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人口3720萬,面積約43.7萬平方公里(包括924平方公里水域和伊拉克、沙特中立區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公里)。伊拉克出海口僅在東南端位於波斯灣頭的一小段海岸。海岸線長6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西南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東部平原傾斜;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阿富汗位於西亞、南亞和中亞交匯處,阿富汗屬中亞國家,面積為652300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萬。它溝通東西方,連接中亞、西亞和南亞,在歷史上被稱為通向南亞大陸的“鎖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東北突出的狹長地帶(瓦罕走廊)與中國接壤。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伊拉克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高原與山地間有佔國土大部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絕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兩河在庫爾納匯合為夏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伊拉克夏季最高氣溫高達50攝氏度以上,冬季最低氣溫為0攝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區達700毫米。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伊拉克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石油工業是經濟主要支柱。2010年10月伊拉克石油部長稱已探明儲量1431億桶,在歐佩克和世界已探明石油總儲量中分別佔12.0%和9.8%,位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已探明儲量3.1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7%,居世界第十位。磷酸鹽儲量約100億噸。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阿富汗礦藏資源豐富,但基本未開發。據估測,阿富汗的能礦資源價值超過3萬億美元。至2014年已發現1400多處礦藏,著名礦藏包括哈吉加克鐵礦、艾娜克銅礦、巴米揚煤礦、赫拉特鋰礦、阿姆達利亞油氣田、阿富汗-塔吉克盆地油氣田等。天然氣儲量約為1500億立方米,煤礦儲量約1億噸。鹽儲量3億噸,青金石儲量1300噸,鐵礦儲量17億噸,銅礦石儲量5億噸。因運輸困難和資金缺乏,僅天然氣、煤、鹽、鉻得到少量開採。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伊拉克所在地歷史悠久,是兩河文明的發源地。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家。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50年起,先後遭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入侵和統治。1920年淪為英國“美索不達米亞託管地”。1921年8月伊拉克王國獨立,1958年7月14日成立共和國。如今生活在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並不是阿摩利人,文化也完全不同。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約公元前250年,位於阿姆河與興都庫什山間(包括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里亞總督狄奧多德據地脫離塞琉古王朝而獨立,建立了希臘化的巴克特里亞王朝(中國史籍稱大夏、吐火羅等),前二世紀上半葉最強盛,曾擴地至印度河流域,後因內亂轉衰。627年,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派其長子在吐火羅建立了突厥人的王朝。唐軍滅西突厥後,吐火羅的突厥王朝向唐稱臣,唐置月氏都督府於此。另外,唐還於662-674年間封流亡來唐的波斯末皇之子卑路斯為波斯皇帝,置波斯都督府于波斯東部與阿富汗境內。八世紀初,阿拉伯人的勢力進入,控制了吐火羅。自751年怛羅斯之戰後,蔥嶺以西之西域諸國盡皆歸於阿拉伯人,此後中亞地區逐漸伊斯蘭化。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巴格達是伊拉克的首都,全國最大城市和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重要的國際航空站。人口535萬。有煉油、鋼鐵、水泥、紡織、皮革、捲菸、食品等工業部門。市內穆斯坦西里耶書院始建於1227年,曾是阿拉伯世界最高學府之一。巴格達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中部,其古波斯語意為“神賜的地方”。4000多年前即為重鎮。公元762年成為阿拉伯帝國的都城。在長達數個世紀中,它是西亞、中東地區經濟、貿易、文化、交通的中心。此間幾經興廢。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喀布爾是阿富汗第一大城市,人口約500萬,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位於阿富汗東部,興都庫什山南麓,四面環山,海拔1950米,是世界上地勢最高的首都之一。喀布爾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2000多年前,這裡就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中心和歐洲、中亞往返南亞次大陸的交通要塞。公元16世紀初,中亞莫臥兒王朝創建者巴布爾佔領喀布爾。公元18世紀中期,杜蘭尼王朝統一阿富汗後,於1773年定都於此。喀布爾市名勝古蹟眾多,包括市內老皇宮、薔薇宮(現稱人民宮)、達爾阿曼宮(現為議會和政府所在地)等,還有國家博物館、考古博物館及喀布爾大學。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由於上世紀70年代石油收入增長,伊拉克在城鄉建立了比較健全的醫療系統,人民生活也有較大幅度提高。海灣戰爭後,由於遭聯合國制裁,伊拉克長期面臨消費品奇缺、物價飛漲、工廠開工率不足、失業率增加等困境,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由於局勢持續動盪,電力、燃油等供應嚴重不足,人民生活未有明顯改善。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對比介紹

阿富汗歷經三十多年戰亂,經濟破壞殆盡,交通、通訊、工業、教育和農業基礎設施遭到的破壞最為嚴重,生產生活物資短缺,曾有600多萬人淪為難民。領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農業是主要的經濟支柱,但可耕地還不足農用地的2/3。人口為3000多萬,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