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特別急的剛需,現在適合買房嗎?

木槿129111745

房價2015年大漲之後,這兩年一二線城市因為基本都執行著最嚴的限購政策,所以沒怎麼漲了,當然也跌不下去。


深圳一手房上個月才下跌了6元/平。雖然號稱連續下跌了18個月,但基本還是維持在54000元/平,相比2014年30000元/平,還是高得很。



這是一二線城市的情況,假如是三線以上城市,這兩年不但沒有下跌反而上漲了不少。其實也很正常,炒房客因為一二線城市限購,沒有房票,所以都去炒有潛力的三線以上的城市。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在恆大,萬科,碧桂園等這些大開發商也都把重心投向了三線以上城市,大開發商的品牌效應也會吸引更多的投資客。

從上圖看到算是四線城市的貴港,房價從去年8月份開始就一路飄升。從去年8月份5500元/平左右上漲到了現在的6600元/平,不到一年時間已經上漲了20%。然後談談題主問現在是不是購房的好時機。

現在適合購房麼?

1、對於剛需者任何時候購房,都是趕早不趕晚

我2008年畢業來深圳,2009年關注房價,當時金融危機剛過,開發商和銀行為了激活房地產市場,很多新樓盤只需要一成首付就可以。2009年深圳房價均價12000元/平左右,當時許多同事東拼西湊把首付湊夠就買了,而且是不錯的地段,當時14000元/平左右,現在那些地段都70000元/平了。我當時沒這個膽識所以就沒購買,之後2009年到2014年,我每年都關注房價,而且經常去看房。2013年深圳有個新樓盤開盤時,在深圳大中華舉行抽籤,自己被抽到了,當時是19000元/平,差一點就定了,後來因為覺得樓層不好就沒買。結果現在五年過去了那個樓盤的房子現在也賣60000元/平以上,漲了兩倍都不止。幾年看房下來,越發覺得房價是跌不下去的,於是在2014年底果斷出手買到了自己的房子,回想起來剛好趕在了房價大漲之前上了車。所以我認為作為剛需者,越早上車越好,就是房價今後真跌了,那又能怎麼樣?大漲了又能怎麼樣?你是自己拿來住的,漲跌也只是圖個心裡安慰。

2、對於炒房客,希望不要再去炒房了

房價爆漲主要是因為炒房客炒起來,哪怕是深圳這種地方,以前不限購的時候,一個人購買幾套房都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他們有資金又不知道投資什麼地方,然後房子的增值又是最穩最賺,也就導致了大家把錢都投到了房地產。作為一個剛需者,真心希望有錢的人不要再炒房地產了,讓房價回到合理的價位,讓大家都能有一個自己的窩!

最後祝願所有想買房的剛需者都能如願購買到自己滿意的房子,安居樂業!


文子宣

買房如炒股,逢低買入是硬道理,顯而易見,時下房價是歷史最高位,不宜上車。

在回答裡,遭不少網友怒懟:房價會跌?跌了我吃一棟樓!

啊?一棟樓?網友的胃胃得有多大!2017年11月,7城新房價格低於上月,11城新房價格低於去年同月,哈,到了見證網友吃樓的時刻。

網友不服,拿出全國或某市年平均房價,你看,一年更比一年高。不錯!長期看,物價漲,工資漲,房價也在漲。

然並卵,年平均房價,一年一個數據,對於購房者又有多大意義呢?看月平均房價,結合房市規律,分析一兩年跨度的漲跌週期,尋找切入點,才是王道。

在下在問答裡多次提到,房價在短週期裡基本符合“漲久必跌,跌久必漲”規律,供大於求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長期形成波浪狀上行的房價曲線。

依上圖,2014年7月至2015年底,新房存量大,供大於求,房市低迷,這18個月房價均低於上年同期,也是上輪房市週期的下跌期,是絕佳的上車時機。

跌久必漲,2015年末,中央吹響本輪去庫存的號角,隨即信貸政策放寬,更多購房者上車,房價開啟上行升溫階段,房市愈演愈烈。直到2016年9月開始,中央和各地陸續出臺限購措施,為房市降溫。

