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进度比别人慢,笨鸟必须学会先飞

有时,在考研复习的时候难免要看看别人的学习进度,这时,发现自己比别人学的慢的时候,我们难免会受此干扰,或进入疯狂“赶进度”的状态,或开始质疑自己。但是,仔细想想,你到底为什么学的比别人慢呢?难道就没有改变的办法吗?

►进度慢的原因

1.盲目比进度

每个人的考研复习方法不一样,即使是同一门科目用的参考书目也会不同。这时去比较进度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同学A复习专业课不看课本只是看讲义和视频;而同学B是结合课本一起看讲义和视频的,进度自然比较慢。可是同学B看到A这么快后,心里就会变得比较慌,开始纠结要不要继续看不看课本。

在这种情况下,进度慢其实是正常的。毕竟学习方法不一样嘛。但是,别人的学习方法就一定是好的吗?其实不然,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应该运用的方法,即便看课本比较慢,但你只要掌握了,就没有什么大问题,这其实是假性的复习进度慢。

  2.喜欢刨根问底

在刚进行考研复习的阶段,由于大部分都是新知识。这时候,有一部分人喜欢刨根问底,讲究彻底的理解,比别人思考的更细致更周密。在同样的时间下,自然就会显得进度慢一些。

3.逃避困难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不会的数学题等等。如果你总是刻意避开它难度大的部分,挑容易的做,结果就会效率低下,也就是所谓的慢。

而这类同学,不是被智商耽误,而是被自己的懒惰所耽误。他们或是不想花费更多的经历去解决、思考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是没有自信心,本能认为自己不行而去放弃解决。

4.对学习不感兴趣

对所学的科目不感兴趣甚至达到厌恶的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不集中注意力,投入的精力不足。学的也会比别人慢些。

其实,有此种心态也不是不能考研,但是过程会比别人更痛苦一些。毕竟你是在学习的痛苦上又要加上一个不喜欢的痛苦。

5.理解力较差

还有一类同学天生理解力较差,发现事物本来面目的能力有些弱,因此,在学习阶段会比别人相对慢一些。

或者是,你被别人、观念控制的太多,平时已经习惯了填充式的获得,而缺少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而面对考研这一个很需要自学自己去悟的领域里,你自然会比别人相对慢一些。

也有可能,你天性思维比较跳跃,不擅长长时期专注在一个事情上,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效率肯定就比不上其他专心的同学了。

但是,即便是一只“笨鸟”,难道就不配在蓝天中翱翔吗?当然不会,没有哪个老师说他讨厌笨学生的,他们讨厌的都是不用心不努力的学生。其实,我们普通人的智商水平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我们不会像金庸笔下的郭靖那样笨,也不会像黄蓉那样过目不忘。因此,无论你是真的所谓“笨鸟”,还是披着“笨鸟”的外衣,其实现在的差距是可以努力追赶上的。

►笨鸟先飞的学习方法

1.写下那些让你感到焦虑和担忧的事情

你日夜兼程、身心疲惫,为的就是早日能解决你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棘手的问题。那些让你感到焦虑和担忧的事情,更是你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中,只要你想进步,就会遇到困难,自然也会有一些事情让你焦虑和担忧,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逃避、掩盖,还有很多人自负,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会收获失败。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一样,要想解决问题,前提是知道自己遇到哪些棘手的问题,预判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备考就是为了更好的应对,而不是掩盖与逃避。

在现实中,为什么说自己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主要因为,自己很难看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特别对备考的中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看清楚自己还是有必要的。

2.需要适当的反思,进一步思考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之间的关系

反思也是为了更全面的审视自己遇到的问题,例如说上面列举的导致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看看有哪些是与自己实际情况很相近?我们找到了自己遇到的问题,反思一下以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是如何做的,为什么没有效率甚至没有效果?这样对于很多问题你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3.有效的利用时间

时间是水,如何化零为整是一门学问,效率高的学生都是非常善于将别的同学嬉戏打闹的时间充分利用。

4.集中利用资源优势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这也是对资源的一种阐述,有时候,最好的资源就在身边,这个世界,方法总比困难多,可是很多人只迷恋有一个万能的方法,能解决自己棘手的问题,可是一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这个方法,原因是想法错误了。

5.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点运用在做题上

有时候,整天背诵英语单词,可是英语成绩就是不见提高,这是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你背诵的东西没有在现实中运用,导致你背的单词,是独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忘掉了。

6.自己肯定自己

例如说,你通过某一段时间的努力,发现自己解决了很多的棘手的问题,成绩大幅度提升,在对知识点以及其他的方面认知上有了转变,理解能力、转化能力、应用能力得到提高,那么你应该再接再厉。如果你经历了某次失败,虽然失败了,可是一样让你充实,收获得更多,当然有理由为下一次成功继续努力。

7.轻松理解,有效阅读

在基础阶段,大家应从看教材做起,但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基础阶段要轻松的看书,但是大家对"轻松"理解还是不到位。大家一般都会认为,那就是机械的翻看一下呗。其实不然,所谓轻松的看书,并不是随意看看,而是说不要一上来就是去死记硬背一些内容,而应该先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说白了就是编制一个专业课的知识网,同时也是一个粗线条的体系规划。之后学习的一点一滴的内容都要往这个知识网上挂靠。这样才能做到学习的连贯性。

8.要学会听课,尤其是一些弦外之音

所谓"会听课",是指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捕捉到老师所讲授内容的关键信息点。这些信息点,是书本上所没有的。鉴于教材编写的规范性,一些隐含的内在联系,碍于教材书本的表现形式无法展现,而这些恰恰是听课所要听的。

其实,这世上有两种聪明人:一种是天生思维较快,一般被称作有天赋。但是,这类人往往由于太快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忘得也会相对快一些;还有一种,就是知道自己的缺陷,但不气馁,付出更多努力去获得的人,也就是所谓的笨鸟先飞。既然是先飞起来的,怎么会差呢?

注:本文为考研帮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