更有信心,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电器产品还在中国非常畅销,然而当下,随着中国各大品牌的崛起,松下,东芝,日立这些昔日纵横捭阖的家电洋品牌纷纷剥离或者淡化家电业务,当然了它们也并不想放弃,松下还曾声称“失去了中国,就等于失去了世界”,索尼也曾宣传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然而时至今日,并没有什么新的起色,以前的口碑影响力已经大幅削弱。

当然中国品牌现在也并不是完美的,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地改进,否则今天一个洋品牌倒下了,谁有能保证明天不是你呢?而且还有很多人对于洋品牌是非常热衷的,比如前几年,很多人出国旅行大肆购买外国产品,诸如马桶盖,电饭煲,奶粉等等,这种情况现在也存在着,只是相对于前几年大为减少了许多。

消费观的转变使洋品牌风光不再

洋品牌曾经在中国风光无限,人们也很热衷购买,然而时代不同了,很多人的消费观更趋理性,品牌固然重要,然而仅靠品牌,而没有太多的创新,质量上也没有太多的优势,价格却要高出同类产品几倍,我想为此买单的人会越来越少,无论多大的企业,不做改变,也终究难逃日落西山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