至2017下半年,本輪去庫存任務基本完成,各地增加了土地出讓面積。待2018年這些土地轉換成新盤入市後,供求關係緩解,本輪房市熱潮裡因炒作虛高的房價有望回落,正所謂“漲久必跌”。

支持房價短期回落的還有以下幾個因素:

  1. 本輪上漲行情後期,在庫存本身就少的情況下,開發商捂盤、中介與投機者炒作等造成了市場“無房可賣”的恐慌情緒,引發搶購狂潮,購房者失去了市場話語權,這並非理性的市場行為,待2018年市場迴歸理性後,虛漲的部分有望“吐出來”。

  2. 限購大旗下,信貸政策收緊,貸款利率提升,提高了購房門檻,這有利於市場向“供大於求”轉換。

  3. “房子是用來住的”,“租售同權”,“房地產稅的預期落地”等政策,壓制了炒房者的幻想。

  4. 2017年11月,7城新房價格低於上月,11城新房價格低於去年同月,或是2018年房市的風向標。

基於以上的分析,建議購房者不急於在最高點附近上車,不妨靜待時機,2018下半年或許有比較理想的切入點。


【你不關注我我無所謂,因為那將是你的損失,哈哈哈哈。】


掃房掃天下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管急不急,不管是不是剛需,總體上來說“地段不是很好,小開發商,小體量”的房子是很不建議買的。

如果買房,該怎麼選?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來討論什麼樣的房子該買。

再來,要選大開發商。見過太多的小開發商攜款潛逃的新聞了,情況好的就是政府接盤,至少保障了購房者的權益,慘的就是房款交了房子沒了,維權之路又長又耗精力。小開發商實力有限,在品質和服務上比大開發商還是有差距的。最重要的是很多小開發商都沒有自己的物業,選擇外包或者招標,這些物業比起開發商自己的物業也是有一定差距的。

小體量樓盤,在小區綠化,健身設施,兒童玩耍區,社區服務等方面也比不上大社區。

遇到不限購樓盤該不該買?

針對無購房資格購買者的“不限購樓盤”,十有八九都是40-50年產權的商住房。這類房子,其實“花樣”很多。

首先當然是產權問題,商業產權不能落戶,50年到期。商住房再交易時各種稅(個人所得稅、契稅、增值稅等等),期待像二手房一樣轉手賺一筆可能性不大。

商住樓的物業費、水費、電費都按商業價格(商場、寫字樓)來算,生活成本會更高。一般比較高。

商住房的房型結構也很少南北通透或者雙朝南,對於居住功能來說,並不是優選。

但是,商住房有兩個優勢,第一不限購,對於無購房資格的外地人來說是購房的幾乎唯一出口;第二價格低,很多商住公寓的價格只有住宅的一半。

哪怕有這兩大優勢,還是不建議輕易買商住房,不如繼續租房住。尤其是剛需,剛需一般都是因為結婚,未來是一個小家庭,商住房真的是各種不方便。

不是特別急的剛需,合適買剛需盤嗎?

如果是常規的剛需住宅樓盤,適不適合入手?那最主要就看看個人經濟情況了。如果是個人或者家庭能比較輕鬆付首付,那還是買吧,畢竟是要拿來住的,也不用太糾結貴了還是便宜了。

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的話,還是建議觀望一下。畢竟房價還在漲,現在顯然不是最便宜的時候,樓市政策也一天一個樣,未來也許房價不跌,但購房補貼或者購房模式或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既然你不急,那你就再等等吧。


嗨住租房

這個問題跟他們說的房產還有必要買嗎?是差不多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建議如果手裡有資金,並且有這個打算就應該趕緊下手。


首先說一下房價的問題。

2000年之後中國的房產價格可以說是一路爬升,偶有下跌,但是總體請問上升,甚至在2017年出現瘋長

講個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房價漲了五千然後跌了一千,那麼能說房價跌了嗎?當房價長了五千國家開始調控然後下降了一千。你說是漲了還是跌了?

然後咱們來說一下房價還會不會漲得問題,買房合不合適的問題

1、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房地產作為國家的支柱性產業仍將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可以說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房子依然會是上漲的。

2、中國的房地產有沒有泡沫,答案是肯定的確實有泡沫!但是我們背後有強大的政府調控,目前處在擠壓泡沫的過程中,政府有能力引導房地產平穩落地,不信接著來看國家制定的相關策略及經濟發展策略。

3、城鎮化,是國家未來五年計劃的重要方向,中國的城鎮化佔比率是非常低的,城鎮化的實施讓農民進城,實行農村大農場經營模式,中國有六億農民這個市場足夠大,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民進城速度會加快



4、去庫存!棚戶區改造工程,簡單點講就是拆掉舊房子去選擇已經蓋好的新房子。這些調控政策使庫存大量去化,這也直接導致了2017年價格暴漲!

5、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環保等問題也影響房價的上漲。並且買房子最大的好處就是穩定,能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

所以如果有計劃買房子的話建議還是趕緊下手,房地產的總體情況還是平穩上升!


西西講房經


關於對目前房價需求的基本判研

經過2016年10月全國房價的集中漲價。根據中央領導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國家有關部門特別是住房建設部聯合相關部門為穩定房價相繼出臺了限制房價上漲以及限購措施。隨後個省市出臺了限購措施。中國人民銀行調整房地產按揭貸款利率。各家銀行取消了按揭貸款優惠利率,同時收緊額度。北京,福建等地的銀行還出臺和檢查用信用卡付首套按揭住房,視為違規。北京等地還降低了部分大額信用卡額度等措施。銀監會還派出工作組到全國檢查房地產資金,特別是銀行理財與通過信託方式流入房地產等違規的檢查,時間是2017全年。經過全國自上而下的治理,全國各地的房地產銷售受到一定的限制。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量明顯下降。價格穩中有降,但降幅有限。

通過一年多的整頓,房地產市場各種銷售管理更趨於嚴格與規範。但隨著此次房地產次序的整頓,一些剛需與觀望期望房子價格下降,這種期望隨著時間延遲,房價並沒有出現大幅的下降。加之19大召開後,對經濟轉型與環保的要求,特別是環北京26個城市feng冬令。地方經濟收到一定的影響。加上2018年國家財政部與人民銀行對地方債會議,要求各地不得突破,並採取從緊的政策。

面對就業發展經濟環境保護等任務。當前當務之急各地政府,抓緊落實各項任務。各地政府已經取消了住房限購令,南京,合肥,蘭州已經放開。近期取消和放鬆住房銷售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加清楚的看到。房價趨於穩定是國家房地產政策的整體方向。加上近期國家財政部長撰文提出房地產稅問題,這種出於國家職能部門領導人的文章。實際效果是在輿論先行。綜合以上種種情況,目前如果是剛需購房,從政策調整時間週期(1年3個月)應該講是非常重要的時間窗口。至少不會購入房子的高價區。應該講是一個選擇範圍寬泛區,價格低價區。房子建設上的封凍期(封土令)導致房子延時延期,還有增加建設成本,同時有許多當地政府要求精裝修交房政策要求,加上貨幣政策從緊,企業融資難度增大。直接導致2018年房子會穩中有漲的趨勢。對於剛需是買房的好機會。對於投資買房應考慮出售時的稅收等因素的考量。



時剛軍

房價十年內還會漲:理由一、美國經濟沒振興,全球資源資產價值低估比如礦產,美操縱世界經濟狂印鈔票掠奪他國財富,美害怕中國人去全球抄底買買買,同時中國也害怕別國資本來抄底中國資產,所以貨幣比拚貶貶貶,這個趨勢沒有結束,只是減弱,所以中國必須跟,所以人民幣還得放水,這是國際大環境。理由二、中央不稅改,稅收七成歸中央,地方政府沒錢用,不許發地方債,不許瞎背地方債,事實上有的地方政府債務很高很高了,賣地是地方財政最重要的非稅收入,在現有稅制沒改之前,這種情況仍然繼續,所以看稅制,就知道地方政府還得賣地,還必須賣高價,這是房價的底座,是根基,根基不變,房價還得漲。理由三、有錢人讀懂了房子的財富密碼,帶動大多數中國人後續跟進,所以有源源不斷的人來參與推動房價。理由四、中央政府要控制全社會財富,把財富留住,推動房價上漲是最優美的姿勢,一是城鎮化需要也是政績需要,二是吸附財富需要,免得有錢人都跑了,三是稅收的必須,創稅的前提,沒有稅收民生都是扯…。四是為未來稅收創造條件,埋下伏筆。理由五、表象打壓房價是為攏絡民心的需要。被表象矇住你就失去搭班車的機會,沒人替你惋惜!


用戶57656432142

第三,今朝無論是開發商仍是業主都是接納試探的編制,來看看購房者到底接收這個價錢不,也就是雙方正在起頭博弈,這個誰能撐住,誰就能有上風,大概開發商蒙受時辰更長一些,但對付業主而言可沒有這麼強蒙受才能,調解才多久2個月都不到,少數業主已經撐不住了,對付剛需而言在堅持一段時辰,價錢還會出現進一步降落,固然有些逆天上風地段價錢不會出現降落,但那僅僅是少數而言,從團體上看都市出現不合程度降落

所以,在調解期沒有竣事的時辰,剛需不要急著去買房,並且本年調解和變化和之前是不一樣的,在房子全面迴歸棲身屬性的情形下,剛需不消去擔憂越等越買不起,房子都是能買的


房產內參

剛需就買吧,不分急或者不急

第一點因為沒有房老丈人能把姑娘給你麼?作為男人要扛起責任,給老婆一個安穩的家,一個溫暖的港灣,給她安全感,這些都是房子能有的效果。

第二點房價漲跌,我覺得現在的房價還能穩定幾年,因為突然下跌對國家或者社會都不好,拿我家那邊舉例子,去年這個時間我看了一圈房子,今天又看了一圈,價格漲了2000每平,這還是調控的效果呢,不調控還得漲價

第三點穩定,買房子有個自己的窩,有奮鬥的目標,沒買房子錢其實也沒攢下,買個房子當作投資了

個人觀點,覺得錯可以探討,勿噴!


遠方不遠啊

對於剛需我的建議從來都不是觀望!外地人需要購房資格,說明所在地已經有了一定的限購政策,而限購的目的無非就是限制房價上漲。

當然買房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個人建議,不要草莽的下決定。最好在買房之前對自己現階段的生活和未來買了房以後的生活做個簡單的規劃。然後在結合自己和家庭將來的發展計劃來選擇樓盤、面積、價格。為什麼說這三個?

樓盤:選擇樓盤其實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小區的區位、開發商的口碑、施工隊的施工質量等。

面積:其實就是一家人居住的合適面積,所謂合適又很有講究的,如果家庭收入相對比較侷限,則購買90方的三房戶型。而如果手頭相對寬裕,家庭未來幾年收入可觀,則可以考慮相對大點的改善型戶型。

價格:價格的高低和麵積關係很大,當然和樓盤的品質和區位關係也很深。

對於剛需,總的來說,儘早下手。因為最根本的有句話:房租再低也是支出,貸款在高也是收入!


海角論樓


縱觀全國房產形勢,現在房價的走勢有下降的趨勢,但下調空間比較有限。如果現在打算買房,就要從城市的發展預期考慮。市中心成熟的社區價格太高,升值潛力不大是不值得購買的。應該選擇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地鐵預期等方略方針,低價買入才是硬道理。

如果是投資買房,尤其是要尋找到這類價值窪地。剛需買房同時還要考慮到,生活設施的配套問題。如果交通便利,生活設施配套都完備的情況下,現在買房完全可以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